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与赤道辐合带的北跳 被引量:3
1
作者 仇永炎 马德贞 林玉成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共7页
利用历史天气图、台风年鉴,以及ECMWF和NMC再分析的风场等资料,研究盛夏一些系统的活动特征及赤道辐合带北跳及其和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型的关系,得到如下一些事实:①块状、自东向西移动的渤海日本海高压,准定常的、河套... 利用历史天气图、台风年鉴,以及ECMWF和NMC再分析的风场等资料,研究盛夏一些系统的活动特征及赤道辐合带北跳及其和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型的关系,得到如下一些事实:①块状、自东向西移动的渤海日本海高压,准定常的、河套以东西风槽,低空偏东、偏南急流等系统的活动,都有利于出现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有利于出现400mm以上台风降水。②“75.8”、“84.8”和“96.8”3个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型年7月赤道辐合带都经过两次北跳,达到它们一年的最北位置,第一次在7月第2候,第二次在7月第4、第5候。6个不是台风与西风槽型年一般无两次北跳。③北半球赤道辐合带北跳或者是受澳大利亚冷高压的东南气流影响,或者是受西南太平洋上变性暖高压的东南气流影响,当这种东南气流越过赤道,在北半球适当环流条件下达到较北纬度产生出一连串气旋辐合带,即赤道辐合带北跳。这种越赤道气流不仅对赤道辐合带有如此作用,还能促使赤道辐合带上的热带低压发展成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西风槽 相互作用 赤道辐合带 冷高压
下载PDF
在1982/1983 ENSO过程中暖池和赤道辐合带相互作用对大气表面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友龙 姜达雍 仇永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一个耦合海气模式,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1982/1983ENSO期间的暖池和赤道辐合带(ITCZ和SPCZ)的相互作用对大气表面流场和散度场的影响。结果指出,ENSO高峰期和成熟期SPCZ比ITCZ更重要(即EN... 利用一个耦合海气模式,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1982/1983ENSO期间的暖池和赤道辐合带(ITCZ和SPCZ)的相互作用对大气表面流场和散度场的影响。结果指出,ENSO高峰期和成熟期SPCZ比ITCZ更重要(即ENSO高峰期和成熟期SPCZ与暖池相互作用比ITCZ与暖池相互作用更强烈);ENSO的形成初期和衰减期SPCZ和ITCZ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池 ENSO 赤道辐合带 大气 表面风 大气环流
下载PDF
赤道辐合带季节移动规律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大勇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5-97,共3页
赤道辐合带又称热带辐合带、赤道锋,是南北两个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也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有时甚至可以绕地球一圈。在宽广的洋面上,热带辐合带位置随季节变化较小,经常处在赤道附近,而在近... 赤道辐合带又称热带辐合带、赤道锋,是南北两个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也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有时甚至可以绕地球一圈。在宽广的洋面上,热带辐合带位置随季节变化较小,经常处在赤道附近,而在近大陆地区,它的位置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北半球夏季时,赤道辐合带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相反方向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转为西南风,这时热带辐合带内就是东北信风和西南的辐合。当南半球夏季时,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相反方向地转偏向力作用变成西北风,这种西北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相辐合形成赤道辐合带。当赤道辐合带位于赤道时,正好是两半球信风相遇而形成。如图一、图二(A 为高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辐合带 地区 季节变化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南半球 地转偏向力 赤道 副热高压
下载PDF
热带印度洋赤道辐合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
4
作者 杨童 牛广山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1年第6期584-597,共14页
赤道辐合带(ITCZ)是一个靠近赤道的行星尺度强降水带,同时也是哈德莱(Hadley)环流圈的上升中心。为了研究长期不同时间尺度上热带印度洋赤道辐合带的位置、强度和宽度的长期变化特征,本文利用了1979年至2017年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定义并... 赤道辐合带(ITCZ)是一个靠近赤道的行星尺度强降水带,同时也是哈德莱(Hadley)环流圈的上升中心。为了研究长期不同时间尺度上热带印度洋赤道辐合带的位置、强度和宽度的长期变化特征,本文利用了1979年至2017年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定义并计算出赤道辐合带及其位置、强度和宽度,分析了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之间气流辐合、气压最低的地区,是热带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化会影响热带印度洋降水区域、强度和大气环流状况。2) 印度洋赤道辐合带中心位置的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夏季位于赤道以北,冬季位于赤道以南,春秋季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而夏季ITCZ的中心位置常年位于北纬13˚,东经73˚附近。3) 赤道辐合带的宽度常年南北跨越大约20个纬度,但南北界波动幅度不大,近年来宽度都有较弱的变窄。4) 降水量的中心强度可表示赤道辐合带的强弱,它的最大中心强度值随时间变化波动明显,2000年前后的最大中心强度存在明显地由平均高值向平均低值的转变,而近年来强度逐渐变强。5) 印度洋和太平洋、大西洋上的赤道辐合带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赤道辐合带都是呈散点式分布,而在太平洋上却呈东西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赤道辐合带 降水量 中心强度 宽度
下载PDF
赤道辐合带上扰动不稳定性的简单理论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义炳 黄寅亮 《气象学报》 CAS 1964年第2期198-210,共13页
