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美会谈和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一段往事——从1971年赖斯顿的北京之行说起
1
作者
傅颐
《百年潮》
CSSCI
2003年第11期12-18,共7页
1971年7、8月间,<纽约时报>副社长、著名专栏评论家詹姆斯·赖斯顿访问中国.8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他并进行长谈.在谈话中,赖斯顿对周恩来说:"我很坦率地认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世界历史上极其不寻常的时刻.我感到你我在...
1971年7、8月间,<纽约时报>副社长、著名专栏评论家詹姆斯·赖斯顿访问中国.8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他并进行长谈.在谈话中,赖斯顿对周恩来说:"我很坦率地认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世界历史上极其不寻常的时刻.我感到你我在这辈子都不会再看到这种时刻."赖斯顿的这些判断是相当准确和富有见地的.我们不妨把他的北京之行当作一个引子,追溯中美会谈和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一段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代表权
美国
罗杰斯
声明
合法权利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联合国
赖斯顿
两阿提案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熊向晖
中美会谈
北京之行
原文传递
经络之谜今始解?
被引量:
3
2
作者
贺崇寅
《自然杂志》
1990年第6期323-384,共2页
经络,这个中国传统医学的古老之谜,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刊上期发表的《人体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一文,对此作了大胆的探索,把经络同人体生命物质的液晶态联系了起来,并以此对一些经络现象作了简单而合理的解释。在本期上,本刊主编...
经络,这个中国传统医学的古老之谜,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刊上期发表的《人体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一文,对此作了大胆的探索,把经络同人体生命物质的液晶态联系了起来,并以此对一些经络现象作了简单而合理的解释。在本期上,本刊主编贺崇寅以《经络之谜今始解?》为题,对这一创见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系统
人体经络
生命物质
中国传统医学
液晶态
经络穴位
赖斯顿
物理刺激
分肉
作家詹姆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美国记者被困在中国火车上
被引量:
1
3
《新闻爱好者》
1993年第7期38-38,共1页
赖斯顿是继瓦尔特之后美国报刊第一位政治专栏作家,他是在一次访华时被困在火车上的,这是意大利记者伊拉里奥·菲奥雷在《中国相思录》这本书中,透露的基辛格初次访华时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
关键词
赖斯顿
瓦尔特
基辛格
奥雷
美国记者
里奥
专栏作家
中国外交部
外交战略
秘密接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记者的采访生活
4
作者
约翰.何汉白
陈泰志
《新闻知识》
1986年第12期39-40,共2页
磁带录音机记者从长期实践中体会到,电子传播工具磁带录音机,无论是与采访对象正式交谈或是在无拘无束中进行非正式的交谈,都是非常有用的。可有些较为保守的印刷传播媒介记者,仍习惯于沿用新闻记者的传统基本工具——作笔记。这是因为...
磁带录音机记者从长期实践中体会到,电子传播工具磁带录音机,无论是与采访对象正式交谈或是在无拘无束中进行非正式的交谈,都是非常有用的。可有些较为保守的印刷传播媒介记者,仍习惯于沿用新闻记者的传统基本工具——作笔记。这是因为,他们耽心录音机会干扰他们的坦率交谈,或者认为录音会对他们讨论的主题造成某种妨碍,从而不愿使用它。事实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头面人物,不管是国内的或是国际的,当着他们有某些重大事情需要向记者发布的时候,为着准确起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带录音机
采访对象
传播工具
磁带记录
报道领域
新闻采访
电子传播
政治新闻
新闻稿件
赖斯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基辛格保密
5
《江淮文史》
1993年第6期164-164,共1页
1971年,美国报界著名的政治专栏作家赖斯顿,预感到白宫的外交战略将有所变动,所以及时申请和得到来中国旅行的签证。他到达广州准备当天飞往北京。此时,中国外交部正在秘密地筹备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新闻司的领导发现了这...
1971年,美国报界著名的政治专栏作家赖斯顿,预感到白宫的外交战略将有所变动,所以及时申请和得到来中国旅行的签证。他到达广州准备当天飞往北京。此时,中国外交部正在秘密地筹备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新闻司的领导发现了这种使人担心的巧合。几个小时后,基辛格飞抵北京,新闻司很快向他通报了这个情况。基辛格要求寻找借口,“使赖斯顿远离北京”,这是为了“避免外交上的灾难”。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一情况后,提出一个极为巧妙的妥善解决办法,即让赖斯顿乘火车,而不是乘飞机来北京。人们告诉赖斯顿,很遗憾,未来三天飞机的座位全都没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斯顿
基辛格
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部
美国总统
专栏作家
使人
北京首都医院
《文汇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训编采人员的美国新闻研究所
6
作者
刘志明
《中国记者》
1985年第8期42-,共1页
在美国,有各种各样机构为报纸的记者和编辑提供讨论、研究的机会。不过,绝大多数是临时性的,专门从事培训在职编辑、记者的只有美国新闻研究所(API)一家。美国新闻研究所创办于1946年,发起人为斯贝隆·布朗。最初,研究所设在纽约市...
