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池傩戏与上元节关系探究
1
作者 侯泳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贵池傩戏有着祭祀祈福与娱人娱神的特点,是以戏曲、歌舞的方式进行驱邪纳吉的傩戏仪式。上元节有着散乐百戏之俗,一直有着驱除鬼神、祈求平安的祭祀传统。正是正月十五上元节与贵池傩戏都有着鲜明的祭祀性与娱乐性,使得贵池傩戏中最重... 贵池傩戏有着祭祀祈福与娱人娱神的特点,是以戏曲、歌舞的方式进行驱邪纳吉的傩戏仪式。上元节有着散乐百戏之俗,一直有着驱除鬼神、祈求平安的祭祀传统。正是正月十五上元节与贵池傩戏都有着鲜明的祭祀性与娱乐性,使得贵池傩戏中最重要的朝庙仪式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上元夜的歌舞百戏之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贵池傩戏 上元节 辟邪纳吉
下载PDF
追寻逝去的“元代社会记忆”——贵池傩戏的仪式、体化与刻写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豫 于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219,327,共8页
安徽贵池傩戏是近年来所发现的被称之为"活化石"的古老戏曲,对于它的形成时间、纪念目的、戏种名称,一直没有较为确切的定位,本文通过研究它的纪念仪式(仪式程序)、体化实践(正戏表演)、刻写实践(抄本形式),认为它是活态的&qu... 安徽贵池傩戏是近年来所发现的被称之为"活化石"的古老戏曲,对于它的形成时间、纪念目的、戏种名称,一直没有较为确切的定位,本文通过研究它的纪念仪式(仪式程序)、体化实践(正戏表演)、刻写实践(抄本形式),认为它是活态的"元代社会(说唱词话)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贵池傩戏 操演 元代说唱词话
下载PDF
明清时期宗族势力对贵池傩戏的作用考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谈家胜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1,共6页
明清时期贵池傩戏盛演不衰,它以"社"为组织单元,由"社"下的傩神会承办,实质上由宗族势力举办,宗族不仅为傩戏的衍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对傩戏起了强大的组织与保护作用,使傩戏得以传承不缀;同时宗族势力又... 明清时期贵池傩戏盛演不衰,它以"社"为组织单元,由"社"下的傩神会承办,实质上由宗族势力举办,宗族不仅为傩戏的衍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对傩戏起了强大的组织与保护作用,使傩戏得以传承不缀;同时宗族势力又限制并束缚了贵池傩戏的发展,使之一直保持古朴的原初形态;因之,保护贵池傩戏的一切措施和机制,均应围绕着宗族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贵池傩戏 宗族作用
下载PDF
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 《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行对照,以探求它们的一脉相承性。并且,通过对《和番记》的文本内在形式进行分析,辅之以有关考证,从而达到论述《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有亲缘关系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和番记》 《刘文龙》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近20年来安徽贵池傩戏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谈家胜 《池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9-74,共6页
贵池傩戏是一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驱邪纳福为目的的祭祀性民间戏曲艺术形式,顽强地存活在僻静封闭的山区,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保留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信息,被誉为"戏曲活化石&q... 贵池傩戏是一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驱邪纳福为目的的祭祀性民间戏曲艺术形式,顽强地存活在僻静封闭的山区,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保留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信息,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本文从傩戏资料的整理、傩戏形成的时间问题、面具艺术、剧本研究、文化内涵的解析、傩戏的特质等方面,对近20年来学界关于贵池傩戏的研究成果,作一回顾性的梳理综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贵池傩戏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金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贵池傩戏是以驱逐鬼疫、祈求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形式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曲表演活动.傩戏面具造型、色彩等要素的数字化图形设计,对于开发贵池傩戏面具,传承傩戏文化,繁荣民间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贵池傩戏面具 数字化 图形设计 传承
下载PDF
贵池傩戏道具民俗内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0-52,共3页
贵池傩戏道具的木雕、绘画、刺绣是非常精美的民间工艺美术品,通过对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活动的载体的外在艺术表象进行分析,研究其具有的民俗内涵,从而折射出贵池傩文化中所包含的贵池本土重生利命的信仰原则和中庸平和、与人为善... 贵池傩戏道具的木雕、绘画、刺绣是非常精美的民间工艺美术品,通过对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活动的载体的外在艺术表象进行分析,研究其具有的民俗内涵,从而折射出贵池傩文化中所包含的贵池本土重生利命的信仰原则和中庸平和、与人为善的民俗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道具 贵池文化 民俗内涵 重生利命
下载PDF