本文采用了简单的流体力学方法,在三种模式——正压扰动层、相当正压层、三维扰动——的情况下,对赤道辐合带上的扰动切变不稳定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给出了分析解、数值解及可能的数值解方法。分析结果证明:不稳定情况的出现,与基本气... 本文采用了简单的流体力学方法,在三种模式——正压扰动层、相当正压层、三维扰动——的情况下,对赤道辐合带上的扰动切变不稳定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给出了分析解、数值解及可能的数值解方法。分析结果证明:不稳定情况的出现,与基本气流间切变的大小、纬度、及扰动的波长有关。一般在中高纬度分析中经常忽略的2ωcosφ是一个稳定因子。由简单到较复杂的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简单模式中所忽略的因子,可能增加了不稳定性。本文从理论上初步证实,在台风发生过程中,基本气流的动能由于不稳定转变为扰动动能,可能是一个并不是不重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变 稳定度 基本气流 扰动动能 赤道辐合带 不稳定性 分界面 台风 低压(气象)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SST暖水区·ITCZ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红 马福全 +1 位作者 李大为 刘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164-17166,共3页
利用1958~1997年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500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了海表温度(SST)和射出长波辐射(OLR)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东北冷涡与副热带高压是正相关关系... 利用1958~1997年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500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了海表温度(SST)和射出长波辐射(OLR)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东北冷涡与副热带高压是正相关关系,GMS-SST=28℃阈值特征线与东北冷涡高度指数、副热带高压高度指数都是反位相关系,随着GMS-SST=28℃阈值特征线的逐渐北移,副热带高压减弱,东北冷涡增多、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副热高压 海表温度 赤道辐合带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SST暖水区·ITCZ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英文)
7
作者 梁红 马福全 +1 位作者 李大为 刘凯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9期18-21,共4页
利用1958~1997年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500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了海表温度(SST)和射出长波辐射(OLR)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东北冷涡与副热带高压是正相关关系... 利用1958~1997年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500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了海表温度(SST)和射出长波辐射(OLR)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东北冷涡与副热带高压是正相关关系,GMS-SST=28℃阈值特征线与东北冷涡高度指数、副热带高压高度指数均是反位相关系,随着该阈值特征线的逐渐北移,副热带高压减弱,东北冷涡增多、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副热高压 海表温度 赤道辐合带
下载PDF
热带对流性降水的逆温特征
8
作者 李秀镇 董明伦 +1 位作者 李博 王力群 《海洋预报》 2016年第1期45-52,共8页
通过对赤道辐合带降水的观测发现,热带对流性降水过程普遍存在逆温现象,为更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利用微波辐射计数据,对降水过程的大气层结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降水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暖心",暖心之间有"冷... 通过对赤道辐合带降水的观测发现,热带对流性降水过程普遍存在逆温现象,为更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利用微波辐射计数据,对降水过程的大气层结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降水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暖心",暖心之间有"冷泡";(2)典型逆温过程发生在对流系统边缘,对流云云顶高度均在10 km以上;(3)逆温现象出现时存在水汽密度和液态水含量大值区。近地面"暖心"下方和第二"暖心"内部水汽密度和液态水含量较小,两个"暖心"之间存在大值中心。第二"暖心"之上水汽密度较小,液态水含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辐合带 温度廓线 逆温 CISK
下载PDF
2018年盛夏副热带高压极端偏北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静文 孙即霖 宁方悦 《海洋气象学报》 2021年第2期14-23,共10页
2018年盛夏辽宁的阶段性高温与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极端偏北有关,利用1981-201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主要以候的时间尺度,从大气环流异常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解释了2... 2018年盛夏辽宁的阶段性高温与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极端偏北有关,利用1981-201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主要以候的时间尺度,从大气环流异常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解释了2018年盛夏副高极端偏北的原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副高位置偏北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来自欧洲上空的高压脊发展并东移,与副高断裂开的一支结合,使得副高北移;二是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导致向北的越赤道气流加强,从而造成赤道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北移,进一步引起副高北移;三是由于青藏高原东部感热增强,其上升气流经由一候到两候的时间在辽宁和渤海地区下沉。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了副高位置的极端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北越赤道气流 赤道辐合带 副热高压 青藏高原感热
