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4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转型,破解“资源诅咒”——《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短评
1
作者 陈奕云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76-176,共1页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而导致资源枯竭的城市,这些城市曾因无限制地开采而繁荣,也因资源的有限性走向衰败[1-2]。近年来,我国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3],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而导致资源枯竭的城市,这些城市曾因无限制地开采而繁荣,也因资源的有限性走向衰败[1-2]。近年来,我国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3],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尚不明确,也缺乏其转型效果和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步伐,破解资源诅咒,实现城市产业升级,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探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科学评价其转型能力和发展潜力,并提出适用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环境 转型发展 资源诅咒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发展潜力 科学评价体系
下载PDF
国家矿山公园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动力研究
2
作者 韩晗 李玉婧 《中国名城》 2024年第3期3-10,共8页
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转型的问题,国家矿山公园是其转型的重要途径,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11个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对比归纳分析,从经济、生态和文化3个维度建构国家矿山公园促进城市转型的... 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转型的问题,国家矿山公园是其转型的重要途径,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11个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对比归纳分析,从经济、生态和文化3个维度建构国家矿山公园促进城市转型的动力,揭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发现,国家矿山公园以助推城市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形成先进文化这3种形式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能够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助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矿山公园 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转型 动力
下载PDF
创新驱动河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研究
3
作者 原东林 杨天天 马文锐 《焦作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0-54,63,共6页
伴随着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资源被大规模消耗,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难题。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河南省有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其中资... 伴随着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资源被大规模消耗,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难题。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河南省有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其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迫在眉睫。结合河南省三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际情况,抛开成绩看问题,深入剖析目前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加快河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结构 城市转型 创新驱动
下载PDF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4
作者 靳文娟 石水莲 +1 位作者 边振兴 钱凤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转型发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明晰辽宁省15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期的转型发展时空动态演变特征,根据转型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污染治理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 转型发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明晰辽宁省15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期的转型发展时空动态演变特征,根据转型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污染治理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09—2019年的转型发展分值,ArcGIS 10.2进行空间分析。利用夜光遥感数据验证分析转型发展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空间耦合。结果表明:(1)熵值法和夜光遥感分析结果的空间耦合性总体较好,空间耦合相一致区域占比为73.33%。(2)辽宁资源枯竭地区在10年间的转型发展动态变化率差异较大,葫芦岛市、盘锦市、北票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转型发展提升率较高,抚顺市、调兵山市、义县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提升率较低。(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是产业转型力度不够,第三产业占比较少;民生发展受下岗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制约;生态环境恢复时间较长,短期内难见明显成效。(4)辽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均以经济转型为主,民生转型次之,以生态环境转型为辅,多数地区存在发展短板,制约区域转型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转型发展 熵值法 夜光遥感 辽宁省
下载PDF
高中地理论证式议题教学模式初探--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为例
5
作者 许文敬 梁晓雨 +1 位作者 葛佳浩 张建珍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0,共5页
论证式议题教学通过在课堂构建真实且劣构的情境,引发学生批判性思考,并借助论证对话促使学生相互“说服”对方,以达成一致决策。在地理教学中融入论证式议题教学,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本文以论证式议题教学为... 论证式议题教学通过在课堂构建真实且劣构的情境,引发学生批判性思考,并借助论证对话促使学生相互“说服”对方,以达成一致决策。在地理教学中融入论证式议题教学,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本文以论证式议题教学为核心,探讨其与地理学科相融合的适切性,并参照图尔敏论证模型,构建地理论证式议题教学模型。最后,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为论证式议题教学落地中学地理课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式议题 地理议题教学 资源枯竭型城市 图尔敏论证模型
下载PDF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扶助政策与税收可持续能力
6
作者 杨得前 曾静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5,共12页
税收可持续性是税收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的重要基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税收可持续能力有效提升等方面被寄予厚望。文章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扶助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新发... 税收可持续性是税收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的重要基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税收可持续能力有效提升等方面被寄予厚望。文章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扶助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税收可持续能力度量体系,并采用多时点DID考察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税收可持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扶助政策显著推动了地区税收可持续能力的提升;(2)机制分析表明,扶助政策主要通过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两条渠道促进税收可持续能力的提升;(3)政策效果会因城市地理区位、资源类别、税收征管强度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性。基于上述发现,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城市区位优势、发挥市场作用以及优化税收征管,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而更加高效地促进税收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税收可持续能力 新发展理念 城市转型
下载PDF
基于学科逻辑的鲁教版“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方向”教学探讨
7
作者 贾峰清 李亚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2,共4页
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当前“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的教学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教学出现雷同现象。这种“新... 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当前“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的教学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教学出现雷同现象。这种“新课程标准老案例”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出现。本文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鲁尔区”为例,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对比的方法,明确“鲁尔区”所对应新老课程标准的差异,以及两课程标准对应不同版次、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异;并为“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一课程标准的教学提出建议,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课标对比分析 教科书对比分析 教学建议
