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贫困村分类与针对性扶贫开发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邓维杰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
-
出处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4,共3页
-
基金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承担的国务院扶贫办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资助的"中德合作5.12地震灾区贫困村可持续生计重建项目"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扶贫开发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减贫的有效性方面,更体现在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一旦扶贫开发工作没有真正瞄准贫困群体,扶贫开发的成效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扶持的对象不再是贫困(群体),而是其他甚至是富裕群体。本文根据对中国扶贫开发策略的演变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分区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分析,指出了现有扶贫开发模式没有有效瞄准贫困群体的不足,提出了开展贫困村分类的建议及其贫困村分类的"指标打分贫困村分类法"和"二元检索贫困村分类法"。贫困村分类不仅能够使扶贫开发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群体,极大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更能体现扶贫开发的公平公正,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强调的"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的新的扶贫开发策略的实施。
-
关键词
贫困村分类
扶贫开发成效
针对性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