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赫坎按蚊类群的六种按蚊的杂交和染色体的观察
被引量:
10
1
作者
缪建吾
潘家复
蒋文斌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年第3期231-237,I0005,I0006,共9页
本文报告了赫坎按蚊类群中的中华按蚊(ASS)、长浮按蚊(ACF)、嗜人按蚊(AAP)、大窄按蚊(ADZ)、小宽按蚊(AXK)以及四川的八代按蚊(AYS)与辽宁的AYL品系的杂交和唾腺染色体的观察。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和长浮按蚊,嗜人按蚊和大窄按蚊之间不...
本文报告了赫坎按蚊类群中的中华按蚊(ASS)、长浮按蚊(ACF)、嗜人按蚊(AAP)、大窄按蚊(ADZ)、小宽按蚊(AXK)以及四川的八代按蚊(AYS)与辽宁的AYL品系的杂交和唾腺染色体的观察。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和长浮按蚊,嗜人按蚊和大窄按蚊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长浮按蚊和大窄按蚊可能不是独立的物种:小宽按蚊和四川的八代按蚊不存在生殖隔离;小宽按蚊和辽宁的AYL品系以及AYL品系和四川的八代按蚊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AYL品系可能为新种,而小宽按蚊新种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坎按蚊类群
杂交
唾腺染色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赫坎按蚊类群地面分布、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防制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培轩
何振琚
+5 位作者
向建伟
罗正权
王绍辉
潘中华
刘发明
吴传刚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247-251,314,共6页
经过4年的调查,共发现赫坎按蚊类群6种。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大,占组成的61.23~99.84%,属半家栖,是贵州大部份地区的传疟媒介。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在荔波、赤水、从江山间丘陵区和河谷低洼地区,偏家栖,喜吸人血,8月的数量占人房按蚊组成的5...
经过4年的调查,共发现赫坎按蚊类群6种。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大,占组成的61.23~99.84%,属半家栖,是贵州大部份地区的传疟媒介。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在荔波、赤水、从江山间丘陵区和河谷低洼地区,偏家栖,喜吸人血,8月的数量占人房按蚊组成的54.28~95.24%,子孢子阳性率为0.74%,是该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在荔波采取连续2年的成片室内滞留喷洒,疟疾发病率累计下降82.11%,恶性疟发病下降了98.65%,取得了明显的防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坎按蚊类群
地面分布
生态习性
传疟作用
防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赫坎按蚊类群的六种按蚊的杂交和染色体的观察
被引量:
10
1
作者
缪建吾
潘家复
蒋文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出处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年第3期231-237,I0005,I0006,共9页
文摘
本文报告了赫坎按蚊类群中的中华按蚊(ASS)、长浮按蚊(ACF)、嗜人按蚊(AAP)、大窄按蚊(ADZ)、小宽按蚊(AXK)以及四川的八代按蚊(AYS)与辽宁的AYL品系的杂交和唾腺染色体的观察。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和长浮按蚊,嗜人按蚊和大窄按蚊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长浮按蚊和大窄按蚊可能不是独立的物种:小宽按蚊和四川的八代按蚊不存在生殖隔离;小宽按蚊和辽宁的AYL品系以及AYL品系和四川的八代按蚊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AYL品系可能为新种,而小宽按蚊新种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赫坎按蚊类群
杂交
唾腺染色体
Keywords
Anopheles hyrcanus group
Hybridization
Salivary gland chro-mosomes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赫坎按蚊类群地面分布、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防制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培轩
何振琚
向建伟
罗正权
王绍辉
潘中华
刘发明
吴传刚
机构
贵州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荔波县卫生防疫站
赤水县卫生防疫站
安顺地区卫生防疫站
出处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247-251,314,共6页
文摘
经过4年的调查,共发现赫坎按蚊类群6种。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大,占组成的61.23~99.84%,属半家栖,是贵州大部份地区的传疟媒介。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在荔波、赤水、从江山间丘陵区和河谷低洼地区,偏家栖,喜吸人血,8月的数量占人房按蚊组成的54.28~95.24%,子孢子阳性率为0.74%,是该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在荔波采取连续2年的成片室内滞留喷洒,疟疾发病率累计下降82.11%,恶性疟发病下降了98.65%,取得了明显的防制效果。
关键词
赫坎按蚊类群
地面分布
生态习性
传疟作用
防制
分类号
R53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赫坎按蚊类群的六种按蚊的杂交和染色体的观察
缪建吾
潘家复
蒋文斌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贵州赫坎按蚊类群地面分布、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防制的研究
张培轩
何振琚
向建伟
罗正权
王绍辉
潘中华
刘发明
吴传刚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