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墨子“明鬼”论与先秦“赏善罚暴”法律观念的盛兴
1
作者
马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上博简《鬼神之明》篇面世以来,学界关于该篇是否为墨家文献聚讼纷纭。阐释《鬼神之明》篇旨可回观涵盖“明鬼”论的更为宏阔的传世《墨子》。本于“兼爱”,墨家劝善戒恶歆惧世人,明鬼原是墨家正义观的一种独到表述。这种“贵义”的规...
上博简《鬼神之明》篇面世以来,学界关于该篇是否为墨家文献聚讼纷纭。阐释《鬼神之明》篇旨可回观涵盖“明鬼”论的更为宏阔的传世《墨子》。本于“兼爱”,墨家劝善戒恶歆惧世人,明鬼原是墨家正义观的一种独到表述。这种“贵义”的规范诉求不免抵牾于现实的失范情态,于是墨子重拾传统神权法因素,塑造权威要素以填补规范信仰的缺失。因此,“明鬼”论说始终通过“赏善罚暴”语句彰显其政治法律功能,并具体表达“不杀不辜,不失有罪”的罪刑原则。墨家“明鬼”论既成为赏刑之法的话语渊源,也因渲染性恶而趋近于重刑理论。墨家“明鬼”论及《鬼神之明》篇旨反映了先秦赏刑理论史的展开,亦是考察信仰与法律关系理论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明鬼
鬼神之明
法家
赏
善罚暴
赏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君书》刑罚思想新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兰萍
《犯罪研究》
2022年第1期26-38,共13页
先秦典籍《商君书》蕴含着丰富的刑罚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赏、刑、教三位一体,综合施治,做到明赏、明刑、明教相互联动,追求无赏、无刑、无教的自治社会。其刑罚思想是一种施政措施,表现在政教观、赏刑观和刑罚观之中。在治理方法上...
先秦典籍《商君书》蕴含着丰富的刑罚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赏、刑、教三位一体,综合施治,做到明赏、明刑、明教相互联动,追求无赏、无刑、无教的自治社会。其刑罚思想是一种施政措施,表现在政教观、赏刑观和刑罚观之中。在治理方法上倡导“兴国用赏罚”,提出重刑罚、轻奖赏的赏刑观;在具体适用上刑罚与奖赏有层次、重尺度。刑罚的目的追求“以刑去刑”,区分现实刑与预防刑,最终达致“重轻,则刑去事成”的社会效果。在社会管理上利用激励机制,主张“治民避乱”的治理效果。《商君书》刑罚思想是先秦法家法治主义思想的具体化,其现代价值在于重新审视重刑主义的历史客观性,揭示集体法律责任中西文化的契合,以及预防犯罪的社会管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观
赏刑
观
刑
罚观
重
刑
主义
集体责任
预防犯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德后刑与先刑后赏:两种早期刑德学说的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莹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8,共11页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阐述了一种“先德后刑”的刑德相养理论,有的学者以韩非的“刑德二柄”加以解读,认为二者同义。法家讲赏罚,以商韩为代表。商鞅之学在这一问题上,主张“先刑而后赏”。虽然黄老的“先德后刑”与商鞅的“先刑后...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阐述了一种“先德后刑”的刑德相养理论,有的学者以韩非的“刑德二柄”加以解读,认为二者同义。法家讲赏罚,以商韩为代表。商鞅之学在这一问题上,主张“先刑而后赏”。虽然黄老的“先德后刑”与商鞅的“先刑后赏”有相通之处,但黄老刑德概念的内涵远大于刑赏,二者在天人关系、人性驱动论等方面,也具有本质区别。韩非的“刑德二柄”与商鞅的刑赏治术并无二致,“因道全法”也非黄老思想。黄老刑德与商韩的赏罚之术并非同一思想体系,而《管子》务时寄政的“先德后刑”之说则颇具黄老学的气质与特征。通过对“先德后刑”与“先刑后赏”这两种早期刑德学说的比较分析,可以理清黄老与法家之间的思想纠葛,明确黄老刑德学说的思想独立性,并由此管窥战国时期的天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
德
先德后
刑
先
刑
后
赏
因道全法
原文传递
儒家子思学派的性情论与法思想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腾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7,168,共12页
在儒家"道统"传承中,子思承其祖说,学于曾参,传之孟轲,上承中庸之道,下启心性之论,被誉为"述圣"。结合传世文献与郭店儒简所涉"子思学派"思想,可见其传扬儒门宗旨,亦长于任法论说,则为先秦由儒入法、礼...
