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进胸入路治疗老年贲门部癌36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栋 焦志凯 +2 位作者 李勇 范立侨 赵雪峰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670-670,共1页
关键词 贲门部癌 老年人 入路 治疗 贲门根治术 高分化腺
下载PDF
贲门部癌19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炎 王敏 张长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部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分析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贲门部癌肿193例。男性167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8.5岁。结果:60~69岁年龄组贲门部癌构成比最高(占47.2%)。发现早期癌6例,进展期癌1... 目的:探讨贲门部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分析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贲门部癌肿193例。男性167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8.5岁。结果:60~69岁年龄组贲门部癌构成比最高(占47.2%)。发现早期癌6例,进展期癌187例。结论:吞咽困难是贲门部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进展期癌分型大多为BormannⅢ型和Ⅰ型,病理学分型大多为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镜 病理学 贲门部癌
下载PDF
胃切除术后残胃部癌、贲门部癌、食管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3
作者 仇德惠 徐松涛 +4 位作者 王群 郑如恒 徐正浪 曾亮 谭黎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总结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因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86例按肿瘤部位浸润范围归纳为 6类 ,施行不同手术方式。①残胃部癌 13例 ,9例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②残胃贲门部癌 4 6例 ,3 8... 目的 总结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因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86例按肿瘤部位浸润范围归纳为 6类 ,施行不同手术方式。①残胃部癌 13例 ,9例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②残胃贲门部癌 4 6例 ,3 8例施行了全胃贲门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③贲门部癌 8例 ,直径小于 3cm ,施行贲门部食管胃局部切除、食管残胃胸内吻合 ;④食管下段部癌 11例 ,施行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切除、空肠或结肠代食管术 ;⑤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7例 ,5例施行了全食管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⑥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1例 ,施行食管大部切除 ,倒转近端空肠襻代食管 ,食管空肠弓上吻合、空肠空肠吻合。结果  72例再次手术切除了肿瘤 ,手术切除率 83 .7%。术后 2例分别死于结肠坏死和呼吸衰竭。术后吻合口瘘 3例 ,吻合口狭窄 6例 ,切口感染 7例 ,脓胸 3例 ,膈下感染 3例 ,剖胸止血 1例 ,结肠坏死 1例。随访 1989~ 1999年 5 5例切除病人 ,术后平均寿命超过 2年。结论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仍应采用积极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选用合适手术方式 ,注重手术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残胃 贲门部癌 食管 再手术
下载PDF
经腹手术径路切除贲门部癌17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封书德 葛玲 王荣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756-757,共2页
关键词 经腹手术 贲门部癌 切除 效果
下载PDF
食管与贲门部癌性狭窄75例内镜治疗
5
作者 乔蕾 《甘肃医药》 1997年第6期336-337,共2页
我院自1987年11月至1995年5月,对病理证实的食管与贲门部癌性狭窄患者75例,通过内镜分别用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简称局化)、Nd-YAC激光(简称YAG)及微波组织凝固(简称EMCT)治疗,共253次,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贲门部癌 进食梗阻 食管 内镜治疗 管腔狭窄 检孔 内镜下 术后复发 YAG 显效率
下载PDF
食管贲门部癌性狭窄的内镜治疗
6
作者 杨燕 《甘肃科技》 2000年第2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食管 贲门部癌性狭窄 内镜治疗
下载PDF
贲门部癌术后胃瘫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坤 林耀东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部癌术后胃瘫的发病机制、诊治及改善预防措施。方法观测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4月贲门部癌手术中24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胃瘫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并重点探讨管状胃、幽门成形术及营养支持对防治并发症的优... 目的探讨贲门部癌术后胃瘫的发病机制、诊治及改善预防措施。方法观测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4月贲门部癌手术中24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胃瘫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并重点探讨管状胃、幽门成形术及营养支持对防治并发症的优势。结果所有2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贲门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术中精细操作、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加强术后管理等措施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部癌 胃瘫 管状胃 幽门成形术 肠内营养
下载PDF
HRE、EUS联合ESD诊治贲门部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惠娟 申民强 +2 位作者 宋汴敏 王新钊 吕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283-4285,共3页
高清内镜(HRE)、超声内镜(EUS)、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内镜下诊治技术的开展,使得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可及时准确地检出并得到有效治疗,有效降低了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解放军... 高清内镜(HRE)、超声内镜(EUS)、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内镜下诊治技术的开展,使得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可及时准确地检出并得到有效治疗,有效降低了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解放军陆军第152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贲门部发现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应用HRE和EUS进行检查及评估,并对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37例进行ESD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内镜 超声内镜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贲门部癌前病变
