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赖氨酸改性纳米纤维素的表征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万小芳 刘宝联 +1 位作者 李友明 陈广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共7页
为了制备可生物降解的高效吸附材料,以竹浆纳米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和Schiff碱反应,得到了赖氨酸改性的纳米纤维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分析(TG)等表征手段证实了赖氨酸成功引入到纳米纤维... 为了制备可生物降解的高效吸附材料,以竹浆纳米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和Schiff碱反应,得到了赖氨酸改性的纳米纤维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分析(TG)等表征手段证实了赖氨酸成功引入到纳米纤维素的表面。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物,研究了其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添加量和溶液pH值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纳米纤维素(NFC)、醛基纳米纤维素(NFC-CHO)相比,赖氨酸改性纳米纤维素(NFC-g-Lysine)的吸附能力大幅提高,当NFC-g-Lysine添加量0.08%、pH值为9、MB浓度为200mg/L时,NFC-g-Lysine对MB的平衡吸附量达到178 mg/g,相比NFC(110 mg/g)提高了61%;NFC-g-Lysine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动力学数据表明NFC-g-Lysine对MB的吸附满足伪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改性纳米纤维素 Schiff碱反应 表征 亚甲基蓝 吸附行为
下载PDF
PLGA/赖氨酸接枝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支架对MC3T3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2
作者 余双奇 丁凡 +5 位作者 万松 陈伟 张学俊 陈东 李强 林作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12,共6页
背景:骨损伤后如何有效促进骨再生和骨重建一直是临床骨修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利用生物和降解材料搭载生物活性因子在骨修复中具有优秀的应用前景。目的:探究赖氨酸接枝氧化石墨烯(LGA-g-GO)纳米粒子改性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背景:骨损伤后如何有效促进骨再生和骨重建一直是临床骨修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利用生物和降解材料搭载生物活性因子在骨修复中具有优秀的应用前景。目的:探究赖氨酸接枝氧化石墨烯(LGA-g-GO)纳米粒子改性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复合支架对成骨分化及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PLGA溶于二氯甲烷中,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支架;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PLGA溶液中制备PLGA/GO复合支架;利用化学接枝法制备LGA-g-GO纳米粒子,将LGA-g-GO纳米粒子按不同的质量比(1%,2%,3%)与PLGA共混构建出PLGA/LGA-g-GO复合支架。表征5组支架的微观形貌、亲水性、蛋白吸附能力。将MC3T3细胞分别接种于5组支架表面,检测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PLGA支架表面光滑平坦,其余4组支架表面粗糙,并且随着LGA-g-GO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支架的表面粗糙程度加重;PLGA/LGA-g-GO(3%)复合支架的水接触角低于其他4组支架(P<0.05);PLGA/LGA-g-GO(1%,2%,3%)复合支架的蛋白吸附能力强于PLGA、PLGA/GO支架(P<0.05);②CCK-8检测显示,PLGA/LGA-g-GO(2%,3%)复合支架可促进MC3T3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显示,PLGA/LGA-g-GO(2%,3%)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3组(P<0.05),PLGA/GO组、PLGA/LGA-g-GO(1%,2%,3%)组钙沉积多于PLGA组(P<0.05);③结果表明,PLGA/LGA-g-GO复合支架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有利于骨损伤后的骨再生和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羟基乙共聚物 氧化石墨烯 纳米粒子 复合支架 骨再生 生物组织工程
下载PDF
改性碳酸钙与还原型纳米纤维素对老化纸张脱酸和增强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汤佳云 江丽华 黎珊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纸质档案保护的重点在于缓解存储过程中酸化老化对纸张带来的伤害,以延长档案的保存寿命。研究首次采用氨丙基改性碳酸钙与还原型纳米纤维素(rCNFs)保护液,分次喷涂于老化纸张表面对其进行脱酸和增强处理。结果表明,经改性碳酸钙和rCNF... 纸质档案保护的重点在于缓解存储过程中酸化老化对纸张带来的伤害,以延长档案的保存寿命。研究首次采用氨丙基改性碳酸钙与还原型纳米纤维素(rCNFs)保护液,分次喷涂于老化纸张表面对其进行脱酸和增强处理。结果表明,经改性碳酸钙和rCNFs处理后的纸样pH值可达8.31,碱储达0.806 mol/kg,抗张强度增加42.21%,纸样白度有一定提升,视觉效果不受影响。经对比实验发现,改性碳酸钙与r CNFs保护液具有优良的脱酸和增强效果,可作为纸质档案保护的一种新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还原型纳米纤维素 纸张增强 老化纸
下载PDF
金纳米“关-开”型荧光探针测定三价铁离子和L-赖氨酸
4
作者 石佳 董文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8-1567,共10页
