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碳排放强度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志刚 丁梦雅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数字经济赋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赛道”和“新动能”,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引擎。基于中国113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碳排放... 数字经济赋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赛道”和“新动能”,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引擎。基于中国113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碳排放强度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且在不同维度下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东北地区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的改善程度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显著提升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强度 资源型城市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绿色考核能破解“资源诅咒”吗?——来自资源型城市的证据
2
作者 任胜钢 周罗琼 汪阳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4,共13页
因面临“资源诅咒”问题,传统资源型城市如何通过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困扰学界和政界的重大难题。该研究以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政策为切入点,探讨绿色考核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在理论分析的... 因面临“资源诅咒”问题,传统资源型城市如何通过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困扰学界和政界的重大难题。该研究以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政策为切入点,探讨绿色考核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绿色考核政策的强度,并使用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对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增长指标进行了测算,进而基于2006—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考核政策和资源城市绿色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绿色考核能够显著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破解“资源诅咒”,该结论在改变自变量测度、排除竞争性解释等多重情景下依然稳健。②绿色考核主要通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工业结构清洁化、资源配置优化三条作用途径,实现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③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强、地方国企依赖程度低的地区,绿色考核政策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在成长阶段为成熟型和衰退型、以煤炭和金属类为主要禀赋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考核政策效果更好。区别于以往研究大多围绕资源管理提出的破解策略,该研究揭示了良好的目标考核机制也能有效破解“资源诅咒”。这不仅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资源诅咒”治理文献补充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诅咒 綠色考核 资源型城市 绿色经济增长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结构的模拟与预测
3
作者 於冉 魏露 +2 位作者 叶芸 储昭君 於忠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目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城市,其转型发展方式更应向高质量方向推进。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并进行预测模拟,为新时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优化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 [目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城市,其转型发展方式更应向高质量方向推进。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并进行预测模拟,为新时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优化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分析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环境5个维度的系统性影响,并与空间布局相关联,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安徽省铜陵市2005—2020年的历史数据为参照,将2021—2035年的数据设置仿真情境,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情境趋势性预测分析。[结果](1)铜陵市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现状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转型条件设置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合理预测。(2)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性概念,形成“系统—指标—要素”的层级框架,不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还传导作用于不同的地类,影响土地利用系统。(3)铜陵市2021—2035年地类的情境趋势发展差异较为相似,即耕地、林地、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减少幅度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发展而递减,在资源保护情境下面积均有小幅度提升。建设用地则相反,增加幅度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发展而递减,在资环保护情境下扩张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资源型城市的新时期转型,不仅要将内在要素融合成系统性概念,还要提升土地利用系统的关注度,重视结构合理性和发展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土地利用结构 安徽省铜陵市
下载PDF
数字赋能、供需协同与养老保险制度可及性——基于81个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4
作者 程恋军 林以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4-183,共10页
基于供给-需求分析框架,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数字赋能下资源型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可及性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高经济发展供给对资源型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可及性提升具有关键作用;资源型城市养老保险制度... 基于供给-需求分析框架,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数字赋能下资源型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可及性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高经济发展供给对资源型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可及性提升具有关键作用;资源型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可及性的提升路径共有三类:社会共建型、自主参与型与数字赋能型。资源型城市政府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保障供给端与需求端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养老保险制度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资源型城市 养老保险 制度可及性 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碳达峰预测
5
作者 李丽萍 樊桂红 于淇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大量的能源能耗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攀升,预测未来碳排放趋势对各城市制定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2001—2022年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采用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分解碳排放影响因子,结合... 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大量的能源能耗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攀升,预测未来碳排放趋势对各城市制定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2001—2022年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采用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分解碳排放影响因子,结合情景分析法设定32种组合情景,预测各情景下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2023—2035年的碳排放量与碳达峰时间。结果表明:碳排放因素对三个城市碳排放均表现为正向影响;基准路径情景中,盘锦和大庆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单一路径情景和组合路径情景中,盘锦、松原和大庆均最早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建议各城市要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率先实现碳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油气资源型城市 STARPAT模型 情景分析 碳达峰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协同治理的路径研究
6
作者 李沐瑶 王金凤 +1 位作者 鞠世钰 崔利敏 《商业经济》 2024年第5期9-12,共4页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历经数年的发展逐渐进入衰退期,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以及经济发展迟滞、人才流失、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下,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不可再生、生态环境优化以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驱动了资源型城...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历经数年的发展逐渐进入衰退期,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以及经济发展迟滞、人才流失、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下,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不可再生、生态环境优化以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驱动了资源型城市向绿色发展转型。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主体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作用,是推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资源型城市 协同治理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7
作者 崔兴文 燕凯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组织和管理3个维度构建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水平分析框架,并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30个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组织和管理3个维度构建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水平分析框架,并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30个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是多因素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2)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高水平数字化转型存在技术驱动型、技术-组织驱动型和全要素驱动型3种驱动模式;非高水平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2种且与高水平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大数据发展水平、数据开放共享和煤炭资源依赖是驱动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要素。各要素在不同路径中发挥不同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禀赋,合理配置资源投入、减少煤炭资源依赖,选择恰当的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数字化 动态能力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
