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 被引量:74
1
作者 赵玲 尹平河 +1 位作者 Qiming Yu 齐雨藻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了探讨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及其藻壁多糖的重金属富集机理 ,用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活藻体和甲醛杀死的藻体分别进行重金属离子Cu2 +、Pb2 +、Ni2 +、Zn2 +、Ag+、Cd2 +的生物吸附实验 .重金属生物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 ... 为了探讨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及其藻壁多糖的重金属富集机理 ,用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活藻体和甲醛杀死的藻体分别进行重金属离子Cu2 +、Pb2 +、Ni2 +、Zn2 +、Ag+、Cd2 +的生物吸附实验 .重金属生物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 ,吸附过程可在 3 0min内完成 ,pH对吸附的影响较大 ,适宜范围是 5 0以上 .用热水法提取的藻体多糖对上述 6种离子的混合液吸附量约为藻体的 5倍 ,比较藻体与多糖对 6种离子的吸附结果可知 ,藻体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是藻壁多糖的作用 ,红外研究表明 ,—OH和—CONH2 基是吸附的活性中心 .机理研究对于利用赤潮生物进行重金属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原甲藻 赤潮生物 重金属离子 生物吸附 海藻多糖 富集机理
下载PDF
粘土-MMH体系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晓霞 宋秀贤 +1 位作者 张波 俞志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9,共4页
根据粘土表面改性对其絮凝作用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在粘土中引入 MMH(混合 金属层状氢氧化物正电胶体)的改性方法;考察了MMH浓度及PH值对絮凝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粘土中引入MMH后,显著提高了对赤潮异弯藻(Het... 根据粘土表面改性对其絮凝作用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在粘土中引入 MMH(混合 金属层状氢氧化物正电胶体)的改性方法;考察了MMH浓度及PH值对絮凝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粘土中引入MMH后,显著提高了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新月菱形 藻(Nitzchia closterium)的去除效率,二者的适宜配比为MMH:粘土=0.1g:1g。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MMH促进粘土絮凝作用的机制,发现其去除赤潮生物的效率与改性后表面 电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3,与以前提出的理论模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MMH 絮凝作用 赤潮生物 海洋污染 红潮
下载PDF
Gemini1231双季铵盐选择性抑制赤潮生物生长的实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修林 李雁宾 +3 位作者 龚良玉 陆金仁 韩秀荣 祝陈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2-868,共7页
以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黄藻门的赤潮异弯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等典型赤潮生物以及绿藻门的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2种非赤潮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Geminil231双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该... 以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黄藻门的赤潮异弯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等典型赤潮生物以及绿藻门的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2种非赤潮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Geminil231双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下(0.2~0.5mg·L^-1时),对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湾藻等赤潮生物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该双季铵盐的浓度增至0.5mg·L^-1以上时,对中肋骨条藻的生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相同浓度范围内,对裸甲藻和所选用的2种非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表现出了抑藻作用的选择性.对各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性抑藻作用与不同海洋微藻生物膜的脂肪酸组成,尤其是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双季铵盐 表面活性剂 抑藻活性 选择性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广西涠洲岛海域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种类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国强 史海燕 +1 位作者 魏春雷 李武全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8,共6页
根据2006年3—11月期间对涠洲岛海域进行赤潮监控监测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调查期间的浮游植物组成和各月的优势种变化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涠洲岛水域浮游植物有5属103种,其中蓝藻1属2种,硅藻34属83种,甲藻8属16种,着色鞭毛藻门1属1... 根据2006年3—11月期间对涠洲岛海域进行赤潮监控监测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调查期间的浮游植物组成和各月的优势种变化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涠洲岛水域浮游植物有5属103种,其中蓝藻1属2种,硅藻34属83种,甲藻8属16种,着色鞭毛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1种;赤潮生物有29属60种,其中蓝藻1属2种,硅藻18属40种,甲藻8属16种,着色鞭毛藻1属1种,原生动物1属1种;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球形棕囊藻、红海束毛藻、菱形海线藻、旋链角毛藻、洛氏角毛藻等,均属赤潮物种。调查期间涠洲岛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更替现象明显,与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变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优势种 涠洲岛(广西)
下载PDF