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合成单层修饰的、水溶性良好的金纳米簇(AuNCs),采用TEM、FTIR、UV-Vis和PL等分析测试技术对AuNCs的形貌特征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AuNCs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当激发... 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合成单层修饰的、水溶性良好的金纳米簇(AuNCs),采用TEM、FTIR、UV-Vis和PL等分析测试技术对AuNCs的形貌特征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AuNCs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当激发波长为520 nm时,其最大发射波长为620 nm。研究发现,Fe^(3+)能强烈猝灭AuNCs的荧光,而加入L-赖氨酸后,AuNCs的荧光被恢复。AuNCs的荧光猝灭和恢复的程度与Fe^(3+)和L-赖氨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Fe^(3+)和L-赖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65~163.35μmol·L^(-1)和13.36~266.64μmol·L^(-1),检出限分别为1.65μmol·L^(-1)和1.28μmol·L^(-1)。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AuNCs荧光的“关-开”型传感体系依次用于Fe^(3+)和L-赖氨酸的检测,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关-开”型荧光探针 三价铁离子 L-
下载PDF
制备赖氨酸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煜 潘源城 +1 位作者 林然 陈顺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557-2561,共5页
背景:聚乳酸作为可降解聚合物已被制成纳米纤维支架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但在某些组织工程应用中其作为支架材料存在降解速度慢、生物相容性差等局限。目的:制备赖氨酸/聚乳酸支架,通过控制不同赖氨酸浓度研究支架的结构及性能。方法:以1... 背景:聚乳酸作为可降解聚合物已被制成纳米纤维支架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但在某些组织工程应用中其作为支架材料存在降解速度慢、生物相容性差等局限。目的:制备赖氨酸/聚乳酸支架,通过控制不同赖氨酸浓度研究支架的结构及性能。方法: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体系、赖氨酸作为氨解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赖氨酸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其中赖氨酸的浓度分别为5%,10%,15%,30%,以未改性的聚乳酸支架为对照,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示差扫描仪热分析仪、接触角和机械性能分析等检测。结果与结论:(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聚乳酸支架被赖氨酸氨解改性成功;(2)扫描电镜显示,当非溶剂相为超轻水时,支架的纤维网格结构较差,未形成立体的三维结构;当赖氨酸浓度为5%时,支架呈片状、带状或大量团聚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三维纤维的网络结构;随着赖氨酸浓度的增加,支架的纳米纤维结构逐渐形成,当赖氨酸浓度为10%时制备的支架仍存在片状及出现团聚现象;当赖氨酸浓度为15%时,支架有分布相对均匀的纳米纤维结构;但当赖氨酸浓度为30%时,支架纤维结构出现坍塌和大片团聚现象;(3)随着赖氨酸浓度的增加,支架的水接触角减少、抗压强度降低;(4)随着赖氨酸浓度的增加,支架的熔融温度稍有降低,但无明显变化,结晶度增加;(5)结果表明,赖氨酸的引入改善了聚乳酸支架的网格状纤维结构、亲水性和结晶度,降低了支架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 纳米纤维 支架 热致相分离技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低蛋白日粮补充过瘤胃赖氨酸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易琼 韩娥 +5 位作者 马政发 吴文旋 陈鑫珠 刘景 吴佳海 牟琼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1,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补充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将18只黔北麻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每组6只羊。其中,对照组不添加RPLys,蛋白质(CP)水平为12%;处理Ⅰ组添加0.5%的RPLys,CP水平为10%;处...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补充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将18只黔北麻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每组6只羊。其中,对照组不添加RPLys,蛋白质(CP)水平为12%;处理Ⅰ组添加0.5%的RPLys,CP水平为10%;处理Ⅱ组添加1%的RPLys,CP水平为10%。试验21 d,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测定指标包括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素酶活。结果显示:三组山羊的瘤胃发酵参数(瘤胃pH、NH3-N浓度、VFA)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瘤胃纤维素酶活不受日粮处理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低CP饲粮中添加RPLys对山羊瘤胃状态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具有与高CP水平同样的发酵效果,RPLys添加水平以1%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 瘤胃发酵参数 瘤胃纤维素酶活 山羊
下载PDF
双蛋壳Ru纳米颗粒催化L-赖氨酸高效脱羧合成戊二胺
7
作者 辛宗武 马占玲 +1 位作者 秦绍杰 黄玉红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7期66-72,共7页