下载PDF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评价和影响因素——基于SBM与Tobit面板模型
8
作者 余利娥 郝玉帝 高婷婷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考虑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获得性,选择35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影响因素指标的基础上,收集2011—2019年3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SBM与Tobit面板模型,... 考虑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获得性,选择35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影响因素指标的基础上,收集2011—2019年3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SBM与Tobit面板模型,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绿色转型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效率整体水平比较低;只有铜川市的绿色转型效率达到最优水平,其他城市均存在效率损失;科学技术支出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效率影响最大;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转型效率有正向影响,而经济开放水平对绿色转型效率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绿色转型效率 SBM模型 影响因素 TOBIT模型
下载PDF
精明收缩理论视角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街区规划更新设计——以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为例
9
作者 程然 辛武唐 杨仕尚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随着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在成熟期之后进入衰败期,人口的大量流失与原有土地利用率低,导致城市在衰退道路上更进一步。文章以济南市钢城区为例,总结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借助精明收缩理论,探讨其与城市规划更新的结合,并使用改良Mal... 随着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在成熟期之后进入衰败期,人口的大量流失与原有土地利用率低,导致城市在衰退道路上更进一步。文章以济南市钢城区为例,总结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借助精明收缩理论,探讨其与城市规划更新的结合,并使用改良Malthus人口模型和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济南市钢城区人口收缩验证,依据钢城区现有城市规划蓝图,提出开放街区、弹性控制用地、闲置用地开发、土地功能混合四个方面的可持续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明收缩 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更新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研究:以白银市为例
10
作者 董子平 郝言正 《绿色矿冶》 2024年第2期73-76,84,共5页
结合白银市固体废物污染现状分析,通过数据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了当前白银市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固废的产生、处置情况,对未来的固废产量和利用处置能力缺口进行预测,明确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白银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碳... 结合白银市固体废物污染现状分析,通过数据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了当前白银市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固废的产生、处置情况,对未来的固废产量和利用处置能力缺口进行预测,明确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白银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目标的发展路径和对策,以期为无废城市的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固废 污染防治 循环经济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11
作者 田治安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铜陵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要突破对资源性产业的路径依赖,化解资源枯竭带来的困境,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分析铜陵“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具有铜陵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路... 铜陵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要突破对资源性产业的路径依赖,化解资源枯竭带来的困境,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分析铜陵“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具有铜陵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路径和着力点有4个方面:增强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强化节能降耗增效的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着力推动开放式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生态退化风险视角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以大余县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平 胡紫红 张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152,169,共6页
在转型发展压力下,资源枯竭型城市仍将面临一定的生态退化风险,其生态保护修复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全域生态退化风险及其空间特征,划分生态保护修复区类型,并提出相应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余... 在转型发展压力下,资源枯竭型城市仍将面临一定的生态退化风险,其生态保护修复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全域生态退化风险及其空间特征,划分生态保护修复区类型,并提出相应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余县生态退化风险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呈现“四片一带”的空间格局;②全县生态退化风险总体较低,局部生态退化风险主要源于生态压力,其中矿业开采是导致局部生态压力升高的关键因素;③将全县划分为生态治理区、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提升区,并采取差异化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保护修复 退化风险 大余县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
13
作者 李萌 张联君 潘家华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6,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本文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际情况,以“+低碳”的模式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量化测度。研究结果发现:(1)稳步上升型城市占54.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本文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际情况,以“+低碳”的模式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量化测度。研究结果发现:(1)稳步上升型城市占54.16%,先降后升型城市占33.34%,波动发展型城市占12.5%。(2)从资源类型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水平的排名次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天然气型、森工型、石油化工型、有色金属型以及煤炭型。(3)从空间视角出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水平逐步由东部高于中部高于西部演变为西部高于中部高于东部。(4)2013年是先降后升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水平逐渐上升的转折节点。(5)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依次经历了共性问题突出阶段、经济发展障碍主导阶段、特殊化以及个性化问题凸显阶段。(6)R&D投入占GDP的比重、地区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等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规划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施策;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培植发展动力;三是多维协同转型,高效利用能源;四是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精明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低碳转型发展 熵权-TOPSIS法 障碍因子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资源枯竭型城市韧性效率评估——基于MinDS超效率模型和GML指数
14
作者 冯东梅 高婷 《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13期35-41,共7页
在国家低碳发展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城市韧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MinDS超效率模型和GML指数方法测度2010—2019年资源枯竭型城市韧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从不同... 在国家低碳发展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城市韧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MinDS超效率模型和GML指数方法测度2010—2019年资源枯竭型城市韧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从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类型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整体韧性效率较高但未达到理想效率值1;碳排放量较高的城市韧性效率普遍偏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韧性水平较高;资源枯竭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整体缓慢上升,其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的韧性效率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且地区间韧性效率差异较小;从不同资源类型来看,冶金型韧性效率最高,其次为石油型、其他型、森工型、煤炭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碳排放 城市韧性 韧性效率 MinDS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三生空间”投入与产出效率研究
15
