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梁文人赋题乐府与乐府体的新变
1
作者 吴大顺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4期22-27,共6页
齐梁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来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而采用时代新体式,也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意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体式结构上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逐渐形成乐府诗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文... 齐梁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来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而采用时代新体式,也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意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体式结构上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逐渐形成乐府诗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文人乐府诗创作的思路。齐梁文人乐府诗对永明体声律要素的吸收及篇制结构的采用与乐府赋题法的广泛使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 乐府 赋题 乐府体 新变
下载PDF
赋题法与永明体——齐梁陈拟乐府诗的革新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珊珊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85-88,共4页
南朝齐梁陈三代,在沈约的倡导下,拟乐府诗创作发生了重大革新。诗人们把赋题法和永明体相辅相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拟乐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齐梁陈时代,拟乐府进入了一个复兴期。虽然在内容上,齐梁陈拟乐府略嫌题材单调,... 南朝齐梁陈三代,在沈约的倡导下,拟乐府诗创作发生了重大革新。诗人们把赋题法和永明体相辅相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拟乐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齐梁陈时代,拟乐府进入了一个复兴期。虽然在内容上,齐梁陈拟乐府略嫌题材单调,境界不高,但就总体情况而言,这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上的创新,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唐代乐府的辉煌局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体 赋题 拟乐府 齐梁陈
下载PDF
南朝拟乐府诗的丝路赋题书写
3
作者 吕仕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4,共9页
南朝文人的拟乐府赋题书写是唐诗丝路文化书写的艺术准备阶段,汉代丝路史事在此间得到了有效的诗歌修辞塑形与文本意象凝定。通过对汉代历史地理知识的用事书写,南朝文人以固定的横吹曲题对丝路历史文本进行了文学唤醒,以乐府赋题方式... 南朝文人的拟乐府赋题书写是唐诗丝路文化书写的艺术准备阶段,汉代丝路史事在此间得到了有效的诗歌修辞塑形与文本意象凝定。通过对汉代历史地理知识的用事书写,南朝文人以固定的横吹曲题对丝路历史文本进行了文学唤醒,以乐府赋题方式构建出稳定的丝路地理审美系统;在“古典”与“今典”的汉胡关系重合错位中,南朝昭君乐府拟写发生了书写策略重构,实现了和亲书写的乡愁审美意象凝定;通过在马的勇武形象中导入丝路历史要素,丝路骏马成为南朝文人汉民族历史意识的重要表征。南朝是中国丝路审美意识的诗歌文本创制时期,理清南朝拟乐府诗的丝路赋题书写对认识中国丝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赋题 丝绸之路 拟乐府
下载PDF
乐府赋题法与唐代歌行体的形成
4
作者 吴大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7,共7页
