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赫森论点”文本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唐文佩
-
机构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3,共7页
-
文摘
"赫森论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的第一次系统尝试,意图通过对牛顿科学工作的现实性溯源,寻找《原理》在问题选择和具体内容方面的决定性力量,从而颠覆人们对科学家创造性工作的唯心理解和精英人物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史观。但赫森论证效力不足,既无法证明社会经济-技术需求对科学家的问题选择存在"决定性"影响,也没有触及牛顿体系的科学内核。因此,"赫森论点"的价值仍然是"提出问题"意义上的,而不是"解决问题"意义上的。
-
关键词
赫森论点
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
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森论点的历史际遇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唐文佩
-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系
-
出处
《科学文化评论》
2010年第1期13-25,共13页
-
基金
北京大学医学部新教师科研启动基金(BMU20090507-123)支持
-
文摘
本文勾勒了20世纪20年代末赫森在苏联的政治处境,对比其1931年论文在选题和行文方面的诸多特点,并结合其回国后政治处境的一度转变,意在说明赫森论点应更多地理解为其对时局的一种顺应。为了回应国内对其"贬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然科学的意义"和"理论脱离实践"的政治责难,赫森通篇援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宣称利用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寻找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这一做法在西方科学史界产生了极大震动,被奉为科学史外在主义研究的开山之作,这应该是赫森行文之初不曾料想到的。
-
关键词
赫森论点
科学史
外在主义
-
分类号
B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赫森论点”真实意图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唐文佩
-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127,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十字路口的科学>及其影响研究(09YJC720004)
-
文摘
苏联科学问题研究专家格雷厄姆教授提出"赫森论点"的真实意图可能与文本含义恰恰相反,针对这一观点,本研究通过对赫森生平和前期论文的回顾,辅之1931年以后赫森与英国科学作家克劳瑟的往来书信,认为格雷厄姆教授的猜想是站不住脚的,没有证据表明赫森事实上不同意自己在1931年论文中表达的观点。但赫森的论文在屈从政治压力的同时仍与苏联当时的主流观点保持了距离。绕开《原理》中的科学知识内容,批评其神学内容的社会根源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的斗争策略,是对自然科学内核的一种变相保护,在这个意义上赫森的前后工作并没有完全断裂。
-
关键词
赫森论点
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
Keywords
Hessen thesis
Newton
Mathematic principle of nature philosophy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默顿早期工作与“赫森论点”的历史渊源
- 4
-
-
作者
唐文佩
-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6,共5页
-
文摘
基于学界对默顿早期工作与"赫森论点"关系的争论,本文通过引用分析和具体研究策略的比对,认为两者虽然有着探索科学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共同取向,但在科学外部因素的限定和结论的普适性方面存在着实质性分歧,总体上应该视为对立多于因循的研究工作。
-
关键词
赫森论点
默顿
科学社会学
-
Keywords
Hessen thesis'
Robert Merton
sociology of science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科学史的早期尝试——以“赫森论点”为例
- 5
-
-
作者
唐文佩
-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
出处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十字路口的科学>及其影响研究(09YJC720004)
北京大学医学部新教师科研启动基金(BMU20090507-123)
-
文摘
"赫森论点"的一个重要向度在于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探讨经典科学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问题。在社会经济需要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赫森用直接的、线性的、可对应的处理方式取代了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长期的、曲折的、归根结底的作用模式,存在着对马、恩相关观点的庸俗化理解;在自然科学与其他意识形式的关系问题上,赫森单方面强调它们的同质性,回避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存在着对马、恩相关观点的剪裁;但赫森没有尝试用非科学因素解释自然科学的知识内核,非科学因素的权限仅在于影响科学家科研方向和科学问题的选择,这一点上与马、恩的相关观点保持了一致。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科学史
赫森论点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
Keywords
Marxism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essen thesis
Mathematic Principle of Nature Philosophy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赫森—格罗斯曼论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汪阳
蔡仲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科学论中的‘生成论’研究"(10YJA20001)
-
文摘
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物理学家鲍里斯.赫森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发表《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一文,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论述了科学思想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但该文在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时,没有清楚说明经济基础是怎样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又是怎样影响科学思想的。随后几年,波兰学者亨里克.格罗斯曼发表了论文《机械论哲学的社会基础和制造业》和《笛卡尔和机械学的世界观念的社会根源》,同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明了经济与科学思想的关系在于经济和技术革命是人们反对传统的起点动力、对传统的反对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思想意识领域及由此带来科学观和世界观的变革,经济基础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决定上层建筑的。在这3篇论文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观点被运用到了科学史的解读中,他们在阐明科学与社会之间存在关系的同时,从经济与科学、思想与社会等不同的方面说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也是科学史学和科学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
关键词
“赫森-格罗斯曼论点”
科学外在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