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城市贫困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兼论东西部城市的异同 被引量:26
1
作者 袁媛 伍彬 古叶恒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7,共8页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渝东北偏远县城则逐渐恶化。在都市区层面,贫困空间分布非均衡性较强,与老城区、工业及其配套居住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体制"和"市场"因素的系统作用,体制因素是历史空间继承、早期住房政策与分配制度、城市规划对保障住房的布局引导;市场因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内城选择性更新等。根据西部城市的贫困特征,反贫困政策应该重点促进都市区局部地区和偏远辖县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空间分布和演变 影响因素 重庆市 东部城市 西部城市
下载PDF
社会空间重构背景下的贫困空间固化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袁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伴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重构的过程,各类型人群在不同地域聚居的格局业已形成。户籍贫困人口、失地农民和流动贫困人口因为迁居能力有限,有被固化在既有居住地域和新贫困空间上的趋势。其结果是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群体隔离和内... 伴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重构的过程,各类型人群在不同地域聚居的格局业已形成。户籍贫困人口、失地农民和流动贫困人口因为迁居能力有限,有被固化在既有居住地域和新贫困空间上的趋势。其结果是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群体隔离和内卷化,最终导致贫困社区衰退,地域的不利影响凸显。本文建议制定、实施反贫困的地域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重构 贫困空间 空间固化 地域政策
下载PDF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低保家庭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祥运 李晨光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70-78,共9页
本文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以大连市低保家庭为例,从城市的贫困空间研究着手,就大连市低保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个体生存状况,以及受到的包括经济、制度、社会关系和市场等方面的排斥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城市贫困的政策... 本文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以大连市低保家庭为例,从城市的贫困空间研究着手,就大连市低保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个体生存状况,以及受到的包括经济、制度、社会关系和市场等方面的排斥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城市贫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城市贫困空间 空间集聚 大连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区贫困空间剥夺的识别及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愿理 廖和平 +2 位作者 张茜茜 李靖 蔡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84-294,共11页
西南喀斯特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和多维贫困复合区域,研究该区域的贫困空间剥夺有助于揭示特定区域的贫困原因和空间分布,为制定减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引入贫困空间剥夺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贫困空间剥夺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 西南喀斯特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和多维贫困复合区域,研究该区域的贫困空间剥夺有助于揭示特定区域的贫困原因和空间分布,为制定减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引入贫困空间剥夺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贫困空间剥夺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云南省罗平县153个行政村进行了贫困空间剥夺识别和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罗平县贫困空间剥夺程度较深,自然剥夺、经济剥夺、生态剥夺、能力剥夺和机会剥夺5个维度和多维贫困空间剥夺的程度均以中高度剥夺为主;贫困空间剥夺集聚性较强,存在6个高值集聚区和1个低值集聚区;空间格局分布地域性明显,单维度贫困空间剥夺分布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多维贫困空间剥夺呈现“中心低、外围高”的空间结构;最后,针对5个重点贫困空间剥夺区域提出了政策建议,为统筹城乡贫困治理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乡村 识别 贫困空间剥夺 喀斯特区 罗平县
下载PDF
福建省县域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陆珍 张明慧 +1 位作者 程煜 祁新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9-25,共7页
以福建省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BP神经网络及GIS技术手段,通过经济—社会—自然维度贫困评价体系,揭示县域尺度的贫困格局与分异规律。结果显示,多维评估综合考虑各县域社会、自然等贫困要素,评估结果更能科学地反映县域贫困特征;福建省... 以福建省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BP神经网络及GIS技术手段,通过经济—社会—自然维度贫困评价体系,揭示县域尺度的贫困格局与分异规律。结果显示,多维评估综合考虑各县域社会、自然等贫困要素,评估结果更能科学地反映县域贫困特征;福建省东部贫困程度低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呈"大分散,小集中"的贫困空间集聚特征;山区县多为高贫困集中地,中部地区环城市群贫困带日益显现;贫困程度较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闽西南、闽东北地区,形成两个核心集聚区和一个次级集聚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瞄准贫困空间分异的扶贫开发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空间分异 BP神经网络 福建省
下载PDF
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历史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吕陈 石楠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121,共9页
从历史演变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影响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市空间分化以身份、地位为基础,同时受制度与宗教的制约,形成皇族、贵族集聚于中心地带,底层阶级集中于城墙附近与外城(南城)的格局;近... 从历史演变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影响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市空间分化以身份、地位为基础,同时受制度与宗教的制约,形成皇族、贵族集聚于中心地带,底层阶级集中于城墙附近与外城(南城)的格局;近代北京城市在半殖民地化的社会过程中,经济地位成为空间分化过程的主导因子,城市空间呈现"中上层居住在中心,贫民迁居在外围"的圈层结构;现代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受政策、经济体制、城市化进程等多因子交互作用,城市空间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均质化发展向市场经济时期的空间贫富分异态势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贫困空间 时空演变
