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4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影响研究
1
作者 冉紫衣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8期131-134,共4页
基于2003—2018年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的空间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003—2... 基于2003—2018年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的空间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003—2018年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平均每年增加249.9μg/m^(3);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在2003年的莫兰指数为0.186,2018年为0.014,在空间呈现出"东重西轻""南矮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表现出负向单调关系,技术水平与碳排放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演化特征
下载PDF
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红凤 丁相江 +1 位作者 于法稳 刘淼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利用200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方程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在国家层面,农业碳排放受到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显现出“非线... 利用200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方程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在国家层面,农业碳排放受到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显现出“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上升,农业碳排放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并且在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中显著受到了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而在地区层面,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均受到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显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但环境规制在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中的调节效应仅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农业排放 环境规制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产业集聚、环境规制与区域碳排放效率
3
作者 吴高波 李云鹤 李洪伟 《当代经济》 2024年第3期32-42,共11页
产业集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样本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碳排放效率,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究产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以环境规... 产业集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样本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碳排放效率,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究产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以环境规制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分析两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并可以通过环境规制来改善碳排放效率。此外,环境规制与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二者关系呈倒“U”型。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聚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并且与碳排放效率呈现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上述结论表明,各地区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多功能产业群,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环境规制 排放效率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门槛效应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强度研究
4
作者 刘雷 杨丽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以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2012—2019年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科技创新为门槛变量,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以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2012—2019年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科技创新为门槛变量,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全国整体分析以及对南方和北方分别研究结果看,产业结构升级都会对碳排放强度起到抑制作用,相比较而言,北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小于南方地区;在科技创新的作用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既存在促进作用也存在抑制作用,只有当科技创新水平高于某一特定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升级才会对碳排放强度表现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产业结构升级 排放强度 科技创新 门槛回归
下载PDF
基于脉冲响应的产业碳排放差异化及传递效应研究
5
作者 田秀杰 李洋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为研究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进度,以农业和工业大省黑龙江为例,从全面多维的视角,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选取诸如农业活动、农用物资投入和工业过程等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对三大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各产业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和差异性... 为研究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进度,以农业和工业大省黑龙江为例,从全面多维的视角,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选取诸如农业活动、农用物资投入和工业过程等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对三大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各产业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和差异性。再通过Tapio脱钩、库兹涅茨曲线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产业碳达峰和传递效应展开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三大产业碳排放差异显著:一产和三产已经处于达峰阶段,二产将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经济规模、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一产、二产碳排放的传递效应高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排放 产业差异化 Tapio模型 库兹涅茨曲线 脉冲响应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的调节效应
6
作者 王凯 杨秋平 谭佳欣 《商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6-64,80,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剖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①在时序上,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绿色金融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在空间上,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增的分异特征,绿色金融水平呈现出显著的“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②绿色金融、绿色技术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增强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并对绿色金融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旅游业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解分析的产业部门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以湖南为例
7
作者 杨顺顺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6期97-102,110,共7页
