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罪与罚:清朝废官军台效力赎罪研究
1
作者 徐雪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废官军台效力赎罪是清朝废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犯私罪之人”的惩治性举措。从将废官解送京师、发配军台,到废官服役于军台,直至捐赎与宽免,清朝都定有明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出清朝中央及地方各部门间的联动关系、职官问责... 废官军台效力赎罪是清朝废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犯私罪之人”的惩治性举措。从将废官解送京师、发配军台,到废官服役于军台,直至捐赎与宽免,清朝都定有明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出清朝中央及地方各部门间的联动关系、职官问责制度对官员的监督与约束,而且也彰显出清帝对用人取舍之权的掌控,皇帝是所有环节的最终裁决者。虽然清帝煞费苦心地区别各类废官,并对各种捐赎情况进行了审慎的分类,以期不同性质的废官都能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和经济惩罚,但在封建王朝周期性政治危机的影响下,军台效力赎罪之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最终在清末沦为一纸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废官 军台 效力赎罪
下载PDF
对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叙事判断的分析
2
作者 曹家乐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24-26,共3页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是以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作者双重叙事展开的,通过小说内部多视角的叙事和时空的线性发展,为读者呈现了“赎罪”这一主题。叙述者布里奥尼在阐释误断和伦理误认中进行的赎罪努力,以及在其写作过程中对...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是以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作者双重叙事展开的,通过小说内部多视角的叙事和时空的线性发展,为读者呈现了“赎罪”这一主题。叙述者布里奥尼在阐释误断和伦理误认中进行的赎罪努力,以及在其写作过程中对事实的判断和虚构的创作之间的平衡,带给读者伦理之思与审美移情的快感。《赎罪》中的叙事判断,主要体现为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的交织融合,是叙事形式、叙事伦理与叙事美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阐释判断 伦理判断 审美判断
下载PDF
基于评价系统理论的《赎罪》与《追风筝的人》之比较研究
3
作者 魏翔宇 《海外英语》 2024年第7期204-206,共3页
针对目前应用评价系统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较少的问题,以《赎罪》和《追风筝的人》两部作品的文本为语料,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评价系统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统计、归纳和整析语篇中的评价词汇的使用与... 针对目前应用评价系统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较少的问题,以《赎罪》和《追风筝的人》两部作品的文本为语料,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评价系统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统计、归纳和整析语篇中的评价词汇的使用与分布等情况,从评价系统的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出发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两者的异同,以期为小说文本的比较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为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供更宽广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系统理论 赎罪 追风筝的人 对比分析 外国文学
下载PDF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伍尔夫元素——以《赎罪》为例
4
作者 朱子琪 辛雅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3-87,共5页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中有多处细节与伍尔夫的创作相呼应,在具体描写中建构出了属于主人公的文学领袖式的伍尔夫形象。然而,在探寻小说内部的伍尔夫元素时,不难发现在交互文本和理念的背后存在着麦克尤恩强烈的个人文学思想踪...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中有多处细节与伍尔夫的创作相呼应,在具体描写中建构出了属于主人公的文学领袖式的伍尔夫形象。然而,在探寻小说内部的伍尔夫元素时,不难发现在交互文本和理念的背后存在着麦克尤恩强烈的个人文学思想踪迹。从对伍尔夫心理真实观的批判性继承,到对人物概念和意识领域的新诠释,无不体现着麦克尤恩对探寻现代主义与英国当代文学道路的独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伊恩·麦克尤恩 伍尔夫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学理论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5
作者 陈欣 段国重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6061-6066,共11页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经典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因年少时沉迷于幻想和写作对姐姐的情人罗比做出了错误的指控,致使其蒙冤入狱,而后死于战场,从而造成一双有情人不能眷属的悲剧故事。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经典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因年少时沉迷于幻想和写作对姐姐的情人罗比做出了错误的指控,致使其蒙冤入狱,而后死于战场,从而造成一双有情人不能眷属的悲剧故事。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为关照,解读布里奥妮从青少年时期到成年之后这一成长过程中,是如何从犯罪到赎罪,从遵循本我、找到自我、突破自我到最终寻求超我的救赎的心理变化过程,以期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赎罪 人格结构 心理变化
