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北缘西段小赛什腾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盼龙 李永军 +5 位作者 段丰浩 庄玉军 支倩 辜平阳 高吉鹏 杨高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92-3313,共22页
位于柴北缘西段的小赛什腾山分布大量海西晚期中酸性岩浆岩,其形成时代和成因类型对揭露区域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小赛什腾山二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 位于柴北缘西段的小赛什腾山分布大量海西晚期中酸性岩浆岩,其形成时代和成因类型对揭露区域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小赛什腾山二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272±3 Ma和273±2 Ma,指示两者均形成于早—中二叠世。地球化学结果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为准铝质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两者均不同程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等,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的弧岩浆地球化学特征。锆石Lu-Hf同位素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正的εHf(t)值(2.04~8.16)和较年轻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0.77~1.16 G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小赛什腾山早—中二叠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均为宗务隆洋俯冲消减的产物,石英闪长岩为玄武质洋壳板片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遭受地幔橄榄岩混染而成,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洋壳熔融产生的岩浆底侵加热由新生地壳和古老基底地壳构成的混合地壳,在角闪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消减 早—中二叠世 宗务隆洋 赛什腾 柴北缘西段
下载PDF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址风特性分析
2
作者 相守贵 余培林 +2 位作者 祁栋林 樊万珍 罗庆云 《青海科技》 2023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利用2020年9月~2022年8月青海省冷湖赛什腾山区域自动站小时风向风速数据,按照年、季节、月、昼夜分别统计分析赛什腾山的风向和风速变化规律;同时按照季节、月分析了赛什腾山大风日数的出现频次和出现占比。结果表明:赛什腾山全年盛行... 利用2020年9月~2022年8月青海省冷湖赛什腾山区域自动站小时风向风速数据,按照年、季节、月、昼夜分别统计分析赛什腾山的风向和风速变化规律;同时按照季节、月分析了赛什腾山大风日数的出现频次和出现占比。结果表明:赛什腾山全年盛行风以W-NW为主,次盛行风为S-SW,偏东风的次数较少;春季盛行风向是SSW-WSW方向;夏季盛行风向为NE,次盛行风为SSW-WSW;秋季风向频率最高为SSW,次主导风为WNW-NNW;冬季风向所占比例最高为W-WNW。昼夜盛行风差异较大,夜间盛行风以西北风为主,白天盛行风以西南风为主。赛什腾山平均风速逐月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10月份开始风速逐步增大,至5月达最大,以后风速逐步减小。季节排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冷湖地区与赛什腾山风速月际、季节和日变化不相同,可能是赛什腾山和冷湖站地形、海拔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什腾 风向 风速 大风
下载PDF
赛什腾山和冷湖镇日照时数对比分析
3
作者 吉秀娟 赵小红 +1 位作者 李海英 樊万珍 《青海科技》 2023年第1期149-152,共4页
利用冷湖赛什腾山和冷湖镇气象观测站日照资料,对冷湖赛什腾山和冷湖镇两站日照时数的季节、月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具体季节表现有所不同,其中赛什腾山春秋日照时数多、冬夏日... 利用冷湖赛什腾山和冷湖镇气象观测站日照资料,对冷湖赛什腾山和冷湖镇两站日照时数的季节、月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具体季节表现有所不同,其中赛什腾山春秋日照时数多、冬夏日照时数少,日照百分率夏季最小、秋季最大;分月来看两地日照时数的月变化均表现出波折起伏的变化状况,出现了两个峰值,赛什腾山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月、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0月;从影响气象因素来看,赛什腾山日照时数与水汽压、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分析结果对认识该地区气候背景和太阳能资源状况、开展赛什腾山天文台天文观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湖镇 赛什腾 日照时数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锡铁山左行逆冲断裂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根厚 冉书明 李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24-230,共7页