产业部门碳排放控制是区域低碳转型的关键。基于2007—2017年湖南投入产出表,从需求侧视角对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量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7年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由1.95亿t增长至2.86亿t,但年均增长率由6.33%下降至1.52... 产业部门碳排放控制是区域低碳转型的关键。基于2007—2017年湖南投入产出表,从需求侧视角对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量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7年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由1.95亿t增长至2.86亿t,但年均增长率由6.33%下降至1.52%。湖南产业部门碳增长主要受投资扩张效应影响,其次是消费拉动效应和流出变动效应,2012年后居民消费拉动效应的影响效力增长较快;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流入替代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目前能源结构效应仍较弱地促进碳增长,生产结构效应在2012年后由碳削减作用转变为碳增长作用。2012—2017年,湖南28个产业部门中有10个部门碳排放变动超过500万t,其主要受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影响,而技术进步相关因素的影响相对偏弱。研究结论可为湖南低碳转型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解分析 产业部门排放 驱动因素 湖南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机制与检验
8
作者 江永红 胡扬扬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8,共8页
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对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3-2022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1)... 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对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3-2022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1)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2)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作用强度是不同的。其中对东部地区作用效果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而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作用效果则是不明显;(3)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技术创新和劳动力质量的提升是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 劳动力质量 排放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9
作者 刘志雄 刘艳荣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5-45,共11页
能源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大量碳排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2021年国内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 能源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大量碳排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2021年国内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优化不仅为当地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其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带动邻近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但是该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2)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进步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强度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排放强度 空间溢出效应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两业”融合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10
作者 宾厚 申芳宇 任叶雯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基于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两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研究期内,碳排放效率在区域间呈现明显波动,下游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较高,中、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较低。从总效应来看,“... 基于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两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研究期内,碳排放效率在区域间呈现明显波动,下游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较高,中、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较低。从总效应来看,“两业”融合对碳排放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表现出有规律的区域异质性。从中介效应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都强化了“两业”融合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建议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向着低碳、智能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地探索“两业”融合发展模式,以达到优化碳排放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业”融合 产业结构升级 排放效率 区域异质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黄河流域碳排放、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Moran’s I与PVAR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华 施天乐 黄亮朝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论文对黄河流域57个地级市2010—2020年碳排放、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Moran’s I和PVAR模型分别探究各地市三要素间的空间相关性及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三要素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 论文对黄河流域57个地级市2010—2020年碳排放、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Moran’s I和PVAR模型分别探究各地市三要素间的空间相关性及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三要素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格局,其中山东及省会城市如郑州、太原等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甘肃、宁夏和陕西的部分城市仍处于“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2)三要素全局Moran’s I为正且显著,高—高、低—低聚集趋势明显,“高—高”聚集区多位于山东,而“低—低”聚集区多位于甘肃、宁夏及陕西北部。(3)三要素间存在自身加强机制,科技创新能显著抑制碳排放,且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明显,碳排放能减缓科技创新进程,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倒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排放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
12
作者 李冬冬 田培雨 +6 位作者 孙莹莹 杨冬寒 苏羽翱 马于清 田静 张卫峰 李扬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3-201,共9页
华北地区是中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区域,摸清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清单,开展科学规范的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可为中国畜牧业碳减排技术筛选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研究利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 华北地区是中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区域,摸清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清单,开展科学规范的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可为中国畜牧业碳减排技术筛选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研究利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相关核算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数据、GABI软件中Ecoinvent数据库和中国蛋鸡养殖业文献Meta分析数据,对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因子进行完善,构建出“饲料种植-蛋鸡饲养-鸡蛋包装-粪污存储-粪污处理”全生命周期的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将该方法用在华北某区域362家蛋鸡养殖场,综合分析蛋鸡养殖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量,找到目前存在的碳排放问题,并提出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1)大规模养殖场每羽蛋鸡1 a的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CO_(2)-eq)为23.0 kg,较小规模养殖场的25.6 kg和中等规模养殖场的24.4 kg少10.1%和5.7%。2)对每羽蛋鸡不同养殖环节1 a的碳排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饲料种植、蛋鸡肠道发酵、鸡蛋包装和粪便存储处理为主要排放源,排放量分别为13.0、2.2、2.2和1.2 kg。3)建议通过精准饲养,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升畜禽粪污的处理水平、打破蛋鸡养殖固化模式等方式减少蛋鸡养殖碳排放。该研究可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提供方法,并为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排放 生命周期评价 蛋鸡养殖产业 养殖规模 区域调研
下载PDF
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与碳排放:促进还是抑制?
