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跃进”期间的资产阶级法权讨论及影响——试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构想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远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6,共10页
在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际,毛泽东提出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并亲自发起了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讨论。讨论围绕着按劳分配与资产阶级法权的关系、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性质及表现等问题展开。随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际,毛泽东提出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并亲自发起了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讨论。讨论围绕着按劳分配与资产阶级法权的关系、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性质及表现等问题展开。随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逐渐发觉和纠正,讨论没有深入开展下去。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是毛泽东追求其理想社会的一种方式,对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运动 资产阶级法权讨论 毛泽东 社会主义的构想
下载PDF
新中国民法典起草与破除“资产阶级法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平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5-92,共8页
最早使用中文"法权"一词的不是《哥达纲领批判》的翻译者何思敬而是列宁《国家与革命》的翻译者陈昌浩。对德语Recht和俄语npabo翻译用词不同的学术差异并未影响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民法典起草。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法权&qu... 最早使用中文"法权"一词的不是《哥达纲领批判》的翻译者何思敬而是列宁《国家与革命》的翻译者陈昌浩。对德语Recht和俄语npabo翻译用词不同的学术差异并未影响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民法典起草。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误解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共革命早期所受到的苏俄革命的影响。1958年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讨论趋向极端,侵蚀了民法典起草工作的理论与舆论环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实质是否定公民权利。文革后对"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否定是思想解放的先声,也吹响了第三次民法典起草的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权 资产阶级法权 公民权益 民法典
下载PDF
Das bürgerliche Recht在中国:从“资产阶级法权”到“民事权利”——民法从不平等的体现到平等的体现逆转史
3
作者 徐国栋 《法律与伦理》 2022年第2期3-27,共25页
马克思在其《哥达纲领批判》中用bürgerliche Recht指称一种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分配方式,而这种方式在马克思写作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运作,导致列宁把bürgerliche Recht翻译为资产阶级法权。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是实质平等... 马克思在其《哥达纲领批判》中用bürgerliche Recht指称一种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分配方式,而这种方式在马克思写作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运作,导致列宁把bürgerliche Recht翻译为资产阶级法权。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是实质平等的,所以,苏俄建立初期,基于其不平等性排斥民法中的所有权法、继承法和家庭法。战时共产主义导致的经济危机迫使列宁改行新经济政策,为此要制定民法。最初仅制定了被认为具有平等性的合同之债法典,后来才制定了切除家庭法、压缩继承法的苏俄民法典,并放弃把平等,而是把生产关系的调整作为民法的存在依据。资产阶级法权的概念进入中国,成为特权的同义词,表明我国人民(包括其领导阶层)对民法的陌生,构成我国长期制定不出民法典的深层次原因。从本质来看,bürgerliche Recht实际上是天分高者和幸运者的多得问题,自由主义者和非自由主义对此有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使用的bürgerliche Recht一语昭示了民法内在的不平等性,但改革开放后,我国学界竟然在商品关系中找到了民法平等性的依据。此等认知随我国民法典包纳众多的非商品关系内容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资产阶级法权 平等 天赋 苏俄民法典
下载PDF
“按劳分配”与“资产阶级法权”
4
作者 庞雷 《商情》 2012年第49期331-331,共1页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五章着重讲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法权”,为国家消亡创造条件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五章着重讲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法权”,为国家消亡创造条件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弄清按劳分配的性质,正确实行这一原则,并正确的看待资产阶级法权,对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分配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资产阶级法权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下载PDF
正确认识商品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法权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经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48-54,共7页
毛主席在分析我国的商品制度时,明确指出:它“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毛主席的这个重要指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的性质和特点,阐明了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 毛主席在分析我国的商品制度时,明确指出:它“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毛主席的这个重要指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的性质和特点,阐明了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的必要性。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这些教导,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商品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法权,自觉地把经济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巩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制度 正确认识 资产阶级法权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 价值规律 货币交换 社会主义社会 商品生产 商品经济
下载PDF
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限制資产阶级法权——学习《国家与革命》第五章一点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工青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1-5,10,共6页
毛主席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明确地指出:对于资产阶级法权,“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这就深刻地指出了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毛主席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明确地指出:对于资产阶级法权,“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这就深刻地指出了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彻底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剥夺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后,破除了资产阶级法权的根基。但是,在社会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法权并没有完全取消,资产阶级法权观念还有很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主义阶段 暴力革命 国家机器 社会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 毛主席
