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赫塔·米勒“恐惧”诗学观的多维结构 |
刘春艳
巫沛霖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2
|
赫塔·米勒作品中的创伤叙事研究——以《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为例 |
王颖
|
《今古文创》
|
2023 |
0 |
|
3
|
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创伤书写 |
余杨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4
|
乡土经验与世界文学——试论莫言与赫塔·米勒的文学创作的异同 |
李双志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赫塔·米勒诗选 |
冯晓春
傅翀
杨梦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2 |
0 |
|
6
|
心兽的生成——赫塔·米勒小说《心兽》之德勒兹式解读 |
周标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诗性的缘起:墨白与赫塔·米勒之比较 |
张延文
|
《中州大学学报》
|
2012 |
0 |
|
8
|
创伤记忆与赫塔·米勒的文学创作 |
胡冰霞
谷珵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9
|
语言的艺术魅力——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语言“重复”现象研究 |
于月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0
|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的文化记忆 |
邵凌玮
|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
2016 |
1
|
|
11
|
赫塔·米勒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心理描写研究——以《心兽》和《心经》为例 |
虞子怡
戴玥
李萍萍
钟佳毓
|
《求知导刊》
|
2017 |
0 |
|
12
|
赫塔·米勒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及研究现状梳理 |
高源杉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3
|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初探 |
李银波
苏晖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4
|
为了抗拒遗忘的写作——赫塔·米勒《心兽》解读 |
乐萍
熊欣
|
《求索》
CSSCI
|
2013 |
3
|
|
15
|
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 |
胡蔚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6
|
虚构的感知--赫塔·米勒诗学观初探 |
余杨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7
|
赫塔·米勒:一个被“放逐者”的边缘写作与诗意抵抗 |
张帆
|
《译林》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8
|
政治隐喻与历史重构:读赫塔·米勒的《心兽》 |
刘积源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9
|
论赫塔·米勒作品中动物与女性异质同构的隐喻镜像 |
张帆
张丽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0
|
以语言之钥开启真相的大门——赫塔·米勒访谈 |
翁世瑶
|
《译林》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