13
作者 梁耀文 王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在使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7−2020年省际生猪碳排放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即一个地区的生猪碳排放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第二... 在使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7−2020年省际生猪碳排放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即一个地区的生猪碳排放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第二,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生猪产业规模化率保持在45.1%以上时,规模化发展可有效促进生猪产业碳减排;第三,小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是显著的单调递增关系,而中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之间表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四,聚集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影响生猪碳排放的主要作用途径。建议合理规划生猪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挥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稳妥实现生猪产业碳减排与规模化发展的“双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排放 生猪产业规模化 空间SUR模型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外部性与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
14
作者 叶云岭 张其仔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5,159,共12页
长江经济带既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区。采用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表征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从产业集聚及集聚外部性视角考察人工智能... 长江经济带既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区。采用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表征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从产业集聚及集聚外部性视角考察人工智能应用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有助于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可以带动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城市碳排放效率提升但对上游和中游地区城市作用不显著,人工智能可以带动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提升但对非低碳试点城市的作用不显著;影响渠道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产业专业化集聚来带动碳排放效率提升,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产业专业化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投入共享效应来提升碳排放效率。上述结论意味着,应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强适宜性产业集聚,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集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排放效率
下载PDF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研究
15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张青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文章借助耦合度模型测度2011—2022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水平,运用Markov链模型揭示耦合发展规律,利用ARIMA-GM组合模型预测2023—2027年的耦合演进趋势。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 文章借助耦合度模型测度2011—2022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水平,运用Markov链模型揭示耦合发展规律,利用ARIMA-GM组合模型预测2023—2027年的耦合演进趋势。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均处在轻度失调阶段,区域间耦合发展水平显著非均衡;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体上以保持原有耦合类型以及向邻近细分类型转变为主,未有耦合发展水平越级或下降的现象;2023—2027年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发展水平均将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全面协调加强型情景下耦合发展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碳排放效率提升加强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型情景下提升幅度次之,现状维持型情景下提升幅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综合经济区 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耦合发展水平 耦合演进趋势
下载PDF
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与制造业碳排放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16
作者 刘静 崔兰花 齐巧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6,85,共7页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对京津冀2000—2019年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与制造业碳排放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Tobit模型剖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时间演变上,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在空间演变上,系统...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对京津冀2000—2019年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与制造业碳排放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Tobit模型剖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时间演变上,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在空间演变上,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力投入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和技术进步水平对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对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排放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 京津冀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机制检验——来自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双视角的经验证据
17
作者 龙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数字经济发展是降低消费隐含碳排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升级增加了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但产业结构升... 数字经济发展是降低消费隐含碳排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升级增加了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但产业结构升级在上述影响路径中产生显著负向调节作用,从而抑制了消费隐含碳排放。为此,本文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分别从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角度提供减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隐含排放 消费升级 产业结构 机制检验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基于我国省域层面制造业视角
18
作者 梁靓 卞梦颖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3,共11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引入制造业产业结构作为机制变量,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数字经... 数字经济的发展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引入制造业产业结构作为机制变量,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碳排放,替换变量以及更换模型后结论依然成立,并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区域碳排放量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先劣化后优化的正“U”形影响效应;制造业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先优化后劣化的倒“U”形影响效应;数字经济以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为路径降低区域碳排放。基于所得实证结果,为促进制造业发展、降低碳排放和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排放 制造业产业结构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时空耦合分析
19
作者 张延飞 邵佳敏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探究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1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 探究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1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稳定在0.505~0.522之间,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子城市群的耦合协调水平差异较大但均未突破初级协调界限;(2)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分布不均衡,呈现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2017—2020年各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且空间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强;(3)除科学技术预算支出外,其余指标因素与耦合协调度均具有强关联性,科技投入对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路径
20
作者 金世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本文选取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层面数据衡量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作为中间变量,使用TOPSIS-熵权法构建绿色金融指数,探究绿色金融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都是绿色金融实现... 本文选取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层面数据衡量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作为中间变量,使用TOPSIS-熵权法构建绿色金融指数,探究绿色金融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都是绿色金融实现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路径。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相关部门应采取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推动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和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建立绿色创新平台,引导绿色金融流向环保和低碳技术研发;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扩大绿色产业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因地制宜开展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探索绿色金融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方法等措施以尽快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排放 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