下载PDF
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自然环境机理和区域减贫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娜 赵春雨 温瑞霞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9-460,共12页
贫困是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区域性贫困是中国当前贫困问题的突出表现,而自然环境因素往往对区域性贫困产生重大影响。探讨贫困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化,分析其地理成因,可为区域瞄准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皖... 贫困是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区域性贫困是中国当前贫困问题的突出表现,而自然环境因素往往对区域性贫困产生重大影响。探讨贫困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化,分析其地理成因,可为区域瞄准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皖西地区为例,聚焦自然环境,利用地理探测器和耦合协调模型,从乡镇尺度,通过分析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对贫困空间分异的主导影响、交互影响及影响的地域类型,剖析自然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平均坡度和平均高程对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且各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交互性,说明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分异是多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自然因素与贫困发生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空间规律,耦合协调度整体上由西南向东北递减,但不同自然因素影响的空间规律不同;(3)根据耦合协调度,可将自然环境对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归纳为自然环境低度影响型、自然资源中度影响型、自然环境高度影响型、自然环境极高影响型四种,不同类型的乡镇,其主导影响因素和影响过程具有明显差异;(4)文章提出提升城市化水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生态补偿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等针对性的减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空间分异 自然环境 皖西地区 减贫策略
下载PDF
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陈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6-60,共5页
文章以街道为基本单元,分析了北京户籍贫困人口和流动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呈现由内城向近郊区,进一步向远郊区县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随着土地、住房的价格导向,许多存在于二环、三环以... 文章以街道为基本单元,分析了北京户籍贫困人口和流动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呈现由内城向近郊区,进一步向远郊区县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随着土地、住房的价格导向,许多存在于二环、三环以内以本地贫困人口为主的聚居空间已经逐渐走向消亡;另一方面,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城区边缘贫困空间也开始从原来的三环、四环逐步走向五环、六环及以外的区域。城市贫困空间的形成和存在具有必然性,纯粹的以消灭贫困空间为目的的城市政策,将导致城市优质空间的"绅士化"和贫困空间的"外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空间 空间分布 时空演变 北京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贫困空间演变及分布特征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
9
作者 郑杰 高婧 +2 位作者 胡超男 温也 郑志元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42-46,共5页
由于我国能源体制的改革,"因矿而立,因矿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需要经历兴起—繁荣—衰退—消亡—转型振兴的过程.本文基于城市低保数据和煤炭价格,分析了平顶山城市贫困空间演变及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规划启示,最后讨论... 由于我国能源体制的改革,"因矿而立,因矿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需要经历兴起—繁荣—衰退—消亡—转型振兴的过程.本文基于城市低保数据和煤炭价格,分析了平顶山城市贫困空间演变及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规划启示,最后讨论了其在产业链升级、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配置、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启示.研究表明:近7年来,平顶山市贫困空间整体呈现非均衡性,与煤炭价格耦合;该特征受到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质与资源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城市规划等公共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资源型城市 贫困空间 分布和演变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县域收入及贫困空间格局研究
10
作者 暴向平 庞燕 +1 位作者 赵国才 贾福平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贫困一直是困扰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乌兰察布市旗、市、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市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贫困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县域... 贫困一直是困扰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乌兰察布市旗、市、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市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贫困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县域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空间特征均呈现为"中间高,四周低",从东到西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特征,基本呈现倒"U"型分布,从南到北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2)城乡、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并不严重,但从整体来来看,贫困区域较多,贫困程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空间 收入分布 乌兰察布市
下载PDF
农村贫困空间理论下反贫困的地理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11
作者 张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从农村贫困空间理论入手,从空间分析的角度来看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梳理了国内现有贫困、反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总结地理影响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并不是确定的,而是个性化的,根据所处地区的特征会产生... 从农村贫困空间理论入手,从空间分析的角度来看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梳理了国内现有贫困、反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总结地理影响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并不是确定的,而是个性化的,根据所处地区的特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同时高程与坡度、距中心地距离和距主要道路距离对贫困与反贫困的影响并不是非正即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空间 农村贫困 贫困 地理因素
