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岳立 韩亮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11-218,共8页
目前对不同类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不清晰,为从技术进步方向找到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动力,基于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信息通信技术(ICT)资本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su... 目前对不同类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不清晰,为从技术进步方向找到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动力,基于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信息通信技术(ICT)资本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super-SBM模型测算区域碳排放效率,同时通过区分能源富集区和能源贫乏区,利用全局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区域碳排放效率动态变化及其构成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Tobit回归识别不同类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发现:(1)大多数地区碳排放效率较低,只有北京、上海、广东和新疆处于有效水平,均值最低的是宁夏、波动程度最强的是山东、表现最稳定的是甘肃;(2)总体上碳排放效率呈下降趋势,能源富集区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能源贫乏区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碳排放效率变化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变化引起的,ICT资本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均显著抑制总体和能源富集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但均显著促进能源贫乏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由此,从发挥资本效应、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完善产业链和投资政策等五方面提出通过ICT资本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 碳排放效率 信息通信技术资本 人力资本
下载PDF
中国教育收益率逐年提高新解——基于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偏向性的内生性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百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9,共5页
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收益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本文从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偏向性的角度给出了新的解释。中国教育收益率逐年提高是技能型偏好型技术进步的结果,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为教育收益率逐年提高提供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提高 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偏向性 劳动需求 工资差距
下载PDF
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投资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学军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5,共6页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提升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引致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也拉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提升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引致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也拉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阻碍了人力资本有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偏向性 技术进步 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形成
原文传递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全球价值链地位与技能劳动就业变动——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视角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飞 孙文远 余泳泽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106,共12页
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全球价值链深度参与对我国技能劳动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我国技能劳动就业变动的影响。通过构建基于生产任务的全球价值链模型和利用世... 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全球价值链深度参与对我国技能劳动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我国技能劳动就业变动的影响。通过构建基于生产任务的全球价值链模型和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研究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显著提升了高、中、低技能劳动就业,其中,高技能劳动就业增加最快。相比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品,传统制造品全球价值链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增加更快。进一步对技能劳动就业影响因素进行的分解表明,高技能劳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全球总需求增加和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中、低技能劳动就业主要源于全球总需求增加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降低了中、低技能劳动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 全球价值链地位 技能劳动就业变动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1978—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段远鹏 钟世川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4,共6页
利用1978—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将就业增长分解为资本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性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三部分,分析表明:1979—1989年,我国技术进步的偏向不太明显,... 利用1978—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将就业增长分解为资本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性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三部分,分析表明:1979—1989年,我国技术进步的偏向不太明显,但在1990—2013年,我国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资本投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度远大于技术进步偏向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度;因此,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是我国就业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应优先构建以促进就业增长为目标的宏观政策体系,大力发展与我国资源禀赋结构相匹配的劳动密集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偏向 技术进步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 劳动偏向技术进步 资本深化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微观数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6
作者 杨扬 杨冉璐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89,共20页
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能工资差距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探讨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首先在双层嵌套的CES生产函数下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得出当资本和劳动呈替代关系时,技... 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能工资差距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探讨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首先在双层嵌套的CES生产函数下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得出当资本和劳动呈替代关系时,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技术进步越偏向劳动,技能工资差距越大的主要结论。然后,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法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越高,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最后,为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差异化影响,对不同产业类别、不同企业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分样本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和非国有企业实现,并且在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在这三类样本中技术进步偏向均缩小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因此,政府应注重国有企业招聘市场化和透明化、注重对服务业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以及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东部地区低技能劳动者的在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资本偏向性 技能工资差距 Heckman两阶段模型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贸易开放战略为何不利于劳动增收?--兼论“Stolper-Samuelson”效应未在中国显现的原因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卓 李智娟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6,共13页
近二十年来,中国劳动报酬提升远不及国民收入增长的"奇迹",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渐趋下降。随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推进,出口规模扩大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劳动报酬受惠有限,背离了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预期,尤其是在比较优势仍集中... 近二十年来,中国劳动报酬提升远不及国民收入增长的"奇迹",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渐趋下降。随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推进,出口规模扩大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劳动报酬受惠有限,背离了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预期,尤其是在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要素的情形下。本文主要检验中国外贸发展对劳动收入水平的净效应。在赶超发展的制度背景下,通过构造并使用不同的赶超程度指标,在控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构成、技术进步等因素之后,本文仍然发现对外贸易有利于资本而非劳动。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进出口结构利用并固化国内"资强劳弱"格局,吸收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抑制其报酬提升。长此以往,我国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停滞在国际分工低端环节,脱离顺应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升级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对外开放 赶超战略 资本偏向性政策
原文传递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晗 杨飞 程瑶 《劳动经济研究》 2014年第6期173-192,共20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在介绍劳动报酬份额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劳动报酬份额的度量和资本深化、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开放经济、市...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在介绍劳动报酬份额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劳动报酬份额的度量和资本深化、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开放经济、市场经济制度和税收政策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最后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影响因素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国内价值链分工会提升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吗?——基于2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静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50,共18页
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城市层面分析国内价值链分工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分工会显著推动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并对中西部的推动作用更大,但考虑空间效应后发现,... 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城市层面分析国内价值链分工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分工会显著推动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并对中西部的推动作用更大,但考虑空间效应后发现,对东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具体而言,国内价值链分工促进了国内中间品制造环节对劳动力的吸收;短期内降低了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促进市场竞争、降低垄断利润并提高劳动要素报酬空间;通过提高服务业占比从而有利于国内制造环节的粘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劳动收入份额。因此,中国应该加快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实现中间品内向化,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劳动议价能力,以减少全球价值链分工导致的要素扭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价值链 劳动收入份额 中间品内向化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 市场竞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