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秦观贬谪词的空间和心态研究
1
作者 应豪杰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46-51,共6页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化转变;从贬谪词文本呈现出的空间构建模型及空间特点入手分析,发现其空间书写对象以宫室建筑和水域空间为主,空间观感呈现华丽与清冷共存的特点,也反映出词人心态由对往事留恋向现实绝望转变。从空间视角对秦观贬谪词进行审视,会对地域与词风、词作本身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秦观 贬谪词 地理空间
下载PDF
“避世”与“抗世”的矛盾结合——南宋贬谪词对张、柳渔父意象的继承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幼良 张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唐宋贬谪词中渔父意象的原型,远溯自庄子《外物》、屈原《渔父》,近承于张志和《渔歌子》,柳宗元《江雪》。南宋贬谪词中的渔父意象运用得格外频繁。其意象所表达的含义,是对张氏渔父避世精神和柳氏渔父抗世精神的继承与结合。究其原因... 唐宋贬谪词中渔父意象的原型,远溯自庄子《外物》、屈原《渔父》,近承于张志和《渔歌子》,柳宗元《江雪》。南宋贬谪词中的渔父意象运用得格外频繁。其意象所表达的含义,是对张氏渔父避世精神和柳氏渔父抗世精神的继承与结合。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渔父意象中隐含的庄子、屈子形象与南宋贬谪词人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贬谪的原因上具有相似性;其次是南宋贬谪词人大多有"避世"的客观条件,即有较为丰足的物质基础;再者是因为南宋特殊的时代环境形成了文人"进则尽节,退则乐天"的思想,在文学上又有北宋苏东坡以及南宋赵构作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父 意象 张志和 柳宗元 南宋贬谪词 原因
下载PDF
“如梦”与“归心”深处的旷达——谈苏东坡贬谪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以"旷达"言东坡词几成定论。东坡词"旷达"风格的形成虽然有天性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人生的苦难中逐渐磨练发展的结果,因此东坡贬谪词更能体现其旷达的词风。"人生如梦"在东坡词中多次出现,经过贬谪之... 以"旷达"言东坡词几成定论。东坡词"旷达"风格的形成虽然有天性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人生的苦难中逐渐磨练发展的结果,因此东坡贬谪词更能体现其旷达的词风。"人生如梦"在东坡词中多次出现,经过贬谪之后,东坡在看似颓靡的"如梦"的人生观中融入了豁达的心态;东坡有着很强的"归乡情结",在欲归而不得的贬谪生涯中,他超越物质和精神上种种困境,达到了"心安处即吾乡"的境界。这两点是其贬谪词中旷达风格的明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贬谪词 旷达 如梦 归乡
下载PDF
“苏门四学士”贬谪词中的感情蕴涵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先红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0期39-43,共5页
词体在"苏门四学士"手中成了"自遣"的工具,但是由于词人的禀性情怀、后天修养不一,面对贬谪的心理反应也并不相同,反映在词作上就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蕴涵。本文结合具体词作探讨"四学士"在贬谪期间的词作... 词体在"苏门四学士"手中成了"自遣"的工具,但是由于词人的禀性情怀、后天修养不一,面对贬谪的心理反应也并不相同,反映在词作上就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蕴涵。本文结合具体词作探讨"四学士"在贬谪期间的词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四学士 贬谪词 感情蕴涵
下载PDF
“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作词人”——谈辛弃疾贬谪词
5
作者 张英 张幼良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从横向比较来看,辛弃疾身上具有的实干精神和领袖气质是其有别于南宋其他爱国贬谪词人的特质。其贬谪词中一再提及历史上有胆识有功绩的王侯将相作为自己的楷模,并在自己罢官免职无法为国家出力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于他人,频频向他人提... 从横向比较来看,辛弃疾身上具有的实干精神和领袖气质是其有别于南宋其他爱国贬谪词人的特质。其贬谪词中一再提及历史上有胆识有功绩的王侯将相作为自己的楷模,并在自己罢官免职无法为国家出力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于他人,频频向他人提出期望。从纵向比较来看,江淮两湖为官时期的词作在怨抑中时露桀骜不驯之气,以正面直接抒情为主;而带湖时期开始忧谗畏讥,词中开始有了欲说还休的曲折委婉,瓢泉时期的词作则更增添了颓靡之气,表现了辛弃疾理想之光逐渐暗沉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贬谪词 带湖 瓢泉
下载PDF
北宋贬谪词人心态成因分析
6
作者 夏向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7期11-12,共2页
北宋贬谪词人的主导心态是旷达乐观,但又存在个体差异。结合时代特征、地域环境、惩罚程度、个性修养、交游能力、儒释道思想等方面的因素可以探究北宋贬谪词人心态的成因。
关键词 北宋 贬谪词 心态 成因
下载PDF
苏轼贬谪词的意象衔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龙艳辉 曾锐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37-140,共4页
苏轼贬居黄州时所创作的贬谪词中,对自我流贬情景的描述和贬谪心绪的抒写呈现出对自我人生悲剧的淡化和对流贬逆境的顺适与超然。以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把意象分为描绘性意象、拟情性意象、预示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来探讨意象... 苏轼贬居黄州时所创作的贬谪词中,对自我流贬情景的描述和贬谪心绪的抒写呈现出对自我人生悲剧的淡化和对流贬逆境的顺适与超然。以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把意象分为描绘性意象、拟情性意象、预示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来探讨意象在苏词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贬谪词 意象 衔接