下载PDF
地理区位视角下空间贫困研究
12
作者 杨振 董春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6期21-24,28,共5页
针对贫困地区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但相关研究未予足够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交通便利性、设施完备性、地形复杂性3个维度出发,建立了由12个因子组成的空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变异确权法与TOPSIS模型对区域空间贫困进行分级评价,再... 针对贫困地区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但相关研究未予足够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交通便利性、设施完备性、地形复杂性3个维度出发,建立了由12个因子组成的空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变异确权法与TOPSIS模型对区域空间贫困进行分级评价,再通过障碍度模型讨论导致空间贫困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以广东省粤北27个县(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粤北县域空间贫困呈现出北优南劣的特点。2)导致粤北县域空间贫困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属于交通便利性和设施完备性指标,这表明相较地形因素而言,其他2个维度因素的影响程度更高。本研究丰富了空间贫困研究的内容,为空间贫困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贫困 熵权-变异确权法 TOPSIS模型 障碍度模型
下载PDF
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剥夺式重构研究——基于南京10843份拆迁安置数据 被引量:28
13
作者 宋伟轩 陈培阳 徐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67-1476,共10页
采用南京内城区2001-2011年期间10843户贫困家庭的拆迁安置数据,探讨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格局及其重构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聚类等研究方法,对城市拆迁发生前内城区22个街道的贫困家庭分布格局分析发现:①样本贫困群体在街道尺度... 采用南京内城区2001-2011年期间10843户贫困家庭的拆迁安置数据,探讨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格局及其重构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聚类等研究方法,对城市拆迁发生前内城区22个街道的贫困家庭分布格局分析发现:①样本贫困群体在街道尺度上社会经济属性相对均质,主要贫困属性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强;②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格局具有良好的历史延续性,总体上呈分散布局并遵循着自然渐进式的空间演化模式;③拆迁安置导致内城区贫困空间发生由中心至边缘、由分散到集中的重构,而且这种贫困空间边缘化过程具有强烈的不可逆性;④贫困家庭的物质居住条件通过拆迁安置得以改善,代价是因搬离内城而远离商业区、重点中小学、三甲医院和地铁站点等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内城区贫困空间剥夺式重构过程中,城市优势区位的丧失有可能导致贫困家庭的交通、就业与生活成本增加,向上流动机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空间 拆迁安置 空间剥夺 保障性住房 南京
原文传递
隐藏性乡村贫困空间探析——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任慧子 曹小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5-963,共9页
发达国家学者认为乡村贫困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具有隐藏性,即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被平均统计数据所表现出的乡村发展状况所隐藏。本文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基于平均统计数据和贫困人口数据,采用量图分析法和贫困发生率法分析乡村贫困的空间特... 发达国家学者认为乡村贫困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具有隐藏性,即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被平均统计数据所表现出的乡村发展状况所隐藏。本文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基于平均统计数据和贫困人口数据,采用量图分析法和贫困发生率法分析乡村贫困的空间特征,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于平均统计数据的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并未真实地反映贫困人口的空间差异,一定程度上将贫困人口隐藏。这一结论与研究区地方发展背景密切相关,也可为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应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乡镇贫困人口两个方面来确定乡镇贫困的真实状况,以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贫困空间 隐藏性 经济发展 贫困发生率
原文传递
城市贫困空间固化的社会治理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慈勤英 张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综述近年来城市贫困空间研究成果,城市贫困空间多元固化性日趋突出,表现为弥漫型面状扩张、镶嵌状隔离与簇状隔离、碎片化的"城中心、外围区和城乡结合部"贫困空间集聚;住房体制改革、市场化开发拆迁、流动人口聚集以及公共... 综述近年来城市贫困空间研究成果,城市贫困空间多元固化性日趋突出,表现为弥漫型面状扩张、镶嵌状隔离与簇状隔离、碎片化的"城中心、外围区和城乡结合部"贫困空间集聚;住房体制改革、市场化开发拆迁、流动人口聚集以及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固化了贫困空间的集中化。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提出了以贫困聚集区为单位的治理思路,一是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强化公民参与过程,改变贫困区域的地域格局。二是以教育资源为重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贫困区域的生态环境。三是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手段,丰富公共服务内容,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空间固化 社会治理 区域政策
原文传递
城市贫困空间形成原因解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佘高红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极化的加剧,城市贫困群体开始涌现,城市贫困空间逐步形成。为了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分析。然后,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本着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空间与社会互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极化的加剧,城市贫困群体开始涌现,城市贫困空间逐步形成。为了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分析。然后,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本着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空间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把城市贫困空间的形成机制归纳为两大原因、七个过程,为理解城市贫困空间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最后,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征及城市更新问题,指出城市贫困空间研究对于城市再生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空间 机制 空间—社会互动 城市再生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治理视角的城市贫困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景奇 邱婷婷 修春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4,共10页