贵池傩戏:一种源自田野的学术话题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根海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4期96-17,共2页
关键词 贵池傩戏 种源 学术价值 民俗学研究 田野 面具 职业创造者 文化人类学 佛教文化影响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假面”与现代——韩国非遗视野下对贵池傩戏传承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3-75,共3页
贵池傩戏是贵池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张名片。从传承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契合非遗自身的发展之路,以仪式类"非遗"项目为中心,借鉴韩国非遗保护措施,思考贵池傩戏的传承... 贵池傩戏是贵池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张名片。从传承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契合非遗自身的发展之路,以仪式类"非遗"项目为中心,借鉴韩国非遗保护措施,思考贵池傩戏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多元文化 贵池傩戏
下载PDF
论元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与贵池傩戏《章文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楠 于红 《吕梁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元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之本事,在传世相关典籍中并无明确记载,故部分学者认为此故事纯属虚构。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古老曲种——安徽贵池傩戏中的《章文选》篇,在唱词语言、人物形象、叙事要素、创作规律等方面与《包待制智斩鲁... 元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之本事,在传世相关典籍中并无明确记载,故部分学者认为此故事纯属虚构。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古老曲种——安徽贵池傩戏中的《章文选》篇,在唱词语言、人物形象、叙事要素、创作规律等方面与《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存在种种相类,其当为《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的重要本事来源。这不仅为元杂剧创作本事研究开拓了着力方向,也对元代说唱词话演变模式研究提供了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本事来源 贵池傩戏 说唱词话
下载PDF
贵池傩戏彩绘面具艺术的审美特征及象征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小平 《黄梅戏艺术》 2003年第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安徽 贵池傩戏 彩绘面具艺术 审美特征 象征意义 情感色彩 祭祀活动 民间仪式 舞蹈艺术
下载PDF
见闻贵池傩戏
12
作者 杨少白 《宁波通讯》 2014年第6期88-89,共2页
贵池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带。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
关键词 贵池傩戏 见闻 佛教圣地 演出单位 艺术形式 表演特征 九华山 剧种
下载PDF
贵池傩戏艺术初探
13
作者 荀安华 《池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29-30,共2页
安徽贵池傩戏是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以请神祭祖驱邪逐疫为目的的戏曲表演活动。本文对贵池傩戏的形成时间、表演特征、仪式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一些认识。
关键词 贵池傩戏 曲表演活动 形成时间 表演特征
下载PDF
贵池傩戏面具特征及其文化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邦启 《池州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56-60,共5页
傩面具源于原始宗教的巫觋鬼驱疫活动。贵池傩面具在制作上吸取了中国民间娴熟的镂空及浅浮雕技法,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讲究布局、色彩及整体呈现,具有东方民族的审美情趣及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傩文化及面具艺术研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贵池傩戏 面具 文化 代制品 人物形象 昭明太子 明清时期 形制特征 《杏花村志》 艺术风格
全文增补中
贵池傩戏“刘家戏”考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夔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9,共8页
贵池棠溪乡魁山吴吴荣森抄本《刘文龙》改编自同题材说唱文学作品,其中保存了较多的宋金戏剧遗存,其产生的时代应为最早。贵池刘街乡南山刘刘本质抄本《刘文龙赶考》受明代前期民间目连戏的影响较深,从其中保存了大量于史可征的明代官... 贵池棠溪乡魁山吴吴荣森抄本《刘文龙》改编自同题材说唱文学作品,其中保存了较多的宋金戏剧遗存,其产生的时代应为最早。贵池刘街乡南山刘刘本质抄本《刘文龙赶考》受明代前期民间目连戏的影响较深,从其中保存了大量于史可征的明代官制及社会风尚信息来看,其创作时间不会晚于明代嘉靖年间。贵池刘街乡太和章章阳春抄本《和番记》直接承袭自宋元南戏《刘文龙菱花镜》,既保留了《错打千字文》《风花雪月爨》等宋金戏剧片段,又借鉴了《琵琶记》的唱词和关目,曲词典雅,情节紧凑,是贵池傩戏"刘家戏"中戏曲化程度最高的一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 刘文龙 宋金杂剧 目连 稀见曲剧种
原文传递
贵池傩戏对宗族社会的反哺作用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谈家胜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2,共7页