下载PDF
从曼景兰生产队的分配情况看“按劳分配”中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
7
作者 郑金 《思想战线》 1975年第4期91-92,共2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按劳分配中所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为了弄清这个道理,我们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允景洪公社曼景兰生产队,对几类典型户的分配情况作了个小调查。这个队,去年每人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按劳分配中所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为了弄清这个道理,我们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允景洪公社曼景兰生产队,对几类典型户的分配情况作了个小调查。这个队,去年每人平均分配粮食七百五十斤,现金一百八十五元,折合每个劳动日(以十分计)工分粮一斤三两,现金八角二分。但由于社员的具体情况不同,分配的结果就很不一样。从几类典型户的分配情况看,大致有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资产阶级法权 劳动力 生产队 平均分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类典型 马克思 粮食 工分
下载PDF
试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与按劳分配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逸峰 《财经研究》 1958年第9期1-7,共7页
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着它们又引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的进一步发展.形势的迅速发展提出了破除某些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提出了逐步消灭某些资产阶级法... 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着它们又引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的进一步发展.形势的迅速发展提出了破除某些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提出了逐步消灭某些资产阶级法权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的残余的问题,提出了从"按劳付酬"如何过渡到"各取所需"的问题.有人否认社会主义制度内部含有任何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否认按劳分配的原则仍然体现着某些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也有人与此相反,夸大了这种法权残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按劳分配制度 按劳付酬 劳动者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商品生产 劳动力 上层建筑
下载PDF
必须限制资产阶级法权
9
作者 群力 郑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4-8,共5页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对于我们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一部分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毛主席指出:“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对于我们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一部分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毛主席指出:“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货币 按劳分配 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社会 林彪 商品制度 八级工资制 生产资料
下载PDF
列宁在分配方面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斗爭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6-10,共5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了不断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对苏维埃社会中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分配方面对资产阶级法权的限制,就是这种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消费资料的分配方面,社会主义实行“不劳...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了不断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对苏维埃社会中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分配方面对资产阶级法权的限制,就是这种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消费资料的分配方面,社会主义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个原则的实现,是对几千年来剥削制度分配方式的否定,是个历史的进步。列宁曾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工人代表苏维埃掌握政权后能够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根本原则。”但是,这个原则还不是共产主义的东西。列宁又指出:“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在分配领域中这种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是产生资本主义和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和条件。由于人们的劳动能力大小不同,负担轻重不同,实行“按劳分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列宁 按劳分配 苏维埃 资本主义复辟 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 分配方式 资产阶级专家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下载PDF
按劳分配原则具有资产阶级法权性质——与刘庆堂、张玉璞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石泉 《江汉论坛》 1963年第9期16-21,共6页
《江汉学报》今年第4期刊登了刘庆堂、张玉璞二同志的《按劳分配原则是无产阶级法权》的文章,读了以后,有些不同意见,提出来请教。一、等价交换的平等权利是资产阶级特有的法权刘、张二同志否定按劳分配原则具有资产阶级法权性质的首要... 《江汉学报》今年第4期刊登了刘庆堂、张玉璞二同志的《按劳分配原则是无产阶级法权》的文章,读了以后,有些不同意见,提出来请教。一、等价交换的平等权利是资产阶级特有的法权刘、张二同志否定按劳分配原则具有资产阶级法权性质的首要论据是:“不能因为按劳分配中通行着商品等价交换原则,便得出按劳分配原则就是资产阶级的法权的结论”;“等价交换原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固然也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法权,但等价交换原则是一般商品交换的原则。这个交换原则,从商品出现时起,到商品消亡时止,一直在起作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 平等权利 无产阶级 不平等 社会主义制度 商品等价交换原则 统治阶级意志 资本主义社会
下载PDF
驳“四人帮”在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上的谬论
12
作者 刘纯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4期5-10,共6页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四人帮”篡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表...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四人帮”篡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竭力篡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科学分析,在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上制造了种种谬论。对他们编造的那些反革命谬论,必须彻底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四人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阴谋集团 政治报告 科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 全国代表大会 反革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容篡改──批判“四人帮”在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上散布的谬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经兵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2期33-41,共9页