赋题法是拟乐府创作中严格地由题面着笔,按照题面所提示的内容倾向运思取材的方法。齐梁以来,文人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采用时代新体,还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新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 赋题法是拟乐府创作中严格地由题面着笔,按照题面所提示的内容倾向运思取材的方法。齐梁以来,文人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采用时代新体,还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新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体式结构上的创新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因赋题法的使用而形成的古乐府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为唐代歌行诗创作提供了思路:诗人在乐府中寓意古题、别出新意,在诗歌体式上突破乐府制约,形成拟赋古题的歌行;“主题+歌词性诗题”的歌行,在对主题的强调中保留诗题“歌”“行”等歌辞性字眼,形成歌行的“标识”意义;自拟非歌词性新题的歌行,为进一步强化诗歌主题,其体类属性只在诗歌篇章结构上体现。唐代歌行体的形成与文人乐府赋题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赋题 寓意古 歌行体 形成
下载PDF
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 被引量:63
5
作者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0-65,共6页
本文研究齐梁时期拟乐府诗“赋题法”的产生,并论述其在文人拟乐府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革新意义,指出其对唐代拟乐府诗创作的深远影响。文章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一、从魏晋拟篇法到齐梁赋题法的成立;二、赋题法产生的直接机缘:沈... 本文研究齐梁时期拟乐府诗“赋题法”的产生,并论述其在文人拟乐府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革新意义,指出其对唐代拟乐府诗创作的深远影响。文章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一、从魏晋拟篇法到齐梁赋题法的成立;二、赋题法产生的直接机缘:沈约等人的赋曲名之作;三、赋题法与南朝诗赋创作重题、咏物之风的关系;四、赋题法与齐梁迄唐边塞诗创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篇法 赋题 曲名
原文传递
论题画赋的呈像与体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历史上题画赋的出现远早于题画诗,是最初题画文学的呈现。而在演进过程中,自楚汉之后,晋唐时代由人物像赞衍为人物、山水图赋,宋、元、明三代题"经图"赋与文人画赋的并兴,以及清代大量题材广泛的题画赋的出现,构成了三大发展... 历史上题画赋的出现远早于题画诗,是最初题画文学的呈现。而在演进过程中,自楚汉之后,晋唐时代由人物像赞衍为人物、山水图赋,宋、元、明三代题"经图"赋与文人画赋的并兴,以及清代大量题材广泛的题画赋的出现,构成了三大发展时段。而经义、物态与文学,既是题画赋呈像的主要类型,也是其创作范畴的突出显现;自然、空间与品貌,则为其书写体义,从而区分于其他的题画文学,并以赋体与画体的共相,构建起题画赋独特的阅读趣味与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像 体义 阅读趣味
下载PDF
论唐五代时期《临江仙》词主题的演变——兼及词“缘题所赋”的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秋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9,共10页
《临江仙》是唐宋时期词坛最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其吟咏对象以水仙、女仙为多,工于表现男女闺阁相思之意,体现了早期词"缘题所赋"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敦煌曲子词中所存四首《临江仙》辞与三十三首五代文人词之主题及思想内容... 《临江仙》是唐宋时期词坛最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其吟咏对象以水仙、女仙为多,工于表现男女闺阁相思之意,体现了早期词"缘题所赋"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敦煌曲子词中所存四首《临江仙》辞与三十三首五代文人词之主题及思想内容,梳理了唐五代时期《临江仙》主题由"远望思归"到"多赋水媛江妃"的演变历程及多个影响其主题表达的因素,并通过敦煌所存始辞之内容推定《临江仙》词调的本事与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 思归主 咏女仙 "缘" 词调本事
下载PDF
擬樂府賦題法與日本平安朝五律的初現
8
作者 劉一 《新国学》 2017年第1期26-39,共14页