贵池傩戏是一种原始形态的"代言体的初级戏曲",历数百年不缀,搬演于宗族社区,也积极地反哺宗族社会,表现在它具有祭祖敬祖、娱乐宗亲、巩固同宗情感、宣教规范维护传统及和睦宗族社区等作用,这种反哺作用契合了宗族社会的需要... 贵池傩戏是一种原始形态的"代言体的初级戏曲",历数百年不缀,搬演于宗族社区,也积极地反哺宗族社会,表现在它具有祭祖敬祖、娱乐宗亲、巩固同宗情感、宣教规范维护传统及和睦宗族社区等作用,这种反哺作用契合了宗族社会的需要;因之,数百年来,贵池各宗族势力倾情于傩戏的演出,使得这一活化石性质的戏曲形态能够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 反哺作用 宗族社会
原文传递
论贵池傩戏“非故事性剧目”
17
作者 王平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8,共6页
安徽贵池傩戏中保留了一部分"非故事性剧目"。它们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官方驱傩和民间驱傩活动中的相关表演节目有关;贵池傩戏的非故事性剧目明显带有"古剧"演出的特征;这些表演中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如敬神逐... 安徽贵池傩戏中保留了一部分"非故事性剧目"。它们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官方驱傩和民间驱傩活动中的相关表演节目有关;贵池傩戏的非故事性剧目明显带有"古剧"演出的特征;这些表演中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如敬神逐邪、祈年求福、祈求生育、表示祝愿等诸多方面,它是具有活化石价值的古代戏剧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 非故事性剧目 民间 宋金古剧 民俗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对贵池“傩戏”配器的思考与延展——以创作电子乐《傩戏随想曲》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化彬 孙四化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4期31-33,共3页
"傩戏"一词对于当代的我们显得尤为陌生,并且给人感觉是充满迷信色彩的。当然,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存在绝对有它曾经的功能与需求,若是学习"傩戏"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再运用现代的作曲思维加上技术手段,又会呈现出怎... "傩戏"一词对于当代的我们显得尤为陌生,并且给人感觉是充满迷信色彩的。当然,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存在绝对有它曾经的功能与需求,若是学习"傩戏"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再运用现代的作曲思维加上技术手段,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声响效果。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创作环境下,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好、发展好、传承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傩戏的表现方式是在封建社会下的产物,是否需要继承发展。想要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是一种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是任何事情也都是有途径可以够解决的。本文将以创作电子乐《傩戏随想曲》为例来解读傩戏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如何运用"傩戏"的素材创作音乐而得出笔者对"傩戏"素材配器的思考与延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 曲创新 电子音乐
下载PDF
贵池傩戏的文化释读
19
作者 王星明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5,共3页
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自2005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后,2007年6月,贵池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贵池傩戏之所以引起文化界、戏曲界、民俗学界等的高度关注,就在于... 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自2005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后,2007年6月,贵池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贵池傩戏之所以引起文化界、戏曲界、民俗学界等的高度关注,就在于它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有从上古时代以来中华文明历史中从傩祭到傩舞、傩戏的文化遗存,具有典型的社祭和宗教色彩,展示了丰富的人类文化学层面上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其艺术表现形式独具特色,凸现出其独有的审美学、社会学的较高艺术价值以及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嬗变和标示。本文试就其发展的流变、艺术表演形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池傩戏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释读 中国 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表演形式 艺术价值
原文传递
王兆乾先生傩戏傩文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光群 《池州师专学报》 2007年第2期81-84,共4页
王兆乾先生是国内较早从事傩文化研究的学者,他多年执着于田野调查以挖掘贵池傩戏内涵丰富的田野文本,进而从理论层次、学术层次来探寻贵池傩戏的文化底蕴,改编创作了一系列贵池傩舞傩戏,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推动了贵... 王兆乾先生是国内较早从事傩文化研究的学者,他多年执着于田野调查以挖掘贵池傩戏内涵丰富的田野文本,进而从理论层次、学术层次来探寻贵池傩戏的文化底蕴,改编创作了一系列贵池傩舞傩戏,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推动了贵池傩戏跨出山村,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兆乾 贵池傩戏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