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及其对养殖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曹西华 宋秀贤 俞志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8-152,共5页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HDTMA)对东海原甲藻的去除效果及其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作用 ,并利用该表面活性剂对天然粘土进行了有机改性 .实验发现 ,HDTMA对东海原甲藻有较强的灭杀效果 ,添加粘土能显著降低HDTMA对对虾幼体的毒性效...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HDTMA)对东海原甲藻的去除效果及其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作用 ,并利用该表面活性剂对天然粘土进行了有机改性 .实验发现 ,HDTMA对东海原甲藻有较强的灭杀效果 ,添加粘土能显著降低HDTMA对对虾幼体的毒性效应 .室内模拟实验表明 ,有机改性土用量为 0 0 3g/L时对东海原甲藻的去除率为 1 0 0 % ;对赤潮异弯藻有效抑制时的有机改性土用量为 0 0 9g/L .同时结果显示 ,在有效去除东海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的剂量下 ,有机改性土对水体中的对虾幼体的存活没有明显影响 ,存活率为 1 0 0 % .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 ,于 2 0 0 3年 4~ 5月在我国东海海域赤潮多发区进行了船基围隔试验 ,比较了各种粘土的除藻效果 .初步结果表明 ,与未经处理的原土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去除 赤潮生物 生物影响
下载PDF
胶州湾赤潮生物种类及其生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28
6
作者 韩笑天 邹景忠 张永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9-54,共6页
近年来 ,胶州湾赤潮发生频繁 ,对海水养殖业、海洋环境乃至人类健康与安全都构成威胁 ,作者根据1997年6~9月和1998年4~9月采于胶州湾东北部富营养化海域的样品及有关历史资料 ,报道了赤潮生物69种 ,其中已发生过的赤潮种类有7种 ,分... 近年来 ,胶州湾赤潮发生频繁 ,对海水养殖业、海洋环境乃至人类健康与安全都构成威胁 ,作者根据1997年6~9月和1998年4~9月采于胶州湾东北部富营养化海域的样品及有关历史资料 ,报道了赤潮生物69种 ,其中已发生过的赤潮种类有7种 ,分析了中肋骨条藻Skele tonemacostatum、圆筛藻Coscinodiscussp.、冰河拟星杆藻 (日本星杆藻 )Asterionellopsisglacialis、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rubrum等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赤潮生物 生态分布特征 富营养化
下载PDF
用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优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全生 俞志明 +2 位作者 张波 张永山 马锡年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3-317,共5页
自1995年5月9日—8月29日,每周一次采集了青岛城阳区上马镇对虾养殖池的水样并进行生物鉴定。结果表明,7月4日和7月11日该养殖场的北场3号小池水中浮游植物总量已达到赤潮密度,其优势藻种分别为三角揭指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 自1995年5月9日—8月29日,每周一次采集了青岛城阳区上马镇对虾养殖池的水样并进行生物鉴定。结果表明,7月4日和7月11日该养殖场的北场3号小池水中浮游植物总量已达到赤潮密度,其优势藻种分别为三角揭指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裸甲藻(Gmmnodiniumsp.)(7月4日)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新月菱形藻(Nitzchiaclosterium)、裸甲藻(Phaeodactylumtriconutum)及裸藻(Englenasp)(7月11日)。使用改性粘土絮凝样品中的赤潮生物,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去除赤潮生物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采用最佳条件进行去除处理时,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和裸甲藻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赤潮生物 正交试验 去除率 优化条件
下载PDF
一种去除赤潮生物更有效的粘土种类 被引量:22
8
作者 俞志明 邹景忠 马锡年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产自我国江苏吴县的高岭土对我国主要赤潮生物种的絮凝作用。首次发现该高岭土的絮凝作用远远大于蒙脱土,是一种去除赤潮生物更有效的粘土种类。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该高岭土的主要成份是埃洛石或变埃洛石,其对赤潮生物细胞的... 本文研究了产自我国江苏吴县的高岭土对我国主要赤潮生物种的絮凝作用。首次发现该高岭土的絮凝作用远远大于蒙脱土,是一种去除赤潮生物更有效的粘土种类。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该高岭土的主要成份是埃洛石或变埃洛石,其对赤潮生物细胞的吸引作用大于蒙脱土,故具有较强的絮凝能力。本文还考察了溶液pH、高岭土酸改性等对絮凝作用的影响,并与蒙脱土体系相比较,从理论上做了分析和解释,为其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赤潮生物 絮凝 去除法
下载PDF
南海港湾(雷州湾)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吕颂辉 齐雨藻 +1 位作者 钱宏林 梁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于1987年8月在雷州湾设10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36属88种和变种(型),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奇异菱形藻、中肋骨条藻、锤状中鼓藻等。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1×10 ̄3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 于1987年8月在雷州湾设10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36属88种和变种(型),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奇异菱形藻、中肋骨条藻、锤状中鼓藻等。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1×10 ̄3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雷州湾水体远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25种,其中主要有奇异菱形藻、中肋骨条藻、佛氏海毛藻、波状角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雷州湾
下载PDF
