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官工作时间贫困感的前因及其司法决策后果的质性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南 曹沛伶 +3 位作者 李宁 孙晓敏 乔志宏 赵精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4-830,I0016-I0021,共23页
“诉讼爆炸”时代背景下,“案多”与“人少”的现实矛盾愈演愈烈,法官工作时间贫困现象尤为突出。文章从“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出发,探索诱发法官工作时间贫困感的现实因素,及其影响司法决策质效的深层机制。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根据目... “诉讼爆炸”时代背景下,“案多”与“人少”的现实矛盾愈演愈烈,法官工作时间贫困现象尤为突出。文章从“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出发,探索诱发法官工作时间贫困感的现实因素,及其影响司法决策质效的深层机制。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根据目的性抽样原则,以华北、华中、东南地区的审判与执行法官为对象(51人),形成访谈逐字稿一百余万字。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出工作时间贫困感的前因及其司法决策后果的双路径模型。研究表明:1)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的结构性失衡,即一方面是庞杂的工作内容与繁重的考核指标所造成的工作要求激增,而另一方面是人员配备和支持不足所造成的工作资源匮乏,共同催生了法官普遍体验到的时间贫困感。2)源于工作要求-资源失衡的时间贫困感,迫使法官个体采用“工作提速策略”与“工时延长策略”的应对方式,进而促使法官采用“结案导向”工作模式,同时加剧了法官内在身心资源的损耗,最终造成对司法决策质效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时间贫困感 司法决策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滇东北脱贫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现状调查研究
2
作者 袁超 文善彩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脱贫后的滇东北地区应主动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关注相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滇东北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发现...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脱贫后的滇东北地区应主动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关注相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滇东北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滇东北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总体水平处于一般水平,部分儿童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通过调研,找到其心理相对贫困感的影响因素及问题,为学校、政府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促进乡村振兴及巩固教育脱贫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儿童 心理相对贫困感
下载PDF
试析“贫困感觉的减弱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巫继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2-56,94,共6页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国际化运动的结果引出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无产阶级贫困化日益相对地绝对地加深着;而另一方面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又有一种所谓“反贫困化趋势”。这一“二律背反”的现象,使得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现实被扭曲、被...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国际化运动的结果引出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无产阶级贫困化日益相对地绝对地加深着;而另一方面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又有一种所谓“反贫困化趋势”。这一“二律背反”的现象,使得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现实被扭曲、被掩盖了,致使这些国家无产阶级对于贫困积累的切身感受出现了减弱势头。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感 资本积累 减弱现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试析 平均利润 断高 过剩资本 马克思 无产阶级贫困
下载PDF
郁达夫成长期的生活与其小说的生命体验——贫困和歧视感与潜意识心理的艺术外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温越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文学艺术对人生、对生命的把握是以心灵的感悟来获得的,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作家,其创作心理的独特性,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观念意识。本文选取影响郁达夫创作心理的成长期生活经历,讨论郁达夫成长期的贫困感、歧视感与潜意识心理的形成及其... 文学艺术对人生、对生命的把握是以心灵的感悟来获得的,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作家,其创作心理的独特性,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观念意识。本文选取影响郁达夫创作心理的成长期生活经历,讨论郁达夫成长期的贫困感、歧视感与潜意识心理的形成及其与创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成长期 小说 生命体验 歧视 潜意识心理 贫困感 生活经历
下载PDF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洪业应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82-89,共8页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指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供给主体通过物质和精神等手段开展脱贫攻坚,使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精准扶贫而获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社会利益、心理利益和文化利益后所产生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观...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指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供给主体通过物质和精神等手段开展脱贫攻坚,使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精准扶贫而获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社会利益、心理利益和文化利益后所产生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观心理状态。这一界定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要科学区分获得感与幸福感、安全感的异同;二是要建立健全全面的利益评价指标;三是要用包容性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 社会学意义
下载PDF
贫困文化韧性下的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特征及其治理 被引量:55
6
作者 唐任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5-63,共9页
2020年中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主要表现的后小康时代。后小康时代的相对贫困具有强韧性和迁移性、“穷人心态”和“贫困思维”弥漫、次生性和多维性、消费型、城市化等新的特点。因此... 2020年中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主要表现的后小康时代。后小康时代的相对贫困具有强韧性和迁移性、“穷人心态”和“贫困思维”弥漫、次生性和多维性、消费型、城市化等新的特点。因此,后小康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需要运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双轮驱动,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出台“贫困治理法”,借鉴“社会性商业”模式,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释放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矫正个体失灵,实现贫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小康时代 相对贫困 贫困文化 非正式制度
下载PDF
多重理论视角下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程伟 陈遇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从推拉理论出发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收益—决策模型,可以知道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是在城市与乡村推拉力量的博弈中,农民工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收益比较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从社会流动视角下看农民工返乡创业,则是农民工通过成为创业者这种上... 从推拉理论出发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收益—决策模型,可以知道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是在城市与乡村推拉力量的博弈中,农民工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收益比较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从社会流动视角下看农民工返乡创业,则是农民工通过成为创业者这种上升式的社会流动,实现其自身的再社会化,提高其社会地位的过程;从需要层次理论看,返乡创业是农民工在其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为获得更多的理解尊重,实现个人价值的最直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拉理论 相对不贫困感 社会流动 再社会化 需要层次理论
下载PDF
基于“PPPS模型”的电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
8
作者 俞小璇 《山西农经》 2019年第14期3-4,共2页
传统电商扶贫模式主要基于"输血式"扶贫,忽视了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的提高,存在农产品上行体系不成熟、电商"逆差"严重、人才匮乏、贫困主体获得感减退等问题。围绕贫困主体获得感建立分析框架,构建了多... 传统电商扶贫模式主要基于"输血式"扶贫,忽视了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的提高,存在农产品上行体系不成熟、电商"逆差"严重、人才匮乏、贫困主体获得感减退等问题。围绕贫困主体获得感建立分析框架,构建了多主体参与的扶贫模式,并系统地说明了创新电商扶贫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贫困主体获得 农产品上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