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视角的水资源经济环境效率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磊 吴继贵 王应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68-1574,共7页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水资源-经济-环境(WEE)系统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WEE系统的整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情况;构建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空间权重矩阵,着重分析整体技...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水资源-经济-环境(WEE)系统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WEE系统的整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情况;构建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空间权重矩阵,着重分析整体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探讨3种WEE效率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分别对这些效率间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提升WEE整体技术效率的瓶颈在于纯技术效率;2区域间的3种WEE效率都存在显著的空间误差相关;3技术创新性、外资依存度、产业结构、产权结构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不同的作用形式对WEE整体技术效率产生正向影响;4水资源禀赋和政府重视度对WEE整体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环境(WEE) SBM模型 空间相关性 空间误差模型
下载PDF
长春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动态演变及障碍度实证分析
2
作者 李元 陆云霞 《关东学刊》 2024年第3期5-18,共14页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使各种要素在某种规律下达到一个最优的均衡。而耦合协调度不仅可以对系统间的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还可以作...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使各种要素在某种规律下达到一个最优的均衡。而耦合协调度不仅可以对系统间的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还可以作为判定是否实现了协调发展的依据。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障碍度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变化情况、耦合关系动态演变特征以及制约各系统协调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子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都有提升,其中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增加最为明显,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最低;从系统协调趋势来看,长春市各系统的耦合度并不高;从障碍因素来看,初期长春市整体的发展受经济系统的障碍影响较多,近期则要提高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可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互相关联、彼此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保持人口均衡,推动合理聚集流动;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条,以促进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度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4
作者 龙晓惠 陈国平 +3 位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王荣耀 冯怡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8,共12页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与熵权法(EW)确定综合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定量分析了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演变状况,探析其发展规律。[结果](1)3个时段内,研究区人口在县域尺度呈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呈现西部低人口密度聚集和中部高人口密度聚集态势且常年稳定;(2)2010—2020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综合发展水平有微弱提升,严重失调的协调类型逐渐消除,濒临失调占比46.94%成为最主要的协调类型;(3)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两两耦合协调分布不均,其中2020年人口-经济综合耦合协调指数最低为0.4543,协调度水平时空分布与三系统协调评价结果吻合度是两两耦合协调评价中最高的,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影响最大;(4)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前后,国家重点开发区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显著,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有倒退趋势,省级重点开发区长期稳定可控;(5)研究区的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制约状况。[结论]高耦合协调性主要依赖于人口对市县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区的有效实施必须抓好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人口和经济协调是未来优化主体功能区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模型 滇中城市群 人口时空演变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团 许磊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作为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的前沿专业,是将工科与经济学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实践教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能够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作为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的前沿专业,是将工科与经济学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实践教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能够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的桥梁,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过去的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不够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针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理念,根据国家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经济 OBE理念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
6
作者 张文睿 孙栋元 +4 位作者 王亦可 杨俊 兰立军 靳虎甲 徐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7-1537,共11页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示驱动因素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趋势面映射耦合协调度全域分布。结果表明:(1)由经济发展带动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综合发展指数由2006年0.29增长至2021年0.65。(2)河西走廊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两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不同趋势上升,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处于颉颃阶段向磨合阶段升级;协调度经历“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五个阶段。(3)区域空间异质性逐渐发展为减小趋势,2021年空间分布表现出东南部发展优于西北部格局,金昌和张掖逐步成为河西发展优势区域。(4)城市化率、排污总量、节水灌溉面积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发展起到较大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对河西走廊经济-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耦合协调模型 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 时空演变规律 驱动因素 河西走廊
下载PDF
OBE理念下经济学专业选修课教学模式研究——以“资源环境经济学”为例
7
作者 陈苏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近些年因自然资源、粮食、生态环境等资源环境经济问题频发而兴起的应用型经济学科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以某高校选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OBE理念,从教学内容需求、教学方式需求、教学评价与管理需求... 近些年因自然资源、粮食、生态环境等资源环境经济问题频发而兴起的应用型经济学科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以某高校选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OBE理念,从教学内容需求、教学方式需求、教学评价与管理需求以及教师个人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OBE理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从优化教学模式、深化OBE理念、优化评价体系角度提高“资源环境经济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OBE理念 资源环境经济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芷若 肖喜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6,共7页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综合评价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子系统间省际差异明显,尤以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差异最为突出;三系统整体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耦合状态,且子系统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发明显;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经历了从濒临失调衰退到初级耦合协调的转变,空间上各省(市)耦合协调度发展节奏不一,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特征;根据障碍因素分析可知,城市节约用水量、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未来可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治理上多下功夫,同时注重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以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考——以重庆科技大学为例
9
作者 吴文建 陶宇 方江涛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在对我国“双碳”经济管理类人才供需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以重庆科技大学为例,剖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在培养“双碳”经济管理类人才中存在的不足,以满足重庆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要对经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结合专业现有... 在对我国“双碳”经济管理类人才供需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以重庆科技大学为例,剖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在培养“双碳”经济管理类人才中存在的不足,以满足重庆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要对经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结合专业现有的建设基础,整合学校资源,提出“双碳”背景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人才培养 经管类 资源环境经济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例
10
作者 张建 李永峰 闫庆武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1期56-61,共6页
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案例库教学,是加强学生互动式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为例,在分析课程属性与教学问题基础上,介绍了教学案例撰写方法及主要思政元素,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案例库建... 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案例库教学,是加强学生互动式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为例,在分析课程属性与教学问题基础上,介绍了教学案例撰写方法及主要思政元素,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案例库建设的内容方法,为资源与环境经济相关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提供参考。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case database of graduate courses is a crucial means of enhancing students’ interactiv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used the graduate course i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it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writing teaching cases and the ma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fter analyzing the course attributes and teaching issues. It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case database,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databases for courses related to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案例库 资源环境经济 研究生课程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吕铖 吕素冰 +3 位作者 焦天一 赵衡 王富强 邵薇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河南省黄河流域2011-2022年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采用核密度估计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分别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中心带动周边,边缘发展缓慢”、“上游优于下游,西南优于东北”的空间非均衡格局;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向好趋势显著,各城市间空间异质性明显,呈现出“区域齐升,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演化特征;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以及人居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因子之间关系日益紧密,交互类型呈现向“非线性增强”转化趋势。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协调发展评价的新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验证,为深入剖析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提供了有力工具,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随机森林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黄河流域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预测
