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山西二人台的艺术风格与演唱特点——以《走西口》为例
1
作者 刘嘉欣 《戏剧之家》 2023年第9期38-40,共3页
二人台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主要流传在晋、陕、蒙、冀四地,有着鲜明地域特点,是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参考依据。《走西口》是二人台的传统代表剧目,更是一段辛酸艰苦的历史,其反映出来的西口精神激励着人... 二人台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主要流传在晋、陕、蒙、冀四地,有着鲜明地域特点,是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参考依据。《走西口》是二人台的传统代表剧目,更是一段辛酸艰苦的历史,其反映出来的西口精神激励着人们勇于挑战、追求幸福。本文以《走西口》为切入点,透过代表曲目,学习和研究二人台的艺术风格,并从实践角度来分析演唱特点,体会二人台板式的变化、唱腔的运用、衬词叠词的妙用,最后提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二人台这种宝贵文化遗产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台 走西口 艺术风格 演唱特点
下载PDF
浅谈中国民歌中的声音景观——以民歌《走西口》《茉莉花》为例
2
作者 车瑶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5期4-7,共4页
声音景观学作为一门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所交替构成的新兴学科,着重体现的是声音所反映各类环境的声景关系,通过对环境、文化、生态等内容的演绎诠释,来体现声音在地域环境、人文地缘中所代表的内容和特殊含义。以此为背景,我们所熟... 声音景观学作为一门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所交替构成的新兴学科,着重体现的是声音所反映各类环境的声景关系,通过对环境、文化、生态等内容的演绎诠释,来体现声音在地域环境、人文地缘中所代表的内容和特殊含义。以此为背景,我们所熟知的地方民歌就是以各个地区、民族或部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体现出的思想情感与愿望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特殊的声音情感形式。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旋律性,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地区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风格差异等内容。民歌在不断地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代表与“文化符号”。本文以民歌《走西口》《茉莉花》所在地山西、陕西、江苏等地区作为研究的地理背景和人文文化环境,通过探索《走西口》《茉莉花》这两首歌曲所体现的声音景观,为其后的研究学习提出一些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景观 民歌 走西口 茉莉花
下载PDF
走西口视阈下的晋商精神研究
3
作者 邢瑞 《炎黄地理》 2023年第6期44-46,共3页
明清时期是晋商的发展与鼎盛时期,同时也是移民浪潮大规模来袭的时期,旅蒙晋商作为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晋商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走西口来看晋商精神,可以窥探在走西口中所蕴含的晋商精神,挖掘走西口与晋商精神... 明清时期是晋商的发展与鼎盛时期,同时也是移民浪潮大规模来袭的时期,旅蒙晋商作为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晋商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走西口来看晋商精神,可以窥探在走西口中所蕴含的晋商精神,挖掘走西口与晋商精神的内在联系,进而更好地解读晋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商 走西口 移民浪潮 不可忽视 鼎盛时期 内在联系 形成与发展
下载PDF
走西口,一场中国北方的壮观迁徙
4
作者 时元垚 《中国故事》 2023年第1期0075-0077,共3页
“走西口”指近代山西、陕北、河北等地的农民、商人前往长城外谋生经商的行为,是中国北方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之一。关于“西口”,一般认为位于山西右玉的杀虎口。不过从“走西口”人群的多样性来看,这更应是一个对长城关口、口外... “走西口”指近代山西、陕北、河北等地的农民、商人前往长城外谋生经商的行为,是中国北方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之一。关于“西口”,一般认为位于山西右玉的杀虎口。不过从“走西口”人群的多样性来看,这更应是一个对长城关口、口外经商处的泛称,包括但并不限于杀虎口。通过“走西口”,汉族移民与长城外的蒙古族开始产生经济与文化上的双向交流,这一过程始自清朝初年,到了清中后期迅速发展。进入到现代,旧社会的“走西口”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移民现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走西口”与近代绥远地区的匪患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俊斌 赵震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68,共6页
清末民国时期,走西口移民大量涌入绥远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很大冲击。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出于移民实边、充裕国库的需要鼓励老百姓走西口,但并没有对整个移民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也没有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移民的权益,使... 清末民国时期,走西口移民大量涌入绥远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很大冲击。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出于移民实边、充裕国库的需要鼓励老百姓走西口,但并没有对整个移民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也没有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移民的权益,使他们能够在移入地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走西口"移民活动完全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一种无序的状态进行的。加之近代绥远地区政局动荡不安、灾患频仍不断、基层控制能力薄弱以及移民自身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部分移民最终走上了匪盗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绥远地区 匪患
下载PDF