南海港湾(海陵湾)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齐雨藻 吕颂辉 +1 位作者 钱宏林 梁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于1987年9月在海陵湾设7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28属69种和变种;优势种类有洛氏角刺藻、假弯角刺藻、窄隙角刺藻、扁面角刺藻、透明辐杆藻等。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3.0×10 ̄4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 于1987年9月在海陵湾设7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28属69种和变种;优势种类有洛氏角刺藻、假弯角刺藻、窄隙角刺藻、扁面角刺藻、透明辐杆藻等。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3.0×10 ̄4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海陵湾属贫营养型水体。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24种,其中主要有多种角毛藻属种类,以及尖刺菱形藻、斯氏根管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海陵湾
下载PDF
一种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的粘土复合体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秀贤 俞志明 高咏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65-1168,共4页
以粘土为主要成分 ,通过添加A、B两组分制备出能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的粘土复合体系 .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 ,考察了该体系对锥状斯克里普藻 (Scrippsiellatrochoidea)、强壮前沟藻 (Amphi diniumcarterae)和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 以粘土为主要成分 ,通过添加A、B两组分制备出能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的粘土复合体系 .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 ,考察了该体系对锥状斯克里普藻 (Scrippsiellatrochoidea)、强壮前沟藻 (Amphi diniumcarterae)和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akashiwo)的去除率 ,探讨了具有较高去除赤潮生物效果的复合体系对日本对虾 (Penaeusjaponicus)仔虾 (体长 1~ 1.5cm)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体系对 3种赤潮生物的去除能力为 :锥状斯克里普藻 >强壮前沟藻 >赤潮异弯藻 ,各因子中粘土对赤潮生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大 .日本对虾仔虾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96h时对照组日本对虾仔虾死亡率高达 80 % ,加入粘土和组分A、B的I、Ⅱ及Ⅲ组死亡率均低于 4 0 % ,适当浓度的组分A、B可以提高赤潮生物的去除率而对养殖生物无害 ,表明该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复合体系 赤潮生物去除率 日本对虾 毒性实验
下载PDF
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戴君伟 王博亮 +2 位作者 谢杰镇 骆庭伟 焦念志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由流式系统和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蠕动泵控制海水样品的流速,采用微控制器控制CCD拍摄图像的曝光时间,达到对高速运动的...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由流式系统和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蠕动泵控制海水样品的流速,采用微控制器控制CCD拍摄图像的曝光时间,达到对高速运动的赤潮生物图像的清晰实时采集。该系统为监测和计算海洋赤潮生物及其浓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流动图像分析 CCD 高速图像采集 曝光时间
下载PDF
浙江近海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Ⅲ.台州列岛附近海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陆斗定 张志道 +1 位作者 楼毅 朱根海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37,共6页
1990年春季和秋季在台州列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两次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0种,隶于25属。春季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10.63×10 ̄4个/m ̄3,最高达27.5×10 ̄4个/m ̄3,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 1990年春季和秋季在台州列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两次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0种,隶于25属。春季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10.63×10 ̄4个/m ̄3,最高达27.5×10 ̄4个/m ̄3,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和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hildebrantii等;秋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18.7×10 ̄4个/m ̄3,最高达45.96×104个/m ̄3,优势种为夜光藻及角藻等。春秋两季均存在多种赤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下载PDF
2006年夏季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的赤潮生物 被引量:8
14
作者 尹翠玲 张秋丰 +1 位作者 胡延忠 石海明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9,共6页
2006年5月至8月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共发生3次赤潮,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分别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赤潮异弯藻-海洋卡盾藻(Heterosigma akashiwo- Chattonelta marina)、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本文研究了赤潮... 2006年5月至8月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共发生3次赤潮,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分别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赤潮异弯藻-海洋卡盾藻(Heterosigma akashiwo- Chattonelta marina)、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本文研究了赤潮生消过程中赤潮生物的变化和发展情况,揭示赤潮生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危害,为赤潮的预警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重点监控区 赤潮生物 赤潮异弯藻 海洋卡盾藻 夜光藻
下载PDF
