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忏悔的"贵族""贵族"的忏悔——再论瞿秋白《多余的话》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岸挺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2-36,共5页
瞿秋白同志是20世纪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贵族革命家。他以毕生的革命实践演示了贵族革命的艰巨性,他在就义前写下的《多余的话》,充分表现了其作为贵族革命家的精神特征。求真的革命认同和历史批判意识是其"误会"与"... 瞿秋白同志是20世纪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贵族革命家。他以毕生的革命实践演示了贵族革命的艰巨性,他在就义前写下的《多余的话》,充分表现了其作为贵族革命家的精神特征。求真的革命认同和历史批判意识是其"误会"与"多余"两大情结的精神基质,它雄辩地证明了秋白革命的纯洁性、深刻性和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贵族革命 《多余的话》 革命认同
下载PDF
追寻生命的精神之旅──普希金对青年贵族奥涅金的形象塑造
2
作者 王黎明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奥涅金 普希金 精神之旅 达吉雅娜 形象塑 连斯基之死 贵族革命 小说 利己主义者 完全恢复健康
下载PDF
俄国十二月党人命运的悲剧性
3
作者 周厚琴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第2期79-82,共4页
1825年12月14日起义的失败宣告了十二月党人悲剧的开始,而沙皇尼古拉一世长达30年的反动统治更是意味着作为"弑君者"的十二月党人无可逃避命运的灰暗。充满东西方矛盾和存在上下层鸿沟的俄国独特历史,又赋予这群贵族革命家们... 1825年12月14日起义的失败宣告了十二月党人悲剧的开始,而沙皇尼古拉一世长达30年的反动统治更是意味着作为"弑君者"的十二月党人无可逃避命运的灰暗。充满东西方矛盾和存在上下层鸿沟的俄国独特历史,又赋予这群贵族革命家们更为特殊的悲剧性。作为19世纪初俄国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勇于背负起推翻沙皇专制和封建农奴制的俄国革命的"十字架",唤醒了后继者,奠定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月党人 俄国 贵族革命
下载PDF
巴扎罗夫形象浅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甘雨泽 《求是学刊》 1983年第6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屠格涅夫 俄国 革命民主主义 《父与子》 平民 世界观 知识分子 自由派 新人 贵族革命
下载PDF
论奥涅金形象的两重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兆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66-71,共6页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小说的中心形象“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画廊里的第一个“多余人”。对奥涅金的评价,过去现在,国内国外,都有不同意见。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就奥涅金的形象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 奥涅金 达吉雅娜 上流社会 十二月党人 诗体小说 批判态度 俄国 性格 郁病 贵族革命
下载PDF
俄国十二月党人的爱国主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美芬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1-48,共8页
1816年俄国几个年青的贵族军官在彼得堡建立的救国协会——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秘密革命织组,最后发展成为南方协会和北方协会两个组织。1825年12月14日(公历26日),北方协会在彼得堡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的... 1816年俄国几个年青的贵族军官在彼得堡建立的救国协会——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秘密革命织组,最后发展成为南方协会和北方协会两个组织。1825年12月14日(公历26日),北方协会在彼得堡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月党人 国主义 俄国历史 农奴制度 专制统治 武装起义 发展成 沙皇 贵族革命 公历
下载PDF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美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7-87,共11页
正当沙俄利用神圣同盟血腥镇压了意大利、西班牙的革命,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之际,一八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二十六日),俄国秘密协会会员——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十二月二十九日(公... 正当沙俄利用神圣同盟血腥镇压了意大利、西班牙的革命,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之际,一八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二十六日),俄国秘密协会会员——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历一八二六年一月十日),他们又在南方乌克兰领导第二集团军契尔尼戈夫团起义。这两次起义都发生在俄历十二月,所以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虽然受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但它是俄国以及整个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月党人起义 封建农奴制度 十二月党人运动 历史意义 俄国历史 沙皇专制制度 十九世纪 贵族革命 神圣同盟 武装起义
下载PDF
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
8
作者 吴美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9-67,共9页
