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明清时期赣粤闽边区的人口迁移——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亨江 付火水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本文对明清时期寻乌县的人口迁移作了初步的考察,对人口迁移的动因、分布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以利于我们对明清时期赣粤闽边区人口流动的研究。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赣粤闽边区 人口迁移 寻乌县
下载PDF
艺术学视域下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造型艺术观探析
2
作者 王志强 廖智悦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不仅拥有丰富的种类资源和造型资源,而且极具地方特色,是客家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以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客家地区传统灯彩的实地...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不仅拥有丰富的种类资源和造型资源,而且极具地方特色,是客家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以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客家地区传统灯彩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梳理出客家传统灯彩源流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运用我国传统手工艺研究方法,对灯彩造型和装饰进行分析,提出具象模仿和抽象移情的客家传统灯彩的造型艺术观,为客家民间传统手工艺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客家传统灯彩 造型艺术
下载PDF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研究综述
3
作者 王志强 权亚楠 《天工》 2024年第22期6-8,共3页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窥视客家传统工艺审美的窗口。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客家花灯的民俗文化、音乐与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及其传承保护等内容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现有赣闽粤边区客家造物艺术研究进行分门...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窥视客家传统工艺审美的窗口。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客家花灯的民俗文化、音乐与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及其传承保护等内容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现有赣闽粤边区客家造物艺术研究进行分门别类的综述,探析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的研究动态与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花灯 造物艺术
下载PDF
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道教文化的传播
4
作者 邹春生 谢小燕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唐宋时期是赣闽粤边区道教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时期。通过道教人士的传教活动、地方官府的助教活动以及道教文学作品的传颂等途径,道教文化在赣闽粤边区的传播和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推动了道教在赣闽粤边区的发展,同时加强了官府对该地... 唐宋时期是赣闽粤边区道教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时期。通过道教人士的传教活动、地方官府的助教活动以及道教文学作品的传颂等途径,道教文化在赣闽粤边区的传播和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推动了道教在赣闽粤边区的发展,同时加强了官府对该地区的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民俗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边区 道教文化的传播
下载PDF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花灯的色彩与艺术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志强 曾唯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2期91-94,共4页
花灯在赣闽粤相邻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客家民间社会的日常习俗文化,为客家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传统花灯在色彩运用上富有特点,闪烁着灿烂的民间工匠智慧之光,也凝聚着代代客家艺人的经验,更是窥探客家民系心灵的重要窗口... 花灯在赣闽粤相邻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客家民间社会的日常习俗文化,为客家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传统花灯在色彩运用上富有特点,闪烁着灿烂的民间工匠智慧之光,也凝聚着代代客家艺人的经验,更是窥探客家民系心灵的重要窗口。该文以客家传统花灯的装饰色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客家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花灯色彩运用的分类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从民间工艺视角,指出客家花灯色彩的传统观念与审美特征。花灯作为客家民间手工艺文化的常见载体,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新的造型形式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客家 传统花灯 民间手工艺 色彩 艺术特征
下载PDF
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以毛泽东中央苏区时期农村调查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建新 曾过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2-88,共7页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与赣闽粤边区这个客家大本营地区大致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做的农村调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客家社会的调查,因而这些调查对研究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边区 农村调查 客家社会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赣闽粤边区的人口运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丽琼 游海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外迁逃亡的难民、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避难迁入的人口(难民...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外迁逃亡的难民、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避难迁入的人口(难民)等几个方面,可见长期战乱导致该地区社会人口运动的非正常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战乱 人口运动
下载PDF
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农业变迁与转型 被引量:5
8
作者 游海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 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赣闽粤边区农业渐进性转型的例子说明,对近代中国农业整体变迁评价应立足于多区域的实证研究,任何单一区域的农业评价都无法涵盖近代中国农业的整体变迁内容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年间 边区 农业 转型
下载PDF
清代赣闽粤边区盐粮流通与市镇的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琍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边区 市镇 流通 清代 行销
下载PDF
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游海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62-73,共12页
考察特定历史时段和特定地区的市场网络(交通通信网络)变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该地区一个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传统古商道网、公路交通网、邮电通信网、信息传递速度)传承与嬗变... 考察特定历史时段和特定地区的市场网络(交通通信网络)变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该地区一个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传统古商道网、公路交通网、邮电通信网、信息传递速度)传承与嬗变的梳理和考察,揭示了一个市场相对封闭、社会经济相对贫困的山区由传统向现代渐进转型的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对近代赣闽粤边区社会经济逐渐衰败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边区 市场网络 传承 嬗变
下载PDF
略论客家族群祈神禳灾的农耕习俗——以赣闽粤边区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春生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57,166,共5页
关键词 边区 客家族群 自然灾害 客家人 地方文献 习俗 客家文化 仪式 农耕 水旱灾害
下载PDF
盐粮贸易与清代赣闽粤边区社会经济格局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琍 《盐业史研究》 2013年第3期3-11,共9页