“走西口”移民与晋陕蒙毗连带文化圈的形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淑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4,共4页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三大移民运动之一,以晋、陕为主流的内地农民浩浩荡荡地出"口外",或经商或务农。所到之处,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晋陕蒙毗连带,由于相近的地域、相似的社会环...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三大移民运动之一,以晋、陕为主流的内地农民浩浩荡荡地出"口外",或经商或务农。所到之处,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晋陕蒙毗连带,由于相近的地域、相似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使蒙汉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具有共同方言、相同戏曲、相近生活习俗以及相似的信仰习惯的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移民 晋陕蒙毗连带 文化圈
下载PDF
二人台《走西口》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2
7
作者 罗英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3-86,共4页
"走西口",一段辛酸而厚重的真实历史;《走西口》,一首悲怆而凄婉的古老民歌。二人台《走西口》,从真实的历史和古老的民歌中一路走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们广为传唱。它以深厚的民间基础、对悲情的典型概括,以及艺术的真... "走西口",一段辛酸而厚重的真实历史;《走西口》,一首悲怆而凄婉的古老民歌。二人台《走西口》,从真实的历史和古老的民歌中一路走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们广为传唱。它以深厚的民间基础、对悲情的典型概括,以及艺术的真情渲染,揭示了二人台《走西口》的悲剧色彩悲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二人台 走西口 悲剧意蕴
下载PDF
山西人走西口选择“归化城”的原因 被引量:5
8
作者 陶继波 崔思朋 刘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9期61-62,共2页
山西人走西口来到包括归化城、鄂尔多斯、包头、察哈尔等诸多地区。归化城作为其中之一,当时人为何选择归化城,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地理区位优势、前人奠定基础、归化城的优越区位和自然条件及归化城的历史影响力等诸方面。
关键词 走西口 归化城 崔铁炉 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
下载PDF
精品影视还是粗糙之作?——漫谈晋商影视传奇《走西口》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鹏群 李永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38,共2页
2009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平均收视率高达9.60%,创下2002年以来央视开年戏收视率的最新纪录。但电视热播以来,争议不断,在网上更是叫好与恶评交织呈现。仔细品味,这部电视剧存在着互相颠覆的二元结构,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 2009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平均收视率高达9.60%,创下2002年以来央视开年戏收视率的最新纪录。但电视热播以来,争议不断,在网上更是叫好与恶评交织呈现。仔细品味,这部电视剧存在着互相颠覆的二元结构,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这种矛盾冲突,使得本应该是“大气磅礴,激励人心”的电视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影视 精品 传奇 晋商 电视剧 二元结构 矛盾冲突
下载PDF
从“走西口”、“闯关东”看清代内蒙古的农业、手工业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明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56-60,共5页
清军入关后,为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地位,同内地的地主阶级武装配合,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残酷战争.使内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摧残,造成从北方到中原地区,到处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量破产农民背井离乡,“携男挈女,千百成... 清军入关后,为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地位,同内地的地主阶级武装配合,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残酷战争.使内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摧残,造成从北方到中原地区,到处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量破产农民背井离乡,“携男挈女,千百成群”,变成“竞无归所”的流民群.顺治四年(1647年)山陕、四川总督王来用呈述陕西情况说:省内“人民死亡过半,以致田园荒芜,粮悬纸上.……因则满目荒草,庄则徒有破壁,人烟几断”.①山西各地“饥民逃兵,啸聚为乱,不止一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关东” 走西口 蒙汉 蒙古人 手工业者 汉民 内蒙古 清政府 牧民 游牧
下载PDF
近代历史上的“走西口”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俊斌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近代 山西 走西口
下载PDF
《走西口》的民俗文化解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谆 《天中学刊》 2008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从《走西口》中所反映出来的众多习俗现象可以看出,任何艺术作品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其中民俗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能体现作品的时空特征。
关键词 走西口 发式 行旅 习俗 社会陋俗
下载PDF
清代“走西口”的路线及成因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3-46,共4页
"走西口"是清代长城以南的山西、陕西省北部民人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潮流。其根本原因在于山西、陕西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高寒少雨,能承载的人口有限。康乾以来,由于人口急增、土地兼并激烈,从而引发严重的人地矛盾... "走西口"是清代长城以南的山西、陕西省北部民人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潮流。其根本原因在于山西、陕西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高寒少雨,能承载的人口有限。康乾以来,由于人口急增、土地兼并激烈,从而引发严重的人地矛盾;而自然灾害的频发,更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化。清廷出于平定边疆叛乱、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危机等诸多政治需要,实行放垦及移民实边等政策,使走西口成为可能,并成为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路线 成因
下载PDF
给“走西口”穿上革命的外套——电视剧《走西口》的叙事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建生 赵科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86-87,共2页
