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自然之地,教育科普主平台
1
《大众科学》 2023年第6期22-25,共4页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桫椤、小黄花茶等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型保护区。保护区科普宣教及自然教育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公众及学生群体。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桫椤、小黄花茶等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型保护区。保护区科普宣教及自然教育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公众及学生群体。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有以桫椤博物馆为中心,佛光岩丹霞景区、中国侏罗纪公园两个生态景区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在管理局综合科内设科教中心,明确专人负责科普及自然教育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侏罗纪公园 小黄花茶 科普教育基地 桫椤 珍稀濒危植物 野生生物 主要保护对象
下载PDF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华波 马建伦 +2 位作者 邓洪平 王茜 刘开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7-172,共6页
在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生活型及植被类型、属的系数、科和属的分布区类型、保护和特有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植物类群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2)种子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 在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生活型及植被类型、属的系数、科和属的分布区类型、保护和特有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植物类群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2)种子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植被群落类型多样;3)优势科、优势属明显;4)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具有向温带过渡的性质;5)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6)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及贵州特有植物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区系特征
下载PDF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土壤甲螨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燕 金道超 《蛛形学报》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对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内旅游点的土壤甲螨进行了调查。调查共获1216号标本,分属31科、43属,其中,盖甲螨属Tectocepheus为优势属。调查区内土壤甲螨的种类多,群落的异质性高,多样性指数高,全区甲螨在MGP分析Ⅰ中为O型,分析Ⅱ中为G型。
关键词 甲螨 多样性 MGP分析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危害特征与居民态度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粟海军 胡灿实 +1 位作者 张明明 梁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野猪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当前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危害特征,掌握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与保护管理的态度,对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野猪一年四季... 野猪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当前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危害特征,掌握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与保护管理的态度,对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野猪一年四季均危害农作物,危害高峰期在2-4月与10-12月,主要受作物收获期影响;农耕地在保护区的位置、距道路距离及距水源距离显著影响野猪对农耕地的危害,农耕地距道路(<55 m)和水源越近(<270 m),遭受危害程度越高。保护区的实验区和周边区域人居活动强烈,但野猪危害较其他区域严重,野猪危害农地时对水源因素较距居民点距离、距林缘距离、隐蔽因素更为敏感。70%的当地居民认为野猪危害是由于种群数量过多引起。55%的当地居民不赞同国家保护野猪的政策,62%的赞同猎杀野猪控制其种群数量增长。受访者年龄与野猪危害程度两因素显著影响居民对野猪的容忍度,50-70岁是当地社区居民的主要人群,也是态度中立及容忍度较高的人群。为有效减少野猪危害损失,调和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矛盾,建议保护区管理者根据野猪危害特征,帮助当地居民建立有效防控措施和有效快速的危害评估与损失补偿机制,同时根据当地居民的态度特征,做好保护政策的宣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危害特征 居民态度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蝶类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嗣光 李树恒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4-959,共6页
2008年5~10月期间,对贵州省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蝶类465只,结合文献,计113种,分别隶属于11科66属。从自然保护区3条沟的物种组成和网捕量来看,幺站沟的种数和网捕量最多,其次是板桥沟,金沙沟种数最少。对... 2008年5~10月期间,对贵州省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蝶类465只,结合文献,计113种,分别隶属于11科66属。从自然保护区3条沟的物种组成和网捕量来看,幺站沟的种数和网捕量最多,其次是板桥沟,金沙沟种数最少。对保护区的幺站沟、金沙沟和板桥沟的蝶类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表明,幺站沟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最高,板桥沟的均匀度指数(J)最高。3条沟蝶类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区系 物种多样性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飞 彭涛 +2 位作者 唐录艳 夏红霞 周徐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的标本采集及鉴定分析,该区共有苔类植物25科42属144种;扁萼苔科、大萼苔科、地萼苔科、护蒴苔科、细鳞苔科、叶苔科、指叶苔科为该区的优势科;扁萼苔属、大萼苔属、异萼苔属、地钱属、护蒴... 通过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的标本采集及鉴定分析,该区共有苔类植物25科42属144种;扁萼苔科、大萼苔科、地萼苔科、护蒴苔科、细鳞苔科、叶苔科、指叶苔科为该区的优势科;扁萼苔属、大萼苔属、异萼苔属、地钱属、护蒴苔属、叶苔属、鞭苔属为该区的优势属;生境类型以石生为主,占所有种类的70.14%,其次是土壤基质,占所有种类的39.58%,树附生基质中的苔类占27.78%,叶附生苔类植物占总种数的6.94%,腐殖质基质中的苔类仅占6.25%;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可划分为13种类型,优势成分为东亚分布,占总种数的27.78%,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占20.83%,中国特有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占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类植物 区系成分 生境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思考
