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报刊角度重读香港地区文学——评赵稀方的《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
1
作者 张帆 刘小新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地区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地区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内地地区对于香... 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地区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地区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内地地区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研究以及华文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华文文学史的书写上实现了方法、理论、范式、内涵等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在文学史范式的更新、贯通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文学史与文学思潮、重建香港地区文学的主体性与特殊性、香港地区文学的史料建构、理论意义的彰显、重建冷战文化视野等方面为香港地区文学史重写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学术空间,进一步推进了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成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稀方 《报刊香港》 重写文学史 香港地区文学史
下载PDF
学术解魅与反抗虚无——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稀方 张宝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一、关于翻译与翻译文学研究问题 张宝林(以下简称张):赵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先生的委托,利用这次来社科院文学所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对您做一次学术专访。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 一、关于翻译与翻译文学研究问题 张宝林(以下简称张):赵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先生的委托,利用这次来社科院文学所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对您做一次学术专访。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和翻译文学这三个领域。在《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一书的“后记”中,您曾写道:“前两个领域的著作较有反响,独有翻译研究应者寥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学术 翻译文学研究 研究员 赵稀方 《甘肃社会科学》 虚无 反抗
下载PDF
赵稀方:俄苏文学翻译与左翼文学资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稀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3,共2页
对于俄苏文学的翻译介绍和历史叙述的梳理表明,1949年之后“俄苏文学光明梦”的构成的确并非突如其来,而具有自“五四”以来的“以俄为师”的历史线索,但最为根本的构成力量却是40年代延安《讲话》以来的历史规范。
关键词 俄苏文学 赵稀方 左翼文学 译介 历史叙述 “五四” 光明 年代 延安
下载PDF
赵稀方学术答问录
4
作者 赵稀方 凌逾 《学术评论》 2019年第2期48-54,共7页
2018年10月19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珠江人文讲坛”系列报告第四十二讲;跨界创意文化系列讲座之五在文一栋五楼讲学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赵稀方先生以“后殖民主义与当代西方理论”为题,为文学院师生举办了一场别... 2018年10月19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珠江人文讲坛”系列报告第四十二讲;跨界创意文化系列讲座之五在文一栋五楼讲学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赵稀方先生以“后殖民主义与当代西方理论”为题,为文学院师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结束后,又进行了专场问答,此文系由问答录音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报告 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 答问 华南师范大学 后殖民主义 创意文化 西方理论
下载PDF
批评空间的开创——《小说香港》与赵稀方的香港文学研究
5
作者 白杨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3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小说香港》 赵稀方 香港文学研究 文化身份 叙事风格 历史本质主义 现代主义
下载PDF
后殖民研究的新成果——评赵稀方《后殖民理论》
6
作者 曹文刚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5-26,共2页
通过概括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写作特色,总结了该书在学术上的贡献与价值,考察了赛义德"理论旅行"的理论在该书的独特地位,并联系赵稀方一贯的学术观点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赵稀方 后殖民理论 “理论旅行”
下载PDF
翻译文学与新时期话语建构——评赵稀方《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
7
作者 曹文刚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赵稀方的《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突破了一般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的书写方式,开创又一新的方向。全书借用赛义德"理论旅行"的理论,注重翻译文学在中国新时期话语建构过程中担当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西方文化、文艺... 赵稀方的《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突破了一般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的书写方式,开创又一新的方向。全书借用赛义德"理论旅行"的理论,注重翻译文学在中国新时期话语建构过程中担当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西方文化、文艺思潮在经由翻译进入中国新时期历史文化场域的具体环境中所遭遇的移植、转移与再创造。翻译事实上主要是由中国内部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反映了中国自己的文化选择和内部的文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稀方 翻译文学 新时期话语
下载PDF
双重视野下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实践——从赵稀方《翻译与现代中国》谈起
8
作者 李今 《学术评论》 2020年第6期59-65,共7页
赵稀方将其翻译新著命名为《翻译与现代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虽说是过于宏阔,却点明了21世纪以来他一直在进行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面向,其专著《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都是他在这一面... 赵稀方将其翻译新著命名为《翻译与现代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虽说是过于宏阔,却点明了21世纪以来他一直在进行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面向,其专著《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都是他在这一面向的探讨中陆续取得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稀方 双重视野 思考与研究 新时期话语 翻译 优秀成果 现代性
下载PDF
评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云球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9-201,共3页
当后现代思潮研究在中国学坛初具规模的时候,后殖民主义却十分冷落,没有系统的研究著作出现,尽管这一术语十分流行。我们民族的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个反思和批判殖民主义话语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在时代感知力呼... 当后现代思潮研究在中国学坛初具规模的时候,后殖民主义却十分冷落,没有系统的研究著作出现,尽管这一术语十分流行。我们民族的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个反思和批判殖民主义话语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在时代感知力呼唤一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史的当下,赵稀方的新著《后殖民理论》成为一部填补了空白的开拓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赵稀方 后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话语 后现代思潮 研究著作 文化建设 文化批评