8
作者 曹清峰 贾俊磊 冯锦泽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7,共12页
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2011-2020年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且该结论通过了一... 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2011-2020年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效应对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更为显著,并主要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起作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创业来带动就业、增强非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三条路径,提升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赋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业以及非国有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慧铭 张丰 +2 位作者 史启朋 仝路 孟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和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山东省济宁市是典型的矿城一体化城市,选取济宁市都市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对其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进...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和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山东省济宁市是典型的矿城一体化城市,选取济宁市都市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对其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整体为偏碱性硬水,水化学类型倾向于由HCO_(3)-Ca·Mg和HCO_(3)-Na·Ca向HCO_(3)·SO_(4)-Ca、HCO_(3)·Cl-Ca·Mg、HCO_(3)-Na·Ca·Mg、HCO_(3)·Cl-Na·Ca转变。研究区水化学组分的主控因素为水岩作用,其水化学特征主要受碳酸盐岩溶滤作用、农业生产和含氟矿物溶滤作用的影响,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受当地工业制造业和采矿业影响逐渐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地下水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多元分析 煤炭资源型城市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之路
10
作者 陈迎 《今日中国》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双碳”目标和鼓励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为资源型城市带来了重要的新机遇。各地方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寻求实施“双碳”政策的亮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已... “双碳”目标和鼓励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为资源型城市带来了重要的新机遇。各地方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寻求实施“双碳”政策的亮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条件 资源型城市 资源禀赋 国际共识 绿色低碳发展 因地制宜 转型之路 低碳发展转型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达峰情景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晓燕 赵有益 +1 位作者 王音璠 史战红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频发,各城市有效推进碳减排已刻不容缓,尤其是黄河流域的资源型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耗能、高排放的资源产业,使得减排降碳任务更为艰巨.本文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数据,首先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进行... 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频发,各城市有效推进碳减排已刻不容缓,尤其是黄河流域的资源型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耗能、高排放的资源产业,使得减排降碳任务更为艰巨.本文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数据,首先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进行因子选择,从影响碳排放的多种影响因素中提取重要信息,找出后验概率值大于50%时的几个变量作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其次,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结合情景分析法,在基准情景、政策导向型情景和科技驱动型情境下,构建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预测不同情境下各地区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煤炭消费量、城镇化率、水泥产量、人均GDP、天然气消费量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是影响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政策导向方案和技术驱动方案,可以发现政策导向方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技术驱动的碳减排效果更加快速和明显,基准情形下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难以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排放 贝叶斯模型平均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情景模拟
下载PDF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全景知识图谱——演进脉络、热点追踪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棋 刘兆德 赵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5,共11页
以1999—2021年602篇CSSCI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VOSviewer、Data数据园、科学知识图谱等软件,从时间、期刊及作者分布3个方面解析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能量分布,并从研究脉络、热点前沿等方面探究整体概况。结论如... 以1999—2021年602篇CSSCI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VOSviewer、Data数据园、科学知识图谱等软件,从时间、期刊及作者分布3个方面解析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能量分布,并从研究脉络、热点前沿等方面探究整体概况。结论如下: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逐渐进入政府和学术界视野,但直到2004年以后才真正被学术界大量关注研究;②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大致可划分为缓慢摸索期(2003年之前)、高速增长期(2004—2013年)及稳步推进期(2014年至今)3个时期;③研究热点前沿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人口收缩、资源型城市碳排放、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资源富集地区创新转型发展、采煤沉陷区及独立工矿区两类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治理6个方面。最后,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资源型城市碳减排及资源型城市空间发展4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展望。研究旨在为新发展阶段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 CITESPACE VOSviewer 全景知识图谱
下载PDF
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军 吴国强 《中国商论》 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作为国家级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为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安徽淮南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基于淮南市1990—2018年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计量模型对近十年淮南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进行实证分析测算... 作为国家级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为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安徽淮南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基于淮南市1990—2018年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计量模型对近十年淮南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研究表明:淮南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成果,其优化值在过去十年间始终稳定在0.33左右,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尤其是近3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为明显。总体来看,淮南市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对淮南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灰色关联分析法 产业结构优化 煤碳资源 高新技术产业
下载PDF
大气治理政策与资源型城市碳减排: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视角
14
作者 唐浩 佟孟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9-1180,共12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审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碳减排效应对于下一步制定或健全针对性大气治理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大气十条》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17年中国272个地级市碳排放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审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碳减排效应对于下一步制定或健全针对性大气治理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大气十条》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17年中国272个地级市碳排放数据,探究《大气十条》对资源型城市碳减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气十条》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其政策效应约为7.90%,且在随机抽取处理组、更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方式、考虑预期效应、更换样本、剔除极端样本以及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下依旧成立。《大气十条》对财政压力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空气流通系数较小的资源型城市的碳减排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发现,《大气十条》通过推动资源型城市采取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监管处罚、限制中低端企业进入市场的方式降低碳排放。因此,未来需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大气治理政策,根据城市发展特征和自然禀赋,建立差异化的碳减排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治理政策 双重差分 碳减排 资源型城市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陈美景 王庆日 +3 位作者 白中科 史泽宇 于潇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出平缓增长趋势,不同空间类型表现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不同区域表现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同城市类型表现为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2)综合效率等级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中游和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较高,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3)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应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并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系统谋划转型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韧性发展