本文在对赛什腾 锡铁山斜冲断裂构造重点地段详细构造解析的基础上 ,结合沉积、地球物理资料对该斜冲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代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断裂形成与区域地质背景的关系 ,提出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赛什腾、绿梁山、锡铁山是... 本文在对赛什腾 锡铁山斜冲断裂构造重点地段详细构造解析的基础上 ,结合沉积、地球物理资料对该斜冲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代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断裂形成与区域地质背景的关系 ,提出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赛什腾、绿梁山、锡铁山是向南斜向逆覆于新第三纪沉积岩之上的无根推覆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赛什腾-锡铁山 新第三纪 斜向逆冲断裂 沉积岩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小赛什腾山晚古生代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和政军 许志琴 +1 位作者 杨经绥 崔军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赛什腾 晚古生代 放射虫
下载PDF
柴北缘赛什腾地区早古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秉璋 付长垒 +3 位作者 潘彤 李青 逯永卓 金婷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23-2742,共20页
柴北缘赛什腾地区发育大量早古生代岩浆岩,记录了原特提斯洋演化的重要信息,对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秦祁昆增生和碰撞造山过程。本文报道了柴北缘赛什腾地区早-中奥陶世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 柴北缘赛什腾地区发育大量早古生代岩浆岩,记录了原特提斯洋演化的重要信息,对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秦祁昆增生和碰撞造山过程。本文报道了柴北缘赛什腾地区早-中奥陶世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资料。早-中奥陶世岩浆岩主要包括花岗闪长岩、变辉绿岩和变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年龄是485Ma,变辉绿岩年龄是473Ma,变辉长岩年龄为470~464Ma。花岗闪长岩为弱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类,轻重稀土分馏较强烈,La/Yb比值为18.0~25.1,(La/Yb)_(N)为12.9~18.0,Sr/Y比值(30.0~44.8)较高,Eu具轻度负异常,全岩ε_(Nd)(t)为+1.1~+3.4,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8~0.7060,锆石ε_(Hf)(t)为+9.4~+11.3。变辉绿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较高的MgO(5.31%~8.79%)含量和Mg^(#)值(47~58),其Al_(2)O_(3)和CaO含量分别为14.5%~18.07%和7.79%~11.92%,TiO_(2)含量(0.41%~0.83%)较低;此外,其稀土总量较低(26.0×10^(-6)~62.5×10^(-6)),轻重稀土分馏弱,(La/Yb)_(N)为3.3~4.0,基本不具Eu异常(δEu=0.9~1.1);全岩ε_(Nd)(t)为+2.2~+5.5,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9~0.7055,锆石ε_(Hf)(t)为+7.3~+9.1。变辉长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类,富FeO^(T)(11.79%~15.45%)、低MgO(3.41%~5.23%)和Mg^(#)(31~44),TiO_(2)含量较高(介于1.06%~1.57%);其稀土总量较低(59.2×10^(-6)~121.6×10^(-6)),轻重稀土分馏弱,(La/Yb)_(N)为3.2~5.7,不具Eu异常(δEu=0.9~1.1);全岩ε_(Nd)(t)为+1.4~+1.9,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2~0.7044,锆石ε_(Hf)(t)为+7.5~+13.9。根据以上地球化学特征推断:花岗闪长岩源于有一定程度加厚的新生岛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变辉长岩和变辉绿岩则源于亏损地幔楔,形成于俯冲相关的岩浆弧环境。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赛什腾地区早古生代主要存在~514Ma、485~464Ma、444~437Ma三期岩浆岩,形成于原特提斯洋洋内和陆缘俯冲(514~450Ma)以及闭合后陆陆碰撞过程(445~42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岩浆活动 构造演化 赛什腾 柴北缘
下载PDF
柴北缘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4
7
作者 彭璇 庄玉军 +3 位作者 辜平阳 时超 何世平 曹佰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1-239,共19页
