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始终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1
作者 张荣臣 李文素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关键时刻,是党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西柏坡精神,带领人民走向“进京赶考”的新道路。当前,中国共产党踏上团结...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关键时刻,是党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西柏坡精神,带领人民走向“进京赶考”的新道路。当前,中国共产党踏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要深刻把握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总结西柏坡精神的现实启示,不断拓展西柏坡精神的推进重点,始终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柏坡精神 “进京赶考 自我革命 历史周期率
下载PDF
“人心为本”与执政“赶考”——关于《甲申三百年祭》的不同解读
2
作者 杨胜宽 《郭沫若学刊》 2024年第1期2-12,共11页
《甲申三百年祭》问世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有国民党政客及其官方舆论的恶意诋毁,有不同思想立场研究者的多种评价,有中国共产党几代政治家的不同阐释,这本身就足以说明,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释读的时空张力很大。郭沫若通过... 《甲申三百年祭》问世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有国民党政客及其官方舆论的恶意诋毁,有不同思想立场研究者的多种评价,有中国共产党几代政治家的不同阐释,这本身就足以说明,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释读的时空张力很大。郭沫若通过明朝末期走向衰败和崇祯最后亡国,以及李自成在推翻这个封建专制王朝的过程中由胜利转向失败的原因追寻,旨在揭示人心向背是崇祯、李自成及一切当权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历史发展规律颠扑不破。中国共产党在“取天下”和“守江山”的一路“赶考”中,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故能成功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了让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申三百年祭》 “人心为本” 执政“赶考 政治阐释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两次“赶考”之路的内涵诠释及价值赓续
3
作者 何锡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167,共11页
从毛泽东提出“赶考”到习近平提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经典赶考命题,赶考命题由此成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研究视域。从比较的视角审视赶考命题发现,两次“赶考”之路在历史背... 从毛泽东提出“赶考”到习近平提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经典赶考命题,赶考命题由此成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研究视域。从比较的视角审视赶考命题发现,两次“赶考”之路在历史背景、任务指向、形成理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两次“赶考”之路也存在共同之处,二者皆以党的建设为根本、皆以守住人心为取向、皆以忧患意识为底色。不仅如此,两次“赶考”之路还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建构了中国共产党赶考理论话语体系,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自觉,防范化解了发展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推动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赶考之路 新的赶考之路 历史周期率 自我革命
下载PDF
“赶考”视域中“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实践指向
4
作者 刘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永恒课题。“三个务必”实质上回答的是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党究竟以什么样的状态“应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赶考”视域中,“三个务必”有其内在生成逻辑,即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赶考”理念,基...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永恒课题。“三个务必”实质上回答的是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党究竟以什么样的状态“应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赶考”视域中,“三个务必”有其内在生成逻辑,即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赶考”理念,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赶考”实践,缘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赶考”面临的新挑战。“三个务必”从三个维度分别深刻回答了“赶考”“从何出发”“向何处去”,“承何传统”“以何作风”,“凭何意志”“增何本领”的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准确把握“三个务必”,增强“赶考”的历史主动;时刻谨记“三个务必”,永葆“赶考”的清醒坚定;严格做到“三个务必”,践行“赶考”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赶考 “三个务必”
下载PDF
以史鉴今 交出赶考路上新答卷——写在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5周年之际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1-1,F0002,共2页
阳春三月,万物萌发。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而庄重的日子——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5周年。75年前,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历史篇章。从此以后“,赶考”就成... 阳春三月,万物萌发。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而庄重的日子——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5周年。75年前,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历史篇章。从此以后“,赶考”就成为我们党执政的永恒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篇章 永恒课题 西柏坡 赶考 以史鉴今 党执政 周年 离开
下载PDF
“红肩章”的赶考之路
6
作者 侯鲁晋(摄影)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初级警士选晋考核拉开雌幕,数百名选普对象展开激烈角逐。从义务兵到初级警士,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份,更是思想的提升和能力的强化。
关键词 考核 义务兵 赶考
下载PDF
以自我革命走好新赶考之路的路径和意识研究
7
作者 齐赟 《南方论刊》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自我革命走好新赶考之路的基本路径,即认清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抓住其主题,运用具体方法,继而走好...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自我革命走好新赶考之路的基本路径,即认清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抓住其主题,运用具体方法,继而走好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赶考之路 路径 意识
下载PDF
“赶考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
8
作者 林辉 《新丝路》 2024年第9期0077-0079,共3页
赶考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精神的一种高度总结与凝练,是我党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品质。从毛泽东同志1949年3月“进京赶考”口号的提出,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远未结束“,赶考精神”始终贯穿于我党... 赶考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精神的一种高度总结与凝练,是我党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品质。从毛泽东同志1949年3月“进京赶考”口号的提出,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远未结束“,赶考精神”始终贯穿于我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文章以“赶考精神”科学内涵的分析为切入点,分层次探讨了“赶考精神”的思想内核、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并结合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客观要求,全面论述“赶考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考精神 两个务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9
作者 田海舰 《共产党员(河北)》 2024年第6期28-29,共2页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赶考...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赶考 西柏坡 篇章 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 河北
下载PDF
走好“赶考”路 答好“审计”卷 江西省审计厅组织开展“3·23”警示教育系列活动
10
作者 漆婷婷 《审计与理财》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近期,江西省审计厅组织开展“3·23”警示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严守党纪国法,清廉干事创业,真正做到专业上“技高一筹”、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近期,江西省审计厅组织开展“3·23”警示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严守党纪国法,清廉干事创业,真正做到专业上“技高一筹”、要求上“纪严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干部 江西省审计厅 警示教育 干事创业 党纪国法 赶考 教育引导
下载PDF
永葆清醒和坚定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11
作者 王海 《共产党员(河北)》 2024年第7期50-50,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永葆清醒和坚定,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认识 中央党校 年轻干部 赶考 新征程 永葆
下载PDF