下载PDF
“虚”与“实”的较量:解读《赎罪》的元小说特征
6
作者 阮晓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85-88,共4页
作为伊恩·麦克尤恩代表作之一的《赎罪》,让他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在这部小说中,麦克尤恩娴熟地应用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让读者们在现实和虚构之间来回游移,恍惚不已。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分析小说中故事的真假与虚实,从多方面探... 作为伊恩·麦克尤恩代表作之一的《赎罪》,让他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在这部小说中,麦克尤恩娴熟地应用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让读者们在现实和虚构之间来回游移,恍惚不已。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分析小说中故事的真假与虚实,从多方面探讨小说中展现出来的元小说特征,以帮助读者们更加深刻认识麦克尤恩独特的叙事技巧,以及欣赏小说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元小说
下载PDF
《赎罪》中的新历史主义观
7
作者 陈欣 《世界文学研究》 2023年第5期361-366,共6页
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解读现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赎罪》,探索分析麦氏是如何突破传统历史主义批评方法范畴,将目光聚焦于处于权力边缘的小人物和个体家族的历史,将个体命运与家族兴衰穿插于文本主线中,表现出“复... 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解读现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赎罪》,探索分析麦氏是如何突破传统历史主义批评方法范畴,将目光聚焦于处于权力边缘的小人物和个体家族的历史,将个体命运与家族兴衰穿插于文本主线中,表现出“复写”“多元”的历史。继而探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填补历史的断层与缝隙,重构缺失的历史记忆,借助敦刻尔克之役这一真实史料的描写来避开主流历史的意识形态主导。最后探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视角转换解除传统历史中的女性喑哑禁锢,赋予她们诉说真实历史和追求自我个体生命价值的话语权力。本文通过展现《赎罪》中的新历史主义观,发掘文本背后蕴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体系,引发读者对历史“真实性”的思考,以期为《赎罪》的研究增添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新历史主义 权力话语 消解
下载PDF
《赎罪》中布里奥尼的生存困境和自我拯救
8
作者 范悦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3-37,共5页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自出版以来就备受关注。小说主人公塔利斯·布里奥尼在青春期时铸下大错,并倾尽一生的时间进行忏悔。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叙事艺术、元小说结尾、战争与创伤、成...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自出版以来就备受关注。小说主人公塔利斯·布里奥尼在青春期时铸下大错,并倾尽一生的时间进行忏悔。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叙事艺术、元小说结尾、战争与创伤、成长主题、赎罪主题等方面,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布里奥尼犯下大错,她又是如何进行自我拯救的。对这一问题,拟采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结合其荒谬、自欺、自由选择等理论展开论述,以小说主要人物布里奥尼为研究对象,探讨她的生存困境和通过自由选择来摆脱困境的自我拯救过程,旨在揭示麦克尤恩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布里奥尼 生存困境 自我拯救 萨特的存在主义
下载PDF
“小说家的赎罪之道”——《赎罪》中的隐性叙事进程探析
9
作者 陈欣 《世界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赎罪》是伊恩•麦克尤恩的经典代表作,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小说中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救赎和创伤经历等表层情节因素,忽略了隐匿在小说情节背后的多股隐性叙事暗流。依托申丹教授的隐性进程理论,本文认为小说中蕴含着多个相互嵌套又... 《赎罪》是伊恩•麦克尤恩的经典代表作,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小说中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救赎和创伤经历等表层情节因素,忽略了隐匿在小说情节背后的多股隐性叙事暗流。依托申丹教授的隐性进程理论,本文认为小说中蕴含着多个相互嵌套又并行的叙事进程,暗含了两位隐含作者,分别是贯穿于主叙述层的隐含作者布里奥妮,以及贯穿于全文的第三人称叙述者麦克尤恩。在小说的元结尾叙述层,第一位隐含作者布里奥妮的自我指涉打破了第一条隐性进程,揭示了前文文本的虚构性和不可靠性,同时第二条隐性进程在隐含作者麦克尤恩的叙事中悄然发展,针对布里奥妮的不可靠叙述做出隐含否定性评论,继而转向小说家的伦理之维,邀请读者对“虚构”与“真实”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寻求“虚构”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隐性进程 不可靠叙事 虚构
下载PDF
自我救赎—论布里奥妮在《赎罪》中的成长
10