12
作者 刘玒玒 刘书芳 李新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升高,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口子系统发展水平缓慢上升,经济子系统发展起点较低但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起点相对较高但波动较大,且除水资源子系统外,甘肃片区指标优于青海片区。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协调度等级波动上升已达到中级协调;各地区增速具有异质性,南部增速最快,西北部次之,中部最慢。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逐渐由中级协调升至良好协调等级,且甘肃片区协调度略高于青海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预测 祁连山地区
下载PDF
河北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基于再生水利用视角
13
作者 张国丰 王瑞贤 苑清清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30,共11页
再生水是传统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开发利用再生水可以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基于再生水利用视角研究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了再生水-经济社会-传统水资源-环境(RET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 再生水是传统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开发利用再生水可以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基于再生水利用视角研究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了再生水-经济社会-传统水资源-环境(RET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RETE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了RETE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再生水、经济社会、传统水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RET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并且除保定、沧州和衡水濒临失调外,其他城市均处于耦合协调阶段;此外,RETE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城镇化率、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经济社会-传统水资源-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模型
下载PDF
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及协调性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26
14
作者 盖美 钟利达 柯丽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921-7932,共12页
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研究对海洋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环境EKC机理,通过可变模糊识别算法,结合相关研究构建承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2006—2014年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三元协调发展模型对复合... 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研究对海洋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环境EKC机理,通过可变模糊识别算法,结合相关研究构建承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2006—2014年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三元协调发展模型对复合系统承载力进行协调发展测度;最后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测度承载力驱动因素以期为中国海洋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时序变化良好;空间上天津、上海、海南承载力较高,呈南北中"三足鼎立"格局,河北、广西承载力较低;(2)承载力协调发展状况也呈良性发展,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海南、山东协调性较高,海南、上海、天津协调发展度较高,其余大部分地区均有待提高。(3)海洋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环境治理、资源丰富度分别影响着海洋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环境经济 可变模糊 承载力 协调发展 时空规律
下载PDF
中国资源、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与协调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永春 朱帅 雷砺颖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4,共10页
通过构建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协同论和离差原理,测算了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研究表明:中国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水平在波动中大幅提升,可分为发展期、波动期和攀升期;资源、经济和环境两... 通过构建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协同论和离差原理,测算了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研究表明:中国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水平在波动中大幅提升,可分为发展期、波动期和攀升期;资源、经济和环境两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趋势总体较为相似,两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接近趋势;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协调度在波动中不断提升,呈现良好协调水平;并且该复合系统以经济子系统为核心,其会影响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变化。鉴于此,中国应以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导向,在推进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调整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实施更严厉的节能减排政策,建立环境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实现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环境 发展水平 协调度 系统协同论
下载PDF
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勇进 陈兴鹏 +1 位作者 拓学森 蒋晓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94-98,共5页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模型方法,构建了对有关区域发展政策的可能结果进行动态仿真的模拟实验室,对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和实证研究,旨在描述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为甘肃省的可...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模型方法,构建了对有关区域发展政策的可能结果进行动态仿真的模拟实验室,对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和实证研究,旨在描述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为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甘肃省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技术对自然资源表现为弱可替代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动态模型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 甘肃省
下载PDF
河南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军 孟守卫 赵瑞琴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8-150,共3页
通过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河南的经济资源环境状况、污染治理力度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回归分析得出:河南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治理投入不足且治理结构失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极不协调。发展循环经... 通过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河南的经济资源环境状况、污染治理力度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回归分析得出:河南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治理投入不足且治理结构失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极不协调。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途径和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经济资源环境 循环经济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李佳 吴军年 杜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在分析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以民勤地区为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该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民勤地区资源、环境与经... 在分析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以民勤地区为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该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民勤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其未来10a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从发展能力、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三方面采取措施后,对主要影响因子重新预测后其协调发展程度呈上升趋势,最后提出民勤地区协调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地区 协调发展度 灰色系统方法 预测 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下载PDF
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度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乾坤 李豫新 任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84-87,共4页
文章通过选取反映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状况的20项指标因子,构建了反映区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从动态与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各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综合效益、复合系统发展水平以及区域协调度。
关键词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 协调度模型 协调度 新疆南北疆
下载PDF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双玉 许英杰 +1 位作者 曾群 胡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自1997年设立以来,很多学者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了探索,出版了一些著作和教材。本文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教材现状、体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自1997年设立以来,很多学者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了探索,出版了一些著作和教材。本文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教材现状、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新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这些建议是:统一并完善教材体系;理论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学科领域最新成果的运用,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注重表现形式和手段多样性,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环境经济 国内外教材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