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荣琛和杨宝森的不了缘
1
作者 邓宾善 《戏剧之家》 2005年第3期56-57,共2页
赵荣琛和杨宝森均是京剧名家,前者为程派传人,后者为四大须生之一。解放前后,他们曾有三次的合作机会,却因了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诚为一大憾事。
关键词 杨宝森 赵荣琛 程派传人 合作机会 解放前 京剧
下载PDF
斯文家世 梨园英华——纪念程派艺术家赵荣琛先生90周年诞辰
2
作者 封杰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赵荣琛 先生 粉墨生涯 梨园 英华 诞辰
原文传递
缅怀师友赵荣琛先生
3
作者 杜集芳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赵荣琛 四十年代 京剧艺术 程砚秋 中国
原文传递
赵荣琛先生的程派新腔
4
作者 李明正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赵荣琛 京剧 程派艺术 唱腔 伴奏艺术 《李师师》 《婉娘与紫燕》 《花木兰》
原文传递
纪念赵荣琛老师百年诞辰
5
作者 黄德华 《中国京剧》 2016年第5期20-21,共2页
京剧界许多有成就的老艺术家都会谦称自己文化低,或说“没文化”,然而,赵荣琛老师在我心目中实乃一位“有文化”的艺术家!谈话、说戏间,他总透露着斯文、儒雅的风度。
关键词 赵荣琛 百年诞辰 老师 纪念 己文化 艺术家 有文化 京剧
原文传递
与赵荣琛先生的两代情缘
6
作者 欧阳启名 《中国京剧》 2016年第5期17-19,共3页
我称呼赵荣琛先生为赵大爷,而不用先生或老师,因为“大爷”在我们山东人这里相当于父亲的哥哥,对赵荣琛先生,我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也把他当做父亲一样依靠,就有这么重的分最。
关键词 赵荣琛 情缘 父亲 山东人 尊敬
原文传递
重识赵荣琛先生的价值
7
作者 刘宇辉 《中国京剧》 2016年第5期8-9,共2页
我觉得我们现在对赵荣琛先生的认识、评价偏低,他的内心世界、艺术的真正内涵,我们看到的还不是全貌,这是因我们的认识水平有一定局限。在我看来,赵先生是分量非常重的一位旦角,是继“四大名旦”之后又一位重量级的艺术家,他身上... 我觉得我们现在对赵荣琛先生的认识、评价偏低,他的内心世界、艺术的真正内涵,我们看到的还不是全貌,这是因我们的认识水平有一定局限。在我看来,赵先生是分量非常重的一位旦角,是继“四大名旦”之后又一位重量级的艺术家,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荣琛 价值 “四大名旦” 内心世界 认识水平 艺术家 重量级 旦角
原文传递
令人崇敬的赵荣琛老师
8
作者 钟荣 《中国京剧》 2016年第4期42-44,共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赵荣琛、金少臣、蒋慕萍、许翰英四大头牌挑班的南京市京剧团阵容强大,霎时红遍大江南北。1956年,我们苏州市少年京剧团已从苏州上调到南京,更名为南京市青年京剧团。在南京,凡赵老师的演出,像《荒山泪》《窦娥...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赵荣琛、金少臣、蒋慕萍、许翰英四大头牌挑班的南京市京剧团阵容强大,霎时红遍大江南北。1956年,我们苏州市少年京剧团已从苏州上调到南京,更名为南京市青年京剧团。在南京,凡赵老师的演出,像《荒山泪》《窦娥冤》《朱痕记》《武家坡》等,我每戏必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荣琛 老师 新中国成立初期 崇敬 《武家坡》 《窦娥冤》 《荒山泪》 南京市
原文传递
程门往事之二 赵荣琛与李世济
9
作者 吴钢 《中华文化画报》 2017年第10期58-65,共8页
我从1977年起在《中国戏剧》(原名《戏剧报》、《人民戏剧》)工作多年,任职摄影记者,与剧团和演员接触机会比较多,与京剧演员的接触就更多一些。当时比较活跃的程(砚秋)派演员主要有赵荣琛和李世济两位,时有演出,他们的学生弟子也比较多... 我从1977年起在《中国戏剧》(原名《戏剧报》、《人民戏剧》)工作多年,任职摄影记者,与剧团和演员接触机会比较多,与京剧演员的接触就更多一些。当时比较活跃的程(砚秋)派演员主要有赵荣琛和李世济两位,时有演出,他们的学生弟子也比较多,对程派艺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两人都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天资聪慧,并得到程砚秋的真传。赵荣琛出身一个四代翰林的书香门第,中学时就酷爱京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砚秋 赵荣琛 锁麟囊 京剧演员 李世济
原文传递
张火丁的表演艺术
10
作者 李尔重 《戏剧之家》 2005年第3期51-52,共2页
程派艺术的传承,自赵荣琛之后有李世济、李蔷华、钟荣等,接着来的就是张火丁。张火丁的确全面地把程派艺术学到手了,但她并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展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功夫。她的唱功掌握了程先生唱功的特点:把喉音与嗓音协调运用。
关键词 张火丁 表演艺术 程派艺术 赵荣琛 艺术学 唱功 传承 嗓音 喉音
下载PDF
东声明亮——吕东明创演的新戏
11
作者 王希宝 王琢珏 《中国京剧》 2019年第4期76-79,共4页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重阳节京剧演唱会上出现了一个程派老演员的名字——吕东明。她演唱的程派经典《荒山泪》和赵荣琛首演的《苗青娘》使观众耳目一新,端庄大气的台风,清新亮丽的演唱,让很多人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名字。吕东明生于哈...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重阳节京剧演唱会上出现了一个程派老演员的名字——吕东明。她演唱的程派经典《荒山泪》和赵荣琛首演的《苗青娘》使观众耳目一新,端庄大气的台风,清新亮丽的演唱,让很多人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名字。吕东明生于哈尔滨,早年跟随姐姐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了京剧包公戏,深深被配角刘金蝉的唱腔表演所打动,从而萌发了学习京剧旦角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导板 二黄慢板 陈州放粮 赵荣琛 红石钟声 李宸妃 锁麟囊 青霜剑 西皮原板 荒山泪