作者 阮晓静 《秦智》 2023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成长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来已久,而成长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仍然是当代文学关注的焦点。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故事:从经历“成长之痛”到成年后的“顿悟”和“反省”,布里奥妮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成长... 成长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来已久,而成长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仍然是当代文学关注的焦点。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故事:从经历“成长之痛”到成年后的“顿悟”和“反省”,布里奥妮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成长之旅。《赎罪》符合成长小说的多个特点,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小说 赎罪 布里奥妮
下载PDF
竹简秦汉律中的“赎罪”与“赎刑”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红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0,共5页
秦汉简牍中的“张家山汉律”和“云梦秦律”是我们研究秦汉法律中的“赎罪”与“赎刑”问题的史料基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切入分析:1.“赎罪”与“赎刑”的区别与联系;2.“赎罪”在秦汉律中的继承与发展;3.“赎罪”作为“规定刑”... 秦汉简牍中的“张家山汉律”和“云梦秦律”是我们研究秦汉法律中的“赎罪”与“赎刑”问题的史料基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切入分析:1.“赎罪”与“赎刑”的区别与联系;2.“赎罪”在秦汉律中的继承与发展;3.“赎罪”作为“规定刑”与“替换刑”的两个特点;4.张家山汉律中“赎罪”的其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赎刑 规定刑 替换刑
下载PDF
基于成长小说视域的《赎罪》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文 杨莉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2007),并通过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以及其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认知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根据科恩《自我论》中所揭示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发展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女主...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2007),并通过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以及其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认知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根据科恩《自我论》中所揭示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发展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她所造成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布里奥妮在这三个阶段中的自我定位、个性特征的变化以及其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揭示了一个人从无知少女到成熟作家的成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想象 虚构 成长小说
下载PDF
无法完成的救赎——《赎罪》中布里奥尼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严春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94-95,共2页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中的女主人翁布列奥妮幼年时编了一个谎言,毁掉了姐姐和姐姐的心上人罗比的一生。随着布列奥妮的成长,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罪行,想要忏悔。但这时,罗比和她的姐姐先后在战争中死去。布列奥妮还能否实现...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中的女主人翁布列奥妮幼年时编了一个谎言,毁掉了姐姐和姐姐的心上人罗比的一生。随着布列奥妮的成长,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罪行,想要忏悔。但这时,罗比和她的姐姐先后在战争中死去。布列奥妮还能否实现她那赎罪的愿望吗?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入手,分析了布列奥妮的犯罪,赎罪和她的创作心理。弗洛伊德认为想要理解人的行为,首先要洞悉促成这些行为产生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通过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来理解他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真实 人格 本我 创作心理
下载PDF
电影《赎罪》中的空间叙事与矛盾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惠君 张培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2-113,共2页
空间在电影中担负着叙事功能,影片《赎罪》由四个叙事空间组成,其伴随着打字声在观众面前一一呈现,分别是1935年的英国,1939年的法国南部,1939年的伦敦以及当前演播厅。该电影在空间叙事的基础上讲述了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并在真实和&qu... 空间在电影中担负着叙事功能,影片《赎罪》由四个叙事空间组成,其伴随着打字声在观众面前一一呈现,分别是1935年的英国,1939年的法国南部,1939年的伦敦以及当前演播厅。该电影在空间叙事的基础上讲述了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并在真实和"想象"的真实、事实和"认定"的事实之间形成数个矛盾冲突,通过建立和化解这些矛盾,布莱欧尼向观众阐释了自己的赎罪过程,也最终实现了精神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空间叙事 矛盾