原文传递
翻译文学与新时期中国的历史关联——读赵稀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思清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7,共5页
“翻译文学”的国别归属问题曾一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倘将“翻译文学”仅仅视为“外国文学”的代名词,而不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一部翻译文学史注定要被描述为一个封闭的“孤岛”,呈现不出它与中国文学的多重关系。
关键词 翻译文学史 中国文学 新时期 二十世纪 历史关联 赵稀方 归属问题 外国文学
原文传递
翻译的现代性——评赵稀方先生《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婷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在出版于2009年的《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1]里,赵稀方先生以专门的章节探讨了当时在国内起步未久的翻译研究学派(亦即文化学派),与同类题材的专著相比,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此基础上,《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 在出版于2009年的《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1]里,赵稀方先生以专门的章节探讨了当时在国内起步未久的翻译研究学派(亦即文化学派),与同类题材的专著相比,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此基础上,《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2]一书把视野深入拓展到历史文化领域,追溯到晚清,结合当代翻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后殖民理论中的“理论旅行”、“再疆域化”等概念,对极具代表性的近代经典翻译案例进行透彻的分析,考察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学派 现代性 赵稀方 晚清 五四 文化学派 翻译文学史 2009年
原文传递
十年磨一剑——读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定家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赵稀方 西方文化研究 《理论之后》 中国文论 2009年 伊格尔顿 耐人寻味
原文传递
媒介、译介、域界的融通——赵稀方后殖民理论、翻译文化与华文文学研究的跨界之道
13
作者 凌逾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2年第4期110-118,共9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稀方先生的文学研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融会贯通,他以一己之力,专研后殖民理论、翻译研究、华文文学,纵横三大领域,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近30年出版十余部论著,以广阔的视野增强吸引力,用深刻的洞见增强思想性。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稀方先生的文学研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融会贯通,他以一己之力,专研后殖民理论、翻译研究、华文文学,纵横三大领域,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近30年出版十余部论著,以广阔的视野增强吸引力,用深刻的洞见增强思想性。本文不揣浅陋,管窥赵教授的学术研究,尝试理解其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和融界整合的学问之道:一是媒介航拍:从小说中国香港到报刊中国香港;二是译介渡越: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三是域界贯通: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赵教授着意破除已有研究容易陷入自我窄化的窠臼,去除平面化论述,而从哲学思想、文艺学、社会学、中外文学比较等多维度切入文学研究,致力于建设报刊文学国度,并打通华文文学与华裔文学,建立中英华文文学及其研究融通的新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稀方 媒介航拍 译介渡越 域界贯通
原文传递
翻译文学史书写新貌:翻译文学与新时期话语实践——评赵稀方《二十世纪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
14
作者 刘云 《东方翻译》 2011年第3期84-86,共3页
虽然该书冠以“翻译文学史”之笔,却不止于简单的史料堆砌,每一章节都围绕一个问题由浅入深一气呵成,章与章之间相对侧重却眨互有呼应,形成关联和整体,阅读起来毫无生涩、琐碎、断裂之感。
关键词 翻译文学史 文学史书写 新时期 二十世纪 话语实践 赵稀方 关联
原文传递
理论旅行与翻译的政治——评赵稀方《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涵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157,共6页
囿于单一语境提出和解决知识问题的方法日益受到跨文化、跨语言研究的挑战。尤其是在“全球化”悄然逼近的情况下,在人文学科领域里,对于文化的考察总是不断寻求突破既有的立场和方法,渴望发现新的理论课题。西方人文理论层出不穷、... 囿于单一语境提出和解决知识问题的方法日益受到跨文化、跨语言研究的挑战。尤其是在“全球化”悄然逼近的情况下,在人文学科领域里,对于文化的考察总是不断寻求突破既有的立场和方法,渴望发现新的理论课题。西方人文理论层出不穷、新旧交替的急剧变动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话语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一个个理论关键同的频繁引用到一次次本土文化思潮的不断兴起,我们已经习惯于将这种外来影响看成不证自明的事实。在这样的思维框架内,我们的思考与追问总是停留在西方文化内部描述思潮更迭的动力,并将这种变化发展直接搬进中国语境,进行复制式的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实践 新时期 理论旅行 赵稀方 翻译 政治 文化思潮 中国语境 “全球化” 知识问题
原文传递
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读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明皇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5年第1期94-96,共3页
《历史与理论》是赵稀方先生最新面世的自选集,汇聚了他的文学研究精粹。理论为本,但历史先行,形成了此书如理论旅行般的独特学术魅力。它回归文本、回归历史真实,折射出理论的厚重;并归正史实,警示歧途,推介具有"身份感"的... 《历史与理论》是赵稀方先生最新面世的自选集,汇聚了他的文学研究精粹。理论为本,但历史先行,形成了此书如理论旅行般的独特学术魅力。它回归文本、回归历史真实,折射出理论的厚重;并归正史实,警示歧途,推介具有"身份感"的理论家,探索后殖民文学的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文学 赵稀方 《历史与理论》 理论旅行
原文传递
赵稀方教授
17
作者 马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赵稀方 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英国剑桥大学 博士学位 三一学院 莱顿大学 芜湖市
原文传递
文化研究翻译转向的范式生成与实践——评赵稀方先生的《翻译与现代中国》
18
作者 丁一白 《东方翻译》 2019年第2期85-88,共4页
在近期面世的翻译研究专著中,赵稀方先生的《翻译与现代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无疑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种。该书体大虑周,不拘一格,以作者极为擅长的话题研究的方式,切入分析晚清以降的文学、文化翻译活动;上、下编分别以近... 在近期面世的翻译研究专著中,赵稀方先生的《翻译与现代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无疑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种。该书体大虑周,不拘一格,以作者极为擅长的话题研究的方式,切入分析晚清以降的文学、文化翻译活动;上、下编分别以近现代和当代的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或深入具体译本进行剖析,或对期刊涉及的译文做出梳理,亦兼顾到重要的现象和思潮,历时性地展现了翻译之于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转向 现代中国 文化研究 翻译实践 赵稀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研究专著 不拘一格
原文传递
理论批评的渡河之筏——《小说香港》的理论批评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小说香港》 文学理论批评 赵稀方 跨文化研究
下载PDF
建立健全中国现代文学资料的目录索引体系及机制
20
作者 李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杨义 赵稀方 世界文学 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资料 书目 主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