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勰赋论及其赋学史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结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在中国赋学史上,刘勰《文心雕龙》以《诠赋》为中心的辞赋批评,首次以理论撰述的形式对楚、汉、魏、晋辞赋创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尤其是对汉、晋诸家零散的赋论加以接受、总结与扬弃,构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明体"赋论... 在中国赋学史上,刘勰《文心雕龙》以《诠赋》为中心的辞赋批评,首次以理论撰述的形式对楚、汉、魏、晋辞赋创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尤其是对汉、晋诸家零散的赋论加以接受、总结与扬弃,构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明体"赋论观。在学术背景方面,刘勰《诠赋》与萧统《文选》"赋篇"的编撰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学术统绪方面,刘勰赋论又是对陆机《文赋》之"体物"说、皇甫谧《三都赋序》绾合"不歌而诵"与"六义之一"的说法与挚虞《文章流别论》中赋学见解的继承与弘扬;在赋学构建方面,刘勰体则诗骚、立赋大体、树立经典与赋文品览的论述,彰显了对赋体论的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明体 赋学史
下载PDF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马世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31,共9页
《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五首"隐"与"佹诗"一首。所谓《赋篇》的体制,实际上是就五首"隐"而言。从隐语的结构看,它主要包括设辞(设问)与射覆(对答)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会是同一个人... 《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五首"隐"与"佹诗"一首。所谓《赋篇》的体制,实际上是就五首"隐"而言。从隐语的结构看,它主要包括设辞(设问)与射覆(对答)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会是同一个人所作,所以,作为荀卿谏说齐宣王时所上的五隐,其设问部分为荀卿所自作,而其对答部分则是射覆者之作。由此可以明了《赋篇》的赋学史意义。第一,就"述客主以首引"而言,从荀子的《赋篇》到汉大赋,客主问答的形式经历了由实录到假托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赋体文学的演进轨迹。第二,从《赋篇》到汉大赋,"极声貌以穷文"的赋体语言特征也经历了由实用性向文学性发展的过程,因而也显示了文学文体的形成与流变。第三,汉大赋讽谏的精神与《赋篇》劝谏的性质也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卿 篇》 赋学史
原文传递
命赋厥初:先秦古赋体制例说
3
作者 马世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所谓的"古赋",主要是就时间性而言的,指尚处于萌芽阶段的早期赋体文学,其体制特征虽不如后来的汉赋那样明晰,但却具备了赋的基本因素。本文就早期赋作的体制问题作专门探讨,具体涉及《晏子春秋》《史记》《说苑》《新序... 本文所谓的"古赋",主要是就时间性而言的,指尚处于萌芽阶段的早期赋体文学,其体制特征虽不如后来的汉赋那样明晰,但却具备了赋的基本因素。本文就早期赋作的体制问题作专门探讨,具体涉及《晏子春秋》《史记》《说苑》《新序》先秦两汉典籍以及《论义御》等出土材料。由此也可对赋体文学早期的发展轨迹与文体特征等问题作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古 体制 赋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