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海东、海北地区草地资源产量与草畜平衡现状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文娟 马轩龙 陈全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0-275,共6页
利用青海省海东、海北两地区地面实测产草量,经过GPS定位,与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天然草地资源产量反演模型,以及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计算模型;同时,利用粮食等饲料作物和林地面积等资料,估算农林副产品的载畜量,结合青海省各地区季节... 利用青海省海东、海北两地区地面实测产草量,经过GPS定位,与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天然草地资源产量反演模型,以及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计算模型;同时,利用粮食等饲料作物和林地面积等资料,估算农林副产品的载畜量,结合青海省各地区季节放牧的实际情况,建立天然草地以及考虑补饲后的地区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析两地草畜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海东、海北两地草地资源产量分别为195.30×104和4590.92×104t,采食牧草产量分别为98.41×104和2306.07×104t,天然草地实际利用率为50.4%和50.23%;2)两地区天然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载畜量为90.97×104和856.18×104只标准羊单位;3)综合天然草地和农业补饲各种因素后,海东、海北地区超载率分别为97.9%和-32.2%,海东地区超载较严重,海北未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资源产量 载畜量 补饲 超载
下载PDF
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源产量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谢鸿宇 刘年丰 +1 位作者 姚瑞珍 宋巍巍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提出以资源生产量作为生态足迹分析中生态容量计算依据的资源产量法。该方法更全面地考虑了林地、可耕地、水域等具有的多重生态生产性功能,扩大了生态容量的内涵,将可再生能源、可回收利用废物等作为生态容量的供给,使生态容量与生态... 提出以资源生产量作为生态足迹分析中生态容量计算依据的资源产量法。该方法更全面地考虑了林地、可耕地、水域等具有的多重生态生产性功能,扩大了生态容量的内涵,将可再生能源、可回收利用废物等作为生态容量的供给,使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的计算依据更为协调。以湖北省襄樊市2001年的生态容量计算为实例,说明了资源产量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容量 资源产量
下载PDF
新疆阜康县草地资源产量动态监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天刚 陈全功 卫亚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6年第1期27-32,共6页
利用NOAA/AVHHR数据和地面实测产量值,分析、模拟了鲜草重量和植被指数之间的数理关系,并对草地产量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植被指数和七种经验公式所选出的最优预报模型,在地势比较平坦,草地类型变化不大的... 利用NOAA/AVHHR数据和地面实测产量值,分析、模拟了鲜草重量和植被指数之间的数理关系,并对草地产量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植被指数和七种经验公式所选出的最优预报模型,在地势比较平坦,草地类型变化不大的地区,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草地产量的变化;但在地形复杂、草地类型变化较大的地区,模型稳定性变差,不适合于草地产量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资源产量 动态监测 植被指数 预报模型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资源生产量 被引量:8
4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1 位作者 肖方森 朱进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9-366,共8页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并于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组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的调查、分析和检测,获得相关的生态参数后,应...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并于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组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的调查、分析和检测,获得相关的生态参数后,应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同时也应用Stee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然后采用C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鱼类及其各生态类群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从捕捞现状和主要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讨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开发利用水平。旨在为渔业决策部门今后在该渔场实行TAC和渔获量配额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3×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48.35×104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28.35×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t和22.28×104t,合计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1.28×104t。然而,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因此,对于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必须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防止资源继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态类群 资源产量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闽东渔场不同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生产量 被引量:8
5
作者 卢振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1-738,共8页
以历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东渔场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模型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 以历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东渔场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模型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进而应用Stee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最后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估算鱼类及其各生态类群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闽东渔场鱼类资源生产量为63.08×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33.82×104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38.68×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0.34×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3.22×104 t和11.17×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合计为15.50×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11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也于1998年以来连续6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削减捕捞力量和渔获量,实行捕捞力量和渔获量'负增长',待到渔获量下降到最大可持续开发量水平时,才恢复实施'零增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产量 生态类群 闽东渔场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生产量和允许总渔获量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06-510,共5页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 ,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 86 4.6 3kt,进而以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 ,估算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 5 1 9.5 6kt。Gulland和MSY简单模...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 ,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 86 4.6 3kt,进而以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 ,估算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 5 1 9.5 6kt。Gulland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2 5 0 .5 7kt和 2 5 9.78kt。Schae 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 2 36 .0kt和2 34.1k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分别为 1 1 40 4.1和 1 2 6 6 6 .6MW·d ,折算为福建灯光围网渔船分别为 42 4和 471组 ,并从开发现状和种群生态学及捕捞死亡等参数分析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Shen鱼类 资源产量 鱼类资源 最大持续捕捞力量 允许总渔获量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生产量和允许总渔获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福建水产》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86.14×10~4t,进而以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51.76×10~4t。Gulland和MSY简...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86.14×10~4t,进而以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51.76×10~4t。Gulland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25.00×10~4t和25.88×10~4t。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23.60×10~4t和23.41×10~4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分别为1140.41×10~4kw·d和1266.66×10~4kw·d。折算为福建灯光围网渔船分别为424和471组,并从开发现状和种群生态学及捕捞死亡等参数分析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鯵鱼类 资源产量 允许总渔获量 闽南—台浅渔场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资源生产量