下载PDF
在教义与人性之间徘徊——《红字》中赎罪主题的内在矛盾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梦岳 薛小云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2-95,共4页
美国小说家霍桑的《红字》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对清教教义的质疑,对人性的反思,对世界的矛盾态度。三重矛盾带来的对立冲突或对立冲突的缓和,成为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深层艺术力量。从艺术视角、三重矛盾和赎罪主题入手,可以发掘出... 美国小说家霍桑的《红字》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对清教教义的质疑,对人性的反思,对世界的矛盾态度。三重矛盾带来的对立冲突或对立冲突的缓和,成为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深层艺术力量。从艺术视角、三重矛盾和赎罪主题入手,可以发掘出《红字》的更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视角 三重矛盾 赎罪主题 结构性矛盾
下载PDF
杂糅中见调和——对影片《赎罪》的叙事学解读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42-43,共2页
《赎罪》被人称之为"完美的原著衍生出完美的电影"。影片取得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它的独特叙事策略,导演采用多人称与多视点叙事方式,叙事线索双线并进,采用段块式与心理式结构相结合的叙事结构,叙事手法更是驳杂多... 《赎罪》被人称之为"完美的原著衍生出完美的电影"。影片取得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它的独特叙事策略,导演采用多人称与多视点叙事方式,叙事线索双线并进,采用段块式与心理式结构相结合的叙事结构,叙事手法更是驳杂多样,使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杂糅中见调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叙事策略 乔·怀特
下载PDF
英国影片《赎罪》赏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卫格 陈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6-87,共2页
年轻导演乔.怀特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将目光锁定在并非久远却同样著名的小说家伊恩.麦克伊万那部畅销作品《救赎》(Atonement)上,以气势磅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一段满含着误会和泪水的情感故事展现出来。... 年轻导演乔.怀特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将目光锁定在并非久远却同样著名的小说家伊恩.麦克伊万那部畅销作品《救赎》(Atonement)上,以气势磅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一段满含着误会和泪水的情感故事展现出来。本文对影片《赎罪》进行了其主题赎罪、爱情、战争的解析,并架构了三条主线之间的关联,明确其通过电影技巧将爱情和战争紧密结合并利用它们对于更深层次的主题———赎罪进行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赏析 爱情 伤害
下载PDF
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与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淡乐蓉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与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虽属不同宗教法律文化场域中的金钱损害赔偿制度,但其起源均出自于宗教禁忌规则体系,其本质与当时其生活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密不可分。
关键词 藏族“赔命价”习惯法 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 和解 荣誉
下载PDF
从预言文学到赎罪文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展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文学的自觉 赎罪 《鲁迅》 预言 青木正儿 竹内好 研究者
下载PDF
《赎罪》的虚构与真相——从读者接受看伊恩·麦克尤恩的叙述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笑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19,共6页
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是一部非常耐读的作品,其主人公布里奥妮虽然犯下大错却受到了读者的同情,这种同情的获得是叙述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这包括全能全知叙述视角的选择、布里奥妮内心世界的展示、叙述干预手法的使用... 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是一部非常耐读的作品,其主人公布里奥妮虽然犯下大错却受到了读者的同情,这种同情的获得是叙述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这包括全能全知叙述视角的选择、布里奥妮内心世界的展示、叙述干预手法的使用等等。这种同情的获得也与叙述者过多地压制信息的叙述方法有关,如,罗拉的讲述、核心当事人的讲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压制,读者只能在叙述者的掌控中寻求因果。这种同情的获得还源于布里奥妮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由于她的不可靠发生在知识/感知的轴线上,这不仅不会让读者怀疑她,反倒增添了许多同情心。作者对小说虚构性的宣布,表明了布里奥妮赎罪的不可完成性,也暗示了读者对布里奥妮的信赖和同情是一种缺失主体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叙述视角 叙述干预 信息压制 读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