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季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Walker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岳如画 徐海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3-226,共14页
利用1951~2010年20CR(20th Century Reanalysis Version 2)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的季节性差异、变化特征及其与Walker环流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四个季节赤道印度洋上空纬向—垂直环流的结构特... 利用1951~2010年20CR(20th Century Reanalysis Version 2)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的季节性差异、变化特征及其与Walker环流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四个季节赤道印度洋上空纬向—垂直环流的结构特征,发现春季和秋季存在严格东西方向上的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随后,针对春季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变化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纬向—垂直环流的强度及其变率在1951~2010年间持续增强,而该垂直环流的中心位置则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1年之前垂直环流的中心位置表现为向西移动,而在1981年后则转为向东移。春季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与Walker环流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样存在年代际转折,1981年之前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在1981年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显著增强。不同年代际时段内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与海温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981~2010年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主要受到前期和同期太平洋上的ENSO型海温信号的影响,而在此之前该垂直环流主要受到前期和同期赤道东印度洋海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 变化特征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印度洋赤道西风的变动及其与低纬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世刚 喻世华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2期67-73,共7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世界气象组织(ECMWF/WMO)1981-11-1982-10逐日2.5°×2.5°网格点资料,按赤道西风判别指数确定了赤道西风的范围,讨论了这支基本气流的结构及季节演变特征,以及它和这一地区环流的关系。
关键词 赤道西风 印度洋 热带辐合带 环流 大气环流
下载PDF
赤道热带太平洋东西向Walker环流的气候学特征
3
作者 周丽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240-11241,共2页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OLR月平均资料与NCEP再分析的500hPaω月平均资料,定义了表征赤道纬向环流特征的指标,根据热带赤道地区纬向环流的强度、范围和分布特征,针对表征赤道太平洋纬向环流的强度、位置和范围指数气候特征进行了诊断研...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OLR月平均资料与NCEP再分析的500hPaω月平均资料,定义了表征赤道纬向环流特征的指标,根据热带赤道地区纬向环流的强度、范围和分布特征,针对表征赤道太平洋纬向环流的强度、位置和范围指数气候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东西向的Walker环流其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为:强度和范围存在5年、15~16年振荡周期,位置存在4年、12年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纬向垂直环流 OLR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和太平洋海温异常 被引量:58
4
作者 李崇银 穆明权 潘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1747-1751,共5页
用近百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赤道印度洋海温(SST)变化,其偶极子型振荡的特征确实存在.这种偶极子型振荡在9~11月最强,而在1~4月最弱;还表现出有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这个偶极子的正位相型(海温西高东低)一般强于其负位... 用近百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赤道印度洋海温(SST)变化,其偶极子型振荡的特征确实存在.这种偶极子型振荡在9~11月最强,而在1~4月最弱;还表现出有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这个偶极子的正位相型(海温西高东低)一般强于其负位相型(海温东高西低).尽管在极个别年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似乎独立于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但总体而论,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偶极子(类似反ENSO模)有很好负相关.联系它们的主要物理过程主要是赤道大气纬向(Walker)环流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海温偶极子 太平洋 海温异常 反ENSO模 厄尔尼诺事件 赤道大气纬向环流
原文传递
1991年初夏我国江淮地区洪涝与北太平洋海温场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贾淑静 《山东气象》 1992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利用1991年北太平洋的海温资料,寻找造成1991年初夏江淮地区洪涝的可能因素。为此计算了1991年1—6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发现1991年初夏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温距平呈现明显的西正东负分布,这有利于北太平洋中低纬纬向垂直环流加强... 本文利用1991年北太平洋的海温资料,寻找造成1991年初夏江淮地区洪涝的可能因素。为此计算了1991年1—6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发现1991年初夏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温距平呈现明显的西正东负分布,这有利于北太平洋中低纬纬向垂直环流加强,从而使得江淮入梅早、梅雨量大。另外,还计算了1980—1991年近十二年西太平洋的海温距平场,发现西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直接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1991年初夏副高位置比常年偏西偏北,有利于东南季风和跨赤道气流的爬坡运动,使江淮地区降水量增大。1991年初夏赤道东太平洋一直为正海温距平。该海域高温增强了中低纬纬向垂直环流并通过哈得来环流影响中纬度大气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江淮地区 海温 西太平洋副高 垂直环流 哈得来环流 距平 中低 赤道东太平洋 温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