清代赣闽粤边区赣南盛产粮食,但赣南和闽西缺盐,闽西和粤东缺米。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潮盐扩大销界,随着潮盐的源源流入,在互通有无的商业规则下,赣南与闽粤边区间的盐粮贸易得以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使得盐粮贸易兴盛起来。盐粮贸易成... 清代赣闽粤边区赣南盛产粮食,但赣南和闽西缺盐,闽西和粤东缺米。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潮盐扩大销界,随着潮盐的源源流入,在互通有无的商业规则下,赣南与闽粤边区间的盐粮贸易得以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使得盐粮贸易兴盛起来。盐粮贸易成为闽粤赣边区商品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盐粮贸易往来的频繁对赣闽粤边区的社会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边区
下载PDF
20世纪农民生活变迁研究——以赣闽粤边区为例
13
作者 游海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6-92,共7页
本文在占有地方文献和实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以20世纪赣闽粤边区为例,从衣饰时尚、饮食起居、娱乐生活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民生活的世纪变迁,并总结了这一变迁所呈现出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 20世纪 边区 农民 生活变迁
下载PDF
社会史与革命史该如何结合?——《市场·革命·战争:近代赣闽粤边区的变动与转型》读后
14
作者 钟健 《苏区研究》 201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史学界"整体史"取向的追求以及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交互影响的深入,"区域"研究逐渐走向繁盛,并超越作为一种空间意义的分析单位,发展成为具有"范式"意义的方法论。
关键词 边区 革命史 社会史 转型 近代 战争 市场 空间意义
下载PDF
宋代赣闽粤边区私盐问题研究——以私盐贩、地方豪民、政府的关系为中心
15
作者 刘世梁 《龙岩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私盐贩、地方豪民、宋政府都与宋代赣闽粤边区私盐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私盐贩销不仅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给地方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弱化了宋政府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私盐贩入地的地方豪民更多的是扮演着私盐贩销的领导和幕后... 私盐贩、地方豪民、宋政府都与宋代赣闽粤边区私盐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私盐贩销不仅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给地方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弱化了宋政府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私盐贩入地的地方豪民更多的是扮演着私盐贩销的领导和幕后操控者,与政府处于对抗性的博弈之中;私盐贩出地的地方豪民大多在自发或在政府的组织下,充当着领导民众抵御私盐贩侵扰的角色,与宋政府处于合作性的博弈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盐 地方豪民 边区 博弈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地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初步转型——以赣闽粤三边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温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3,共9页
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三边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行政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民众组织和社会整合的社区化、社团化与行业化,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重在引导与服务和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呈现了与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的不同特点和... 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三边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行政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民众组织和社会整合的社区化、社团化与行业化,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重在引导与服务和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呈现了与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的不同特点和逐步向现代社会缓慢转型的趋势。在中国自清末"新政"开始的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和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它构成了该地区百年来社会转型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应忽视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地方基层政府职能 边区
下载PDF
武陵蛮迁入粤、闽之史迹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重光 《东南学术》 2001年第3期60-63,共4页
武陵蛮是否曾向东向南迁移至赣闽粤交界地区而成为畲族的来源之一,这是畲族史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唐宋文献中爬梳出若干史料,证明武陵蛮确曾迁移至赣闽粤边区,并大致勾勒出其迁移的路线,从而为畲徭同源及武陵蛮向东南迁... 武陵蛮是否曾向东向南迁移至赣闽粤交界地区而成为畲族的来源之一,这是畲族史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唐宋文献中爬梳出若干史料,证明武陵蛮确曾迁移至赣闽粤边区,并大致勾勒出其迁移的路线,从而为畲徭同源及武陵蛮向东南迁移的一支与闽越土著共同演化成畲族之说提供了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蛮 莫徭 南迁 边区 畲族
下载PDF
书讯书话:钟庆禄、陈丽娟著《赣南文物与客家文化》简介
18
作者 吴启琳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赣闽粤边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俗称“客家大本营”。赣南历史悠久和地处交通要冲,使得过往的名人甚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并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赣州市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客家历史文化遗迹、遗物的征集、收藏和研究,具有优良的... 赣闽粤边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俗称“客家大本营”。赣南历史悠久和地处交通要冲,使得过往的名人甚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并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赣州市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客家历史文化遗迹、遗物的征集、收藏和研究,具有优良的学术研究传统,成为客家研究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迹 历史遗迹 客家文化 边区 客家研究 交通要冲 客家人 学术研究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赣闽粤边区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被引量:13
19
作者 温锐 游海华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7,共27页
赣闽粤边区向来远离江西、福建、广东三省政治与经济中心 ,是为三省政治的边缘化地区和社会经济的贫困地区。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边区开始了缓慢的现代化的进程。抗战军兴 ,东南各省军政机关、工商企业、学校、避战逃难人员等纷迁赣... 赣闽粤边区向来远离江西、福建、广东三省政治与经济中心 ,是为三省政治的边缘化地区和社会经济的贫困地区。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边区开始了缓慢的现代化的进程。抗战军兴 ,东南各省军政机关、工商企业、学校、避战逃难人员等纷迁赣闽粤边区 ,给赣闽粤三地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长期处于区域经济和政治边缘化的边区迎来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 地区社会发展 东南 东三省 经济中心 政治 机关 浪潮
原文传递
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流动剖析——以赣闽粤边区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游海华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学界一般认为,在长达20多年的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难以流动,农村社会几乎是一个不流动的社会。通过对赣闽粤边区农村人口流动剖析后发现: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仍然流淌着入口流动的涓涓细流;这些细流,既有城镇人口的下乡流,也有农村劳力... 学界一般认为,在长达20多年的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难以流动,农村社会几乎是一个不流动的社会。通过对赣闽粤边区农村人口流动剖析后发现: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仍然流淌着入口流动的涓涓细流;这些细流,既有城镇人口的下乡流,也有农村劳力的进城流,还有农村内部的人口迁移流。集体化时期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由体制安排移民的时代;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口向农村、向山区迁流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化时期 农村人口流动 边区 城镇人口 城镇干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