7
作者 杨娟 《商情》 2014年第26期129-129,共1页
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我国自然保护区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本文拟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赤水桫椤保护区 开发 思考
下载PDF
贵州省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兽类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实群 郭微 黎道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0-18,共9页
20 0 3年 11月 9日~ 18日对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兽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集 ,共采获兽类标本 10余号 ,经鉴定和分类 ,加上原有资料的记载 ,该保护区共有 6 0种兽类 ,隶属 8目 2 1科 4 5属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 3种 ,II级 1... 20 0 3年 11月 9日~ 18日对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兽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集 ,共采获兽类标本 10余号 ,经鉴定和分类 ,加上原有资料的记载 ,该保护区共有 6 0种兽类 ,隶属 8目 2 1科 4 5属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 3种 ,II级 11种。从区系组成看 ,以东洋界种为主体 ,共 4 5种 ,占保护区兽类种数的 75 %。分布型以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型为主 ,有 35种 ,占保护区兽类种数的 5 8 3% ,中国特有种有 6种 ,占保护区兽类种数的10 %。此外 ,易危兽类有 13种 ,濒危兽类有 3种 ,稀有兽类有 1种。分别占中国濒危动物的 9 8% ,2 3%和0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兽类 濒危动物 区域分析
下载PDF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对比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邦友 张廷跃 +2 位作者 梁盛 白小节 刘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3-519,共17页
自然保护区的物种编目和常规监测是区域性和全国性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监测的基础,而红外相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栖鸟兽的物种编目和动态评估。本研究在贵州赤水桫椤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采用红外相机公里网格(1 km×1 km)法,选取保护... 自然保护区的物种编目和常规监测是区域性和全国性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监测的基础,而红外相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栖鸟兽的物种编目和动态评估。本研究在贵州赤水桫椤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采用红外相机公里网格(1 km×1 km)法,选取保护区内2个样区和1个区外样区,每个样区内选取20个连续网格布设相机,系统开展鸟兽多样性监测。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过累积55029个相机日的调查,获得动物和非工作人员的独立有效照片21243张,从中鉴定出野生兽类4目10科17属21种,鸟类6目13科29属34种。其中有8种为保护区的新纪录物种;所鉴定的兽类和鸟类中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别为4种和8种;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VU)的有8种、近危(NT)的有13种。相对丰富度指数(RAI)处于前三位的兽类依次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鸟类依次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画眉(Garrulax canorus)。对比分析初步显示保护区内监测到的兽类物种数和多样性(香农-威纳)指数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鸟兽相对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实验区高;保护区内在700~1000m海拔带监测到的物种数(尤其兽类)较多,但>1000 m的海拔带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本次调查结果为保护区提供了重要的兽类和鸟类资源信息,也为促进保护区鸟兽编目和重要物种的生态学研究,以及优化管理对策、实现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和有效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功能区 红外相机 海拔梯度 物种编目
下载PDF
基于遥感指数的赤水桫椤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翁涛 黄文琥 +5 位作者 张静 朱自娟 荣月静 曹彦荣 王伟 马立广 《环保科技》 2018年第5期11-16,29,共7页
基于赤水桫椤保护区保护成效的需求,本研究应用遥感解译技术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至2015年之间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本项研究首先建立保护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地表覆被、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指标表征生态... 基于赤水桫椤保护区保护成效的需求,本研究应用遥感解译技术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至2015年之间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本项研究首先建立保护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地表覆被、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指标表征生态系统变化。研究采用1993年和2015年的Landsat数据,对其进行分类解译处理,分析保护区地表覆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变化情况,分析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几年地表覆被变化总体呈现良性态势,农田裸地转换为森林的面积逐步增加,保护区西部植被覆盖率与水体指数明显增强,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整体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 保护成效评估 遥感
