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华北平原灾害赈粮调度数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欢 萧凌波 +1 位作者 罗玉洪 方修琦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6期410-416,共7页
历史时期政府主持的赈粮调度是水旱灾害背景下社会响应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可为当前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事件提供借鉴。以清代华北平原和政府赈粮调度为研究区和研究对象,根据《清实录》中的记载重建华北平原的赈粮数量序列... 历史时期政府主持的赈粮调度是水旱灾害背景下社会响应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可为当前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事件提供借鉴。以清代华北平原和政府赈粮调度为研究区和研究对象,根据《清实录》中的记载重建华北平原的赈粮数量序列,并结合水旱灾害对赈粮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清赈粮调度在时间上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可以分为空白期、发展期、兴盛期、衰落期、回升及消亡期;空间差异亦很显著,直隶省获得的赈粮数量超过总数的一半,其后依次为山东、苏北、豫东和皖北;考虑大灾站次,直隶和苏北在赈粮强度方面较为突出。赈粮数量的时空差异,受国家财政状况好坏、区域政治地位高低以及距离大运河等交通干线远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社会响应 赈粮调度 时空变化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清代中期直隶灾后跨省赈粮调度的定量重建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萧凌波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1,共11页
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提取清代中期(1723-1850)直隶灾后朝廷组织的跨省赈粮调度相关记载,对逐年赈粮数量进行定量重建。结合同期水旱灾害强度,对其反映的政府救灾力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其影响因素。... 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提取清代中期(1723-1850)直隶灾后朝廷组织的跨省赈粮调度相关记载,对逐年赈粮数量进行定量重建。结合同期水旱灾害强度,对其反映的政府救灾力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赈粮调度在雍正朝还并非常规赈灾措施,至乾隆朝成为常态,数量上达到顶峰,至嘉道时期则显著衰落;在空间上更偏重于直隶中部的近畿一带,南部则相对易被忽视。当其兴盛之时,在直隶灾后赈济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其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既是清王朝兴衰历程的缩影,亦受到各方面因素(如皇帝意志、灾害强度、区位条件、仓储状况、荒政效率等)的综合作用。从中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也可作为当前防灾实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期 直隶 赈粮调度 荒政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古代湖南荒政之赈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鹏程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古代湖南自然灾害救济的类型据赈款赈粮的来源及施赈主持者可分为朝赈、官赈和民赈。朝赈、官赈主要依靠国库或地方库藏,主要来源于人民交纳赋税,为弥补不足,历代还通过捐职、赎罪、用羡余和假馈纳等途径增加赈源。民赈由民间义绅自愿... 古代湖南自然灾害救济的类型据赈款赈粮的来源及施赈主持者可分为朝赈、官赈和民赈。朝赈、官赈主要依靠国库或地方库藏,主要来源于人民交纳赋税,为弥补不足,历代还通过捐职、赎罪、用羡余和假馈纳等途径增加赈源。民赈由民间义绅自愿捐纳。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为赈灾救灾作出过贡献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湖南 自然灾害救济 荒政 赈源 朝赈 官赈 民赈 赈款 赈粮 施赈主持者
下载PDF
中国古代赈灾措施及其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以刘晏和前朝各项措施的经济学效益为切入点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宇恒 《三峡论坛》 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根本,但受到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强烈约束。农业产量波动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传统的重民思想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需求,使得历代政府都极为重视赈灾,具体措施包括赈粮、赈款、平粜、工赈...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根本,但受到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强烈约束。农业产量波动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传统的重民思想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需求,使得历代政府都极为重视赈灾,具体措施包括赈粮、赈款、平粜、工赈等。在建立模型、分析赈灾措施的经济学含义和影响、评价其经济绩效之基础上,比较分析刘晏赈灾主张的优势及对后的启发。文章试图结合西方经济学原理给予中国古代赈灾措施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赈灾 刘晏改革 赈粮 赈款 平粜 以工代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