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赵君豪的《中国近代之报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清栋 曹立新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
赵君豪的《中国近代之报业》,是继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中国新闻史专著,不仅为了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新闻业状况提供了完备的资料,而且为传承中国优秀新闻人的责任意识,留下了珍贵的印记。
关键词 赵君豪 中国近代之报业 报人责任
下载PDF
赵君豪与《上海报人的奋斗》
2
作者 左宏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24期68-69,共2页
上海沦陷后,日军试图以新闻检查来控制当地报纸,但爱国报纸相继以停刊、“洋旗报”复刊等形式进行抵抗。在汪伪政府到达上海后,报界的生存形势更为恶劣。《申报》报人赵君豪见证了“孤岛”到“彻底沦陷”的这一段历史下报界的艰辛抵抗,... 上海沦陷后,日军试图以新闻检查来控制当地报纸,但爱国报纸相继以停刊、“洋旗报”复刊等形式进行抵抗。在汪伪政府到达上海后,报界的生存形势更为恶劣。《申报》报人赵君豪见证了“孤岛”到“彻底沦陷”的这一段历史下报界的艰辛抵抗,所著《上海报人的奋斗》记录了自己历经报纸停刊、被汪伪政府通缉、住馆办报、迁移重庆等过程,成为抗战研究的一份珍贵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君豪 《上海报人的奋斗》 《申报》 上海“孤岛” 大后方
下载PDF
"新'东北'""榷'中央'"与"辟'满洲'":再论1929年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的东北之行--以赵君豪《东北屐痕记》和严独鹤《北游杂纪》为中心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172,共23页
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1929年5月的东北之行,为学界重审"易帜"后的东北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建构民族认同方面的意义提供了新的依据。剖析赵君豪与严独鹤记述此行的长篇游记《东北屐痕记》和《北游杂纪》,并结合彼时各大媒体的相关... 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1929年5月的东北之行,为学界重审"易帜"后的东北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建构民族认同方面的意义提供了新的依据。剖析赵君豪与严独鹤记述此行的长篇游记《东北屐痕记》和《北游杂纪》,并结合彼时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以及档案、访谈等基础史料,可见二者从"新’东北’""榷’中央’"和"辟,满洲,"的角度揭示出东北强邻环伺的边疆危机、国运所系的重要地位,以及救亡图存的顽强抗争,并在千万读者心中播撒了去除地方畛域、加意防维边圉的种子,为日后在"九一八"国难激发之下而出现的东北研究热潮做出了思想的准备。若以"考’史源'"的方式追溯这一东北形象的建构过程,则又可以勾勒出有关东北的旧学与新知在南北之间生成流变的轨迹。长期为学界所忽视的《东北屐痕记》和《北游杂纪》,理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君豪 严独鹤 "东北" "满洲" 民族-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南北”畛域/统一中的“东北”——以赵君豪《东北屐痕记》和严独鹤《北游杂纪》为视线
4
作者 杨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205,235,236,共26页
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1929年5月的东北之行,不仅开中国新闻史之先河,更是搭建了一个认识和展现“新东北”的平台。检视彼时沪、沈、平、津等地各报(方)报道,特别是细读观察团重要成员赵君豪与严独鹤记述此行的长篇游记《东北屐痕记》和《... 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1929年5月的东北之行,不仅开中国新闻史之先河,更是搭建了一个认识和展现“新东北”的平台。检视彼时沪、沈、平、津等地各报(方)报道,特别是细读观察团重要成员赵君豪与严独鹤记述此行的长篇游记《东北屐痕记》和《北游杂纪》,得见该团的发起、组织及其所受的礼遇。于中,不仅体现了东北当局与南京政府构建彼此信任关系的良苦用心,更是折射出东北人民对于国家统一和祖国怙恃的衷心拥护与热切期盼。借由“东北文化社”的安排和引导,赵君豪和严独鹤率先为南方读者开掘和呈现出东北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现代”面向,为实现此行“引吾素不相识之南北同胞而亲若兄弟”的初衷注入了现实的动力。因为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复杂的国际情势,“易帜”后的东北已经成长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的一个“内部他者”,不仅是弥合南北畛域、形塑国家认同的重要力量,而且为民族精神注入“涵受性”与“启发性”的宝贵资源,从而为我们在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中重新检视文学行动提供了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 赵君豪 严独鹤 东北 东北文化社 民族-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近代小型报的诞生及与小报的差异
5
作者 李杰琼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98-99,共2页
近代小型报诞生的历史语境 20世纪30年代,有报人和报学(新闻学的早期形态)研究者对一种新的报刊品种产生了关注。与强调娱乐性和消闲性的近代小报相比,其形态虽相似,但内容更具新闻性,言论也更加严肃,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大报色彩"... 近代小型报诞生的历史语境 20世纪30年代,有报人和报学(新闻学的早期形态)研究者对一种新的报刊品种产生了关注。与强调娱乐性和消闲性的近代小报相比,其形态虽相似,但内容更具新闻性,言论也更加严肃,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大报色彩"。于是有些报人和新闻学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用小型报这个术语指称这种新的报刊品种,并借以强调它与近代小报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报 新闻学 早期形态 立报 传播领域 赵君豪 中国新闻史 办报方针 民生报 戈公振
下载PDF
抗战新闻教育:复旦大学的地位及办学特色
6
作者 张育仁 《新闻研究导刊》 2009年第6期46-47,共2页
抗战爆发后,重庆在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中心的同时,也有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新闻传播中心和新闻教育中心。当时全国5个正规高校的新闻系,即有3个迁往重庆。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新闻系 中国新闻传播 报学 《中央日报》 赵君豪 新闻事业 戈公振 黄天鹏 国际新闻报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