小赛什腾山位于柴北缘的西北部,笔者对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对片麻状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年龄为(422.1±1.6)Ma,指示该岩体为晚志留世... 小赛什腾山位于柴北缘的西北部,笔者对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对片麻状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年龄为(422.1±1.6)Ma,指示该岩体为晚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分显示高硅(SiO_(2)为70.16%~72.43%)、高碱(Na_(2)O+K_(2)O为7.20%~9.04%)和较高的K_(2)O/Na_(2)O值(>1),低镁(MgO为0.82%~1.29%)、磷(P_(2)O_(5)为0.09%~0.13%)及钛(TiO_(2)为0.3%~0.49%),铝饱和指数A/CNK值大于1,里特曼指数小于3.3,属于过铝质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并且它们稀土元素总量高,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为0.73~0.96)。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模式图上曲线一致向右倾斜,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都具有相似的配分型式,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亏损高场强元Nb、Ti的地球化学特征。全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21~752℃,平均值为739℃,属于I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片麻状花岗岩的ε_(Hf)(t)均为负值(-6.47~-12.85),模式年龄T_(DM2)平均值是2030Ma,指示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的源区物质有中元古代的古老地壳物质混入,该花岗岩形成时有流体加入,由地壳基底物质重熔形成。综合分析后认为小赛什腾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状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赛什腾 柴北缘
下载PDF
小赛什腾山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世悦 张跃 +4 位作者 孙娇鹏 彭渊 马帅 邵鹏程 刘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取自小赛什腾山的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给出了437±10 Ma与487±14 Ma(XSST01)、390.8±9.1 Ma(XSST02)、400.1±7.9 Ma与445.8±10 Ma(XSST03)5组206Pb/238U平均年龄结果,这表明小赛... 取自小赛什腾山的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给出了437±10 Ma与487±14 Ma(XSST01)、390.8±9.1 Ma(XSST02)、400.1±7.9 Ma与445.8±10 Ma(XSST03)5组206Pb/238U平均年龄结果,这表明小赛什腾山地区存在470-480 Ma、440-450 Ma和390-400 Ma三期古生代花岗质岩浆侵入旋回,更正了小赛什腾山地区花岗岩均形成于海西期的认识?将本次给出的年代学数据与柴北缘构造带古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年代学格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赛什腾山地区490-400 Ma花岗岩侵位时间、期次与整个柴北缘构造带其他地区基本一致,这些年代学数据为证实小赛什腾山是柴北缘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认为,奥陶纪初期(470-480 Ma)岩浆岩的形成与柴北缘洋洋壳向北俯冲有关,奥陶纪末期(440-450 Ma)的花岗岩形成于同造山陆-陆碰撞环境,早泥盆世(390-400 Ma)花岗岩与俯冲-碰撞晚期岩石圈拆沉有关,初步厘定了约490-400 Ma小赛什腾山一带的大地构造演化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什腾 古生代 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地质意义
下载PDF
赛什腾山一带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旭明 刘广 梁国庆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0-254,共5页
赛什腾火山岩广泛分布于柴北缘构造带的赛什腾山一带,为一套中基性火山熔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安山岩。前人将该套火山岩划归为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但缺乏同位素测年数据及古生物化石依据,笔者对赛什腾... 赛什腾火山岩广泛分布于柴北缘构造带的赛什腾山一带,为一套中基性火山熔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安山岩。前人将该套火山岩划归为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但缺乏同位素测年数据及古生物化石依据,笔者对赛什腾火山岩中玄武安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256.9±0.7)Ma的测年数据,时代为晚二叠世,与滩间山群的形成时代明显不同,说明赛什腾火山岩与区域上滩间山群火山岩为不同时期岩浆喷发活动形成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赛什腾火山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的构造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什腾 火山岩 构造环境 LA-ICP-MS 晚二叠世
下载PDF
青海赛什腾山早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辛存林 谢庆豪 +1 位作者 董凯 廖建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8-916,共9页
