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一体化、非对称性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 被引量:5
1
作者 程进文 刘向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62,共15页
国内市场一体化将会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造成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验证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两种机制:其一是贸易成本总体水平的调节效应,其二是贸易成本非对称性的直接效应,而调节效应的方向则取决... 国内市场一体化将会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造成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验证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两种机制:其一是贸易成本总体水平的调节效应,其二是贸易成本非对称性的直接效应,而调节效应的方向则取决于模型理论范式选择。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系统地测算了中国地区间的非对称双边贸易成本,并基于测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初期,市场结构总体符合IRS-MC范式设定,此时贸易成本的调节效应倾向于促进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区域集聚。伴随着制造业生产技术的成熟,制造业市场结构开始呈现CRS-PC范式特征,此时市场一体化对制造业集聚的调节效应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制造业集聚 非对称贸易成本 本地市场效应
下载PDF
非对称贸易成本如何影响出口边际 被引量:9
2
作者 梁俊伟 魏浩 代中强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7,共13页
本文利用1995-2013年CEPII BACI及全球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中国的出口边际及非对称关税等价贸易成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和2SLS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检验了中国与TPP协议国双边贸易成本对分解后5种不同出口边际的影响效果,结... 本文利用1995-2013年CEPII BACI及全球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中国的出口边际及非对称关税等价贸易成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和2SLS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检验了中国与TPP协议国双边贸易成本对分解后5种不同出口边际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双边经济总量、汇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效技术研发水平及其他变量之后,贸易成本与出口边际呈显著"U型"关系,成本拐点显著存在;出口边际扩张存在显著时序惯性,价格边际和广度边际受到的影响幅度普遍偏高,敏感性高于数量边际和密度边际。未来中国出口结构升级的重点应依靠价格边际和广度边际的稳健扩张,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数量边际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贸易成本 出口边际 U型关系 TPP
原文传递
非对称贸易成本、OFDI与出口贸易——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显宏 李豫新 邹宗森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126,共13页
基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扎实推进的背景,构建了贸易成本、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论述了贸易成本和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据以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 基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扎实推进的背景,构建了贸易成本、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论述了贸易成本和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据以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与出口贸易存在积极的互补效应,贸易成本会显著抑制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同时OFDI与贸易成本都显示出"商品属性偏好"的特点,即随着商品价值的提高,两者对出口的影响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OFDI与初级、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均表现出互补效应,贸易成本对初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的抑制效应较高,且会显著抑制这两类产品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中国对中低和中高收入国家的OFDI与出口呈现互补效应,而在高收入国家中呈现替代效应但不显著,贸易成本对出口的影响存在国别收入差异性,贸易成本仅能显著抑制对中低收入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贸易成本 OFDI 出口贸易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非对称贸易成本对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陈锦然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基于2002、2007、2010和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改进的Head-Ries指数对非对称贸易成本进行测度,并在区域流出增加值分解的基础上测度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研究发现,非对称贸易成本将拉大区域间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且空间结构... 基于2002、2007、2010和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改进的Head-Ries指数对非对称贸易成本进行测度,并在区域流出增加值分解的基础上测度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研究发现,非对称贸易成本将拉大区域间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且空间结构是潜在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区域间网络异质性差距拉大与区域内低效率多中心集聚的出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修正后依然成立。此外,非对称贸易成本的负面效应在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欠发达市场环境中更为明显。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培育国家价值链分工贸易体系,应注重降低区域间非对称贸易成本,以实现区域间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收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贸易成本 国家价值链地位 国内大循环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内在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玲 赵仁康 何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8-151,共4页
文章在空间经济学FC模型的基础之上,尝试构建一个三地区FC模型来具体的分析区域金融差异的内在形成机制。并且通过这样的尝试将区域金融学与空间经济学结合起来,为分析中国区域金融问题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三地区FC模型 贸易成本非对称 要素禀赋非对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