下载PDF
199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概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传海 马德贞 +1 位作者 王东生 薛建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0-44,共5页
利用天气图、台风年鉴、GMS卫星云图、ECMWF格点资料等分析总结了 199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风暴的活动特点 ,并对这些特点做了天气气候背景的分析。
关键词 气旋 副热高压 赤道辐合带
下载PDF
2005年第8号热带风暴“天鹰”的预报分析
11
作者 周小珠 《广西气象》 2006年第A01期7-7,17,共2页
利用天气图、FY-2云图等资料,分析了0508号热带风暴“天鹰”的高空环流形势及其演变;检验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WTPQ20 BABJ的路径预报。热带风暴移动路径的预报首先着眼于两个大型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ITCZ),风暴内部... 利用天气图、FY-2云图等资料,分析了0508号热带风暴“天鹰”的高空环流形势及其演变;检验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WTPQ20 BABJ的路径预报。热带风暴移动路径的预报首先着眼于两个大型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ITCZ),风暴内部结构也对移动路径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 赤道辐合带 非对称结构 FY-2云图
下载PDF
2010年江苏省连续性高温特点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严文莲 韩桂荣 +2 位作者 魏建苏 李超 孙燕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97,共5页
利用江苏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961—2010年全省73个站的历史高温资料以及NCEAP 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总结了江苏省高温天气气候特点及2010年高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2010年连续高温天气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 利用江苏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961—2010年全省73个站的历史高温资料以及NCEAP 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总结了江苏省高温天气气候特点及2010年高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2010年连续高温天气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温日数以7月最多(占高温总日数的44.1%)、8月次之(占29.2%);空间分布上呈西南部地区多,东部沿海少的特点;2010年8月连续高温频发,过程间隔时间短,且区域性连续高温时段主要集中在8月份,较多年平均偏晚,部分市县最高气温创当地有气象资料以来的历史新高;盛夏期间前期赤道辐合带不活跃,不利于副高北抬,是造成该年出梅后区域性连续高温偏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8月份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强盛的副高持续控制江苏省,加上台风北上活动影响少,致使该月连续性高温频发。连续高温期间副高能快速恢复增强,促使连续性高温过程频繁且间隔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副热高压 赤道辐合带 南亚高压
下载PDF
2005年夏季中国登陆台风的环流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舸 张庆云 孙淑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918,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网提供的2005年台风资料,研究了2005年夏季台风登陆及中国东部频发性台风暴雨的环流特征及南北半球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2005年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即6月10日~7月11日西太平洋无...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网提供的2005年台风资料,研究了2005年夏季台风登陆及中国东部频发性台风暴雨的环流特征及南北半球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2005年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即6月10日~7月11日西太平洋无热带气旋生成,7月12日~9月30日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活动,造成登陆我国台风间隔时间短、频数高、强度强,使得我国东部台风暴雨频繁发生。研究指出,6月10日~7月11日西太平洋无热带气旋生成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越赤道气流较弱、东亚热带辐合带(5°N^15°N,120°E^150°E)对流偏弱有关。而在7月12日~9月30日,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与西风槽的多次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断裂(或东撤)、东亚热带辐合带对流加强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气候平均态的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分别位于125°E和145°E附近,2005年夏季125°E和14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减弱,然而在7月12日~9月30日,130°E^13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加强并维持时间较长。130°E^135°E附近越赤道气流加强与澳大利亚高压东移以及140°E^180°E赤道低压加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 赤道辐合带 赤道气流 澳大利亚高压 赤道低压
下载PDF
亚澳季风区水汽收支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乔云亭 罗会邦 简茂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3-210,共8页