青岛近海赤潮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及赤潮生物的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霜 张继民 +2 位作者 张洪亮 李钦亮 崔文林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7,共5页
根据赤潮发生面积和赤潮藻类的危害类型,将青岛近海发生的赤潮划分为特大、重度、中度、轻度和轻微共计5个灾害级别。结果表明,1990-2013年青岛近海共计发生赤潮33次,以轻微灾害和轻度灾害为主,其它级别尚未发生;其中,发生面积小... 根据赤潮发生面积和赤潮藻类的危害类型,将青岛近海发生的赤潮划分为特大、重度、中度、轻度和轻微共计5个灾害级别。结果表明,1990-2013年青岛近海共计发生赤潮33次,以轻微灾害和轻度灾害为主,其它级别尚未发生;其中,发生面积小于10 km2赤潮占总数的51.5%,60.6%的赤潮由基本无害的赤潮种类引起,发生范围以胶州湾和浮山湾近海为主;赤潮次数和面积基本呈现4~5年的波动周期,高发期集中在每年的6-8月;主要赤潮生物种类是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和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甲藻比例升高,罕见种类逐渐出现。赤潮种类的变化反映出青岛近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发生了改变,与期间青岛近岸海洋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灾害分级 时空分布 青岛
下载PDF
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在赤潮生物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明时 王学民 张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2-395,共4页
为克服人工识别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的困难,基于图像分析法对赤潮生物图像进行自动分析.针对赤潮生物显微图像的特点,研究图像的预处理、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的处理过程.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与其他自动分割方法进行比较,证明采用... 为克服人工识别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的困难,基于图像分析法对赤潮生物图像进行自动分析.针对赤潮生物显微图像的特点,研究图像的预处理、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的处理过程.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与其他自动分割方法进行比较,证明采用类别方差法可以有效进行赤潮生物图像的自动阈值分割,解决了赤潮生物显微图像自动分割的难题.采用形态学的方法,解决相连赤潮生物的分割问题,对获得的轮廓和灰度特征进行选择,作为分类器的测试和学习数据使用.建立分类树结构,采用树状判别机制实现几类赤潮生物的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人工识别相比,其识别正确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图像处理 数学形态学 图像分割 人工识别
下载PDF
象山港水域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海波 蔡燕红 项有堂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6,共5页
本文根据 2002年 — 月对象山港进行生态调查的资料,报道了象山港水域目前浮游植物的种类 6 7组成 ( 4个门25属 种 和分布特征及赤潮生物的分布现状,并与 43 ) 1988... 本文根据 2002年 — 月对象山港进行生态调查的资料,报道了象山港水域目前浮游植物的种类 6 7组成 ( 4个门25属 种 和分布特征及赤潮生物的分布现状,并与 43 ) 1988 年同期资料进行比较,认为象山港浮游植物数量在增加,赤潮发生的时间和赤潮种类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象山港赤潮多发生在春末 (夏初;赤潮生物的变化:硅藻类—甲藻类—原生动物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赤潮生物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学民 张磊 王明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根据赤潮生物显微图像的特点 ,研究图像的预处理、分割和特征提取的处理过程 通过与其他自动分割方法进行比较 ,证明采用二维最大熵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赤潮生物图像的自动阈值分割 ,并结合轮廓分析法和纹理分析法对于赤潮生物图像进行特... 根据赤潮生物显微图像的特点 ,研究图像的预处理、分割和特征提取的处理过程 通过与其他自动分割方法进行比较 ,证明采用二维最大熵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赤潮生物图像的自动阈值分割 ,并结合轮廓分析法和纹理分析法对于赤潮生物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实验结论表明 ,与人工识别计数方式比对 ,识别符合率大于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赤潮生物 生物自动识别 特征提取 图像分割 二维最大熵法 数学形态学 赤潮监测
下载PDF
南海港湾(安铺港)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颂辉 齐雨藻 +1 位作者 钱宏林 梁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于1987年9月在安铺港设8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78种和变种;优势种类有脆根管藻、丹麦细柱藻、菱形海线藻等。安铺港浮游植物密度较高,平均达3.5×10 ̄4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分析表... 于1987年9月在安铺港设8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78种和变种;优势种类有脆根管藻、丹麦细柱藻、菱形海线藻等。安铺港浮游植物密度较高,平均达3.5×10 ̄4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该水域属贫营养型水体。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24种,主要有尖刺菱形藻、拟弯角刺藻、梭角藻、夜光藻等,调查期间曾发生脆根管藻水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安铺港
下载PDF
磷对赤潮生物塔马亚历山大藻的增殖效应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宜辉 连玉武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27,42,共5页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塔马亚历山大藻进行一次性培养,探讨藻体对磷酸盐的利用和溶解性无机磷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浓度为4-0 和4-5 μmol/L时,藻细胞生长快,叶绿素含量高,能维持较高...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塔马亚历山大藻进行一次性培养,探讨藻体对磷酸盐的利用和溶解性无机磷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浓度为4-0 和4-5 μmol/L时,藻细胞生长快,叶绿素含量高,能维持较高速度的增殖。而在高P浓度(5-0 μmol/L) 下,藻细胞生长受抑制。当P源耗尽时,藻体逐渐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塔马亚历山大藻 增殖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