戊二胺是生物基尼龙56的核心单体,以廉价且产能过剩的L-赖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多相催化脱羧合成戊二胺,实现绿色高值化利用。L-赖氨酸脱羧需在强酸体系下进行,提高Ru基催化剂稳定性是共性科学难题之一。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方法,设计制备... 戊二胺是生物基尼龙56的核心单体,以廉价且产能过剩的L-赖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多相催化脱羧合成戊二胺,实现绿色高值化利用。L-赖氨酸脱羧需在强酸体系下进行,提高Ru基催化剂稳定性是共性科学难题之一。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方法,设计制备双蛋壳包裹的钌催化剂,首先利用FAU孔道实现Ru纳米颗粒的高分散,其次在外层原位生长硅壳silicate-1(S-1),提高催化剂在酸体系下的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双蛋壳包裹的Ru/FAU@S-1催化剂外层硅元素明显富集。在戊二胺合成反应中,Ru/FAU@S-1催化活性很高,L-赖氨酸转化率高达81.5%,戊二胺选择性65.8%,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催化剂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双蛋壳包裹 纳米颗粒 催化脱羧 L- 戊二胺
下载PDF
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南鹏林 张维磊 +2 位作者 赵彦生 王茜 李亚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1-759,共9页
以聚琥珀酰亚胺(KPSI)、丙烯酸(A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KPAsp/PAA/CMC)。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 以聚琥珀酰亚胺(KPSI)、丙烯酸(A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KPAsp/PAA/CMC)。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探讨了CMC和AA用量对复合吸水性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MC)∶m(AA)∶m(KPSI)=0.15∶3∶1时,树脂的吸液性能最佳,在去离子水和质量分数0.9%的NaCl水溶液(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分别达到843 g/g和130 g/g。研究了不同组成KPAsp/PAA/CMC吸水性树脂的盐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和pH敏感性,以及树脂在人工血、人工尿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的吸液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树脂盐敏感性提高,在盐溶液中的吸液大小顺序为NaCl>FeCl_3>CaCl_2;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比KPAsp提高了15℃;在溶液pH=5和pH=9出现了两吸液高峰;在人工血和人工尿中的最大吸液倍率为211 g/g和142 g/g,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中的最大吸液倍率为295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天冬 聚丙烯 羧甲基纤维素 吸水性树脂 性能
下载PDF
赖氨酸表面修饰PVDF纳米纤维膜及其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胸有 成强 +2 位作者 董锋 张方 庄旭品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制备具有高通量、低传质阻力及高吸附容量的亲和膜,利用溶液喷射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对其进行活化偶联赖氨酸亲和配基后制得了新型纳米纤维亲和膜,探讨了温度、时间和pH值对其吸附胆红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 为制备具有高通量、低传质阻力及高吸附容量的亲和膜,利用溶液喷射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对其进行活化偶联赖氨酸亲和配基后制得了新型纳米纤维亲和膜,探讨了温度、时间和pH值对其吸附胆红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纤维直径范围为50~250 nm,纤维呈三维卷曲形态,杂乱堆积形成蓬松高孔隙率的纳米纤维膜,水通量可达到0.42 mL/(cm^2·s);经赖氨酸表面修饰后,对胆红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378.6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溶液喷射纺丝技术 PVDF纳米纤维 胆红素 亲和吸附
下载PDF
硬脂酸改性南荻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振雷 易自力 +1 位作者 李蒙 汪盛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14-18,共5页
超声波辅助稀酸法制备南荻纤维素纳米晶(NCC),因NCC附有大量羟基、羧基等亲水性官能团,为了提高其疏水性能和机械性能,加入一定量硬脂酸对NCC进行改性,经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置入55℃下鼓风干燥机中烘干48 h,即可得到硬脂酸改性的疏水... 超声波辅助稀酸法制备南荻纤维素纳米晶(NCC),因NCC附有大量羟基、羧基等亲水性官能团,为了提高其疏水性能和机械性能,加入一定量硬脂酸对NCC进行改性,经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置入55℃下鼓风干燥机中烘干48 h,即可得到硬脂酸改性的疏水NCC。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接触角分析仪对NCC的表面形貌和疏水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CC构成块状荷叶面结构,经硬脂酸表面改性后引入了憎水基团甲基,使其具备一定的疏水性能,在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下疏水角可高达到10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超声波辅助稀 南荻 纤维素纳米 硬脂 疏水改性
下载PDF
