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怒江—高黎贡构造带内花岗岩的侵位过程及其对特提斯演化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启军 徐义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3-1361,共9页
高黎贡构造带的花岗岩,其分布受怒江深断裂的控制。花岗岩体沿着怒江断裂带呈南北向分布,总体表现为一个狭长的透镜体。远离怒江断裂的西侧,花岗岩具有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靠近怒江深断裂,花岗岩具有条带状构造,糜棱结构。花岗岩属于... 高黎贡构造带的花岗岩,其分布受怒江深断裂的控制。花岗岩体沿着怒江断裂带呈南北向分布,总体表现为一个狭长的透镜体。远离怒江断裂的西侧,花岗岩具有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靠近怒江深断裂,花岗岩具有条带状构造,糜棱结构。花岗岩属于强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其岩浆锆石SHRIMP年龄为124~118Ma,糜棱岩化花岗岩新生黑云母Ar-Ar年龄为18~10Ma,与北侧波密—察隅花岗岩结晶年龄(116Ma)、变形年龄(18~12Ma)一致,表明高黎贡花岗岩带是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大转弯花岗岩带的南延部分。沿着花岗岩带向南西方向依次是小龙河花岗岩(76Ma)到盈江花岗岩(37Ma),逐渐变年轻,体现一个有序的侵位过程。上述特征表明,波密—察隅—高黎贡构造带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24~116Ma,代表怒江深断裂的走滑高峰主体变形发生在中新世(18~10Ma),与喀喇昆仑断裂带走滑高峰、藏南南北向裂谷系、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走滑高峰等在时间上耦合一致,可能预示中新世时期,南北向挤压、拉萨地块的东西向伸展及后期旋转,造成的周边走滑作用具有统一的应力场,属于新特提斯封闭,印度大陆向亚洲大陆碰撞、俯冲、挤压这一共同的壳幔作用的动力学过程,怒江构造带花岗岩侵位与变形记录了这一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高黎贡构造带 花岗岩变形 走滑年龄 陆陆碰撞 新特提斯 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