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1
作者 (唐)白居易 《小学生作文》 2024年第10期48-48,共1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字句对应。第二句的“枯”字对应着第三句——野火一烧,草就焦了。第二句的“荣”字对应着第四句——春风一吹,草就萌生了。我们在写话中,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先提取写作对象的特点,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字句对应。第二句的“枯”字对应着第三句——野火一烧,草就焦了。第二句的“荣”字对应着第四句——春风一吹,草就萌生了。我们在写话中,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先提取写作对象的特点,再展开对细节进行描述。这样一来,就不至于提起笔来抓耳挠腮,不知从何说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下载PDF
论清代的赋得体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6,共9页
清代的赋得体词在赋得体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赋得体词是清词酬唱的一种形式。其形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赋得体词是清人对词体形式的拓新,体现了文体融合的意识。清代的赋得体词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在词史和文体... 清代的赋得体词在赋得体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赋得体词是清词酬唱的一种形式。其形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赋得体词是清人对词体形式的拓新,体现了文体融合的意识。清代的赋得体词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在词史和文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赋得体词 赋得体诗 词体形式
下载PDF
论唐前赋得诗的特点、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明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6,共11页
赋得诗是随着南朝文人即席分题赋诗的出现而产生的诗歌新类别。在命题上,唐前赋得诗一般采用"赋……得……诗"、"……赋得……诗"、"赋得……诗"的形式。在题材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指向咏物、咏诗、咏史、... 赋得诗是随着南朝文人即席分题赋诗的出现而产生的诗歌新类别。在命题上,唐前赋得诗一般采用"赋……得……诗"、"……赋得……诗"、"赋得……诗"的形式。在题材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指向咏物、咏诗、咏史、赠别。在形式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是五言四韵,至于七言、杂言的赋得诗,四韵以外的赋得诗,都很少;绝大多数押平声韵,押仄声韵和换韵的情况比较少见;分韵赋诗和题中用韵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唐前赋得诗创作推动了南朝永明体、宫体和以陈后主为首的三个诗歌创作群体的形成,对南朝诗歌不断追求"新变"产生了影响,推动了齐梁以后诗歌题材的大发展,也使齐梁诗歌诗体短小、精雕细刻、讲究四声、语言绮艳的特点进一步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得 分题诗 分韵诗 试帖诗
下载PDF
论赋得诗的渊源与流变 被引量:3
4
作者 毛振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31-36,共6页
赋得诗兴起于梁陈时期,这些诗作多是分题作诗,敷衍成篇。梁代赋得诗巧构形似之言,体现了重赋写的特质。陈代赋得诗以赋咏古人诗句、咏史为主,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赋得体的诗题形式,这些诗作工于写景、情景交融,艺术技巧和审美特征进一步增... 赋得诗兴起于梁陈时期,这些诗作多是分题作诗,敷衍成篇。梁代赋得诗巧构形似之言,体现了重赋写的特质。陈代赋得诗以赋咏古人诗句、咏史为主,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赋得体的诗题形式,这些诗作工于写景、情景交融,艺术技巧和审美特征进一步增强。在唐宋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以赋得为题的试贴诗大量出现,其格律对仗要求严苛,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进一步受到限制。随着科举制的废除,赋得诗也随之销声匿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陈 赋得 科举制度
下载PDF
论唐代赋得体诗的创作特征及其流变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河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6,共9页
赋得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脱胎于齐梁公宴诗,流行于陈隋,至唐代大放异彩。初唐赋得体诗扬弃"六朝锦色",开启了"唐三百年风雅"之盛;盛唐赋得体诗恢宏阔大,自然浑成,尽显大唐气象;中唐赋得体诗体悟精... 赋得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脱胎于齐梁公宴诗,流行于陈隋,至唐代大放异彩。初唐赋得体诗扬弃"六朝锦色",开启了"唐三百年风雅"之盛;盛唐赋得体诗恢宏阔大,自然浑成,尽显大唐气象;中唐赋得体诗体悟精巧,细致精雅;晚唐赋得体诗在苍凉末世的余晖中徐徐落幕。起自唐代赋得体的省试诗,具有规范的制作标准并体现出特殊的心理期待。学界对于唐代赋得体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概念的界定与省试诗和应制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得体诗 省试诗 创作特征 发展流变