原文传递
新艳秋在京剧程派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希宝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程派艺术 京剧 二十年代 人民群众 艺术特色 个性鲜明 程派传人 程砚秋 赵荣琛
原文传递
国粹情·程派缘
13
作者 刘佳宏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89,共1页
我最初接触京剧并爱上旦角程派艺术的记忆,来自读初二时一个炎热夏天的黄昏。偶尔从上海电视台看到播放的程派名家赵荣琛先生演出的《锁麟囊·三让座》,虽然对“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等唱词不甚明白,但是那幽咽委婉、曲折... 我最初接触京剧并爱上旦角程派艺术的记忆,来自读初二时一个炎热夏天的黄昏。偶尔从上海电视台看到播放的程派名家赵荣琛先生演出的《锁麟囊·三让座》,虽然对“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等唱词不甚明白,但是那幽咽委婉、曲折动情的程腔和腾挪跌宕、上下翻飞的精妙绝伦的水袖、身段,如蝶舞秋千,又恰似风拂落叶、狂澜怒啸,给少年的我留下了铭心刻骨的印记。由衷地感谢赵老先生,是他将一个原本对京剧一无所知的少年引入国粹艺术的瑰丽殿堂,从此我与京剧程派结“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粹 程派艺术 上海电视台 京剧 赵荣琛 少年 旦角 演出
原文传递
桃李芬芳秋荣社 陈虹蜚声天华景
14
作者 天和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21,共1页
6月8日,天津劝业场楼上的天华景戏院座无虚席,为秋荣社成员陈虹女士举办的个人演唱会正在满场的喝彩声中进行。
关键词 陈虹 戏院 华景 赵荣琛 程派
原文传递
上世纪中叶的哈尔滨京剧团
15
作者 朱铁强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5,共2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京剧的第三个黄金时期,当时的哈尔滨京剧团无沦从演员阵容或是演出频率来看,部可以作为京剧第三个黄金时期的见证。那时的哈尔滨京剧团拥有老生梁一鸣,旦角云燕铭、张蓉华、韩慧梅,小生翟西园,武生高亚樵,丑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京剧的第三个黄金时期,当时的哈尔滨京剧团无沦从演员阵容或是演出频率来看,部可以作为京剧第三个黄金时期的见证。那时的哈尔滨京剧团拥有老生梁一鸣,旦角云燕铭、张蓉华、韩慧梅,小生翟西园,武生高亚樵,丑角刘呜洲等知名演员。梁一鸣、云燕铭先后担任哈尔滨京剧团团长。麒派老生赵麟童、梅派青衣丁至云、程派青衣赵荣琛等,也曾与剧团演员合作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团 哈尔滨 演员阵容 黄金时期 合作演出 五六十年代 赵荣琛 老生
原文传递
30年代程砚秋去过东北
16
作者 冰草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22,共1页
近读程派大家赵荣琛先生的回忆录《粉墨生涯六十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按照赵荣琛先生的回忆,程砚秋先生去东北演出是1953年夏秋的事,在此之前没有去东北演出的经历。书中述及,程先生在向他询问了有关东北京剧团后说... 近读程派大家赵荣琛先生的回忆录《粉墨生涯六十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按照赵荣琛先生的回忆,程砚秋先生去东北演出是1953年夏秋的事,在此之前没有去东北演出的经历。书中述及,程先生在向他询问了有关东北京剧团后说:“看来你们团的实力还不错。我从来没去过东北演戏,你在那边已有所成就,如果我去走一趟,少带几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砚秋 东北 30年代 当代中国出版社 回忆录 赵荣琛 第一版 京剧团
原文传递
试论京剧程派继承人在唱法上的分流
17
作者 王炳元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京剧 程派艺术 表演艺术家 继承人 演唱方法 分流 新艳秋 赵荣琛 王吟秋 李世济
原文传递
关于《群英会》之小生戏的几点看法
18
作者 陈文骅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49,共2页
笔者1960年初加入了长春市京剧团学员班,人科后定为小生行当,后经表叔赵荣琛先生介绍,拜了陕西省京剧院的著名小生储金鹏为师。恩师丰富多彩的表演及个性突出的人物展现,使我更加深了对京剧艺术和小生行当的热爱。1980年我考入了中... 笔者1960年初加入了长春市京剧团学员班,人科后定为小生行当,后经表叔赵荣琛先生介绍,拜了陕西省京剧院的著名小生储金鹏为师。恩师丰富多彩的表演及个性突出的人物展现,使我更加深了对京剧艺术和小生行当的热爱。1980年我考入了中国京剧院二团,很幸运地参加了当时《群英会》的演出,同台演出的有李和曾、叶盛长、方荣翔老师等,这给我留下了一段光荣的历史。后来在二团工作时,我时常向几位老师请教,他们在业务上鼓励我、指教我,使我受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英会》 小生戏 中国京剧院 京剧艺术 京剧团 长春市 赵荣琛 陕西省
原文传递
通讯报道
19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京剧 表演艺术家 赵荣琛 收徒仪式 赵冬红 《中国戏曲经典》 郭汉城
原文传递
中国京剧杂志社读者服务部最近新书
20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京剧杂志社 赵荣琛 《梨园旧影》 《梅兰芳唱腔选集》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