下载PDF
姑息性切除术治疗晚期贲门部癌56例体会
9
作者 邹胜鲁 尹钢 张明月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前贲门部癌的治疗效果仍以根治性切除为佳。但在手术探查病例中大多数已属中晚期,其中很大一部分已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我院自1982年以来,共对56例晚期贲门部癌患者施行了姑息性切除手术,术后经临床观察收到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贲门部癌 姑息性切除术
下载PDF
贲门部癌84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郭贯成 《中国民康医学》 2003年第10期611-611,共1页
关键词 贲门部癌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经腹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治疗贲门部癌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俊山 孙广新 +2 位作者 韩庆国 侯钰 袁增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4-85,89,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贲门癌手术入路新方法及不同胃切除范围的的综合疗效。方法 自 1992 -0 1~ 2 0 0 2 -0 1共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 78例 ,其中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 3 0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48例 ,术后随访时间 6个月~ 5年。结果 切... 目的 探讨治疗贲门癌手术入路新方法及不同胃切除范围的的综合疗效。方法 自 1992 -0 1~ 2 0 0 2 -0 1共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 78例 ,其中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 3 0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48例 ,术后随访时间 6个月~ 5年。结果 切除肿瘤上方食管 >5cm ,切缘无癌残留 ,清除的纵隔下部淋巴结转移率达 18 4%。全胃组 5年存活率大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组 ,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组。结论 对Ⅲ期肿瘤患者或Ⅱ期发现No5、6组淋巴结有转移者应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P型空肠袢代胃术符合生理要求 ,并发症少。经腹手术安全彻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 手术治疗 贲门部癌 手术入路 返流性食管炎 肿瘤分期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全胃切除与近侧胃切除治疗胃底贲门部癌术后生存状态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云 蒲长春 +1 位作者 吴敬章 陈岩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部癌在术后生存状况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兰州大学附属白银医院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118例胃底贲门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组)65例,行近侧胃切除术...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部癌在术后生存状况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兰州大学附属白银医院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118例胃底贲门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组)65例,行近侧胃切除术(近侧胃切除组)53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生活质量、营养指标等相关资料。结果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全胃切除组为7.7%(5/65),近侧胃切除组为13.2%(7/53),2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2,P=0.248)。②术后1、3、5年生存率全胃切除组分别为63.1%、46.2%及30.8%,近侧胃切除组分别为66.0%、36.9%及18.5%,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3,P=0.402),全胃切除组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近侧胃切除组(χ2=4.508,P=0.022;χ2=30.271,P=0.000)。③Spitzer生活质量评分在术后不同时相全胃切除组和近侧胃切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相Chew-wun Wu特殊症状量表评分:术后3个月时,全胃切除组烧心感的评分明显高于近侧胃切除组(P<0.05);术后6个月时,全胃切除组的烧心感和吞咽困难的评分均明显高于近侧胃切除组(P<0.05);术后12个月时,食欲、进食量、烧心感和吞咽困难的评分均明显高于近侧胃切除组(P<0.05);其余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全胃切除组和近侧胃切除组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组资料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部癌,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术后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优于近侧胃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贲门部癌 胃切除术 生存状态
原文传递
经腹经后下纵隔根治切除贲门部癌43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遵义 朱丽华 +2 位作者 刘伟 张维 王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9-149,158,共2页
贲门部癌位于胃与食管连接部,故其手术路径有经胸、胸腹联合及经腹等多种术式。我科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行经腹经后下纵隔贲门部癌根治切除术43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根治切除术 贲门部癌 胸腹 纵隔 手术路径 连接
原文传递
经腹切开膈肌脚纵隔内行食管胃或空肠机械吻合术治疗贲门部癌 被引量:8
14