用1980~198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亚澳季风区视水汽汇并分析了其水汽收支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研究范围水汽收支的典型空间分布型为南北型,即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与北半球亚洲季风区相反的分布形势,而且这种分布形势有明... 用1980~198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亚澳季风区视水汽汇并分析了其水汽收支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研究范围水汽收支的典型空间分布型为南北型,即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与北半球亚洲季风区相反的分布形势,而且这种分布形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北半球亚洲季风区为水汽源,110~135 E之间大陆桥附近、80 E附近及40~50 E之间的三支越赤道水汽输送通道将北半球水汽输送到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及南印度洋,成为水汽汇,夏季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和南印度洋为水汽源,上述三支越赤道水汽输送通道实现与夏季反向的水汽输送,将水汽由南半球输送到北半球亚洲季风区,此时亚洲季风区为水汽汇。春季和秋季赤道辐合带为主要的水汽汇,亚澳季风区无明显越赤道水汽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澳季风区 水汽收支 时空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水汽输送 赤道辐合带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TC高频源地与GMS-SST暖水区及ITCZ的匹配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丽萍 王元 马辛宇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7,共8页
利用GMS高精度遥感海表温度(SST)反演资料、外逸长波辐射(OLR)反演资料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源地及频数数据,分析了GMS-SST、赤道辐合带(ITCZ)、TC源地及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TC源地、发生频数以及强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均... 利用GMS高精度遥感海表温度(SST)反演资料、外逸长波辐射(OLR)反演资料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源地及频数数据,分析了GMS-SST、赤道辐合带(ITCZ)、TC源地及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TC源地、发生频数以及强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均具有趋暖性。GMS-SST大于等于28℃的阈值条件为西北太平洋TC发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并且存在10°N高频收缩轴,其与由GMS-SST大于等于28℃所定义的西北太平洋暖水区,GMS-OLR小于等于240 W.m-2定义的ITCZ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即存在TC高频源地—GMS-SST暖水区—ITCZ三者间的匹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气旋 卫星遥感 海表温度 赤道辐合带
下载PDF
2—4月北极涛动对中西太平洋ITCZ活动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淼 龚道溢 毛睿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5,共11页
利用1979—2008年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北极涛动(AO)指数,从日尺度上分析了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辐合带(ITCZ)的类型及活跃程度,并研究其与A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ITCZ存在不同的强对流中心,依据中心位置可以划分为北、南... 利用1979—2008年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北极涛动(AO)指数,从日尺度上分析了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辐合带(ITCZ)的类型及活跃程度,并研究其与A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ITCZ存在不同的强对流中心,依据中心位置可以划分为北、南、赤道、双、全和弱等六种型态,其中北、南和弱型ITCZ在日尺度上频次最高,分别占总天数的30.98%、31.11%和24.05%,而赤道、双和全型ITCZ出现频次较少。AO与西北太平洋ITCZ活动的相关分析表明,2—4月AO指数与北型ITCZ频次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49,而与弱型ITCZ频次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当AO处于正(负)位相时,从同期至8—10月北型ITCZ活跃程度偏强(弱),而弱型ITCZ偏弱(强),在滞后1~2个月时相关达到最高。此外低层环流场以及SST也存在显著变化。当AO为正位相时,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至15°N范围内存在异常西风气流,SST异常偏暖。这也加大了南北向SST梯度,导致赤道以北辐合加强,对流活跃,北型ITCZ频次增多。这表明AO可能是通过风场和SST来影响北型ITCZ的活动,这种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统计特征 赤道辐合带(ITCZ) 北极涛动(AO) 太平洋
下载PDF
东亚高空急流异常与江淮入梅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超 韩桂荣 +2 位作者 刘梅 孙泓川 周林义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高空急流异常与江淮入梅的关系,得出:东亚高空急流对江淮入梅早、晚有一定的短期预测指示意义。当东亚高空急流偏北时,江淮入梅偏早;反之,当东亚高空急流偏南时,江淮入梅偏晚。东亚高空急流偏北年,西...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高空急流异常与江淮入梅的关系,得出:东亚高空急流对江淮入梅早、晚有一定的短期预测指示意义。当东亚高空急流偏北时,江淮入梅偏早;反之,当东亚高空急流偏南时,江淮入梅偏晚。东亚高空急流偏北年,西北太平洋海区异常冷,亚欧大陆异常暖,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的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由冬到夏的季节转变异常偏早,导致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发生季节性转变也偏早;同时,中东太平洋地区ITCZ异常活跃,夏季风系统的推进和副热带高压以及南亚高压的北跳都异常偏早,这种环流有利于江淮梅雨季节开始偏早;高空急流偏南年情况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江淮入梅 高空急流 海陆热力差异 赤道辐合带
下载PDF
高云与高层垂直速度关系的个例研究II·动力学分析
18
作者 王必正 章丽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4-614,共11页
