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杉灵芝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超 普琼惠 +1 位作者 王洪庆 陈若芸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研究松杉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灵芝醇A(ganoderiol A,Ⅰ)、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l,Ⅱ)... 目的研究松杉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灵芝醇A(ganoderiol A,Ⅰ)、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l,Ⅱ)、灵芝三醇(ganodermatriol,Ⅲ)、灵芝酸C(ganodericacid C,Ⅳ)、灵芝酸A(gan-odericacid A,Ⅴ)、赤芝酮A(lucidone A,Ⅵ),赤芝酸C(lucidenicacid C,Ⅶ)、赤芝酸LM1(lucidenic acid LM1,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松杉灵芝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杉灵 醇A 三醇 三醇 酸C 酸A 赤芝酮A 酸C 酸LM1
下载PDF
赤芝中一个新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 李保明 +2 位作者 康洁 王洪庆 陈若芸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50-1452,共3页
从赤芝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新的萜类化合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结构为7β,15α-dihydroxy-4,4,14α-trimethyl-3,11,20-trioxo-5α-pregn-8-en,命名为赤芝酮D(lucidone D)。
关键词 萜类 赤芝酮D
原文传递
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探索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冉冉 李雯莉 +1 位作者 王莹 曹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2155-2162,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方法综合TCMSP、ETCM、BATMA-TCM数据库筛选五灵胶囊的成分和靶点。采用GeneCards、NCBI、DisGeNET数据库收集慢性乙型肝炎的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五灵胶...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方法综合TCMSP、ETCM、BATMA-TCM数据库筛选五灵胶囊的成分和靶点。采用GeneCards、NCBI、DisGeNET数据库收集慢性乙型肝炎的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采用Oebiotech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的结合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黄芩苷、灵芝酸R、灵芝醇F、赤芝酮A、丹参酮ⅡA、异丹参酮Ⅱ、木犀草素、戈米辛R等主要活性成分。共得到雌激素受体(ES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G)、人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4(MAPK14)、一氧化氮合酶(NOS2)等29个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靶点。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途径有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TNF)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上述活性成分与其对应的慢性乙型肝炎靶标间均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五灵胶囊可能通过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及ESR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核心靶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灵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异鼠李素 山柰酚 槲皮素 黄芩苷 酸R 醇F 赤芝酮A 丹参ⅡA
原文传递
乌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海萍 高原 +1 位作者 李蓉涛 王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2-875,共4页
目的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分析方法(MS,1D、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目的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分析方法(MS,1D、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乌药双查耳酮(1),其余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药环戊烯二酮甲醚(2)、乌药环戊烯二酮(3)、帕夏查耳酮(4)、球松素(5)、甲基赤芝酮(6)、松属素(7)、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8)、赤芝酮(9)、乙基赤芝酮(10)、肉桂酸(11)、球松素查耳酮(12)、蓟黄素(13)和β-谷甾醇(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乌药双查耳 球松素 赤芝酮 肉桂酸 蓟黄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