在儒家"道统"传承中,子思承其祖说,学于曾参,传之孟轲,上承中庸之道,下启心性之论,被誉为"述圣"。结合传世文献与郭店儒简所涉"子思学派"思想,可见其传扬儒门宗旨,亦长于任法论说,则为先秦由儒入法、礼法演进之关键。子思学派视"好利恶害"之人性为社会规范乃至治道体系的基础,由此牵引出战国政法论说的基本范式。以性情论为中心,子思学派的治道理想游移于传统人文与现实功利之间,富有统合各种社会规范的意味,既阐弘儒家重德之旨,又重倡"任法以治"及赏刑爵禄之策。子思学派于性情之审思、仁利之辨正、礼法之取舍、刑赏之兼顾均富有新见,对战国法家思想颇有启示而不乏暗合,其中蕴含先秦儒法两家的融通一面,预示后世儒法合流的思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思
儒家
法家
性情
礼法
赏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荀子隆礼重法的军事伦理思想——从孔孟荀评管子论王霸说开去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少涵
《兰州学刊》
2007年第5期183-184,113,共3页
荀子的军事论理思想继承儒家孔孟论兵思想,以礼义之统下的“仁义之兵”为治军的最高理想。同时,基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荀子还深刻认识到法的社会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赏刑之兵”思想,作为对“仁义之兵”理想的现实补充,从而在理论上超迈了...
荀子的军事论理思想继承儒家孔孟论兵思想,以礼义之统下的“仁义之兵”为治军的最高理想。同时,基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荀子还深刻认识到法的社会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赏刑之兵”思想,作为对“仁义之兵”理想的现实补充,从而在理论上超迈了孔孟论兵思想,也奠定了荀子隆礼重法、王霸并重军事伦理思想的现实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隆礼重法
军事伦理
仁义之兵
赏刑
之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鞅变法与秦文化革新
被引量:
1
6
作者
邱忠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商鞅变法有着明确而坚固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自利的人性论和变古的历史观两个基本维度。以此理论基础作支撑,商鞅变法主要围绕法治、赏罚及耕战三个主题而展开。从文化革新与政治变革的内在关系讲,商鞅变法既有对秦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顺...
商鞅变法有着明确而坚固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自利的人性论和变古的历史观两个基本维度。以此理论基础作支撑,商鞅变法主要围绕法治、赏罚及耕战三个主题而展开。从文化革新与政治变革的内在关系讲,商鞅变法既有对秦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顺应,也有对秦文化传统的整合与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
法治
赏刑
耕战
秦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鞅“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内容剖析
7
作者
刘术永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第2期21-23,共3页
商鞅"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是历史时代和生活经历影响的结果;其提倡"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秦国富国强兵、称王称霸,直接目的在于使"权制独断于君"...
商鞅"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是历史时代和生活经历影响的结果;其提倡"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秦国富国强兵、称王称霸,直接目的在于使"权制独断于君";人君(生)而有好恶、明君治国不可须臾忘于法分别是其提出"法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和法理基础;赏刑理论是其"法治"思想的核心,商鞅在"赏"上强调用赏明赏壹赏,在"刑"上强调任刑重刑壹刑,赏刑并用,重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
法治
赏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君书》中的农战政策及民风塑造
8
作者
徐敬龙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23-225,共3页
本文从利益一致的角度解析了《商君书》,认为战国时,秦国的统治者所采用的赏刑政策及执行它时的度的把握,是形成秦人尚武进取精神的重要原因,最终成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不可忽视精神因素。
关键词
商君书
利益一致
赏刑
民风塑造
农战政策
秦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我国古代经济控制论的特征
9
作者
冯晓宏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文论证了《管子》和《商君书》中经济控制论的思想。有五大特点:一是“国富而治”论,这是其目标特征;二是“事本禁末”论,这是其政策特征;三是“利出一孔”论,这是其组织特征;四是“劫刑驱赏”论,这是其机制特征;五是“视时立仪”论,...
本文论证了《管子》和《商君书》中经济控制论的思想。有五大特点:一是“国富而治”论,这是其目标特征;二是“事本禁末”论,这是其政策特征;三是“利出一孔”论,这是其组织特征;四是“劫刑驱赏”论,这是其机制特征;五是“视时立仪”论,这是其思维特征。本文古为今用,对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比较、借鉴、反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富而治
事本禁末
利出一孔
劫
刑
驱
赏
视时立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家思想之墨学源头
被引量:
3
10
作者
马腾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16-35,共20页
墨学盛行于战国,与儒学针锋相对而成为世之显学。后来墨学日趋式微,最终竟至"中绝"。不过,墨学并未完全消沉,而是成为法家思想的源头之一,对其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墨家的功利主义哲学、"尚同"的专制论、&qu...
