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中风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怀芬 龙凯花 +2 位作者 朱凤霞 孟婷婷 王春柳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1期1635-1639,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赤芍-牡丹皮经典药对治疗中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药物与疾病数据库(Drug Bank)、赤芍-牡丹皮的疾病与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则分别由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建立...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赤芍-牡丹皮经典药对治疗中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药物与疾病数据库(Drug Bank)、赤芍-牡丹皮的疾病与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则分别由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建立,而它的药效成分与靶点网络主要运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而成,并同时进行了网络拓补分析;至于核心靶点对基因本体(GO)的功能富集则主要运用DAVID数据库完成,同时也对百科全书KEGG(基因组)通路的功能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网络拓补分析结果表明,最核心的药效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奈酚、鞣花酸、黄芩苷,最核心的GO功能有活性氧代谢过程、脂多糖、核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膜微区、囊腔作用等;最核心的作用通路有VERF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通路等。结论: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赤芍-牡丹皮药对干预中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赤芍-牡丹皮药对可能是通过VERF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TNF通路、IL-17信号通路、P13K-Akt等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治疗缓解中风功效,上述预测结果可为赤芍-牡丹皮药对在中风治疗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牡丹皮药对 中风 网络药理学 山奈酚 槲皮素 黄芩苷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对赤芍-牡丹皮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琪琪 王春柳 +7 位作者 支文冰 刘洋 李纯 周洁 张红 宗时宇 赵一丁 李晔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061-206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赤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赤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映射得到赤芍-牡丹皮治疗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3.7.1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网络互作图。采用AutoDock4.2.1软件评价主要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作用力。结果:筛选得到赤芍-牡丹皮药对通过11个活性成分作用于70个交集靶点,通过调控细胞的氧化刺激反应和生物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等相关途径共同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赤芍-牡丹皮中槲皮素(Quercetin)、芍药苷(Paeoniflorin)、山柰酚(Kaempferol)、芍药醇(Baicalein)与AKT1、VEGFA、MAPK1、MAPK8、AKT1、JUN、TNF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系统地探讨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后期的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赤芍-牡丹皮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赤芍-牡丹皮药对水提醇沉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颖超 朱水桥 《中国药师》 CAS 2023年第12期393-399,共7页
目的优选赤芍-牡丹皮药对(11)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assan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水提工艺;以药液密度、乙醇体积分数... 目的优选赤芍-牡丹皮药对(11)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assan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水提工艺;以药液密度、乙醇体积分数、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丹皮酚的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大生产实际情况优选醇沉工艺。结果最优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1次,每次60 min;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密度1.20 g·mL^(-1)(30℃),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60 h。结论优选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赤芍-牡丹皮药对(1∶1)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牡丹皮药对 水提醇沉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