下载PDF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桫椤尺蛾科害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琴琴 杨卫诚 +1 位作者 梁盛 张廷跃 《环保科技》 2019年第3期29-32,40,共5页
在近些年的观察中发现对桫椤造成危害的害虫不止桫椤叶蜂一种,还有一种同样以桫椤为寄主的尺蛾科害虫,其危害程度较桫椤叶蜂而言更胜。现对该尺蛾科害虫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观察采样和室内人工饲养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在近些年的观察中发现对桫椤造成危害的害虫不止桫椤叶蜂一种,还有一种同样以桫椤为寄主的尺蛾科害虫,其危害程度较桫椤叶蜂而言更胜。现对该尺蛾科害虫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观察采样和室内人工饲养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掌握其适应机制,为以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桫椤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桫椤 尺蛾科: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导游词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嗣昭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为摆脱导游词中充满的神话、传说,让游客在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得到生态旅游的感受,编此导游词,内容包括:关于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关于桫椤、关于丹霞地貌、关于紫色土、关于瀑布、关于常绿阔叶林、关于温暖气候和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关... 为摆脱导游词中充满的神话、传说,让游客在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得到生态旅游的感受,编此导游词,内容包括:关于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关于桫椤、关于丹霞地貌、关于紫色土、关于瀑布、关于常绿阔叶林、关于温暖气候和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关于竹林、关于蕨类植物、关于森林的生态作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于保护区陈列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游词 生态旅游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桫椤 蕨类植物 生物多样性 丹霞地貌 紫色土
下载PDF
基于群落种间关系的桫椤植物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琴琴 翁涛 +5 位作者 刘邦友 罗晓洪 穆君 陈进 安明态 严令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3-762,共10页
桫椤科(Cyatheaceae)植物是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的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天然群落极为罕见,桫椤科植物分布于高温潮湿、光斑直射的生境,常以斑块状分布于常绿阔叶林林缘。现阶段,桫椤科植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旅游、毁林开荒... 桫椤科(Cyatheaceae)植物是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的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天然群落极为罕见,桫椤科植物分布于高温潮湿、光斑直射的生境,常以斑块状分布于常绿阔叶林林缘。现阶段,桫椤科植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旅游、毁林开荒、环境污染、药材的违法采摘和挖掘等,这导致桫椤科植物的生境遭受干扰和破碎,桫椤科植株数量下降。对桫椤科植物的保护方式主要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桫椤科植物繁育中应用逐渐增加。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制约着桫椤科植物的分布和多样性,其中,生物因素特别是种间关系对桫椤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从种间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桫椤科植物的保护或许不失为新时代桫椤科植物保护的有效方式。讨论了桫椤科植物相关的种间关系:桫椤科植物-微生物互作、桫椤科植物-其他植物互作、桫椤科植物-动物互作,探讨了桫椤科植物面临灭绝的因素以及近年来桫椤科植物相关的保护策略及成效,为桫椤科植物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桫椤科 生物保护 共生 生活型
下载PDF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丞 周大庆 +3 位作者 梁盛 粟海军 胡灿实 张明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和威胁因素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法和分层抽样调查法,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红外相机累计工作6,...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和威胁因素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法和分层抽样调查法,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红外相机累计工作6,370个工作日,共拍摄45,953张照片,独立有效照片1,936张。准确鉴定出兽类4目8科19种,鸟类4目11科28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排前五位的兽类依次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鼬獾(Melogale moschata)、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鸟类依次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黑喉噪鹛(Garrulax chinensis)和棕颈钩嘴鹛(Pomatorhinus ruficollis)。物种积累曲线结果表明,兽类稀疏化曲线在300天后趋于稳定,表明监测取样已较充分,而鸟类监测物种数随时间积累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赤水保护区 红外相机 物种积累曲线
原文传递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涛 李飞 +4 位作者 梁盛 何琴琴 张廷跃 张潮 麻俊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541-7549,共9页
