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贷金制度”研究
1
作者 轩艳青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4-27,47,共5页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华北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沦陷区内的学生被迫流亡。面对大量的流亡学生,陈立夫一方面有感于学生生活的不易,出于为抗战培养人才的目的,资助流亡学生;另一方面也出于与中共争夺青年学生为国民党服务的心理,采...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华北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沦陷区内的学生被迫流亡。面对大量的流亡学生,陈立夫一方面有感于学生生活的不易,出于为抗战培养人才的目的,资助流亡学生;另一方面也出于与中共争夺青年学生为国民党服务的心理,采取了贷金制度,资助学生完成学业。贷金制度自施行后几经波折,在1943年由于物价飞涨等原因,被迫取消,实行了公费制。贷金制度施行之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受益于贷金制度,顺利完成了学业。同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流亡学生 贷金制度 陈立夫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高等教育贷金制度的历史考察
2
作者 黄伟 《近代中国》 2022年第1期321-346,共26页
进入民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须缴纳学杂费,但无论缴多缴少,膳费却完全要由学生负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央教育文化经费岁出总预算所占比率虽仍小,但每年有增益“则为可喜之事实”。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学生负担 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 全面抗战时期 学杂费 民国以来 贷金制度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廖茂忠 沈红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8年第2期62-66,共5页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国家公共政策的调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确立了付费上学制度。但由于经济的落后和社会政治的不安定,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国民政府逐步建立起包括奖学金制度、公费制度、贷金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国家公共政策的调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确立了付费上学制度。但由于经济的落后和社会政治的不安定,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国民政府逐步建立起包括奖学金制度、公费制度、贷金制度、师范生免费制度,以及特殊学生学费减免政策在内的学生资助体系,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和解放区的学生资助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资助 公费制度 贷金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