为揭示柴北缘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用 X射线荧光光谱(XP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等方法对赛什腾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全岩地球化学与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赛什腾山岩体富含 SiO2(64.23%~71.5... 为揭示柴北缘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用 X射线荧光光谱(XP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等方法对赛什腾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全岩地球化学与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赛什腾山岩体富含 SiO2(64.23%~71.56%)、Al2 O3(14.03%~18.36%);K2 O/Na2 O值平均为0.48,具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特征;岩石相对富集 Th、U、Sr,亏损 Ta-Nb、Ti、Pb;稀土总量变化幅度较大(74.29×10-6~169.11×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弱 Eu 负异常特征;主微量元素图解及对比分析显示出Ⅰ型花岗岩特点。结合其他资料,可以认为赛什腾山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是地幔上侵混染了大陆地壳形成的产物,该花岗岩侵位时南祁连洋尚未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岛弧 赛什腾
下载PDF
冷湖赛什腾山光学天文台址勘选结果及暗夜保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李才 杨帆 +22 位作者 何飞 陈孝钿 张春光 孙唯佳 李睿玥 段晓苇 王坤 任安炳 刘念 罗志全 罗杨平 刘其利 盘军 平一鼎 赵勇 尧中华 田才让 许存平 樊万珍 张仙 马季芳 曹子皇 李彬 《青海科技》 2022年第3期46-59,共14页
青海省地处中国版图的中部偏西地区,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耸。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海拔在3000米左右,四周由海拔4000米~6000米的山岭环绕。整个区域的气候特征是干燥少雨,地貌以戈壁荒漠为主。冷湖镇位于青、甘、新三省区交界处,高... 青海省地处中国版图的中部偏西地区,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耸。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海拔在3000米左右,四周由海拔4000米~6000米的山岭环绕。整个区域的气候特征是干燥少雨,地貌以戈壁荒漠为主。冷湖镇位于青、甘、新三省区交界处,高山沙漠的气候特征尤为明显,长期历史记录显示,冷湖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下,日照充沛,地貌奇特,夜空晴朗。各种环境因素显示这里具备良好的天文观测基础条件。同时,该区域有大面积的风蚀雅丹,且比邻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些成为了天文台址选址的不利因素。2017年10月,青海省海西州政府与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启动了冷湖光学天文台址勘选。在青海省、州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取得了冷湖赛什腾山区光学天文观测台址勘选的重大成果。文章基于历史气象记录、卫星遥感数据和光学天文观测台址参数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呈现冷湖赛什腾光学天文台址的质量。优质的光学天文台址是天文学领域获取原创性科学成果的战略资源,文章也针对台址资源的规划和保护,从选址科学任务的角度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湖 赛什腾 光学天文 台址勘选 暗夜保护
下载PDF
青海省冷湖镇小赛什腾山地区奥陶纪闪长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时代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海东 鲁海妍 +2 位作者 张莹 孙丰全 徐云甫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第6期13-16,共4页
本文建立在"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青海省冷湖镇赛什腾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工作区所出露奥陶纪闪长岩测试分析、岩石类型、展布特征、构造控制因素的研究,进而对其中规模最大的花岗闪长... 本文建立在"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青海省冷湖镇赛什腾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工作区所出露奥陶纪闪长岩测试分析、岩石类型、展布特征、构造控制因素的研究,进而对其中规模最大的花岗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化学分析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实现了对其构造环境的判别,通过对闪长岩岩体取得样品的测试及其与周边围岩的接触关系,确定了其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什腾山地区 奥陶纪闪长岩 岩石化学特征 时代探讨 青海省
下载PDF
连续电磁剖面法在赛什腾山前逆掩推覆构造识别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耀华 杨进 陈迎宾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3-778,共6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发育,地表条件差,地震勘探困难,为此在该区开展了连续电磁剖面法勘探研究。采用Robust、远参考、静态校正多种预处理方法有效压制了干扰,提高了数据品质。通过综合应用Bostick、CMI和二维连续介...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发育,地表条件差,地震勘探困难,为此在该区开展了连续电磁剖面法勘探研究。采用Robust、远参考、静态校正多种预处理方法有效压制了干扰,提高了数据品质。通过综合应用Bostick、CMI和二维连续介质反演方法突出了有效异常,清晰地揭示了赛什腾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的发育特征,明确了山前逆掩推覆断裂下盘地层空间展布及该区的盆山接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电磁剖面法 赛什腾 逆掩推覆构造 Robust估算技术