作者 冒志明 李昌炎 +1 位作者 黄扶正 张辉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索治疗贲门部癌的手术入路新方法。方法 经腹切开膈肌脚入路 ,用国产吻合器行纵隔内食管胃吻合 89例、食管空肠吻合 16例。结果 在切除肿瘤及其上方 7cm食管的同时 ,清除纵隔下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率为 2 0 9%。全组病例无... 目的 探索治疗贲门部癌的手术入路新方法。方法 经腹切开膈肌脚入路 ,用国产吻合器行纵隔内食管胃吻合 89例、食管空肠吻合 16例。结果 在切除肿瘤及其上方 7cm食管的同时 ,清除纵隔下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率为 2 0 9%。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 ,亦无食管切缘癌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 76 % ,5年生存率 39%。结论 经腹切开膈肌脚纵隔内食管胃 (空肠 )机械吻合术 ,操作简便 ,术野暴露良好 ,创伤及生理扰乱较小 ,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 ,且便于切除足够长度食管和扩大淋巴结清除范围。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 <2cm的贲门部癌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吻合术 贲门部癌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贲门部浸润性癌预后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晓明 孔祥冰 +3 位作者 孙宇 松井一裕 北川正信 李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贲门部浸润性癌(C.Cas)的预后;与幽门都浸润性癌(P.Cas)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贲门部癌50例,对照组幽门部癌50例,采用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临床病理学,C.Cas和P.... 目的探讨贲门部浸润性癌(C.Cas)的预后;与幽门都浸润性癌(P.Cas)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贲门部癌50例,对照组幽门部癌50例,采用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临床病理学,C.Cas和P.Cas之间除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无显著差异。②生存曲线分析,C.Cas和P.Cas之间,在淋巴结转移(P<0.01)和淋巴管侵入(P<0.05)方面有显著差异;在100例进行性胃癌当中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入以及TNM分期等与预后有密切关系。③C.Cas的c-erbB-2的表达率(P<0.001)和EGFR的表达率(P<0.05)与P.Cas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入是C.Cas的最重要的预后因素;c-erbB-2和EGFR的阳性率或过表达,可间接反应C.Cas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C-ERBB-2 EGFR 病理学 贲门浸润性
下载PDF
胃贲门部腺癌合并胸壁黏液样脂肪肉瘤一例报告
16
作者 王菁 徐美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0-150,F002,共2页
关键词 贲门 胸壁黏液样脂肪肉瘤 胸壁肿瘤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贲门切缘癌残留与病理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径路的关系 被引量:19
17
作者 温世春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贲门癌口侧切缘癌残留与病理因素及手术径路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15 2例贲门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径路与口侧切缘癌残留的回顾性调查 ,分析切缘癌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 贲门癌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 目的 探讨贲门癌口侧切缘癌残留与病理因素及手术径路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15 2例贲门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径路与口侧切缘癌残留的回顾性调查 ,分析切缘癌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 贲门癌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径路的不同与口侧切缘癌残留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贲门癌的生物学行为是指导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基础。术前对其进行正确估计、选择最佳手术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贲门部癌 口侧切缘 残留 手术经路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坤锋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0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病灶切除情况与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56.37±14.28)min、恢复正常进食时间(12.45±0.36)d与住院时间(3.57±1.16)d均较短于对照组(66.53±13.57)min、(13.17±0.28)d、(5.12±1.09)d,术中出血量(29.64±7.38)mL少于对照组(34.82±6.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5,P=0.007;t=8.647,P<0.001;t=5.334,P<0.001;t=2.901,P=0.005)。相比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病灶整块切除率(93.33%)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对比两组病灶完全切除(20.00%vs 6.67%)以及治愈性切除率(6.67%vs 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8,P=0.255;χ2=0.517,P=0.472)。对比两组术前QOL评分(25.41±2.76)分vs(25.37±2.81)分及VAS评分(6.98±1.13)分vs(6.96±1.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6,P=0.956;t=0.067,P=0.947);术后6个月两组QOL评分上升、V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QOL评分(54.28±3.16)分高于对照组(51.12±2.83)分,VAS评分(1.21±0.14)分低于对照组(1.67±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0、9.357,P<0.05)。相比于对照组(26.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结论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提高病灶整块切除率,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并减轻疼痛,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腹腔镜下切除术
下载PDF
贲门腺癌根治术70例临床经验
19
作者 任刚 杨小龙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评价胃贲门腺癌根治术的预后及淋巴结转移方式。结果对70例胃贲门腺癌病人实行扩大根治性胃切除术(5例为全胃切除术;65例上半胃切除术)。其中男性52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63.6岁。结果24人发生并发症,4例... 目的  评价胃贲门腺癌根治术的预后及淋巴结转移方式。结果对70例胃贲门腺癌病人实行扩大根治性胃切除术(5例为全胃切除术;65例上半胃切除术)。其中男性52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63.6岁。结果24人发生并发症,4例住院死亡(5.71%)。5年生存率达37.6%。53例发现淋巴结转移(75.7%)。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侵犯的深度有密切关系(P=0.005)。当胃壁浆肌层未受侵犯时,没有病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一旦胃壁浆肌层受累,淋巴结转移常发生(30.9%)。术后长期生存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0.0004)。结论胃贲门腺癌病人接受胃切除结合淋巴结清扫术有可能获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 贲门 根治术 预后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30例贲门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20
作者 徐向群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析 贲门 细胞产生 粘液组化染色 分化型 细胞分泌 病理组织学 肠型胃 非典型增生 贲门部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