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地域文化元素的英译策略研究——以林语堂小说《赖柏英》为例
1
作者 梁丽娜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10,共5页
为考查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英译策略,以林语堂《赖柏英》中的闽南方言词为研究对象,借助《闽南方言大词典》等相关工具书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11种翻译策略,将原文中的闽南方言划分为称谓、俗语、地方特有表达用语3类。通过文本考查发... 为考查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英译策略,以林语堂《赖柏英》中的闽南方言词为研究对象,借助《闽南方言大词典》等相关工具书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11种翻译策略,将原文中的闽南方言划分为称谓、俗语、地方特有表达用语3类。通过文本考查发现,林语堂倾向于保留方言的地域文化特征:使用转换拼写(音译)或者语言(非文化)翻译(直译)的翻译方式,再配合文内注释或括号注释或破折号注释,极力保留方言词的声音及其文化负载词的指示意义,使小说充满浓郁的方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林语堂 赖柏英》 英译
下载PDF
小说《赖柏英》中的饮食叙事探讨
2
作者 洪水英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9-75,共7页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基本的物质条件,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常常被运用于小说叙事中表现小说的主题。林语堂《赖柏英》小说中的饮食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主题进行和情节组织,也辅助完成了小说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基本的物质条件,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常常被运用于小说叙事中表现小说的主题。林语堂《赖柏英》小说中的饮食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主题进行和情节组织,也辅助完成了小说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深化等重要内容。尤其是林语堂小说借助饮食叙事的力量书写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将饮食叙事艺术和谐地融入小说家庭、友谊、和平、快乐、乡愁等主题中,架起东西方饮食文化沟通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赖柏英》 饮食叙事 饮食文化
下载PDF
“和乐”精神在《赖柏英》中的构建探微
3
作者 何小海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1-55,63,共6页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qu...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和乐"为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乐"精神包含和睦、知足、简单,成为林语堂文学创作中常见的逻辑起点,也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现代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赖柏英》 “和乐”精神 原生态
下载PDF
杂合策略与闽南文化的传输——以林语堂小说《赖柏英》为例
4
作者 黄冬群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61-65,共5页
《赖柏英》中闽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除了传递乡愁乡情外,更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林语堂根据目标读者对源文化的理解程度,灵活采用音译、音译+阐释、直译、直译+阐释等杂合的翻译策略,对归化和异化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两种异质文化的... 《赖柏英》中闽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除了传递乡愁乡情外,更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林语堂根据目标读者对源文化的理解程度,灵活采用音译、音译+阐释、直译、直译+阐释等杂合的翻译策略,对归化和异化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两种异质文化的共生和融合。杂合翻译策略的运用使得《赖柏英》中闽南文化的传输既能让外国读者接受,又能尽量保留区域文化信息,为弱势文化与强权文化的有效沟通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负载词 杂合 文化传输 赖柏英》
下载PDF
感悟真性情的林语堂——评谢青云汉译《赖柏英》
5
作者 林明玉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Z1期202-203,共2页
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了小说《赖柏英》,谢青云将其回译成汉语,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故事情节,而且其译笔流畅,译文优美。透过汉译本《赖柏英》,读者能够领略到闽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童真童趣,也能感悟到林语堂独特的女性观、爱情观和高地人生观... 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了小说《赖柏英》,谢青云将其回译成汉语,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故事情节,而且其译笔流畅,译文优美。透过汉译本《赖柏英》,读者能够领略到闽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童真童趣,也能感悟到林语堂独特的女性观、爱情观和高地人生观,体会到林语堂的真性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赖柏英》 女性观 爱情观 高地人生观
下载PDF
中西文化融合的无奈与对山地文化的追寻——从文化的角度看林语堂的长篇小说《赖柏英》 被引量:4
6
作者 汤奇云 《嘉应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批驳了林语堂的长篇小说《赖柏英》是“乡情小说”这一流行的提法 ,论证了它仍是一部文化小说 ,并探讨了林语堂在小说中所表现的文化思想历程 :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无奈而走向对山地文化的追寻。
关键词 林语堂 赖柏英》 文化融合 山地文化 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 文化小说 乡土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下载PDF
《赖柏英》中的闽南文化回译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明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林语堂一生著有7部英文小说,其创作初衷就是要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让西方了解中国。根据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也不同。这可用来指导林语堂英文小说的回译。回译是种特殊的翻译,旨在还原原文文化。对林语堂... 林语堂一生著有7部英文小说,其创作初衷就是要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让西方了解中国。根据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也不同。这可用来指导林语堂英文小说的回译。回译是种特殊的翻译,旨在还原原文文化。对林语堂英文小说的回译意味着要还原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地域文化。林语堂创作《赖柏英》含有传播闽南话和闽南文化的创作意图。但是,谢青云汉译的《赖柏英》却存在着闽南文化乱译、错译、漏译等现象,妨碍了闽南文化的传播。因此,回译者应该本着与林语堂的创作意图相一致的翻译目的,恰当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真实还原小说中的闽南味儿,才能再现原文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赖柏英》 闽南文化 回译
下载PDF
闽南方言外译策略的选择与适应研究——以《赖柏英》为例
8
作者 林碧萍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57-58,共2页
闽南方言蕴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闽南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载体。在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研究《赖柏英》中闽南方言的外译策略,有助于重塑与发扬闽南魅力,提升“海丝”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关键词 闽南方言 赖柏英》 适应 选择
下载PDF
真假赖柏英其人考
9
作者 许少梅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8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对女性的尊重和真挚的爱,是世人皆知的。除了老婆和家人,他还真诚的爱过其他女人,特别是初恋的女朋友赖柏英,他把她推向高地人生,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赖柏英》,赖柏英原型是作者的初恋情人。让大师如... 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对女性的尊重和真挚的爱,是世人皆知的。除了老婆和家人,他还真诚的爱过其他女人,特别是初恋的女朋友赖柏英,他把她推向高地人生,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赖柏英》,赖柏英原型是作者的初恋情人。让大师如此的推崇和尊敬,并终身难忘的女人到底是谁呢?是否真的存在,值得深思、挖潜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赖柏英 赖桂英 初恋情人
下载PDF
“女性同情”背后的“男性本位”——林语堂小说“双姝”模式透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千里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2-99,共8页
"双姝"模式贯穿林语堂多部小说,具有塑造女性形象、建构情节的重要功能,也是解读作家心理的重要线索,与深蕴林氏思想中的理想/务实、性灵/世俗等对应范畴实为同构关系。从《京华烟云》、《红牡丹》到《赖柏英》,"双姝&qu... "双姝"模式贯穿林语堂多部小说,具有塑造女性形象、建构情节的重要功能,也是解读作家心理的重要线索,与深蕴林氏思想中的理想/务实、性灵/世俗等对应范畴实为同构关系。从《京华烟云》、《红牡丹》到《赖柏英》,"双姝"模式的演变显示了叙事者"白日梦"的升级,同时反差日趋显豁的是现实中更加务实的选择。林语堂的"双姝"模式既源自文学史的传统,又与个人情感经历密切相关。双姝对峙中"理想"一极的女性想象延续了名士"言志"的传统,成为作家文化人格的艺术性表白,也是对于自身现实生活之缺憾的别样修补。"双姝"书写显示了作家"女性同情"背后的"男性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姝'模式 《京华烟云》 《红牡丹》 赖柏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