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尺寸对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红彦 王佐成 +2 位作者 刘逸轩 高峰 汤得怀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研究了限域在几种不同尺寸的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内赖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构分析表明:随着纳米管管径的减小,限域其中的赖氨酸分子构型的形变越来越明显,骨架碳原子间的键角明显增大;手...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研究了限域在几种不同尺寸的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内赖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构分析表明:随着纳米管管径的减小,限域其中的赖氨酸分子构型的形变越来越明显,骨架碳原子间的键角明显增大;手性碳上的H与氨基N的距离逐渐变小.反应通道研究发现:标题反应在不同尺寸的纳米管内具有不同的通道,在SWCNT(5,5),SWCNT(6,6)和SWCNT(7,7)分别具有1个、4个和3个反应通道.势能面计算表明,赖氨酸限域在SWCNT(5,5)时,手性转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垒被降到最低值192.8kJ·mol-1,是由手性碳上的质子向氨基氮和氨基上的质子向羰基氧双质子协同迁移的过渡态产生的.与裸反应的此通道决速步能垒252.6kJ·mol-1相比较有显著降低.结果表明:SWCNT(5,5)对赖氨酸的手性转变反应具有较好的限域催化作用,可作为实现赖氨酸旋光异构的纳米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手性转变 ONIOM方法 密度泛函 过渡态
下载PDF
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赖氨酸、蛋氨酸及VB_2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齐德生 刘凡 +2 位作者 于炎湖 何万领 涂华荣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5期37-39,共3页
研究了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赖氨酸、蛋氨酸、VB2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pH2.0和pH8.0时,蒙脱石对赖氨酸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4.1和49.26mg/g,改性蒙脱石对赖氨酸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5.45和33.78mg/g。在蛋氨酸含量低于0.2%时,蒙脱... 研究了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赖氨酸、蛋氨酸、VB2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pH2.0和pH8.0时,蒙脱石对赖氨酸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4.1和49.26mg/g,改性蒙脱石对赖氨酸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5.45和33.78mg/g。在蛋氨酸含量低于0.2%时,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蛋氨酸不吸附。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VB2的吸附符合Nernst模型,为分配吸附。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吸附赖氨酸及VB2后,可被部分解吸。改性蒙脱石对赖氨酸、VB2的吸附量较蒙脱石低,而解吸率较蒙脱石高,提示蒙脱石经改性处理后,可以获得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改性蒙脱石 VB2 吸附规律 饲料 解吸率 营养
下载PDF
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诗国 甘凯 +7 位作者 李征 沈守荣 向娟娟 李小玲 范松青 吕红斌 曾朝阳 李桂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4-1117,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的非病毒纳米颗粒基因传递载体。本研究主要阐述其生物相容性,为其进一步的体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胞转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介导质粒DNA和反义... 背景与目的: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的非病毒纳米颗粒基因传递载体。本研究主要阐述其生物相容性,为其进一步的体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胞转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介导质粒DNA和反义寡核苷酸的转染能力,随后通过血浆蛋白反应滤过试验和红细胞聚集试验进一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介导质粒DNA和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的能力显著下降。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DNA(/ODN)复合物可与小鼠血浆蛋白成分结合,并可引起红细胞聚集。结论: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可能与含血清培养基中的血浆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体外细胞转染效率。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可能与体内外周血血浆蛋白和外周血红细胞反应而影响其体内基因传递能力,其生物相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 纳米颗粒 生物相容性 基因传递 反义寡核苷 非病毒载体
下载PDF
Dip-pen刻蚀技术直接构建聚-L-赖氨酸纳米结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化岚 魏刚 +3 位作者 刘志国 王丽 宋永海 李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759,共3页