16
作者 刘玲娜 雷涯邻 +1 位作者 张万益 付婧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1372,共12页
依赖高碳发展模式的资源型城市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过程面临诸多风险。通过提升城市韧性将减排压力转化为城市内部减排动力,更好处理“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协同关系,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城市韧性作为资... 依赖高碳发展模式的资源型城市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过程面临诸多风险。通过提升城市韧性将减排压力转化为城市内部减排动力,更好处理“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协同关系,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城市韧性作为资源型城市应对“双碳”目标的实际响应,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韧性评估体系,在量化评估2010—2019年中国30个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的差异基础上,比较了碳排放变化与资源型城市韧性二者间变化关系,主要结果如下:①2010—2019年中国30个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均有提升,但差距在不断扩大;在空间演变方面,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2013年之后的表现更明显;从城市内部韧性系统看,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度较高,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韧性提升的良好基础;②资源型城市韧性与碳排放的比较研究表明,二者绝对值变化趋势均呈上升状态,增长速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虽然尚未实现“碳达峰”,但城市韧性的增加速率远高于碳排放增速,城市韧性有望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上述内容,提出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韧性评估体系与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市韧性 "双碳"目标 协调度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时空演进
17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1 位作者 田文博 陈珂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4-1194,共11页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分析其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差异来源与动态演进,有助于优化全流域碳生态安全布局。在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用TOPSI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其2012...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分析其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差异来源与动态演进,有助于优化全流域碳生态安全布局。在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用TOPSI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其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水平并分析其差异来源,进一步引入核密度估计法探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且呈现“小幅提升—快速上涨”的特征,上游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下游。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的空间非均衡显著,区域间差异是影响碳生态安全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其整体差异影响增强。依据核密度估计结果,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安全水平差异趋于缩小,但中游差异性变小不明显。结合“双碳”目标,黄河流域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应制定不同区域碳生态安全目标和举措,实现全域碳生态安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生态安全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BM模型和Tobit模型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先迪 刘甜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强烈依赖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资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发展动能和竞争力弱等问题,需要通过绿色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的典型,根据陕西省资源型城市2...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强烈依赖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资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发展动能和竞争力弱等问题,需要通过绿色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的典型,根据陕西省资源型城市2012—2021年面板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变量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效率,并选用Tobit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资利用、工业固废利用水平、进出口贸易度、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绿色转型发展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整体上得到显著提升,其中陕北地区更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均正向影响各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而产业结构、外资利用、工业固废利用水平、进出口贸易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为正向或负向;工业固废利用水平仅对陕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论,可以从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对外绿色合作和城镇化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资源型城市 影响因素 SBM模型 陕西省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路径
19
作者 骆行 刘子俊 田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数字经济因其“绿色属性”被认为有助于加速城市的低碳转型。然而,对于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实现低碳转型,仍是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该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111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 数字经济因其“绿色属性”被认为有助于加速城市的低碳转型。然而,对于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实现低碳转型,仍是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该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111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从城市类型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构造Bartik工具变量处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成立。随后,通过3种不同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均证实这一结论的稳健性。(2)路径分析结果揭示,降低资源错配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数字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低碳转型效应只在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中才有体现,在成长型和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中并不显著。此外,在经济发展程度高的资源型城市中,数字经济的低碳转型效应更加明显。根据该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并重视数字经济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中的催化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推进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劳动生产效应;三是针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征和状况,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和低碳转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源型城市 低碳转型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
20
作者 邓世成 吴玉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9,共15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绿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和动力源泉,更是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该研究采用2006—2021年中国110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空间渐进双重差分模型,从空间...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绿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和动力源泉,更是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该研究采用2006—2021年中国110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空间渐进双重差分模型,从空间溢出视角考察了低碳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低碳城市建设影响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尤其对城市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驱动效应更强。此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存在“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本城市的低碳治理将向空间相邻城市溢出“政策红利”,激励空间相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政策红利”主要提高了空间相邻城市的绿色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3)时空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在资源型城市中的政策激励效应存在时滞性,在政策实施后的第5年开始逐步增强;该效应还存在城市发展阶段和初始绿色创新水平的异质性,其在成熟型城市、再生型城市以及绿色创新高水平城市中更显著,且政策激励效应的空间正向溢出在再生型城市和绿色创新高水平城市中更显著。(4)机制检验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经济集聚程度,从而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5)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政策试点范围的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存在显著的推广效应。该研究拓宽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创新效应的研究视角,为夯实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现有成果、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技术创新 低碳城市试点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