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四人帮”长期控制舆论阵地,大量散布修正主义谬论,任意践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四人帮”长期控制舆论阵地,大量散布修正主义谬论,任意践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篡改和歪曲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为了深揭狠批“四人帮”的这一套反革命谬论,把被他们颠倒了的路线是非、思想是非、理论是非纠正过来,彻底肃清其流毒和影响,本刊编辑部曾于今年七月二十九日召开有马列主义教研室、校宣办和文科各系部分教师、干部参加的小型理论座谈会。会上,就关子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法权等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同志畅谈看法,各抒己见,着重揭批“四人帮”的反动谬论。下面发表的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言的一篇文章。其他文章,将陆续整理发表。我们希望这些文章的发表,进一步引起我校同志对理论问题的注意,踊跃参加讨论,深入揭批“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批判,夺取揭批“四人帮”这场政治大革命的全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列宁 政治经济学 按劳分配 分配制度 资产阶级分子 “四人帮”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哥达纲领批判》 谬论
下载PDF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任务——学习《哥达纲领批判》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官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28-30,共3页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一八七五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这篇光辉著作,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不断给予猛烈冲击,历史步伐正朝着资本主...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一八七五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这篇光辉著作,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不断给予猛烈冲击,历史步伐正朝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 社会主义社会 按劳分配 理论问题 哥达 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
下载PDF
关于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的一些争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先达 《前线》 1958年第1期24-25,共2页
最近报刊上关于資产阶級法权的討論,意見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按劳取酬原則的看法上。認为按劳取酬是真正公平合理的,应該永远实行下去的这种意見,見之于报刊的是極个別的。北京日报十一月十日胡金貴的文章是一个例子。絕大部分文章实际... 最近报刊上关于資产阶級法权的討論,意見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按劳取酬原則的看法上。認为按劳取酬是真正公平合理的,应該永远实行下去的这种意見,見之于报刊的是極个別的。北京日报十一月十日胡金貴的文章是一个例子。絕大部分文章实际上都駁斥了这种意見。張春桥在“破除資产阶級的法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公平合理 北京日报 极法 文中 社会分配 分配方式 分配原则 分配形式 等极
下载PDF
谈谈在人们相互关系中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点体会
16
作者 魏广庆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37-42,45,共7页
在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车间以“从人们的相互关系,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必要性”为专题,联系实际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对于这个专题,我的学习体会,是想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所在和问题的解决这三个方面来谈。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相互关系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所有制 社会主义原则 资本主义复辟 必要性 三个方面 限制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下载PDF
苏修利用资产阶级法权在经济领域复辟资本主义
17
作者 谢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32-38,共7页
当前,揭露苏修叛徒集团利用资产阶级法权在经济领域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对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语录,深刻领会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有很大帮助。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 当前,揭露苏修叛徒集团利用资产阶级法权在经济领域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对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语录,深刻领会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有很大帮助。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分配关系的性质。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同时,分配对所有制也有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起决定作用。毛主席在《矛盾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资本主义制度 按劳分配 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 经济领域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权 决定作用
下载PDF
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产阶级法权
18
作者 陈晏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5期14-19,共6页
在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上,“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花样翻新地抛出了一连串蛊惑人心的反党谬论,在思想上理论上造成了极度的混乱。全面清除“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散布的毒素,是当前理论战线上的一项严重任务。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四人帮” 辩证 历史 形而上学
下载PDF
邓小平与资产阶级法权
19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和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毛主席对于批判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示。毛主席指出:“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党内走资派反对批判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是“要保护...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和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毛主席对于批判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示。毛主席指出:“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党内走资派反对批判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是“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邓小平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毛主席 批判
下载PDF
鲁迅是怎样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
20
作者 吴立德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90-95,共6页
鲁迅的一生是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一生。他生活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旧中国,置身于'着着逼人堕落'的黑染缸之中,但他不为名声、地位、金钱所俘虏,不为资产阶级生活作风所腐蚀。他象他早年所歌颂的'蓬莲人'一样... 鲁迅的一生是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一生。他生活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旧中国,置身于'着着逼人堕落'的黑染缸之中,但他不为名声、地位、金钱所俘虏,不为资产阶级生活作风所腐蚀。他象他早年所歌颂的'蓬莲人'一样,卓立颓波,出污泥而不染,表现了高度的原则性革命坚定性。回顾鲁迅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生活作风 性革命 反动统治 工农大众 平民文学 左翼作家 文艺阵地 资产 朱先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