通过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的标本采集及鉴定分析,该区共有藓类植物26科69属175种;灰藓科(Hypn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 通过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的标本采集及鉴定分析,该区共有藓类植物26科69属175种;灰藓科(Hypn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为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藓属(Fissidens)、羽藓属(Thuidium)、真藓属(Bryum)、灰藓属(Hypnum)、曲柄藓属(Campylopus)、美喙藓属(Eurhynchium)、毛口藓属(Trichostomum)为该区的优势属;该区区系成分复杂,可划分为16种类型,优势成分为东亚分布成分,占总种数的27.59%,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占17.82%,中国特有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占9.20%;生境类型以石生基质种类最多,占到了所有种类的90.86%,其次为土生基质,分布的种类占所有种类的52.00%,树生基质的藓类植物占有一定比例,为10.28%,腐殖质基质的藓类植物种类不多,仅占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区系成分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常见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宇斌 敖丽 张子楠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3-1730,共8页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中部葫市镇金沙沟一带,离赤水城40 km,赤枫公路旁侧,据野外实地调查,常见种子植物共有107科,281属,433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被子植物102科、276属、428种。通过对该地区的常见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得...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中部葫市镇金沙沟一带,离赤水城40 km,赤枫公路旁侧,据野外实地调查,常见种子植物共有107科,281属,433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被子植物102科、276属、428种。通过对该地区的常见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在该地区中常见种子植物类群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第二,该保护区常见种子植物植被类型以分布广的草本植物最多;第三,该地区种子植物的优势科、属明显;第四,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原文传递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蜘蛛名录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仁勇 张玉富 张志升 Ren-ong Yu-Fu Zhi-Sheng 《蛛形学报》 2009年第2期-,共3页
报道了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的蜘蛛共记24科178种,其中159种为我们2008年5至10月种类调查的结果,有48种为在贵州省内的首次记录,极大丰富了该地区的蜘蛛种类.
关键词 贵州省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蜘蛛 名录 NATURAL SPIDER 种类调查 首次记录 结果 地区
原文传递
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区系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李树恒 谢嗣光 《自然博物》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2008年5~10月和2013年5月期间对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天蛾科昆虫有40种,隶属鳞翅目天蛾科的5亚科21属。对其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界成分为主的20种,占总种数的50.00%;古北界成分为主的1种,占2... 2008年5~10月和2013年5月期间对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天蛾科昆虫有40种,隶属鳞翅目天蛾科的5亚科21属。对其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界成分为主的20种,占总种数的50.00%;古北界成分为主的1种,占2.50%;跨界分布的广布种19种,占47.50%。赤水桫椤天蛾科昆虫以东洋界成分占优势。利用Jacard的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对赤水与5个保护区天蛾的区系相似性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天蛾科 区系
原文传递
赤水拟建中国“侏罗纪公园”
19
作者 苏安建 《绿叶》 2006年第7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公园 赤水 侏罗纪公园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藏酋猴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邦友 王丞 +5 位作者 张廷跃 梁盛 粟海军 张明明 周大庆 胡灿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1237,共7页
日活动节律是动物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强度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与身体控制代谢和能量收支成本密切相关。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红外相机监测,对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日活动节律及不同季节... 日活动节律是动物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强度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与身体控制代谢和能量收支成本密切相关。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红外相机监测,对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日活动节律及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红外相机累计6370个工作日,共收获687张藏酋猴照片,其中独立有效照片105张。日活动节律分析显示,藏酋猴属于典型性的昼行性动物,日活动呈现"M"型,活动高峰出现在12:00—16:00。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比较结果显示,藏酋猴在雨季和旱季的行为节律差异不显著(P>0.05)。与雨季相比,旱季的行为差异表现为活动时间缩短、日出时段活动减少以及主要活动时间从中午推移到下午。另外,随着年气温的变化,藏酋猴日活动温度范围在-2~34℃,其中,15~25℃时活动频次较高(占比59%)。本研究从红外相机的视角揭示了藏酋猴的日活动节律及其变化,为藏酋猴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酋猴 日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