下载PDF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三种英译的逻辑功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著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45-48,共4页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逻辑纯理功能,对张九龄的乐府诗《赋得自君之出矣》的三种英译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位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和翻译手法不尽相同,对诗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处理却基本相同。这也反证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逻辑纯理功能,对张九龄的乐府诗《赋得自君之出矣》的三种英译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位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和翻译手法不尽相同,对诗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处理却基本相同。这也反证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逻辑纯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 逻辑功能 翻译
下载PDF
论“赋得”诗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晨光 《励耘学刊》 2016年第1期26-39,共14页
梁陈时期在宴集场合多有赋写前人诗句或诗题的"赋得"诗,大致可分为乐府和徒诗两类。有关"赋"的确切含义,存较大争议。其实"赋"应为"赋法",取"赋"之本义,为诗法之赋。赋得乐府诗继承了永明赋题法又有新变,为此时拟乐府发展、... 梁陈时期在宴集场合多有赋写前人诗句或诗题的"赋得"诗,大致可分为乐府和徒诗两类。有关"赋"的确切含义,存较大争议。其实"赋"应为"赋法",取"赋"之本义,为诗法之赋。赋得乐府诗继承了永明赋题法又有新变,为此时拟乐府发展、转型创造了一良方。且形成了拥有一定创作程式的公宴咏物诗,对五言诗体式定型和律化,起了重要作用,也反映了逞才游艺、重娱乐的诗学思潮,对后代试帖诗的影响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得 公宴咏物诗 试帖诗
下载PDF
忧喜是心火 荣枯是眼尘——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解分析
8
作者 韩立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3-83,共11页
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诗解有六种,分别给出了不同的送别对象。经过考证分析,笔者发现,《赋得古原草送别》与白居易写给湘灵的诗,在时间上有明显的承接性,可以推测,该诗作于与湘灵萌生恋情之初的贞元九年(7... 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诗解有六种,分别给出了不同的送别对象。经过考证分析,笔者发现,《赋得古原草送别》与白居易写给湘灵的诗,在时间上有明显的承接性,可以推测,该诗作于与湘灵萌生恋情之初的贞元九年(793)的一次分别时,送别的对象为湘灵,反映的是诗人初生恋情时的分别情怀,它与此后写给湘灵的诗中的"草"意象相因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解 湘灵
下载PDF
“赋得体”中的绝唱——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玉红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3期66-67,共2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生动,夸张得体,用字精炼,又立意新颖,构思精妙,风格隽永。虽是命题之作,却能融进生活感受,哲理见解字字含情,句句切意,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在古诗的"赋得体"中堪称绝唱,因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关键词 赋得体”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下载PDF
简论“赋得”诗体并赏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树生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5-8,共4页
"赋得"诗体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创作形式。以"自君之出矣"为题材的五言诗小品,历来被诗人用来借题发挥,抒发各种个人情感。其中以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为这一类体裁的杰作。
关键词 赋得 自君之出矣 诗体 张九龄
下载PDF
野火春风古原情——白居易的符离情缘及其《赋得古原草送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治杰 刘林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3,36,共4页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时代,诗坛群星争辉。李白和杜甫是这一星空中的双子星座,而白居易则是继李杜之后出现的又一颗光辉巨星。白居易(772-77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关键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情缘 中国文学史 居士
下载PDF
赋得古原草送别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居易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4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晴翠 荒城