相较于农村贫困,城市贫困是一种在空间上集聚的相对贫困,明晰它的空间特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等对于城市贫困的精准治理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应用Citespace科学文献可视化工具,对Web ofScience数据库中1052篇城市贫困主题的英文文献(1... 相较于农村贫困,城市贫困是一种在空间上集聚的相对贫困,明晰它的空间特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等对于城市贫困的精准治理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应用Citespace科学文献可视化工具,对Web ofScience数据库中1052篇城市贫困主题的英文文献(1995—2019年)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912篇相关中文文献(1981—2019年)进行分析,可从空间视角总结国内外城市贫困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研究趋势上,国外对于城市贫困研究的关注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国内城市贫困的研究起步较晚、增长幅度较大,但在关注度上出现倒U型结构;概念上,从空间视角定义城市贫困多是认为居住区内的人们遭受了不同类型的“剥夺”;研究内容上,城市贫困空间的测量与识别、时空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大数据的应用等是国内外城市贫困的研究热点;贫困空间的演变及成因上,受居住、种族和阶级隔离等多种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外的城市贫困呈现由内及外的郊区化现象,而国内城市贫困空间演化较为复杂多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 贫困空间 空间治理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新城市贫困空间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安市企业社区的实证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毕红 吴文恒 +1 位作者 许玉婷 黄坤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811,共14页
研究新城市贫困空间居住满意度,对深入认识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状况,提升居住质量,完善居住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典型老旧企业社区为例,基于1010份问卷数据,构建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新城市贫困空间居住满意度,对深入认识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状况,提升居住质量,完善居住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典型老旧企业社区为例,基于1010份问卷数据,构建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引入重要性—绩效理论(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甄别企业社区改造重点与次序,指出老旧小区提升建议。结果表明:(1)企业社区居住满意度整体"一般",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下均值为3.21;(2)居住满意度受居住环境、住房条件及配套设施3个方面影响,与居民搬离意愿呈显著负相关;(3)不同社会经济属性个体的居住满意度在年龄、文化程度、户籍、职业、个人收入、居住时长、住宅产权以及企业运营状况等变量作用下差异显著;(4)企业社区改造亟需优先关注社区休憩活动场所、卫生清洁、适老化医疗护理设施、物业服务、公共服务设施等要素,进而改善居住条件,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凝聚力。文章提出从创新管理模式、改善居住环境、改造住房条件以及建设配套设施等4个方面实施未来老旧小区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满意度 企业社区 新城市贫困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 西安市
原文传递
空间贫困研究及其对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76
19
作者 刘小鹏 苏晓芳 +2 位作者 王亚娟 赵莹 黄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52,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空间贫困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逐渐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制订地域减贫政策的重要依据,极大地延伸和拓宽了世界贫困地理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在阐述空间贫困概念、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评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空间贫困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逐渐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制订地域减贫政策的重要依据,极大地延伸和拓宽了世界贫困地理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在阐述空间贫困概念、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空间贫困影响因素与特征、空间贫困地图与绘图、空间贫困政策评估与设计等空间贫困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重点从空间贫困地理资本、空间贫困陷阱机理和空间贫困地图研制等3个方面加强我国贫困地理的研究工作,有助于丰富我国贫困地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丰富我国社会地理学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学术意义,对于我国可持续性减贫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决策借鉴和实践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贫困 地理资本 空间贫困陷阱 贫困地图或贫困绘图 贫困地理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6
20
作者 刘小鹏 苏胜亮 +2 位作者 王亚娟 黄越 赵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7-453,共7页
在阐述多维贫困和空间贫困概念内涵及其指标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即强调科学性和主导性原则、重视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测度的可操作性、体现减贫与反贫困的新要求、突出区域性和空间... 在阐述多维贫困和空间贫困概念内涵及其指标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即强调科学性和主导性原则、重视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测度的可操作性、体现减贫与反贫困的新要求、突出区域性和空间刻画能力。据此,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政策4个维度,收入和消费、市场连通性、人口状况、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地貌要素、自然灾害、生态安全、农业生态、粮食安全和政策的实效性共13个指标组,27个原始指标或生成指标构成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讨论了空间贫困测度指标的检验、获取方法和空间化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村域 空间贫困 测度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