观测表明,高云的夏季块状分布和冬季带状分布,与低层赤道辐合带的夏季与冬季的形状十分相似;并且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单独存在。作者对这两个观测分析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结论如下:1)由于印度洋北面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夏季... 观测表明,高云的夏季块状分布和冬季带状分布,与低层赤道辐合带的夏季与冬季的形状十分相似;并且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单独存在。作者对这两个观测分析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结论如下:1)由于印度洋北面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夏季不能在北面副热带地区形成反气旋,从而印度洋赤道北面为西南气流,导致了赤道辐合带在该地区断裂并且相应的深对流在亚洲季风区的块状分布。2)利用斜压超长波理论,将Rodwell等的亚洲季风单向模型(即非绝热加热导致季风形成)作了修改,扩展为双向闭合模型。印度洋跨赤道偏南风产生大范围水汽辐合,其与地形的共同作用,产生了降水云系的高层加热,由于Sverdrup涡度平衡关系,导致了低层的偏南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闭合过程,从而表明了亚洲夏季风是准定常的。3)通过详细分析涡度方程,证明除了恰好在赤道上之外,赤道辐合带上的水平辐合均会产生涡,并且这些涡由点涡(涡度的奇异部分)与各种尺度的涡(涡度的正则部分)组成。正涡度对应于云区,负涡度对应于晴空区,与赤道辐合带(ITCZ)的观测结果一致。4)由于辐合和切变产生涡,得到赤道辐合带和深对流的带状准定常维持的动力机制,即:由于赤道辐合带的辐合,其南北风辐合与东西风切变将产生涡,其与水汽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深对流的上升降水云系,而降水云系的潜热诱导上升,进一步加强了水平辐合,从而表明了赤道辐合带的带状准定常维持的中介是不同尺度的涡。5)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的原因是热带卷云和卷层云与流场是可以互相激发的,深对流不是其唯一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对流 亚洲夏季风 赤道辐合带 准定常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WARMING AND THE VARIATION IN 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丽萍 陈联寿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9年第1期38-44,共7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warming and the variation in tropical cyclone (TC) genesis frequency is analyzed using the data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Year Book by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at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warming and the variation in tropical cyclone (TC) genesis frequency is analyzed using the data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Year Book by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CEP) reanalysis data from 1949 to 2007.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 region (10°N– 20°N, 100°E– 140°E) increases by 0.6°C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while the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 geneses in this region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Generally, the rise of SSTs is favorable for the genesis of tropical cyclones, but it is now shown to be contrary to the normal effect. Most of the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are generated in the ITCZ. Thi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ase in the Atlantic basin in which the tropical cyclones are mostly generated from the easterly wave. Our research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TCZ has a weakening trend in strength, and it has moved much more equatorward in the past 40 years; both are disadvantageous to the form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Furthermore, our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ridg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tends to shift slightly equatorward, which is another advers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气旋 频率分析 全球变暖 西部 赤道辐合带 全球气候变暖 海面温度
下载PDF
1998年与1954年夏季大尺度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晁淑懿 李月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2,共5页
对比分析夏季发生在长江全流域两次特大洪涝的1954 年和1998 年大尺度环流的特征。指出1954 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二次季节性北跳明显偏迟,出现在8月初,6~7 月副高位置持续偏南,8 月副高位置偏北;而1998 ... 对比分析夏季发生在长江全流域两次特大洪涝的1954 年和1998 年大尺度环流的特征。指出1954 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二次季节性北跳明显偏迟,出现在8月初,6~7 月副高位置持续偏南,8 月副高位置偏北;而1998 年副高第二次季节性北跳偏早,出现在7 月上旬中期,但盛夏7 月下旬~8 月底副高位置持续偏南。这两年夏季亚洲西风带阻塞高压活动都十分频繁,1998 年更甚。夏季赤道辐合带1998 年明显弱于1954 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阻塞高压 赤道辐合带 大尺度 环流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