墨学盛行于战国,与儒学针锋相对而成为世之显学。后来墨学日趋式微,最终竟至"中绝"。不过,墨学并未完全消沉,而是成为法家思想的源头之一,对其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墨家的功利主义哲学、"尚同"的专制论、"尚贤"的人才观、任法赏刑观、物治主义,融汇于法家思想中,为其所继承发展,对秦国乃至后代政治影响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学
法家
功利主义
专制论
赏刑
观
原文传递
题名
墨子“明鬼”论与先秦“赏善罚暴”法律观念的盛兴
1
作者
马腾
机构
暨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基金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项目“中国传统德刑礼法思想研究”(21SFB402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上博简《鬼神之明》篇面世以来,学界关于该篇是否为墨家文献聚讼纷纭。阐释《鬼神之明》篇旨可回观涵盖“明鬼”论的更为宏阔的传世《墨子》。本于“兼爱”,墨家劝善戒恶歆惧世人,明鬼原是墨家正义观的一种独到表述。这种“贵义”的规范诉求不免抵牾于现实的失范情态,于是墨子重拾传统神权法因素,塑造权威要素以填补规范信仰的缺失。因此,“明鬼”论说始终通过“赏善罚暴”语句彰显其政治法律功能,并具体表达“不杀不辜,不失有罪”的罪刑原则。墨家“明鬼”论既成为赏刑之法的话语渊源,也因渲染性恶而趋近于重刑理论。墨家“明鬼”论及《鬼神之明》篇旨反映了先秦赏刑理论史的展开,亦是考察信仰与法律关系理论的范例。
关键词
墨家
明鬼
鬼神之明
法家
赏
善罚暴
赏刑
Keywords
Mohist School
Ming Gui
Gui Shen Zhi Ming
Fa-chia
rewarding the good and punishing the evil
rewarding and punishing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君书》刑罚思想新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兰萍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兰州大学
商务印书馆
出处
《犯罪研究》
2022年第1期26-38,共13页
文摘
先秦典籍《商君书》蕴含着丰富的刑罚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赏、刑、教三位一体,综合施治,做到明赏、明刑、明教相互联动,追求无赏、无刑、无教的自治社会。其刑罚思想是一种施政措施,表现在政教观、赏刑观和刑罚观之中。在治理方法上倡导“兴国用赏罚”,提出重刑罚、轻奖赏的赏刑观;在具体适用上刑罚与奖赏有层次、重尺度。刑罚的目的追求“以刑去刑”,区分现实刑与预防刑,最终达致“重轻,则刑去事成”的社会效果。在社会管理上利用激励机制,主张“治民避乱”的治理效果。《商君书》刑罚思想是先秦法家法治主义思想的具体化,其现代价值在于重新审视重刑主义的历史客观性,揭示集体法律责任中西文化的契合,以及预防犯罪的社会管理功能。
关键词
政教观
赏刑
观
刑
罚观
重
刑
主义
集体责任
预防犯罪
Keywords
the view on politics and teaching
the view on rewards and penalties
the view on penalties
the doctrine of severe punishment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prevention of crimes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德后刑与先刑后赏:两种早期刑德学说的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莹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
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简帛与黄老刑德思想研究”(编号22BZS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阐述了一种“先德后刑”的刑德相养理论,有的学者以韩非的“刑德二柄”加以解读,认为二者同义。法家讲赏罚,以商韩为代表。商鞅之学在这一问题上,主张“先刑而后赏”。虽然黄老的“先德后刑”与商鞅的“先刑后赏”有相通之处,但黄老刑德概念的内涵远大于刑赏,二者在天人关系、人性驱动论等方面,也具有本质区别。韩非的“刑德二柄”与商鞅的刑赏治术并无二致,“因道全法”也非黄老思想。黄老刑德与商韩的赏罚之术并非同一思想体系,而《管子》务时寄政的“先德后刑”之说则颇具黄老学的气质与特征。通过对“先德后刑”与“先刑后赏”这两种早期刑德学说的比较分析,可以理清黄老与法家之间的思想纠葛,明确黄老刑德学说的思想独立性,并由此管窥战国时期的天人关系。
关键词
刑
德
先德后
刑
先
刑
后
赏
因道全法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儒家子思学派的性情论与法思想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腾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7,168,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文献与先秦诸子法律思想研究"(17CFX05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先秦诸子思想的规范理论视角阐释"(2072018109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儒家"道统"传承中,子思承其祖说,学于曾参,传之孟轲,上承中庸之道,下启心性之论,被誉为"述圣"。结合传世文献与郭店儒简所涉"子思学派"思想,可见其传扬儒门宗旨,亦长于任法论说,则为先秦由儒入法、礼法演进之关键。子思学派视"好利恶害"之人性为社会规范乃至治道体系的基础,由此牵引出战国政法论说的基本范式。以性情论为中心,子思学派的治道理想游移于传统人文与现实功利之间,富有统合各种社会规范的意味,既阐弘儒家重德之旨,又重倡"任法以治"及赏刑爵禄之策。子思学派于性情之审思、仁利之辨正、礼法之取舍、刑赏之兼顾均富有新见,对战国法家思想颇有启示而不乏暗合,其中蕴含先秦儒法两家的融通一面,预示后世儒法合流的思想路径。
关键词
子思
儒家
法家
性情
礼法
赏刑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荀子隆礼重法的军事伦理思想——从孔孟荀评管子论王霸说开去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少涵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兰州学刊》