下载PDF
东昆仑地区赛什腾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其物质来源及地层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13
14
作者 靳立杰 周汉文 +1 位作者 朱云海 林启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1-703,共13页
出露于东昆仑地区的赛什腾组是一套变碎屑岩,底部为具鲍马序列的深海浊流沉积,往上总体为下细上粗的浅海–滨浅海沉积,构成一套海退沉积序列,是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闭合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记录。由于赛什腾组中缺少化石记录,前人对其地... 出露于东昆仑地区的赛什腾组是一套变碎屑岩,底部为具鲍马序列的深海浊流沉积,往上总体为下细上粗的浅海–滨浅海沉积,构成一套海退沉积序列,是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闭合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记录。由于赛什腾组中缺少化石记录,前人对其地层时代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赛什腾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的研究,恢复了物源区经历的几期重大构造–岩浆事件,对其物质来源及沉积时代进行了约束,为构建东昆仑及其邻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参考。研究得到赛什腾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存在>2500 Ma、2300~2600 Ma、1600~1800 Ma、800~1200 Ma和421~600 Ma五个年龄区间,相应指示其最终物源区可能存在古老结晶基底,并先后经历了早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早元古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格林威尔运动)、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和早古生代构造–岩浆事件(原特提斯洋演化阶段);将赛什腾组碎屑锆石年龄与恢复得到的古水流方向相结合,推测北部邻区的白沙河岩组、小庙群、万宝沟群和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活动及原特提斯洋演化后期在东昆仑地区形成的大量中酸性岩浆岩是其主要物源;根据得到的年龄为421±7 Ma的最年轻碎屑锆石,结合侵入其中的年龄为413.8±0.8 Ma的二长花岗岩,将赛什腾组的沉积时代限定于421~413 Ma,结束了前人对其形成时代的争议;并进一步根据赛什腾组是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发生俯冲消减直至碰撞闭合的填满沉积序列,提出赛什腾组的地层沉积时代可认为是东昆仑地区局部原特提斯洋发生闭合的最大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赛什腾 碎屑锆石年代学 构造-岩浆事件 物源 地层时代 东昆地区原特提斯洋闭合时间
下载PDF
东昆仑黑海地区赛什腾组变质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质来源的制约 被引量:4
15
作者 靳立杰 王继林 +4 位作者 周汉文 孙天河 王子圣 李春稼 于春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786,共9页
东昆仑地区出露的赛什腾组为一套边缘前陆盆地沉积,是原特提斯洋在东昆仑地区俯冲消减到碰撞闭合的沉积记录。对赛什腾组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物源区的类型和性质。本次对东昆仑黑海地区赛什腾组的沉积序列进行... 东昆仑地区出露的赛什腾组为一套边缘前陆盆地沉积,是原特提斯洋在东昆仑地区俯冲消减到碰撞闭合的沉积记录。对赛什腾组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物源区的类型和性质。本次对东昆仑黑海地区赛什腾组的沉积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典型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黑海地区赛什腾组的变质碎屑岩原岩主要为杂砂岩,少量的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其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及大陆岛弧。赛什腾组主要来自陆源碎屑岩或中酸性岩浆岩等长英质物质来源区,并且在沉积过程中有白沙河岩组、小庙岩群、万宝沟群等古老沉积组分的加入。此外,原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岛弧花岗岩,也为赛什腾组提供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大地构造背景 赛什腾 黑海地区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赛什腾地区石英脉型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保广普 张林 张海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6,共8页