早期日本句題詩是在一個寬泛而豐富的賦題類詩歌傳統中發展起來的,除備受矚目的句題詩之外,齊梁新體詩人創行的五言擬樂府賦題詩也是當時的日本漢詩詩人頗爲重視的一種詩歌樣式。通過建立相對應的參考系統以及切近的文本分析,本文發現... 早期日本句題詩是在一個寬泛而豐富的賦題類詩歌傳統中發展起來的,除備受矚目的句題詩之外,齊梁新體詩人創行的五言擬樂府賦題詩也是當時的日本漢詩詩人頗爲重視的一種詩歌樣式。通過建立相對應的參考系統以及切近的文本分析,本文發現平安朝詩人通過亦步亦趨地模仿齊梁擬樂府賦題詩的取題、賦題、結構乃至遣詞造句各方面的特徵而切實地掌握了齊梁新體詩的創作技巧,在對齊梁擬樂府賦題詩的模仿中,平安詩人筆下出現了最早一批體制較爲完善的五言律詩。正如句題詩規範了日本七律漢詩的作法一樣,擬樂府賦題法所發揮的作用是使日本五律的創作漸趨规范化。而在中日近體詩的比較研究中,應該如何有效利用域外文獻與中國典籍相互映發,從而發現和闡釋更多蒙塵的中日文學現象,是一個值得繼續探索的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日本句題詩 擬樂府賦題法 平安朝五律
原文传递
浅析唐赋以诗句为题的现象
9
作者 唐颢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诗莫盛于唐,赋亦莫盛于唐。在唐代诗赋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大创作背景下,唐代的赋作有一种命题方式是以诗句作为题目,即'赋用诗题'的现象。'赋用诗题'影响了赋的创作内容和主旨,体现出诗、赋两种文体在表现方式和特征上... 诗莫盛于唐,赋亦莫盛于唐。在唐代诗赋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大创作背景下,唐代的赋作有一种命题方式是以诗句作为题目,即'赋用诗题'的现象。'赋用诗题'影响了赋的创作内容和主旨,体现出诗、赋两种文体在表现方式和特征上的异同,明显地揭示出诗赋合流在唐代的文体发展中的趋势。本文整理罗列出《全唐赋》中所有以诗句为题的赋作,分析其意旨与写作手法。该类唐赋既有主旨与题目所用原诗的意旨一脉相承的赋作,也有作品断章取义,扣住诗句生发出新意旨的。写作手法上结合了比兴和赋法,能吸收诗歌抒情性强、善于营造意境的特点,又能发挥赋重铺陈排比、议论说理的长处。当赋题是写景诗句时,赋作将诗句意在言外留下的余地一一展开铺叙,填充其延展空间,同时又通过合理的延伸想象设立出新的空间与张力。该类赋作是唐赋向诗歌靠拢的一个缩影,反映出唐代赋家探索文体特征、文体界限时展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用诗 合流
下载PDF
唐五代《杨柳枝》词创作初探
10
作者 刘云峰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0-36,共7页
唐五代《杨柳枝》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历史进程和多样的艺术风貌。文章主要以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所收《杨柳枝》词为依据,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唐五代《杨柳枝》词的创作作了必要的梳理,同时分析了其赋题与非赋题、内容题材及... 唐五代《杨柳枝》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历史进程和多样的艺术风貌。文章主要以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所收《杨柳枝》词为依据,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唐五代《杨柳枝》词的创作作了必要的梳理,同时分析了其赋题与非赋题、内容题材及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柳枝 赋题 赋题 内容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横吹曲与边塞诗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宁 徐文武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横吹曲题目中的大部分被文人们赋咏为边塞诗,横吹曲辞与边塞诗是有关系的。在音乐形式上,横吹的军乐性质就决定了文人在创作乐府诗的时候用边塞的题材。不仅如此,横吹曲辞与边塞诗的关系还取决于最早的赋咏者南北朝诗人的选择,南北朝诗... 横吹曲题目中的大部分被文人们赋咏为边塞诗,横吹曲辞与边塞诗是有关系的。在音乐形式上,横吹的军乐性质就决定了文人在创作乐府诗的时候用边塞的题材。不仅如此,横吹曲辞与边塞诗的关系还取决于最早的赋咏者南北朝诗人的选择,南北朝诗人把横吹乐府赋咏为边塞诗也与他们只是据题面意思来创作,即“赋题法”的方式有关。南北朝诗人最早创作了横吹乐府边塞诗,并且为后人的边塞诗的创作确立了诸多范式。南北朝乐府边塞诗,也就是横吹乐府边塞曲辞的意义在于开启了初唐的雄伟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吹乐 边塞诗 赋题 范式
下载PDF
南朝文人乐府诗演进述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加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5,共5页
