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其对完全缓解和总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希锋 孙玲 +2 位作者 李弹弹 尹相丛 冉学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其对获得完全缓解和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初治Ph^-ALL患者,对患者诱导化疗2周后的骨髓原始细胞比...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其对获得完全缓解和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初治Ph^-ALL患者,对患者诱导化疗2周后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同时确定其对获得完全缓解以及患者总体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界值为0.075,其曲线下面积为0.763,并且曲线下面积和A_z=0.5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院将172例患者按照其治疗2周后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进行分组,其中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075的患者有104例,占60.5%;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075的患者则有68例,占39.5%。前者在诱导治疗4周后的获得CR的患者以及最终获得CR的患者分别为89(85.6%)和99(95.2%),显著高于后者的29(42.6%)和52(76.5%),2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临床上降低患者OS率和DFS率以及增加患者复发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化疗而非移植、诱导治疗4周后未能达到完全缓解、诱导治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075以及诊断时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而诊断时WBC升高则是影响患者DFS率的不利因素。结论:Ph^-ALL经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的患者将不利于获得完全缓解,并且总体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原始细胞 完全缓解 总体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联合VDLP方案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司艳辉 王洋洋 +2 位作者 李冰 黄鹏程 李录克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4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联合VDLP方案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费城染色体阴性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联合VDLP方案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费城染色体阴性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VDLP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缓解率[70.00%(21/30)]高于对照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2/30)]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联合VDLP方案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ALL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VDLP方案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费城染色体阴性细胞出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慧芳 张璎莉 +6 位作者 祖璎玲 李珍 周健 喻凤宽 胡杰英 魏旭东 宋永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费城染色体阴性细胞出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CCA/Ph^-)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检出CCA/Ph^-的28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费城染色体阴性细胞出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CCA/Ph^-)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检出CCA/Ph^-的28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法。结果纳入28例CML患者,男17例,女11例,首次检出CCA/Ph^-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2.5岁。CCA/Ph^-以+8为主异常最常见,占60.7%,7号染色体为主异常占14.3%。64.3%的CCA/Ph^-呈一过性出现,35.7%为反复出现(出现次数≥2次)。42.9%患者血象呈二系或三系减低。89.3%患者获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25.0%患者获主要分子学反应(MMR)。中位随访26.5个月。至随访结束,32.1%患者TKI治疗失败,中位无失败治疗时间为8(1~41)月。单因素分析显示:CCA/Ph^-出现频率、CCA/Ph^-出现时血象是否正常等因素与治疗失败有关联(P值均<0.05);CCA/Ph^-出现时血象是否正常与MMR率有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CA/Ph^-出现时血象两系或三系减低是影响MM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3.868,95%CI 1.216~12.298,P=0.022),但对治疗失败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TKI治疗期间CCA/Ph^-出现时伴血象两系或三系减低是影响CML患者MM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CCA/Ph^-反复出现者的治疗失败率较CCA/Ph^-一过性出现者显著升高。TKI治疗期间出现CCA/Ph^-时血象减低者是否需要停药、减量或更换其他TKI治疗,应结合CML治疗反应和ABL激酶区突变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染色体异常 费城染色体阴性细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