8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1 位作者 肖方森 朱进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2-,共1页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在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后,先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ing模型估算鱼类资...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在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后,先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然后应用Seeti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各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2×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48.34×104 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8.35×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 t和22.27×104 t,合计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1.27×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态类群 资源产量 开发水平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苎麻基因资源的光合作用及其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飞虎 李娟 《作物研究》 1994年第S1期61-66,78,共7页
研究了来自全国主要苎麻产区的基因资源光合作用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显著影响苎麻田间净光合强度(Pn)的因素,头、二、三麻依次减少;其中胞间CO_2浓度,叶室CO_2浓度、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对三季麻Pn均有显著影响,而蒸腾强... 研究了来自全国主要苎麻产区的基因资源光合作用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显著影响苎麻田间净光合强度(Pn)的因素,头、二、三麻依次减少;其中胞间CO_2浓度,叶室CO_2浓度、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对三季麻Pn均有显著影响,而蒸腾强度对头、二麻Pn,叶温对二、三麻Pn有显著影响。(2)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各季麻Pn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这些方程对Pn的回归拟合结果,头、二、三麻平均误差率分别为3.35%,1.46%和3.30%。(3)季内务基因型间Pn差异显著,季间Pn则三麻>二麻>头麻;Ph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n与单纤维支数相关不显著。头、二、三麻Pn均较高的资源有:浏阳“鸡骨白”、邻水“牛皮麻”、邻水“红顶家麻”、“园青6号”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 种质资源 光合作用 产量/基因资源 品质
下载PDF
中国资源安全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建芬 那春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29-331,共3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源技术等竞争更加激烈,能源资源安全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加强对资源安全的认识。充分认识影响资源安全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源技术等竞争更加激烈,能源资源安全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加强对资源安全的认识。充分认识影响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资源产量、进出口状况及不同资源的保障情况,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主要资源储备、多元化战略和合作战略等方面加强中国资源安全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安全 资源产量 资源进出口 资源安全战略
下载PDF
我国铜资源供需相互间影响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吉宇 侯华丽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0,共8页
选取1953—2014年我国铜精矿产量、精炼铜消费量两项指标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我国铜资源产量与消费量相互间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铜资源供需存在着4~5a的脉冲响应关系。分析后认为,当产量受自身及需求量正向冲击而上升时,应建立... 选取1953—2014年我国铜精矿产量、精炼铜消费量两项指标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我国铜资源产量与消费量相互间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铜资源供需存在着4~5a的脉冲响应关系。分析后认为,当产量受自身及需求量正向冲击而上升时,应建立完善铜资源战略储备及收购机制并控制生产规模;当产量下降时应扩大铜资源的进口,投放铜资源储备以满足需求。当消费量受自身正向冲击上升时应利用国内外市场以满足需求,当因铜资源价格上升而使得消费量下滑时应通过资源储备的投放来稳定价格以带动消费;当消费量受产量正向冲击而下降时一方面应及时约束需求量的盲目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储备平稳价格,稳定消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产量 资源需求量 VAR模型
下载PDF
日喀则市农业生态足迹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维 余成群 李少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4-218,共5页
采用水资源足迹和化石能源供给地概念,对日喀则市2005年农业活动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为334 153.27 hm2,占日喀则市总足迹的77.6%,其中,化石能源地足迹仅占农业综合足迹的13.3%,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采用水资源足迹和化石能源供给地概念,对日喀则市2005年农业活动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为334 153.27 hm2,占日喀则市总足迹的77.6%,其中,化石能源地足迹仅占农业综合足迹的13.3%,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综合足迹贡献最大的是耕地和牧草地,二者合占65.6%,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和牧草地严重超载;生产足迹占农业综合足迹的82.8%,说明农村占用的大部分资源主要用来进行资源再生产.对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源产量法可以有效减小土地面积法引起的生态赤字扩大化现象,将肉、蛋、奶产品作为次级产品更能反映牧草地利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 农业 生态足迹 资源产量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洪棉棉 王菲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9,124,共8页
在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框架上,针对福建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的特点,增加了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以体现人类活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影响.同时结合资源产量法对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进... 在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框架上,针对福建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的特点,增加了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以体现人类活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影响.同时结合资源产量法对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生态承载力的作用.将改进后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应用于福建省2006年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2006年生态足迹为5.659hm2/cap,其中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足迹为0.143hm2/cap,占总生态足迹的2.53%;生态承载力为2.770hm2/cap,比改进前的方法高1.180hm2/cap,计算结果能够更准确、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能值分析 资源产量 福建省
下载PDF
江西省2004年生态容量的计量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劲峤 江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77-6879,共3页
介绍了生态容量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依据生态足迹和资源产量理论对江西省2004年的生态容量进行了计算。认为江西省是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省份,可以用资源产量法计量其生态容量。
关键词 生态容量 面积法 资源产量 江西省
下载PDF
广西动态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瑶 朱永杰 占君慧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1期47-53,共7页
以广西2008-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经典生态足迹模型对广西2008~201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引入资源产量指标,用于衡量广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扩展了生态足迹的应用领域。计算结果表明6年以来,广西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呈快速增... 以广西2008-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经典生态足迹模型对广西2008~201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引入资源产量指标,用于衡量广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扩展了生态足迹的应用领域。计算结果表明6年以来,广西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呈快速增长态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8年的1.655 939 ghm2增加至2013年的2.08 4301 g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在2013年度达到了-1.258 070 ghm2。这表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重压之下,耕地与草地的生态赤字表现尤为明显,化石能源的生态足迹较大。表明广西区经济发展应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另外,采用新型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改变广西区内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尖锐矛盾,缓解生态系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资源产量 可持续发展 广西
下载PDF
自然资源经济学
16
作者 谷树忠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8年第9期31-34,共4页
一、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述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原理(特别是生产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分配及其内在规律的边缘性综合应用学科。它创立于本世纪30年代。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生产经济学 市场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内在规律 资源产量 流量资源 资源开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