下载PDF
转喻的认知解读——以苏轼的贬谪词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龙艳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8-90,共3页
文章以Lakoff的转喻映射模型为指导,从微观角度对苏轼贬谪词进行认知解读,借助转喻理论对其构建及识解进行阐释,同时也说明转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基于人类经验之上的一种基本概念机制,对人们的思维能产生重... 文章以Lakoff的转喻映射模型为指导,从微观角度对苏轼贬谪词进行认知解读,借助转喻理论对其构建及识解进行阐释,同时也说明转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基于人类经验之上的一种基本概念机制,对人们的思维能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能说明贬谪词中转喻的运用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形象、更巧妙,而且它也是词人认识和思考事物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贬谪词 转喻 认知
下载PDF
论宋代贬谪词之三大情感类型
9
作者 张英 《殷都学刊》 2018年第3期83-88,共6页
宋代贬谪词有三大情感类型:感伤缠绵、悲愤执着、旷达平和。其中,感伤缠绵类包括时光流逝之感伤、功名成空之感伤、漂泊无依之感伤;悲愤执着类情感包括对对奸佞小人的指斥、对自我高洁人格的标榜和肯定、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平和类包... 宋代贬谪词有三大情感类型:感伤缠绵、悲愤执着、旷达平和。其中,感伤缠绵类包括时光流逝之感伤、功名成空之感伤、漂泊无依之感伤;悲愤执着类情感包括对对奸佞小人的指斥、对自我高洁人格的标榜和肯定、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平和类包括在山水自然中的旷达,在佛道思想下的旷达,以及旷达的最高化境——随遇而安、无往不适。这三种情感类型分别受到宋玉、屈原和陶渊明的巨大影响。从时代上来看,感伤缠绵类情感在宋代贬谪词中最为普遍,但更典型的表现是在北宋贬谪词中;悲愤执着的情感集中表现于南渡前后;旷达平和的情感虽在北宋苏轼笔下有突出表现,但更普遍地表现于南宋贬谪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贬谪词 感伤 悲愤 旷达
下载PDF
论苏轼贬谪词中矛盾的人地关系
10
作者 丁雪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2,31,共3页
贬谪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与文化异于中原,这种独特的异域地理体验给苏轼贬谪词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个外乡人,苏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关照陌生的异乡,内心的困顿、仕途的不畅都将借由贬谪地的地理文化得以调和疏解。词人对于黄州、... 贬谪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与文化异于中原,这种独特的异域地理体验给苏轼贬谪词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个外乡人,苏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关照陌生的异乡,内心的困顿、仕途的不畅都将借由贬谪地的地理文化得以调和疏解。词人对于黄州、惠州、儋州原本是排斥的,正如他在词里面的形容那般,“蛮风瘴雨”“今困天涯”,但经过实地相处,苏轼却又表现出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即“不谓尘世”“不似天涯”。这种人地关系的转变恰恰体现了苏轼自我需求的实现与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贬谪词 人地关系
下载PDF
苏轼的贬谪词教案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11
作者 孔令旭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0年第10期49-50,共2页
[学习目标]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上的第一个高峰。此间,苏轼所写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两首词都被选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中,这两首词都... [学习目标]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上的第一个高峰。此间,苏轼所写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两首词都被选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中,这两首词都是贬谪词。本节课通过解读苏轼在黄州期间的贬谪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谪词 苏教版 苏轼 教案设计 选修 高二 黄州时期 学习目标
下载PDF
论黄庭坚贬谪词的精神嬗变历程
12
作者 曹章庆 《杭州学刊》 2018年第3期210-219,共10页
黄庭坚的贬谪词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黔州三年,主要表现为面对恶劣环境的悲凉寂寞;第二个时段,戎州三年,主要表现为面对政治迫害的豪迈倔强;第三个时段,离戎至荆渚及离荆渚至宜州五年,则主要表现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 黄庭坚的贬谪词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黔州三年,主要表现为面对恶劣环境的悲凉寂寞;第二个时段,戎州三年,主要表现为面对政治迫害的豪迈倔强;第三个时段,离戎至荆渚及离荆渚至宜州五年,则主要表现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的彻底否定。三个时段,在价值取向上,由对现实情境的关注逐渐转向对个人得失的超越;在感情表达上,由外向发露逐渐向内在心性的转移;而在情性关系上,则由两者的背离龃龉逐渐走向和谐统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贬谪词表现出日渐浓郁的佛禅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贬谪词 精神嬗变