《走西口》作为央视黄金剧场的开年大戏,引起的轰动自不一般,不说电视剧的内容,单就民歌《走西口》的苍凉忧伤凄婉缠绵就足以吊起观众的胃口。但由于该剧在叙事过程中历史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叙事话语的不协调,而降低了该剧的艺术品位。
关键词 走西口 意识形态 叙事话语
下载PDF
河曲民歌《走西口》背后的艰辛与辉煌 被引量:8
15
作者 加俊 《晋中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是他们开启了“海内最富”的辉煌时代。走西口这一自发行为深刻地改变了山西与蒙古地区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曲民歌 走西口 艰辛 辉煌
下载PDF
“走西口”中的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 被引量:4
16
作者 陕劲松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2-75,共4页
历史上的"走西口",是指长城以内的晋西北、雁北、陕北地区及冀、鲁、豫等地区的贫苦农民和商人到内蒙古归化城以西地区去谋生或经商的社会活动,又叫"走口外"、"走场子"或"跑口外"。从历史上的... 历史上的"走西口",是指长城以内的晋西北、雁北、陕北地区及冀、鲁、豫等地区的贫苦农民和商人到内蒙古归化城以西地区去谋生或经商的社会活动,又叫"走口外"、"走场子"或"跑口外"。从历史上的情况看,促使山西、陕西等地人们"走西口"的原因有官方的政策性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客观因素。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梦想前仆后继,汉族和蒙古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正是在这种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的。"走西口"的人们作为沟通蒙汉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为"走西口"的苦难历史增添了一道柔和的风景,他们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流、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开发以及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民族交流 文化融合
下载PDF
民歌在舞台演唱中的“文化记忆”价值体现--以“走西口”生活主题的民歌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祁晓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39,共3页
民歌是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当民歌以舞台形式进行呈现时,演唱者作为专业的传承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演唱者在进行民歌的舞台表演时不单要重视声音技巧的表现和发挥,更应该通过对民歌产生的地域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歌词文本的认... 民歌是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当民歌以舞台形式进行呈现时,演唱者作为专业的传承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演唱者在进行民歌的舞台表演时不单要重视声音技巧的表现和发挥,更应该通过对民歌产生的地域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歌词文本的认真研读,对作品的精神内涵做到充分的了解,然后结合舞台表演方法达到准确的舞台演绎效果,体现出民歌的文化记忆价值。本文以几首大家熟悉的"走西口"主题的民歌为例,分析说明演唱者在民歌的舞台表演中应该重视其深刻的文化记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文化记忆 走西口 歌词文本 舞台演唱
下载PDF
论诗原质的形成——以“南浦”和“走西口”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骏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9-211,共3页
汉语中很多词语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有文化意义,具有汉文化的特殊情韵。诗学中的诗原质就是由这些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文化词语衍化而成的。本文以"南浦"和"走西口"为例论述了诗原质的形成。诗原质是一个经过时间积... 汉语中很多词语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有文化意义,具有汉文化的特殊情韵。诗学中的诗原质就是由这些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文化词语衍化而成的。本文以"南浦"和"走西口"为例论述了诗原质的形成。诗原质是一个经过时间积累和诗人发挥而达到丰富饱满的意义密度及情感深度的诗歌意象。诗原质的形成主要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词语—文化词语—诗歌意象—诗原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词语 意象 诗原质 南浦 走西口
下载PDF
走西口与晋商 被引量:3
19
作者 降大任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清初以后,走西口与晋商结下了不解之缘。走西口是晋商学习经商的培训地,走西口是晋商资本原始积累的聚财路。走西口的晋商打开了茶叶之路的新商道,走西口的晋商是繁荣草原经济文化的动力,是加强蒙汉民族亲情的纽带。从长远历史后果看,... 清初以后,走西口与晋商结下了不解之缘。走西口是晋商学习经商的培训地,走西口是晋商资本原始积累的聚财路。走西口的晋商打开了茶叶之路的新商道,走西口的晋商是繁荣草原经济文化的动力,是加强蒙汉民族亲情的纽带。从长远历史后果看,走西口也有相应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晋商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双重视域下的现代性历史演义——对《走西口》的叙事学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衍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2-26,共5页
电视剧《走西口》是双重视域下对历史的现代性建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小叙事"穿插进行,多方位展现了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该剧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重新阐释、发展,形成... 电视剧《走西口》是双重视域下对历史的现代性建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小叙事"穿插进行,多方位展现了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该剧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重新阐释、发展,形成现代核心价值观念;对儿女情的叙述颠覆了传统婚恋观,试图建构具有革命意义的现代性男女关系;对小人物的阐释更加理性,认为其不仅创造了英雄,而且创造了历史。《走西口》在传奇中塑造英雄形象,在儿女情长中叙述历史,在小人物的生存中体验命运,在走贾行商中讲述革命,提供了多角度、多元化的现代性解读文本,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大叙事” “小叙事” 历史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