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措勤-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岳相元 马润则 张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3-570,共8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中广泛发育的碰撞—后碰撞岩浆岩记录了新生代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的全过程以及拉萨地块在碰撞-后碰撞之后的岩浆作用类型。基于对措勤—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球...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中广泛发育的碰撞—后碰撞岩浆岩记录了新生代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的全过程以及拉萨地块在碰撞-后碰撞之后的岩浆作用类型。基于对措勤—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资料的分析,表明火山岩中以明显富碱和高钾为特征;Sr同位素呈递增而Nd同位素呈递减趋势,其中87Sr/86Sr=0.710 352~0.732 268,εNd=-3.41~-15.82,其地球化学类型明显不同于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即本区87Sr/86Sr比值更高,εNd更低,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过程中,拉萨地块比青藏高原北部融入了更多的印度板块地壳端元的成分;在中新世中早期印度大陆板块已经向北A型俯冲到拉萨地块基底西段并发生岩石圈不同层次的部分熔融、岩石圈断离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拉萨地块 措勤-赛利普地区 新生代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西藏措勤-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组成及源区性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岳相元 马润则 +2 位作者 付小文 韩文文 李湘玉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61,共5页
对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资料分析,揭示了赛利普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组成在时代和岩石组合上存在的规律性变化.总体上,随时代变新,Sr,Pb同位素呈递增,Nd同位素呈递减趋势,火山岩中地壳物质贡献明显增加.本区新生代火山岩... 对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资料分析,揭示了赛利普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组成在时代和岩石组合上存在的规律性变化.总体上,随时代变新,Sr,Pb同位素呈递增,Nd同位素呈递减趋势,火山岩中地壳物质贡献明显增加.本区新生代火山岩与青藏高原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北)相比,Sr,Nd和Pb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新近纪以来钾质火山岩显著高87Sr/86Sr、极低143Nd/144Nd值,208Pb/204Pb值普遍偏高,古近纪火山岩这种差别则不明显.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过程中,拉萨地块比青藏高原北部融入了更多喜马拉雅大陆地壳端元成分.中新世早中期,印度大陆板块向北A型俯冲到拉萨地块基底西段,并发生岩石圈不同层次部分熔融、岩石圈断离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赛利普地区 拉萨地块 新生代火山岩 SR-ND-PB同位素
下载PDF
西藏革吉县赛利普地区原唢呐湖组形成环境讨论——以阿母弄勒实测剖面为例
3
作者 殷家慧 侯谦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1期8-12,共5页
近十年中鲜见有关于唢呐湖组沉积环境及形成机理相关探讨。本文结合了前人资料,对赛利普地区唢呐湖定义的碎裂岩化的灰岩作了详尽解释。该区为浅灰色生物碎屑微晶泥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台地。该平台位于阿母弄勒北5324m,出露厚度约110... 近十年中鲜见有关于唢呐湖组沉积环境及形成机理相关探讨。本文结合了前人资料,对赛利普地区唢呐湖定义的碎裂岩化的灰岩作了详尽解释。该区为浅灰色生物碎屑微晶泥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台地。该平台位于阿母弄勒北5324m,出露厚度约110余米,产状较缓,近乎水平;东西延伸不稳,坡形南陡北缓;同时伴有南侧强变形,低变质,北侧均遭受热接触变质的特性。结合地层形貌,岩性组合及大地构造环境对该区域内原定义唢呐湖组岩层分析表明,该区域内地层沉积属于海相碳酸盐台,对应捷嘎组地层,并提出相关形成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利普地区 唢呐湖组 形成环境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赛利普中新世火山岩源区: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保弟 许继峰 +3 位作者 张兴国 陈建林 康志强 董彦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5-278,共14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部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依据主量元素可划分为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系列,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一个超钾质岩石的^(40)Ar-^(39)Ar年龄为17.58Ma,指示出火山活动为中新世。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火山...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部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依据主量元素可划分为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系列,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一个超钾质岩石的^(40)Ar-^(39)Ar年龄为17.58Ma,指示出火山活动为中新世。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火山岩都显示出富集LREE及LILE(Th、U)、亏损HFSE(Nb、Ta、Ti)的特征。超钾质火山岩具有较高的K_2O(6.31%~8.55%)、MgO(6.75%~8.96%)、Cr(270.7×10^(-6)~460.4×10^(-6))、Ni(142.3×10^(-6)~233.9×10^(-6))含量,较高的(^(87)Sr/^(86)Sr)_i (0.71883~0.72732)和较低的ε_(Nd)(-14.78~-15.37),指示可能起源于一个前期亏损并经后期俯冲作用改造的富钾的方辉橄榄岩富集地幔源区。钾质火山岩具有比超钾质火山岩低的K_2O、MgO、Cr、Ni含量以及高的Ba、Sr含量,初始^(87)Sr/^(86)Sr为0.71553~0.71628.初始^(143)Nd/^(144)Nd为0.51197~0.51198,在空间上与超钾质火山岩共生,可能是前者母岩浆的演化产物。钙碱性火山岩具有较高的Sr(881.7×10^(-6)~1309.2×10^(-6))、Sr/Y比值(50~108)和较低的Y(12.05×10^(-6)~18.02×10^(-6)),明显亏损重稀土Yb(0.93×10^(-6)~1.30×10^(-6)),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成分特征但相对高钾,并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_i (0.70928~0.71374)以及高的ε_(Nd)(-7.90~-10.91),指示起源于富钾增厚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区域上拉萨地块超钾质岩、钾质岩与N-S向地堑系在空间上共存、时间上相吻合,由此本文认为拉萨地块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岩和南北向地堑系的形成可能与中新世早期北向俯冲的印度大陆岩石圈断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钾质和钾质岩 埃达克质岩 岩石圈地幔 板片断离 赛利普地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