下载PDF
论苏轼及“苏门四学士”贬谪词悲剧来源
13
作者 杨朝龙 《科技信息》 2012年第16期313-313,共1页
中国自古就有着贬谪文学产生的土壤,而这种贬谪文学在宋代唱出了最响亮的声音,尤其是以苏轼和"苏门四学士"为主的文人的诗文。细究其贬谪词的悲剧来源,在于他们都经历了一种极其艰苦的贬谪生活,而这种生活带给他们两方面的变... 中国自古就有着贬谪文学产生的土壤,而这种贬谪文学在宋代唱出了最响亮的声音,尤其是以苏轼和"苏门四学士"为主的文人的诗文。细究其贬谪词的悲剧来源,在于他们都经历了一种极其艰苦的贬谪生活,而这种生活带给他们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精神的折磨。二是诗文遭禁,失去创作自由。这种人生经历使得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的创作转入了对人内心世界的描写。于是,内向的悲愤聚敛代替了外向的激情发越,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则让位给了对自我、心灵、生命、人生的深刻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谪词 悲剧
下载PDF
试论党争与苏轼及“苏门四学士”贬谪词的产生
14
作者 魏继征 《科技信息》 2013年第8期352-352,共1页
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不一致,继而演化成政治上的朋党之争,他们互相倾轧,作为政治的受害者,苏轼及其四学士都遭受到贬谪,继而影响到他们的诗词创作。
关键词 朋党之争 贬谪词
下载PDF
从玉貌花颜到水光山色——贬谪期间“苏门四学士”词作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先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词为艳科"的词学观念是基于词作内容大多是"以清绝之词"助"妖娆之态",它大大地限制了词的品位和书写内容。词作书写内容的改变和扩大并不始于"苏门四学士"的贬谪词,但他们在贬谪期间的词作成... "词为艳科"的词学观念是基于词作内容大多是"以清绝之词"助"妖娆之态",它大大地限制了词的品位和书写内容。词作书写内容的改变和扩大并不始于"苏门四学士"的贬谪词,但他们在贬谪期间的词作成就无疑在书写内容方面推进了词的表现能力,从而从创作实践上提高了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四学士 贬谪词 书写内容 表现能力
下载PDF
北宋贬谪词对当代高职生的心理引导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向军 《林区教学》 2017年第6期121-122,共2页
针对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北宋贬谪词人在面对挫折时所体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及自我调适的各种方式,探索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方法,期望能提升高职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北宋 贬谪词 高职生 心理引导
下载PDF
谈黄庭坚贬谪词中的“倔强之姿”
17
作者 张英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55-156,共2页
黄庭坚在北宋新旧党争中历经十余年的贬谪,最后死于贬所。他的五十多首贬谪词既不同于情调悲苦的秦观贬谪词,也不同于平和旷达的东坡贬谪词,而是具有"于倔强中见姿态"的特点。这种特点首先表现在其大量运用象征临寒傲霜之倔... 黄庭坚在北宋新旧党争中历经十余年的贬谪,最后死于贬所。他的五十多首贬谪词既不同于情调悲苦的秦观贬谪词,也不同于平和旷达的东坡贬谪词,而是具有"于倔强中见姿态"的特点。这种特点首先表现在其大量运用象征临寒傲霜之倔强品格的菊花意象,其次表现在其贬谪词有很多对自我的称谓,凸显了自我主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贬谪词 “菊花”意象 自我主体精神
原文传递
宋先红:从“聊佐清欢”到“抒己之怀”——贬谪期间“苏门四学士”词作的变化(一)
18
作者 宋先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2-85,106,共5页
贬谪的遭遇使"苏门四学士"词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作词的目的从"遣兴娱宾"转为"排遣情怀";其次,词作"调外有题序"的特征显示了"四学士"对作词"自遣"这一意识的强... 贬谪的遭遇使"苏门四学士"词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作词的目的从"遣兴娱宾"转为"排遣情怀";其次,词作"调外有题序"的特征显示了"四学士"对作词"自遣"这一意识的强化;最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总之,贬谪后的"苏门四学士"词沿着苏轼开拓的道路从作词目的、艺术手法等方面进一步地推动了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谪词 自遣 题序 情景交融
下载PDF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贬谪词中“水”意象运用探析
19
作者 文晓华 《西部论坛(陕西)》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在秦观的贬谪词中,大量运用了“水”意象,这首先是他自觉承袭了“水”意象作为言愁工具的创作心理定势,又与他巨大的身世之变和脆弱多情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
关键词 秦观 意象 贬谪词
原文传递
论康与之的词
20
作者 阳繁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康与之是两宋词坛上有特殊经历的词人,以康与之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为背景,全面分析康与之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其词所具有的特色,将有助于重新认识康与之其人其词。
关键词 康与之 情爱 怀古 应制 贬谪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