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赋、比、兴:作为华夏诗歌创作与审美思维的原理模型何以可能?——基于思维现象学的汉语音法、字法词源学的考察
1
作者
马正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3-79,共17页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华夏诗学开山纲领的诗歌创作理论"六诗"或"六义",风、雅、颂是"三体"(体裁),赋、比、兴、是"三用"(方法)。根据新现代后批判"非构思写作学"和"...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华夏诗学开山纲领的诗歌创作理论"六诗"或"六义",风、雅、颂是"三体"(体裁),赋、比、兴、是"三用"(方法)。根据新现代后批判"非构思写作学"和"时空美学"基本原理,我们感到,对"六诗"或"六义"传统经典理解很可能是一种误读。一方面,"风"作为诗歌之美的象征性命名,包含"雅"与"颂",它是诗歌内容题材的三种风格。另一方面,赋、比、兴的真正含义很可能是指诗歌创作中所产生的美的表达章法思维(赋、比)和言语修辞思维(兴)的基本原理模型。这既是艺术创作原理模型,也是艺术审美原理模型。这种猜想有可能颠覆了学术界关于"风"和"比""兴"的传统理解和阐释,其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2000多年前不仅最早揭示了诗歌、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基本原理,也最早揭示了审美思维过程的基本原理模型。如果此猜想能够成立,可能首次建构起新现代后批判主义的"实践哲学"的基本原理。文章采用中西音法、字法词源学的思维现象学方法对上述观点的基本内涵进行了一种可能性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诗
六义
风赋比兴
赋性思维
形象
思维
非形式逻辑
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赋、比、兴:作为华夏诗歌创作与审美思维的原理模型何以可能?——基于思维现象学的汉语音法、字法词源学的考察
1
作者
马正平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3-79,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哲学课题西部项目“直观与折射:时空美学基本原理初探”(08XZX017)。
文摘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华夏诗学开山纲领的诗歌创作理论"六诗"或"六义",风、雅、颂是"三体"(体裁),赋、比、兴、是"三用"(方法)。根据新现代后批判"非构思写作学"和"时空美学"基本原理,我们感到,对"六诗"或"六义"传统经典理解很可能是一种误读。一方面,"风"作为诗歌之美的象征性命名,包含"雅"与"颂",它是诗歌内容题材的三种风格。另一方面,赋、比、兴的真正含义很可能是指诗歌创作中所产生的美的表达章法思维(赋、比)和言语修辞思维(兴)的基本原理模型。这既是艺术创作原理模型,也是艺术审美原理模型。这种猜想有可能颠覆了学术界关于"风"和"比""兴"的传统理解和阐释,其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2000多年前不仅最早揭示了诗歌、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基本原理,也最早揭示了审美思维过程的基本原理模型。如果此猜想能够成立,可能首次建构起新现代后批判主义的"实践哲学"的基本原理。文章采用中西音法、字法词源学的思维现象学方法对上述观点的基本内涵进行了一种可能性的论证。
关键词
六诗
六义
风赋比兴
赋性思维
形象
思维
非形式逻辑
思维
Keywords
Six Shi
Six Yi
Feng
Fu
Bi
Xing
Endowed Thinking
Image Thinking
Informal Logical Think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赋、比、兴:作为华夏诗歌创作与审美思维的原理模型何以可能?——基于思维现象学的汉语音法、字法词源学的考察
马正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