在美国,有各种各样机构为报纸的记者和编辑提供讨论、研究的机会。不过,绝大多数是临时性的,专门从事培训在职编辑、记者的只有美国新闻研究所(API)一家。美国新闻研究所创办于1946年,发起人为斯贝隆·布朗。最初,研究所设在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大楼,1974年迁移到弗吉尼亚州的赖斯顿。新址除了设有视听觉装置的两个大会议室外,还有八个小会议室,以及阶梯教室、图书馆。美国新闻研究所的最高机构——理事会,由18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闻
编采人员
赖斯顿
阶梯教室
贝隆
弗吉尼亚州
学习计划
讨论主题
事务局
活动计划
原文传递
借贷记帐奇闻
7
作者
凌浩云
《交通财会》
1992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借贷记帐
复式记帐
被服务者
赖斯顿
理论研究
计量单位
原文传递
题名
中美会谈和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一段往事——从1971年赖斯顿的北京之行说起
1
作者
傅颐
出处
《百年潮》
CSSCI
2003年第11期12-18,共7页
文摘
1971年7、8月间,<纽约时报>副社长、著名专栏评论家詹姆斯·赖斯顿访问中国.8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他并进行长谈.在谈话中,赖斯顿对周恩来说:"我很坦率地认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世界历史上极其不寻常的时刻.我感到你我在这辈子都不会再看到这种时刻."赖斯顿的这些判断是相当准确和富有见地的.我们不妨把他的北京之行当作一个引子,追溯中美会谈和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一段往事.
关键词
中国代表权
美国
罗杰斯
声明
合法权利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联合国
赖斯顿
两阿提案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熊向晖
中美会谈
北京之行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经络之谜今始解?
被引量:
3
2
作者
贺崇寅
出处
《自然杂志》
1990年第6期323-384,共2页
文摘
经络,这个中国传统医学的古老之谜,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刊上期发表的《人体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一文,对此作了大胆的探索,把经络同人体生命物质的液晶态联系了起来,并以此对一些经络现象作了简单而合理的解释。在本期上,本刊主编贺崇寅以《经络之谜今始解?》为题,对这一创见作了评述。
关键词
经络系统
人体经络
生命物质
中国传统医学
液晶态
经络穴位
赖斯顿
物理刺激
分肉
作家詹姆斯
分类号
N49 [自然科学总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美国记者被困在中国火车上
被引量:
1
3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3年第7期38-38,共1页
文摘
赖斯顿是继瓦尔特之后美国报刊第一位政治专栏作家,他是在一次访华时被困在火车上的,这是意大利记者伊拉里奥·菲奥雷在《中国相思录》这本书中,透露的基辛格初次访华时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
关键词
赖斯顿
瓦尔特
基辛格
奥雷
美国记者
里奥
专栏作家
中国外交部
外交战略
秘密接触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记者的采访生活
4
作者
约翰.何汉白
陈泰志
出处
《新闻知识》
1986年第12期39-40,共2页
文摘
磁带录音机记者从长期实践中体会到,电子传播工具磁带录音机,无论是与采访对象正式交谈或是在无拘无束中进行非正式的交谈,都是非常有用的。可有些较为保守的印刷传播媒介记者,仍习惯于沿用新闻记者的传统基本工具——作笔记。这是因为,他们耽心录音机会干扰他们的坦率交谈,或者认为录音会对他们讨论的主题造成某种妨碍,从而不愿使用它。事实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头面人物,不管是国内的或是国际的,当着他们有某些重大事情需要向记者发布的时候,为着准确起见。
关键词
磁带录音机
采访对象
传播工具
磁带记录
报道领域
新闻采访
电子传播
政治新闻
新闻稿件
赖斯顿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基辛格保密
5
出处
《江淮文史》
1993年第6期164-164,共1页
文摘
1971年,美国报界著名的政治专栏作家赖斯顿,预感到白宫的外交战略将有所变动,所以及时申请和得到来中国旅行的签证。他到达广州准备当天飞往北京。此时,中国外交部正在秘密地筹备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新闻司的领导发现了这种使人担心的巧合。几个小时后,基辛格飞抵北京,新闻司很快向他通报了这个情况。基辛格要求寻找借口,“使赖斯顿远离北京”,这是为了“避免外交上的灾难”。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一情况后,提出一个极为巧妙的妥善解决办法,即让赖斯顿乘火车,而不是乘飞机来北京。人们告诉赖斯顿,很遗憾,未来三天飞机的座位全都没有了。
关键词
赖斯顿
基辛格
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部
美国总统
专栏作家
使人
北京首都医院
《文汇报》
分类号
K29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训编采人员的美国新闻研究所
6
作者
刘志明
出处
《中国记者》
1985年第8期42-,共1页
文摘
在美国,有各种各样机构为报纸的记者和编辑提供讨论、研究的机会。不过,绝大多数是临时性的,专门从事培训在职编辑、记者的只有美国新闻研究所(API)一家。美国新闻研究所创办于1946年,发起人为斯贝隆·布朗。最初,研究所设在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大楼,1974年迁移到弗吉尼亚州的赖斯顿。新址除了设有视听觉装置的两个大会议室外,还有八个小会议室,以及阶梯教室、图书馆。美国新闻研究所的最高机构——理事会,由18人组成。
关键词
美国新闻
编采人员
赖斯顿
阶梯教室
贝隆
弗吉尼亚州
学习计划
讨论主题
事务局
活动计划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借贷记帐奇闻
7
作者
凌浩云
出处
《交通财会》
1992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借贷记帐
复式记帐
被服务者
赖斯顿
理论研究
计量单位
分类号
F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美会谈和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一段往事——从1971年赖斯顿的北京之行说起
傅颐
《百年潮》
CSSCI
2003
0
原文传递
2
经络之谜今始解?
贺崇寅
《自然杂志》
199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个美国记者被困在中国火车上
《新闻爱好者》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记者的采访生活
约翰.何汉白
陈泰志
《新闻知识》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为基辛格保密
《江淮文史》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培训编采人员的美国新闻研究所
刘志明
《中国记者》
1985
0
原文传递
7
借贷记帐奇闻
凌浩云
《交通财会》
199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