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取食与贮藏
1
作者 查木哈 吴琴 +3 位作者 白国栋 邰峰 张楠 额尔敦达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种子质量大,其球果成熟后种鳞不能自然张开,不能依赖水、风等媒介传播种子,主要依赖以其种子为食的啮齿动物和鸟类分散贮藏的方式传播种子。在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 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种子质量大,其球果成熟后种鳞不能自然张开,不能依赖水、风等媒介传播种子,主要依赖以其种子为食的啮齿动物和鸟类分散贮藏的方式传播种子。在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红松林释放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针对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取食、贮藏偏好、多次贮藏及贮藏距离的差异进行研究,探究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取食与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原地留存动态有所不同,啮齿动物收获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小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最长,中等大小的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次之,大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最短。2)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原地取食率存在显著差异。原地取食率最高为小红松种子,其次为中等大小的种子,大种子原地取食率最低。不同大小红松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大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最高,其次为中等大小的种子,小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最低。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贮藏后取食率均无显著差异。3)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贮藏距离有所不同,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第1次贮藏距离具有显著差异,大种子和中等大小的种子贮藏距离显著大于小种子贮藏距离,第2次、第3次、第4次贮藏距离无显著差异。4)啮齿动物将红松种子从种子站迅速搬运贮藏至就近区域,经过多次贮藏将种源附近贮藏点的种子搬运至更远处。研究结果支持最优贮藏空间分布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子 多次 种子大小 分散 贮食策略 啮齿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