 与同期的文人徒诗、乐府民歌对照来看,南朝的文人乐府诗有自己的演进轨迹。刘宋是整个南朝文人乐府诗发展的创始时期;南齐文人以"赋题法"制作乐府诗,为文人乐府诗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路;梁陈时期,文人创作的边塞乐府诗、...  与同期的文人徒诗、乐府民歌对照来看,南朝的文人乐府诗有自己的演进轨迹。刘宋是整个南朝文人乐府诗发展的创始时期;南齐文人以"赋题法"制作乐府诗,为文人乐府诗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路;梁陈时期,文人创作的边塞乐府诗、清商新声乐府诗、七言乐府诗蔚然兴起,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南朝文人乐府诗的创作实绩对唐代各诗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时期 文人乐府诗 演进过程 赋题法” 边塞乐府诗 清商新声乐府诗 七言乐府诗
下载PDF
辽朝科举考试内容考论
13
作者 马丽梅 高福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61-565,共5页
辽朝科举考试内容基本遵循"五经"为本的原则,以《书》、《诗》、《易》、《礼》、《春秋》等"经传子史"为序,或在正文之内或在注内逐年出题。科举考试所使用的版本为唐朝注疏的五经版本,《周易》为魏晋王弼、韩康... 辽朝科举考试内容基本遵循"五经"为本的原则,以《书》、《诗》、《易》、《礼》、《春秋》等"经传子史"为序,或在正文之内或在注内逐年出题。科举考试所使用的版本为唐朝注疏的五经版本,《周易》为魏晋王弼、韩康伯注之版本,《尚书》为孔安国注之版本,《春秋》为杜预集解之《春秋左传》之版本,《诗经》为毛苌注、郑玄笺之版本,《礼记》为唐孔颖达疏之版本。不过,科举考试内容并未完全囿于"经传子史"范畴,偶尔也出现典型的"时政"之赋题,甚至出现"随意为之"之赋题,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进士科 五经赋题 时政赋题 版本
下载PDF
论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及其具体表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志熙 《励耘学刊》 2005年第1期110-127,共18页
初唐诗歌之沿袭齐梁陈隋诗风,为古今学者一致的看法。可以说,就唐诗四期划分的依据来说,构成初唐时期诗歌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就是此期的诗歌创作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完全走出齐梁陈隋的诗史范畴。而盛唐诗歌之区别于初唐诗歌的最... 初唐诗歌之沿袭齐梁陈隋诗风,为古今学者一致的看法。可以说,就唐诗四期划分的依据来说,构成初唐时期诗歌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就是此期的诗歌创作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完全走出齐梁陈隋的诗史范畴。而盛唐诗歌之区别于初唐诗歌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从整体上说,已经完全摆脱齐梁陈隋的诗歌创作模式,形成了全新的诗歌审美观与创作风格。但是,对于这些问题,古今学者多论之未详。尤其是所谓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的具体表现,一直缺乏比较全面的分析。本文首先对齐梁陈隋诗风的艺术范型进行归纳,然后从体制、风格及各种具体的艺术因素入手,试图将所谓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这一尚处于印象模糊阶段的文学史现象清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诗歌 齐梁陈隋诗风 咏物 赋题
下载PDF
敦煌曲子词之词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安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77-81,共5页
敦煌曲子词是词的初期形态。雏形的词学思想伴随着敦煌曲子词的节拍相继萌生。敦煌曲子词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缘题所赋予抒其哀乐的词体功能意识、鲜活生动的原始形态以及朴拙自然的审美理想。敦煌曲子词的词学思想尚处于... 敦煌曲子词是词的初期形态。雏形的词学思想伴随着敦煌曲子词的节拍相继萌生。敦煌曲子词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缘题所赋予抒其哀乐的词体功能意识、鲜活生动的原始形态以及朴拙自然的审美理想。敦煌曲子词的词学思想尚处于直觉、混沌的状态,但从它的创作倾向来看,在混沌的状态中,孕育着未来词体发展的多样性的合理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曲子词 词学思想 朴拙自然
下载PDF