下载PDF
认知诗学视角下张九龄诗歌分析和翻译——以《赋得自君之出矣》为例
13
作者 胡迎春 钟安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02-105,共4页
认知诗学的原型理论和转隐喻机制为解读张九龄的古乐府诗《赋得自君之出矣》提供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将该诗的文化传承、文学范畴及意象构建与人的基本认知相联系,为感性认识提供理论依据。以认知解读为基础,对许渊冲、翟理斯和弗莱彻... 认知诗学的原型理论和转隐喻机制为解读张九龄的古乐府诗《赋得自君之出矣》提供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将该诗的文化传承、文学范畴及意象构建与人的基本认知相联系,为感性认识提供理论依据。以认知解读为基础,对许渊冲、翟理斯和弗莱彻的英译本进行对比评析,以"无限接近"原诗的翻译理想为标尺,三个译本在忠实度上各有侧重,体现译者不同的文化文学观和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原型理论 转隐喻 意象 赋得自君之出矣》 翻译
下载PDF
淡淡“离别”相思美——浅谈新学堂歌《赋得古原草送别》
14
作者 王莹 高晶晶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1期155-155,共1页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借助现代作曲技法而作的新学堂歌,它从词、曲、演唱三方面综合展现了古词新曲的韵律美。本文将从旋律、曲式和声、吐字、情感表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
关键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 吐字 力度 情感表现
下载PDF
时空一体 情景交融——谈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的艺境建构
15
作者 芮瑞 《学语文》 2007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赋得暮雨送李胄》 时空 情景交融 韦应物 生命哲学 艺境 古代中国 宇宙观
下载PDF
赋得玉隐且在石
16
作者 钟振振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宇宙洪荒失,琼琚暗孕成。冰心谁剖剥,石貌只狰狞。悔赝惊林虎,慵随出谷莺。水磨无垢积,山蕴有辉生。德比隐君子,错攻难弟兄。不烦尧舜抵,庶免蔺赢争。和氏刖双足,诗人哭一声。何当守吾志,在璞葆元贞。
关键词 诗歌 赋得玉隐且在石》 中国 钟振振
下载PDF
赋得古原草送别
17
作者 白居易 黄鸽 《当代音乐》 2017年第21期122-128,共7页
关键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 风吹 女声
下载PDF
梁陈诸王幕府与赋得诗的兴盛
18
作者 宗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梁代萧纲、萧绎幕府之内唱和频繁,形成了以古人诗句为题、以乐府旧题为题、以事物为题、以人物为题以及部分赋韵的赋得诗。陈代诸王幕府的文友之会创作的赋得诗涵盖了梁陈两代赋得诗的所有题材。这些梁陈诸王幕府之内文士创作的赋得诗... 梁代萧纲、萧绎幕府之内唱和频繁,形成了以古人诗句为题、以乐府旧题为题、以事物为题、以人物为题以及部分赋韵的赋得诗。陈代诸王幕府的文友之会创作的赋得诗涵盖了梁陈两代赋得诗的所有题材。这些梁陈诸王幕府之内文士创作的赋得诗开拓了诗歌的娱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代 陈代 诸王幕府 文士 赋得
下载PDF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赋得诗的衍生与流变
19
作者 刘佳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0-107,共8页
赋得诗产生于中国梁陈时期,因诗题中包含“赋得”二字而得名,在梁陈和初唐的宫廷文人交游中极其流行。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初期的赋得诗主要创作于宫廷宴会和外交场合,采取分韵或分题的创作方式赋咏景物与历史人物,其创作成为日本模... 赋得诗产生于中国梁陈时期,因诗题中包含“赋得”二字而得名,在梁陈和初唐的宫廷文人交游中极其流行。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初期的赋得诗主要创作于宫廷宴会和外交场合,采取分韵或分题的创作方式赋咏景物与历史人物,其创作成为日本模仿唐王朝构建宫廷文化和表达国家话语的具体实践。进入平安时代中期以后,随着唐王朝在东亚世界向心力的减弱,赋得诗开始逐渐退出日本宫廷宴会和外交场合,转而以同题共作的形式在取试场合中延续,赋咏之物也随之转向了中国典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得 日本汉诗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文体学
下载PDF
主—述位推进模式视角下的汉语古诗英译研究——以《赋得自君之出矣》为例
20
作者 叶艳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1-53,共3页
语言学家韩礼德在语言功能学理论中提出主—述位系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主—述位推进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古诗《赋得自君之出矣》及其三个英译版本,能够对译文做出客观的评价,证明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语古诗翻译研究具有... 语言学家韩礼德在语言功能学理论中提出主—述位系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主—述位推进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古诗《赋得自君之出矣》及其三个英译版本,能够对译文做出客观的评价,证明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语古诗翻译研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述位推进模式 汉语古诗 赋得自君之出矣 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