Dip-pen nanolithography(DPN) has been developed to pattern monolayer film of various molecules in submicrometer dimensions through the controlled movement of ink-coat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tip on a desired su... Dip-pen nanolithography(DPN) has been developed to pattern monolayer film of various molecules in submicrometer dimensions through the controlled movement of ink-coat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tip on a desired substrate, which makes DPN a potentially powerful tool for making the functional nanoscale devices. In this letter, using direct-write dip-pen nanolithography to generate nanoscale patterns of poly-L-lysine on mica was described. Poly-L-lysine molecules can anchor themselves to the mica surface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force, so stable poly-L-lysine patterns, such as square, line, circle and cross, could be obtained on freshly cleaved mica surface. From AFM image of the patterned poly-L-lysine nanostructures on mica, we know that poly-L-lysine was flatly bound to the mica surface. These oriented patterns of poly-L-lysine on mica can provide the prospect of building functional nanodevices and offer new options for this technique in a variety of other significant bio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pen刻蚀技术 聚-L- 纳米结构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与多聚赖氨酸(PLL)纳米粒的制备、结构验证及其空间结构表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易 文曦琳 +3 位作者 孙红武 葛晓东 李妹玲 文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4,327,共7页
目的 探讨葡聚糖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与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结构验证和空间结构表征。方法 在共沉淀法制备葡聚糖修饰的SPIO基础上,加入PLL制备出一种新的SPIO-PLL纳... 目的 探讨葡聚糖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与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结构验证和空间结构表征。方法 在共沉淀法制备葡聚糖修饰的SPIO基础上,加入PLL制备出一种新的SPIO-PLL纳米粒,利用粒度电位分析仪、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SPIO-PLL的粒径、电位、形貌学进行检测;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及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对SPIOPLL连接成功与否进行验证;高精度的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对SPIO-PLL的结构、形态及连接状态进行空间结构表征。结果 粒度电位分析和TEM结果显示SPIO-PLL的平均粒径为7.37 nm,平均电位为13.6 mV;GPC、FTIR及1HNMR结果显示SPIO及PLL之间已经成功连接;高精度AFM清楚显示出SPIO与PLL之间以亚胺键形式稳定相连。 结论 成功制备出一种性质稳定、粒径较小的新型SPIO-PLL纳米粒,这将对随后的肿瘤特异性探针制备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PLL) 纳米 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 结构 表征
下载PDF
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5
16
作者 屈建莹 朱莉莉 +2 位作者 康世平 娄童芳 霍佳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6-1168,1173,共4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将该电极置于pH 6.7的0.01 mol·L^(-1)L-赖氨酸溶液中,于电位1.0~2.5 V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LL/MWCNT's/GCE)。... 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将该电极置于pH 6.7的0.01 mol·L^(-1)L-赖氨酸溶液中,于电位1.0~2.5 V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LL/MWCNT'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据此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过氧化氢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3×10^(-4)~1.3×10^(-2)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5×10^(-4)mol·L^(-1)。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92.4%~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 多壁碳纳米 过氧化氢
下载PDF
赖氨酸辅助高分散金粒子修饰氮掺杂TiO_2纳米管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安会琴 于育才 +5 位作者 闫琳 吴婷婷 李晓峰 贺晓凌 赵莉芝 黄唯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34-2042,共9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联合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氮掺杂TiO_2纳米管,并以该纳米管为载体,采用绿色无毒的赖氨酸作为链接剂和螯合剂,一步实现金粒子在TiO_2纳米管上的高度分散,制备得到高分散金粒子修饰氮掺杂TiO_2纳米管催化剂(Au/N-TiO_2纳米管)... 通过溶胶-凝胶法联合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氮掺杂TiO_2纳米管,并以该纳米管为载体,采用绿色无毒的赖氨酸作为链接剂和螯合剂,一步实现金粒子在TiO_2纳米管上的高度分散,制备得到高分散金粒子修饰氮掺杂TiO_2纳米管催化剂(Au/N-TiO_2纳米管).表征了产物的形貌、结构、光学特性及组成,通过紫外光下甲基橙水溶液的光降解率评价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讨论了氮掺杂量、金负载量、赖氨酸及焙烧对合成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赖氨酸存在下,金粒子在TiO_2纳米管上呈高度分散状态,未发生聚集.且与纯TiO_2纳米管相比,Au/N-TiO_2纳米管显示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Au/N-TiO_2纳米管的高催化活性是由于氮掺杂后引起的TiO_2带隙能窄化、金粒子在载体上的高分散状态及金与TiO_2形成的肖特恩势垒引起的低电子-空穴复合率共同作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 氮掺杂 金粒子 光降解甲基橙