论李白诗歌对咏物传统的继承与创变
16
作者 隋雪纯 《唐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243-257,共15页
汉魏和南朝诗歌兴寄与赋物传统共同体现在李白咏物诗的创作中,并随着李白艺术范式的成熟逐步由南朝向汉魏体格、从赋物向寄情转移;李白咏物诗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通过赋题之法,将拟乐府旧题与制歌行新题两种创作路径并举,从而恢复汉魏的艺... 汉魏和南朝诗歌兴寄与赋物传统共同体现在李白咏物诗的创作中,并随着李白艺术范式的成熟逐步由南朝向汉魏体格、从赋物向寄情转移;李白咏物诗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通过赋题之法,将拟乐府旧题与制歌行新题两种创作路径并举,从而恢复汉魏的艺术精神;同时取法南朝体物精切的修辞技法,在写貌与神情两方面均有所推进;李白将咏物与山水题材交映,用山水诗纪游笔法、运用想象和联觉等方式写物,拓展了咏物诗的表现容量和方法;李白的咏物诗呈现出较强的兴寄、“见志”意识和浓郁的情感色彩,是对其复古诗学思想的实践,并在取汉魏南朝之中和的基础上开拓出盛唐风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咏物 赋题 乐府歌行
下载PDF
论王维《辋川集》对初唐山水组诗的突破
17
作者 罗兰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2-78,共7页
组诗是一题多首的诗歌合集,是唐代诗歌创作常见的形式。组诗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多首单篇诗歌间的组合,它在诗篇幅度的延展中包容了丰富的意象,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力。王维的《辋川集》在内容上采用一诗一景的形式,化零为整地表现了辋川的... 组诗是一题多首的诗歌合集,是唐代诗歌创作常见的形式。组诗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多首单篇诗歌间的组合,它在诗篇幅度的延展中包容了丰富的意象,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力。王维的《辋川集》在内容上采用一诗一景的形式,化零为整地表现了辋川的全幅盛景;形式上开创了分题赋咏山水组诗的模式,独创五言绝句组诗,其突破性的创作方式对唐代山水组诗的繁盛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诗 王维 《辋川集》
下载PDF
题醉墨堂为桐江俞子中赋
18
作者 张昱 《中国钢笔书法》 2016年第11期54-55,共2页
世称草圣惟张旭,气在神先从所欲。 醉来捉笔走风雷,电掣长云夜相逐。 健于大野战蛟龙,媚似轻波浴鸿鹄。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醉墨堂为桐江俞子中
原文传递
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 被引量:55
19
作者 钱志熙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74,共14页
古乐府的魅力在于写实中诸种艺术的浑一性,乐辞并非纯粹文学意义的诗,因此后代以诗的文人视角理解、复现它,殆无成功。从建安的风格模拟,到晋宋人拟文拟篇、齐梁人拟题的格律化,至唐人乐府歌行,古辞经典性在寻绎中渐被偏离、遗落... 古乐府的魅力在于写实中诸种艺术的浑一性,乐辞并非纯粹文学意义的诗,因此后代以诗的文人视角理解、复现它,殆无成功。从建安的风格模拟,到晋宋人拟文拟篇、齐梁人拟题的格律化,至唐人乐府歌行,古辞经典性在寻绎中渐被偏离、遗落,终而复归。这也历史地反映出中古到唐代诗歌以独立、发展,走向成熟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乐府诗 汉乐府诗 文人乐府诗 乐府古辞 《陌上桑》 唐代文人 文人诗 语言艺术 艺术特征 赋题
原文传递
谢胱《齐随王鼓吹曲》研究
20
作者 白敏 《乐府学》 2013年第1期362-371,共10页
谢胱是南朝"竟陵八友"集团的重要文士之一,在其乐府诗创作中,鼓吹曲辞占有很大比例。其曲题来源大致有两种:应制之作和模拟旧题。这些作品在曲名、曲调、体式、风格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竟陵八友&... 谢胱是南朝"竟陵八友"集团的重要文士之一,在其乐府诗创作中,鼓吹曲辞占有很大比例。其曲题来源大致有两种:应制之作和模拟旧题。这些作品在曲名、曲调、体式、风格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竟陵八友"集团的乐府诗创作的一些倾向。本文对谢胱的鼓吹曲辞的创作、表演、流变等进行全面考察,初步勾勒出谢胱和"竟陵八友"集团乐府诗创作的一些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齐梁时代乐府诗创作的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随王鼓吹曲》 赋题 曲辞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