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现数据贯通思维的信息科技单元学习设计
1
作者 王小雨 赵晓伟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六条逻辑主线,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当前,以大概念为“锚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单元间“断层”、内容间“断链”及素养培养“...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六条逻辑主线,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当前,以大概念为“锚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单元间“断层”、内容间“断链”及素养培养“断裂”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探讨了数据作为逻辑主线,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基础支撑性、关联依附性及连贯融通性等。提倡建立“数据贯通思维”,以数据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线,贯穿六大逻辑主线,构建螺旋递进的课程内容结构。在此基础上,从“结构-关系-价值”三个层面,深入剖析逻辑主线的内部结构、外部关联及其价值体现,并以“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为例,从单元的“脉”“境”“事”三个维度,设计体现数据贯通思维的单元学习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逻辑主线 数据贯通思维 单元学习设计
下载PDF
基于贯通思维的宋明儒学教学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逸之 《历史教学(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3,共7页
宋明儒学具有繁复驳杂的总体特征,关于其划分的问题,历来见仁见智,且存在以西套中、强求逻辑义理的一贯彻底性的弊病。这一流弊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中,依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是目前历史教学的痛点。解决宋明儒学划分的问题,仅以... 宋明儒学具有繁复驳杂的总体特征,关于其划分的问题,历来见仁见智,且存在以西套中、强求逻辑义理的一贯彻底性的弊病。这一流弊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中,依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是目前历史教学的痛点。解决宋明儒学划分的问题,仅以“时空观念”的“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而论,是力所不及的。既须在横通思维下,将宋明儒学纳入“内圣外王”这一视角,又须在纵通思维下,认清宋明儒学兼涉史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属性。即贯通思维既要有纵通历史的高度和横通历史的宽度,又要具有跨越时间、空间、视角、领域等多维视野,如此方能厘清这一历史教学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思维 历史教学 宋明儒学 内圣外王
原文传递
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纵向贯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威 张静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
以初高中地理学科为示例,从教育目标的认知分类学和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建构契合中获得启示,以安德森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二维模型为基础,建构了学科核心素养迁移转化(纵向贯通)的思维关系架构模型。该模型表达了学科核心素养一体贯通... 以初高中地理学科为示例,从教育目标的认知分类学和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建构契合中获得启示,以安德森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二维模型为基础,建构了学科核心素养迁移转化(纵向贯通)的思维关系架构模型。该模型表达了学科核心素养一体贯通培育的纵向思维,通过使“态度”绑定“知识”和“能力”(综合表现为学科核心素养),植入“二维分类模型”,并以后者作为“支架”和“抓手”,学习主体认知过程能力水平由低阶向高阶的迁移,以及伴随的知识类型的迁移现象等,可带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迁移转化和纵向提升,并借此为学科核心素养在纵向贯通上找到一个可实践操作的相似模型或参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纵向贯通思维 参照模式 课程转化
下载PDF
“三个代表”的思维方式解读
4
作者 陈在碧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的科学性,从不同层面与不同角度去考察,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感受。本文从检验标准系统的递进思维、“三大规律”的共性贯通思维、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思维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维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的科学性,从不同层面与不同角度去考察,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感受。本文从检验标准系统的递进思维、“三大规律”的共性贯通思维、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思维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的科学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递进思维方式 生产力标准 共性贯通思维方式 中国共产党 “三大规律” 价值性
下载PDF
谈谈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大局关照 被引量:17
5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31,共10页
研究中国当代史,无论做宏观题目还是微观题目,都应当有一种大局观,具备贯通性思维、全球视野和整体史的关照。以政治史为主轴无可厚非,但应立体地展现政治进程而不是局限于表面化的叙事。近年来,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真正突破是课题方向的转... 研究中国当代史,无论做宏观题目还是微观题目,都应当有一种大局观,具备贯通性思维、全球视野和整体史的关照。以政治史为主轴无可厚非,但应立体地展现政治进程而不是局限于表面化的叙事。近年来,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真正突破是课题方向的转变,从专注于高层政治转而眼光向下,搜集民间史料,关注底层社会,重视个案研究,追求一种整体史叙事,从各个层面把握历史及其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史 贯通思维 全球视野 整体关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