下载PDF
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多聚赖氨酸修饰及其体外释放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焦岩 高嘉宁 +3 位作者 常影 佟佳路 韩赫 景文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67,共6页
采用亲水性阳离子多肽多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L)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修饰叶黄素纳米脂质体(LUT-NLP),构建新型ε-PLL修饰纳米脂质体载运体系,提高对脂溶性叶黄素的包封和释放性能。采用反向溶剂法制备LUT-NLP,通过单因素试验和... 采用亲水性阳离子多肽多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L)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修饰叶黄素纳米脂质体(LUT-NLP),构建新型ε-PLL修饰纳米脂质体载运体系,提高对脂溶性叶黄素的包封和释放性能。采用反向溶剂法制备LUT-NLP,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ε-PLL修饰LUT-NLP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修饰前后LUT-NLP的结构特征和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在ε-PLL用量0.08%、pH 6.0、修饰时间2.0 h时,叶黄素的包封率可达95.36%;动态光散射分析表明修饰后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99.4±8.4) nm,多分散指数(PDI)降低(<0.3),膜电位升高;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由于静电吸附作用,ε-PLL与脂质体表面结合形成保护包覆结构;体外释放性能评价结果显示,经ε-PLL修饰的LUT-NLP在胃肠液环境中对叶黄素的释放率显著升高。ε-PLL修饰可改善脂质体结构,增强对脂溶性叶黄素的包封效果和胃肠消化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 修饰 叶黄素 纳米脂质体 释放性能
下载PDF
赖氨酸原位修饰法制备氨基化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玉贵 方毅 +2 位作者 雷蕾 张谐天 梁敏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4-1678,共5页
本文以钛酸正四丁酯为钛源、赖氨酸为修饰剂,研究了原位修饰法制备氨基化纳米二氧化钛的实验条件,并通过SEM、FT-IR、TG对制得的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赖氨酸添加量为4.0g、pH值为10.0、温度为100℃的实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TiO... 本文以钛酸正四丁酯为钛源、赖氨酸为修饰剂,研究了原位修饰法制备氨基化纳米二氧化钛的实验条件,并通过SEM、FT-IR、TG对制得的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赖氨酸添加量为4.0g、pH值为10.0、温度为100℃的实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TiO2形貌呈鳞片型密集排列,鳞片厚度为10nm左右,其氨基含量达2.8mmol·g-1。由此证实,通过赖氨酸的原位修饰可以实现纳米TiO2的氨基化,并能调控纳米TiO2表面的氨基含量及其形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原位修饰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pH值对纳米银及其与赖氨酸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磊 姬文晋 +2 位作者 宋巍 陈志舜 赵肃清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纳米银,调节pH值,加入赖氨酸溶液,通过紫外光谱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pH对纳米银及纳米银-赖氨酸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考察赖氨酸与纳米银的相互作用方式。紫外光谱显示纳米银和纳米银-赖氨酸体系在pH值...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纳米银,调节pH值,加入赖氨酸溶液,通过紫外光谱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pH对纳米银及纳米银-赖氨酸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考察赖氨酸与纳米银的相互作用方式。紫外光谱显示纳米银和纳米银-赖氨酸体系在pH值为5~10时,均具有较强的吸收峰;应用动态光散射测定了不同pH的纳米银及其赖氨酸体系的粒径及强度自相关函数,在pH值为5~10时,粒径分布均匀,DLS自相关曲线平滑,说明纳米银和纳米银-赖氨酸体系稳定性良好;SERS研究了pH为4、7、10时,赖氨酸在银粒子表面的吸附作用,体系出现比较明显的赖氨酸特征峰,当pH为4时,为δ(NH3+)的1444cm^(-1)谱峰和δ(COO-)的1576cm^(-1),此时赖氨酸通过氨根和羧酸根共同与银纳米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当pH为10时,NH_3^+发生去质子化,此时赖氨酸只出现COO-的伸缩振动在1576cm^(-1)处,说明此条件下赖氨酸以羧酸根吸附在银粒子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PH值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动态光散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