作者 曾向阳 蔡灵 陈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3期95-106,共12页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重要目标。论文选取湖北省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及邻近县(市)共25个县(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三生空间”综合产出值,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5...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重要目标。论文选取湖北省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及邻近县(市)共25个县(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三生空间”综合产出值,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5年、2020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投入产出效率和综合效率,根据测定出的产出值与效率值进行组合类型划分,对不同发展状态下的县(市)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2015—2020年,研究区各县(市)生产、生活产出值提升,但大部分城市包括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综合产出值下降。(2)生产、生活空间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异规律,生活空间效率高值区未发生较大改变,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投入产出效率呈现以减小为主的整体变化特征。(3)结合“三生空间”产出值以及效率值划分不同的组合类型,根据“三生”功能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县(市)从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植被覆盖率等三类空间的投入指标方面提出对应措施。(4)“三生空间”综合效率均值提升,各研究县(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性良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效率水平波动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超效率SBM模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 时空演变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韶关市县级尺度人口收缩格局分析
16
作者 黄铁兰 陈沿辑 王郁丽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韶关市呈现了较为明显的收缩城市特征,基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就业人口等人口统计数据,以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尺度,分析了韶关市人口收缩格局与人口变化协调性,以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资源枯竭 韶关市 人口收缩 收缩城市
下载PDF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策略研究--以铜川市为例
17
作者 孙瑞丰 王家旭 仵阳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迈向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共赢之路势在必行。文章在明晰铜川市低碳发展问题的前提下,构建城市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法对铜川市近10年绿色低碳转型效果进...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迈向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共赢之路势在必行。文章在明晰铜川市低碳发展问题的前提下,构建城市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法对铜川市近10年绿色低碳转型效果进行评价,以此提出铜川市应从产业调整升级、城市环境整治以及创新动能提升三个层面出发,推动铜川市低碳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绿色低碳转型 城市发展策略 改进熵权法 TOPSIS
下载PDF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与障碍因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昌龙 殷江滨 +1 位作者 王紫璇 南瑜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6,共13页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一煤独大”的能源消费结构,选取15座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生态环境三维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聚类分析和障碍因子模型定量评估了...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一煤独大”的能源消费结构,选取15座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生态环境三维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聚类分析和障碍因子模型定量评估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规划期内15座城市的转型绩效,解析了影响城市转型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转型绩效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异。空间上,15座城市整体绩效普遍不及全国和省份均值,且转型前后地域差异明显,早期西部和东北地区较高,期末中东部地区较高;时间上,整体绩效呈缓慢增长趋势,但经济发展维度普遍负增长,而社会福利与生态环境维度普遍正增长。2)转型过程可分为经济主导型、均衡发展型、社会福利主导型和生态环境主导型4类。3)4类城市转型的障碍因子各有异同,六大显著障碍因子均覆盖三大维度,生态环境是转型发展的最大痛点。研究表明,《规划》取得显著成效,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仍需后续政策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转型 绩效评价 障碍因子
下载PDF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扶持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洋 朱道林 +1 位作者 徐阳 张嘉庆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0,共11页
研究目的:检验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扶持对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的作用效果,以期为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与扶持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基于DEA的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 研究目的:检验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扶持对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的作用效果,以期为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与扶持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基于DEA的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但整体水平依旧滞后于资源富集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2)政策扶持有效促进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其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政策扶持对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地理区位、人口规模和资源类型分组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扶持政策的实施对于东部城市、矿业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与小城市相比,大中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受政策扶持的驱动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应当结合各地区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继续细化扶持政策的精准实施,纾困不同类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行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鼓励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工业空间,凝练可推广的工业用地绿色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政策扶持 双重差分模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
下载PDF
煤炭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植被碳汇变化观测:以徐州为例
20
作者 许庆 秦凯 +2 位作者 鹿凡 康涵书 侯湖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16-2924,共9页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修复正成为固碳增汇的重要途经,利用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开展固碳增汇能力定量评价,将为设计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我国东部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徐...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修复正成为固碳增汇的重要途经,利用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开展固碳增汇能力定量评价,将为设计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我国东部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徐州为研究区域,通过“涡度相关法”和“卫星遥感”2种方式观测分析了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植被生长旺盛的时候,MODIS卫星遥感对GPP存在低估,是由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将同种植被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设为定值,不能体现植被生长状态的影响,从而增加了估算光能利用率的不确定性。但MODIS GPP与涡度相关通量塔实测GPP数据变化趋势一致,有较强的相关性(R~2=0.587,P=0),因此MODIS GPP数据可用于徐州矿区生态修复前后GPP变化特征分析。(2) 2005—2011年,徐州煤矿开采对徐州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固碳能力持续减弱,2011年后徐州地区采取生态修复措施,GPP明显升高,到2015年GPP达到最高值(0.878 kgC/(m^(2)·a)),2016—2020年GPP变化趋于稳定(0.85 kgC/(m^(2)·a)左右)。(3)徐州采取的矿区关闭、煤矸石回填、生态公园建设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提高了原有矿区的固碳增汇能力,形成了自稳定生态系统,且未来仍有改善的趋势,证明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生态修复可以在5~10 a内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快速提升当地的植被固碳能力,为其他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枯竭转型城市 生态修复 总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植被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