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论“不歌而诵谓之赋”——马积高先生《赋史》关于赋体论述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新文 张家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于《汉志》"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一说法,较为普遍的解释是指赋在传播形式上"不歌而诵"的特点。如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这是关于赋体特征的"探本之论",指出"赋是一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但是,... 对于《汉志》"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一说法,较为普遍的解释是指赋在传播形式上"不歌而诵"的特点。如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这是关于赋体特征的"探本之论",指出"赋是一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但是,学界也有《汉志》此语之"赋"不是指赋体而是指"赋诗"的不同意见。本文从目录学的角度切入,即从《七略》《汉志》著录诗赋及其序论撰写体例方面进行探析,从而得出新的解释:(1)从诗、赋二体的著录而言,诗可歌可诵,赋则不歌而诵;(2)从《诗赋略序》及《七略》叙论撰写体例看,"不歌而诵"是界定赋体;(3)汉代诵读辞赋及汉赋创作的实际,是"不歌而诵谓之赋"观念形成的现实依据;(4)后代的解读已使"不歌而诵谓之赋"的本义由晦而显。总之,此说原意当是指赋具有"不歌而诵"的特点,而不是指所谓"赋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歌而谓之 马积高 目录学
下载PDF
现代视野下王褒“诵赋愈疾”的多维度阐释
2
作者 陈丹奇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81-86,共6页
"诵赋愈疾"的典故说明了诵读辞赋具有精神疗效。王褒之所以能够通过诵读辞赋治愈汉宣帝太子的疾病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事件。辞赋文本中"集体无意识"的传承与辞赋创作中"社会无意识"的驱动,再加上辞赋接受... "诵赋愈疾"的典故说明了诵读辞赋具有精神疗效。王褒之所以能够通过诵读辞赋治愈汉宣帝太子的疾病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事件。辞赋文本中"集体无意识"的传承与辞赋创作中"社会无意识"的驱动,再加上辞赋接受中期待视域的变化,共同促进了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而这种互动又发展成为能够治愈疾病的精神疗法模式。将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置于现代视野之下,从文本、创作主体、接受主体等多维角度分析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疾 文本 创作 接受 互动
下载PDF
论“引譬连类”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琼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26-28,33,共4页
"引譬连类"源于古人对"兴"的反思。随着研究的拓展,引譬连类被认为包含赋比兴三者的复杂作用,是一种关联类比的神话思维,更体现了中国传统认识论的起源。引譬连类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一种独立性,原因在于它是由"... "引譬连类"源于古人对"兴"的反思。随着研究的拓展,引譬连类被认为包含赋比兴三者的复杂作用,是一种关联类比的神话思维,更体现了中国传统认识论的起源。引譬连类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一种独立性,原因在于它是由"连类"与"譬喻"共同构成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先秦文学的语言中,则体现为"比兴替代"和"赋诵类聚"两种过程。前者展现了引譬连类过程中情物关系的固化,直至"情"之隐藏;后者则表现了物之铺排利用人们内在引譬连类的思维模式唤起情感体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譬连类 隐喻 连类 比兴 赋诵
下载PDF
赋体“尚气”论
4
作者 王飞阳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1期38-58,共21页
赋体“尚气”,源自“文气论”。魏晋六朝论赋着眼赋家才性,唐宋金元注重赋家修养,此皆赋体“尚气”的外在观照。明人多言声律,触及赋体本身,清人本诸创作,进而细化完善,实现“以气论赋”由赋家回归赋体。而认识转变的主因,在于辨体、尊... 赋体“尚气”,源自“文气论”。魏晋六朝论赋着眼赋家才性,唐宋金元注重赋家修养,此皆赋体“尚气”的外在观照。明人多言声律,触及赋体本身,清人本诸创作,进而细化完善,实现“以气论赋”由赋家回归赋体。而认识转变的主因,在于辨体、尊体意识的兴起。赋体“尚气”不惟铺陈大赋,抒情骚赋、四六骈赋、说理文赋乃至科举律赋,皆主“尚气”。赋中之“气”落实具体创作,本诸语用考量,虽体制不同,然大体不离散语表达、句式调整、虚词运用、声韵联绵。而“气”之微妙,则须吟咏诵读,方可体味。诵赋不惟提升气度学养,亦为成名手段、传播媒介。赋之创作,才学、气韵兼备,方为佳构,为人传诵,遂成名篇。这是赋体“尚气”的内在逻辑,也是后人学赋的案前宝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气 语用 传播
原文传递
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鲁洪生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共6页
汉赋源起,历来诸说纷纭。赋体之名,当源于《周礼》"六诗"之赋,源于赋诗言志用诗之法:"赋"本义为"不歌而诵"、"敷布其义",后在此二义基础上衍出制作、自作之义,荀赋与汉赋兼而取之,将自作"... 汉赋源起,历来诸说纷纭。赋体之名,当源于《周礼》"六诗"之赋,源于赋诗言志用诗之法:"赋"本义为"不歌而诵"、"敷布其义",后在此二义基础上衍出制作、自作之义,荀赋与汉赋兼而取之,将自作"不歌而诵"、"敷布其义"的文雅之辞称之为赋;"赋"为"主文谲谏"政教传统的产物,汉赋在"主文"的形式、"谲谏"的目的上兼而取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诗”之不歌而敷布其义主文谲谏
原文传递
论赋声的起源与流变
6
作者 邹星旺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年第1期141-142,共2页
赋与诗词曲相区分的本质在于其传播形态的不同,而非其文字形态之异,其原始状貌也是一种带音乐性质的歌乐形态。本文试图就赋声的起源和流变做一探讨,希望有俾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赋的音乐特性。
关键词 赋诵 楚声 源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