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赐民爵”“赐牛酒”与汉代普惠性社会福利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朱雪源
李恒全
-
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
文摘
汉代诏令中"赐民爵"和"赐牛酒"的对象不仅仅是男户主和女户主,而是编户齐民中所有的男子和女子。"赐民爵"和"赐牛酒"具有重要的福利性内涵,表明汉代存在普惠性的社会福利。与现代普惠性社会福利相比,汉代普惠性社会福利具有不同的特征:汉代普惠性社会福利是汉代统治者敬天顺民思想的体现;"赐民爵"和"赐牛酒"的实施完全由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决定,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社会福利政策;在性质和数量上,对女子的"赐牛酒"都远低于对男子的"赐民爵",体现了汉代普惠性社会福利在性别上的巨大差异;爵位越高,待遇越高,体现了汉代普惠性社会福利的等级性特征。
-
关键词
汉代
“赐民爵”
“赐牛酒”
社会福利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唐代赐民爵制度初探
- 2
-
-
作者
张晓
田晶
-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32-135,共4页
-
文摘
学界长期对于唐代的民爵赐予制度关注不高,本文通过传世文献与出土石刻之间的比较联系,揭示了唐代民爵赐予在形式、意义上与汉代之不同,指出唐代的民爵赐予乃是一种在动荡年代利用传统制度安抚民心的临时性措施。这一措施往往在动荡年代起到安抚民心、彰显皇室权威的作用。本文还在与汉代赐民爵的比较中揭示了唐代赐民爵制度消亡的原因。
-
关键词
赐民爵
唐代
制度转型
-
Keywords
granting granting to the LORD
Tang Dynasty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秦汉时期的“赐民爵”及“小爵”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刘敏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107,共10页
-
文摘
西■定生关于汉代"赐爵对象是编户良民"并且包括"小男"的疑识,长期不被国内学术界重视,但被如今出土的张家山汉简、里耶秦简、走马楼吴简所证实。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研究又存在四方面的局限和缺失:一是未明小男爵位与成人爵位之间的不同;二是未明除国家赐爵外,小男获爵的其他途径;三是忽视了妇女与爵位之间的应有关系;四是把"赐民爵"释为"民爵赐与",把"民爵"作为古人固有的一体名词,不符合历史实际。小男即"未傅籍成人者",其占有的爵位是"小爵",获得的途径有三:一是因功劳受爵,二是世袭继承和移授获爵,三是国家普遍赐爵。小爵与拥有者是否傅籍成年有关,而傅籍成年不仅与年龄,还与身高发育有关。
-
关键词
赐民爵
小男
小爵
年龄
身高发育
妇人有爵
-
Keywords
Ci min jue
Xiao nan
Xiao jue
ages
stature and growth
women possessed title of nobility
-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于“吏民”的界定问题——原“吏民”之五
被引量:9
- 4
-
-
作者
黎虎
-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60,共20页
-
文摘
"吏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一般均有民爵称号,但是"吏民"在普赐民爵产生之前已经出现,在普赐民爵衰亡之后依然存在,两者并非同步产生或退出历史舞台,故"吏民"并非由是否拥有爵称而决定的。"吏民"中存在贫富差别是普遍的、正常的现象,故"吏民"也不是由是否具有"中家以上"财产和"生活富裕"而决定的。"吏民"中的"中家以上"和"富裕者"是少数,"中家以下"和贫穷者是大多数。
-
关键词
吏民
赐民爵
贫富差别
编户齐民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