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取食与贮藏
- 1
-
-
作者
查木哈
吴琴
白国栋
邰峰
张楠
额尔敦达来
-
机构
赤峰学院
赤峰市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赤峰市森林草原保护发展中心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森林草原保护发展中心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BS02001)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23082)
赤峰学院博士下基层项目(CFXYBSXJC11)。
-
文摘
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种子质量大,其球果成熟后种鳞不能自然张开,不能依赖水、风等媒介传播种子,主要依赖以其种子为食的啮齿动物和鸟类分散贮藏的方式传播种子。在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红松林释放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针对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取食、贮藏偏好、多次贮藏及贮藏距离的差异进行研究,探究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取食与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原地留存动态有所不同,啮齿动物收获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小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最长,中等大小的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次之,大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最短。2)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原地取食率存在显著差异。原地取食率最高为小红松种子,其次为中等大小的种子,大种子原地取食率最低。不同大小红松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大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最高,其次为中等大小的种子,小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最低。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贮藏后取食率均无显著差异。3)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贮藏距离有所不同,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第1次贮藏距离具有显著差异,大种子和中等大小的种子贮藏距离显著大于小种子贮藏距离,第2次、第3次、第4次贮藏距离无显著差异。4)啮齿动物将红松种子从种子站迅速搬运贮藏至就近区域,经过多次贮藏将种源附近贮藏点的种子搬运至更远处。研究结果支持最优贮藏空间分布假说。
-
关键词
红松种子
多次贮藏
种子大小
分散贮藏
贮食策略
啮齿动物
-
Keywords
Pinus koraiensis seeds
multiple hoarding
seed size
scatter hoarding
hoarding strategy
rodent
-
分类号
X718.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7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