十二月党人是俄国的爱国主义者,是反对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贵族革命家。一八二五年十二月,他们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下去。沙皇政府在血腥镇... 十二月党人是俄国的爱国主义者,是反对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贵族革命家。一八二五年十二月,他们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下去。沙皇政府在血腥镇压了起义之后,疯狂地搜捕十二月党人。提交法庭审判的十二月党人案件多达五百七十九人,被最高刑事法庭判刑的达一百二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伯利亚 十二月党人运动 农奴制度 流放 沙皇专制制度 沙皇政府 贵族革命 俄国历史 刑事法庭 苦役
下载PDF
迷惘、堕落的“英雄”——评莱蒙托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
9
作者 陈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49-50,64,共3页
关键词 莱蒙托夫 “多余人” 上流社会 毕巧林 《当代英雄》 十二月党人起义 俄罗斯社会 普希金 贵族革命 30年代
下载PDF
“多余人”形象浅析
10
作者 杨木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0期50-51,共2页
“多余人”是出现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总称。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奥涅金是其中的第一个。其后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里的彼巧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 “多余人”是出现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总称。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奥涅金是其中的第一个。其后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里的彼巧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脱离实际。把他们称作“多余人”是因为如赫尔岑所说,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方面”,他们在他们“所处的范围内是多余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人” 《叶甫盖尼·奥涅金》 长篇小说 十二月党人运动 贵族知识分子 达吉亚娜 艺术典型 贵族青年 性格特征 贵族革命
下载PDF
填字
11
《国家人文历史》 2013年第1期131-131,12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武装起义 贵族革命 英国 家族 官名 殖民地 答案 文革时期 行为
下载PDF
一代青春的献辞——介绍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
12
作者 安国良 《外国文学研究》 1979年第3期104-105,共2页
普希金在一首诗中,曾把诗人比作回声。在他看来,雷声的轰鸣,风暴的呼啸,浪涛的拍击,野兽的咆哮,少女的歌唱,牧童的呼号,从自然到社会,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在诗歌中得到反响。诗人的易感的心灵,对历史的进程,人民的情绪,生活的悲欢,必须作... 普希金在一首诗中,曾把诗人比作回声。在他看来,雷声的轰鸣,风暴的呼啸,浪涛的拍击,野兽的咆哮,少女的歌唱,牧童的呼号,从自然到社会,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在诗歌中得到反响。诗人的易感的心灵,对历史的进程,人民的情绪,生活的悲欢,必须作出热烈的反应。普希金的诗作,也正是他生活的那一时代的纪录。当时发生的大小事件,在他的诗中,都程度不同地得到了反映和表现。例如,写于一八一八年的《致恰达耶夫》,就反映了十二月党人的贵族革命的情绪和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事件 普希金 风暴 心情 贵族革命 爱情 党人 诗歌 情绪 高潮
下载PDF
普希金文学遗产的普遍人类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亚娜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4-88,共5页
编者按1999年6月6日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A.C.普希金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本刊开僻专栏,推出黑龙江大学金雅娜教授、南京大学王加兴博士两篇文章,以示对这位永恒诗人的纪念。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告别人世至今已有162... 编者按1999年6月6日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A.C.普希金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本刊开僻专栏,推出黑龙江大学金雅娜教授、南京大学王加兴博士两篇文章,以示对这位永恒诗人的纪念。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告别人世至今已有162年之久。他生活的时代和其在作品中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希金 人文主义者 文学遗产 人性美 普加乔夫 爱国主义情感 俄罗斯 《上尉的女儿》 贵族革命 浪漫主义理想
原文传递
歌颂自由的伟大诗人——论普希金的自由诗
14
作者 徐稚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5期40-47,共8页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回顾他一生的著名诗篇《纪念碑》(1836)中,曾这样估计自已的历史功绩: 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回顾他一生的著名诗篇《纪念碑》(1836)中,曾这样估计自已的历史功绩: 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诗人知道,人民将永远记得他、爱戴他,因为他用诗歌唤醒了人们善良的感情,在那沙皇暴政的残酷统治下,他歌颂了自由,并且还为受压迫的奴隶和被迫害的十二月党人祈求过宽恕同情。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多么中肯、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希金 自由诗 俄罗斯 农奴制度 亚历山大 十二月党人运动 解放运动 沙皇 贵族革命 俄国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