赛什腾金矿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是复合内生石英脉型金矿床。赛什腾金矿赋存于加里东期石英脉及其接触带和剪切蚀变带中,具有石英脉集中发育、矿化集中、金含量高、水系异常套合好的特征。处在同一构造单元(柴达木北缘结合带)和同一... 赛什腾金矿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是复合内生石英脉型金矿床。赛什腾金矿赋存于加里东期石英脉及其接触带和剪切蚀变带中,具有石英脉集中发育、矿化集中、金含量高、水系异常套合好的特征。处在同一构造单元(柴达木北缘结合带)和同一成矿亚带(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同-成矿亚带)中的滩涧山蚀变岩型金矿、野骆驼泉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红柳沟石英脉型金矿床和赛什腾复合内生石英脉型金矿在不同成矿时代、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通过对比研究该地区金矿床的特征,对总结成矿规律和综合找矿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什腾 石英脉型 金矿床 成矿规律 综合找矿 柴达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地区伸展构造解析初论
17
作者 田承盛 《青海地质科技情报》 1996年第1期5-10,共6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地区位于柴北缘西段嗷唠河--赛什腾山主峰一带。该区在晚奥陶世,晚泥盆世,三叠纪,侏罗纪及新生代均遭受了引张作用,形成了不同规模,不民层次,不同级别的伸展构造。
关键词 伸展构造 柴达木盆地 赛什腾山地区
下载PDF
青海小赛什腾山地区达肯大坂岩群中新解体出一套变火山岩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立轩 何世平 +2 位作者 庄玉军 李普涛 段忠志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共18页
达肯大坂岩群(Pt1D.)是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的结晶基底,为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深变质岩系,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通过1∶5万专项地质调查,在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苏干湖南小赛什腾山一带原划归达肯大坂岩群中,新填绘出一套糜棱岩... 达肯大坂岩群(Pt1D.)是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的结晶基底,为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深变质岩系,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通过1∶5万专项地质调查,在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苏干湖南小赛什腾山一带原划归达肯大坂岩群中,新填绘出一套糜棱岩化变中酸性火山岩系与达肯大坂岩群岩石组合存在明显差异。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其中变流纹岩原岩形成年龄为(435.2±1.5)Ma、变英安岩原岩形成年龄为(430.6±2.6)Ma,表明该套糜棱岩化变中酸性火山岩系形成于早志留世。经综合分析,将其从达肯大坂岩群中解体出来,暂划归滩间山群。同时,获得侵入变英安岩中的糜棱岩化花岗岩脉原岩形成年龄为(269.3±1.8)Ma,并获得(1607±14)Ma上交点年龄,代表其母岩形成年龄或岩浆侵入过程中捕获古老围岩的年龄;此外,获得糜棱岩化变英安岩构造热事件年龄为(265.7±4.0)Ma,晚于发育左行剪切揉皱糜棱岩化花岗岩脉的形成时代,表明新解体出的变火山岩系发生左行剪切作用的时代为花岗岩脉侵入之后的晚华力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肯大坂岩群 变火山岩系 LA-ICP-MS锆石U-PB测年 滩间山群 赛什腾
下载PDF
青海小赛什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振福 袁涛 徐春样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5年第B08期87-90,共4页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预测可达中型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什腾铜矿 斑岩铜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省赛什腾山地区三角顶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文恺 晁海德 +2 位作者 王生云 吴少锋 丁成旺 《黄金》 CAS 2018年第9期13-17,共5页
三角顶金矿床地处南祁连山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位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PbZn-Au-W-Sn(Cu、Co、稀土)成矿带赛什腾山成矿亚带。三角顶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石英脉型,次为黄褐色碎裂岩化、褐铁矿化蚀变花岗闪长岩型... 三角顶金矿床地处南祁连山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位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PbZn-Au-W-Sn(Cu、Co、稀土)成矿带赛什腾山成矿亚带。三角顶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石英脉型,次为黄褐色碎裂岩化、褐铁矿化蚀变花岗闪长岩型。含矿石英脉产出于花岗闪长岩节理、裂隙中,北西向构造为主要的控矿因素,围岩蚀变有青磐岩化、硅化、钾化,局部可见糜棱岩化。1∶1万土壤测量显示,矿区内Au异常明显,共圈定组合异常13处,其中AP4、AP5、AP7、AP9异常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方向 三角顶金矿床 赛什腾山地区 青海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