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赞许性反应的结构、识别及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甄育玲 卢谢峰 李小山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31期112-112,共1页
社会赞许性反应是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或出于自己心理的需要,而表现出良好形象的倾向。社会赞许性反应的维度结构可以从反应偏差和偏差的角度进行区分。对于社会赞许性反应的识别多采用量表测量法、随机反应技术和调查知情者等方... 社会赞许性反应是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或出于自己心理的需要,而表现出良好形象的倾向。社会赞许性反应的维度结构可以从反应偏差和偏差的角度进行区分。对于社会赞许性反应的识别多采用量表测量法、随机反应技术和调查知情者等方法。对社会赞许性反应的控制,大体可从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赞许性反应 自欺 印象管理
下载PDF
社会赞许性反应的本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士奇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2期202-202,209,共2页
本文对影响社会赞许性反应(SDR)的因素及SDR的测量的本土研究进行综述,整理出现有的研究成果及争议问题,为适合中国本土文化的SDR理论的构建和社会赞许性反应量表的修订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社会赞许性反应 测量 本土化
下载PDF
脑电α活动可探测人格测验中的社会赞许性反应
3
作者 曾令伟 王秀超 +1 位作者 刘旭峰 王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人格测验中社会赞许性题目作答时的行为学和脑电(EEG)功率谱指标。方法本研究以自陈式量表作为测试材料,区分普通题目作答和易诱发社会赞许性反应倾向的题目作答两种条件,评估健康被试(n=27)在两种题目作答条件下的行为学和EEG... 目的探讨人格测验中社会赞许性题目作答时的行为学和脑电(EEG)功率谱指标。方法本研究以自陈式量表作为测试材料,区分普通题目作答和易诱发社会赞许性反应倾向的题目作答两种条件,评估健康被试(n=27)在两种题目作答条件下的行为学和EEG差异,主要分析作答反应时、功率谱的头皮分布和非对称性。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社会赞许性作答的反应时显著延长(P=0.026);EEG功率谱分析显示,在刺激后450~550 ms,在以FC3为中心的左侧额中央区,社会赞许性作答条件下α振荡的功率谱显著低于非社会赞许性作答(P=0.002),出现明显事件相关去同步现象;对全脑非对称性的相关分析表明,颞顶区的非对称性与社会赞许性得分呈正相关(R=0.439,P=0.022)。结论自陈式问卷的施测过程中,反应时和左前脑区α功率谱均是社会赞许性题目作答时的敏感探测指标,反映了受试者在社会赞许性作答过程中认知负荷的变化,进一步地,颞顶区的非对称性可以预测个体的社会赞许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赞许性反应 反应 脑电 α功率
下载PDF
社会赞许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丹 黄星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11期201-203,共3页
自从量表的推广使用以来,社会赞许性反应对量表效度,尤其是对自评量表效度的可能影响一直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社会赞许性作为心理测量中长期研究的一个主题,关于其概念化结构的研究并非完全对立不可调和的,可能有意识和无... 自从量表的推广使用以来,社会赞许性反应对量表效度,尤其是对自评量表效度的可能影响一直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社会赞许性作为心理测量中长期研究的一个主题,关于其概念化结构的研究并非完全对立不可调和的,可能有意识和无意识这两方面都被纳入到社会赞许性的概念中了,并且它可能是无意识的类似特质的,就如自我欺骗。关于社会赞许性的未来研究方向,正如Fishe(r2000)所言,"理论上讲,发展出新的社会赞许性偏差量表将会在该领域引发持续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赞许 社会赞许性反应 心理测量
下载PDF
自我促进的人格二元性、生态性及神经机制
5
作者 刘显翠 周爱保 岳红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230,共9页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自我促进是人们对自我认知的积极偏差,研究者根据不同的人格类型将其分为个我取向的自我促进和社会取向的自我促进。近十余年来,关于自我促进的人格二元性在模型测量、生态性及神经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自我促进是人们对自我认知的积极偏差,研究者根据不同的人格类型将其分为个我取向的自我促进和社会取向的自我促进。近十余年来,关于自我促进的人格二元性在模型测量、生态性及神经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模型测量的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自我促进的生态性体现在发展的稳定性、情景可变性、人格规定性和文化特异性等方面;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自我促进与内侧前额叶以及N170、N400、P200、P300和LPP等脑电成分有关。同时,两种取向自我促进的研究可以在优化人才选拔、提高人类工效和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体现其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应该丰富研究策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完善测量工具,更加注重研究的文化生态效度,综合多种技术,进一步探索自我促进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征 个我取向的自我促进 社会取向的自我促进 赞许性反应 神经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