2007年第5期183-184,113,共3页
文摘
荀子的军事论理思想继承儒家孔孟论兵思想,以礼义之统下的“仁义之兵”为治军的最高理想。同时,基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荀子还深刻认识到法的社会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赏刑之兵”思想,作为对“仁义之兵”理想的现实补充,从而在理论上超迈了孔孟论兵思想,也奠定了荀子隆礼重法、王霸并重军事伦理思想的现实主义色彩。
关键词
荀子
隆礼重法
军事伦理
仁义之兵
赏刑
之兵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鞅变法与秦文化革新
被引量:
1
6
作者
邱忠来
机构
西安财经学院思政部
出处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5JK1276)
文摘
商鞅变法有着明确而坚固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自利的人性论和变古的历史观两个基本维度。以此理论基础作支撑,商鞅变法主要围绕法治、赏罚及耕战三个主题而展开。从文化革新与政治变革的内在关系讲,商鞅变法既有对秦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顺应,也有对秦文化传统的整合与革新。
关键词
商鞅
法治
赏刑
耕战
秦文化
Keywords
Shang Yang
rule of law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planting and war
Qin culture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鞅“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内容剖析
7
作者
刘术永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第2期21-23,共3页
文摘
商鞅"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是历史时代和生活经历影响的结果;其提倡"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秦国富国强兵、称王称霸,直接目的在于使"权制独断于君";人君(生)而有好恶、明君治国不可须臾忘于法分别是其提出"法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和法理基础;赏刑理论是其"法治"思想的核心,商鞅在"赏"上强调用赏明赏壹赏,在"刑"上强调任刑重刑壹刑,赏刑并用,重刑为主。
关键词
商鞅
法治
赏刑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君书》中的农战政策及民风塑造
8
作者
徐敬龙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23-225,共3页
文摘
本文从利益一致的角度解析了《商君书》,认为战国时,秦国的统治者所采用的赏刑政策及执行它时的度的把握,是形成秦人尚武进取精神的重要原因,最终成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不可忽视精神因素。
关键词
商君书
利益一致
赏刑
民风塑造
农战政策
秦国
Keywords
Shang Jun Shu(《商君书》)
punishment
award
identical profit
folkways portraying
分类号
K231.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我国古代经济控制论的特征
9
作者
冯晓宏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出处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
文摘
本文论证了《管子》和《商君书》中经济控制论的思想。有五大特点:一是“国富而治”论,这是其目标特征;二是“事本禁末”论,这是其政策特征;三是“利出一孔”论,这是其组织特征;四是“劫刑驱赏”论,这是其机制特征;五是“视时立仪”论,这是其思维特征。本文古为今用,对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比较、借鉴、反思作用。
关键词
国富而治
事本禁末
利出一孔
劫
刑
驱
赏
视时立仪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家思想之墨学源头
被引量:
3
10
作者
马腾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16-35,共20页
文摘
墨学盛行于战国,与儒学针锋相对而成为世之显学。后来墨学日趋式微,最终竟至"中绝"。不过,墨学并未完全消沉,而是成为法家思想的源头之一,对其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墨家的功利主义哲学、"尚同"的专制论、"尚贤"的人才观、任法赏刑观、物治主义,融汇于法家思想中,为其所继承发展,对秦国乃至后代政治影响颇深。
关键词
墨学
法家
功利主义
专制论
赏刑
观
分类号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墨子“明鬼”论与先秦“赏善罚暴”法律观念的盛兴
马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商君书》刑罚思想新探
王兰萍
《犯罪研究》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先德后刑与先刑后赏:两种早期刑德学说的比较
徐莹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4
儒家子思学派的性情论与法思想
马腾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荀子隆礼重法的军事伦理思想——从孔孟荀评管子论王霸说开去
杨少涵
《兰州学刊》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商鞅变法与秦文化革新
邱忠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商鞅“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内容剖析
刘术永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商君书》中的农战政策及民风塑造
徐敬龙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析我国古代经济控制论的特征
冯晓宏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法家思想之墨学源头
马腾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