清醒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雪松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清醒坚定走好“赶考”之路,实质要义在于准确审题、竭力答卷、人民评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前瞻性、创新性、全局性,有益于把握战略...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清醒坚定走好“赶考”之路,实质要义在于准确审题、竭力答卷、人民评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前瞻性、创新性、全局性,有益于把握战略机遇、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清醒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需要正确看待战略机遇期,将人民群众的满意与期待作为“试金石”,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筑牢制度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考 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 制度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建兵 潘盈燕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12,共9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创新的重要成果和鲜明标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理论赓续、是对党百年“赶考”的历史传承、是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风险考验的现实需要。新...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创新的重要成果和鲜明标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理论赓续、是对党百年“赶考”的历史传承、是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风险考验的现实需要。新时代“赶考”话语围绕“为什么赶考”“赶考考什么”“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赶考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赶考”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科学方法和奋斗目标,从而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内容结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对党建话语体系的丰富发展、党的形象的塑造、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赶考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价值立场
14
作者 俞念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13,17,共4页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所以,必须将守住人心的原则贯穿至党的一切行为,特别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从本体论看,新时代走好赶考之路和赢得民心具有目标一致、过程一致、旨归一...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所以,必须将守住人心的原则贯穿至党的一切行为,特别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从本体论看,新时代走好赶考之路和赢得民心具有目标一致、过程一致、旨归一致的共性特征,决定了新时代走好赶考之路实质上就是赢得民心之路。从认识论看,赢得民心为新时代走好赶考之路确立了观念、方法、行动,分别是将人民群众视为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实践论看,新时代继续走好赶考之路需要更好地赢得民心,需要从“赶”和“考”两个维度来理解:“赶”强调作为实践主体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赶”的精神面貌,以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赢得民心的根本保证;“考”强调要准确把握作为时代任务的实践目标,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赢得民心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赢得民心 新时代 赶考之路 自我革命
下载PDF
“赶考”视角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实践探索
15
作者 李玉敏 赵森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3-80,153,共9页
“赶考”一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现实课题,其不仅包含丰厚的历史底蕴,也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以“赶考”为视角,可以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系统地体察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长期执政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探索。纵观中国共产党... “赶考”一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现实课题,其不仅包含丰厚的历史底蕴,也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以“赶考”为视角,可以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系统地体察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长期执政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探索。纵观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其作为“考生”始终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多维考问,其“作答”也始终在接受着来自人民的检验,百年“赶考”路上,党“考出了好成绩”也“考出了执政未来”。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踔厉前行,牢记“三个务必”,必将能够继续保持“赶考”精神品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下更加伟大的时代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考 中国共产党 长期执政 “三个务必”
下载PDF
在新赶考路上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
16
作者 张晓峰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新赶考对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战略高度,通过制度建设弘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以此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带头过紧日子的良好政府形象引领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文... 新赶考对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战略高度,通过制度建设弘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以此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带头过紧日子的良好政府形象引领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文明节俭的良好风尚,以更好地为民造福,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考 节约型机关创建 艰苦奋斗 节约型政府 文明节俭
下载PDF
“赶考”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忧患意识
17
作者 梁胜文 《党史博采(下)》 2023年第1期51-54,60,共5页
忧患意识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实践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进城执政当作“进京赶考”。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建设、城市管理、人才匮乏等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向人民交上了一... 忧患意识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实践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进城执政当作“进京赶考”。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建设、城市管理、人才匮乏等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新征程上,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必须常怀忧患意识,以素质提升增强“应考”能力;必须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考”精神 忧患意识 “两个务必”
下载PDF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18
作者 段妍 《新长征》 2023年第6期40-41,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从执政全国的赶考到复兴之路的赶考,7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从执政全国的赶考到复兴之路的赶考,7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党不仅经受住了长期执政的考验,而且不断向人民交出一份又一份优异的答卷。迈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更要一以贯之地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长期执政 主心骨 人民 复兴之路 赶考 新征程 一以贯之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及其对新时代的价值启示
19
作者 胡刚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21,共11页
“赶考”精神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持续追问,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观察中,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观照中,从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突出共产党人应然的历史责任与... “赶考”精神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持续追问,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观察中,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观照中,从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突出共产党人应然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它既有着鲜明的历史延续性,也有着明确的时代指向性。它象征着新时代“革命者”永葆初心的斗争状态,也展现为新时代奋斗者勇往直前的奋进姿态。通过探究“赶考”精神的历史逻辑与理论衍化,厘清其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价值地位,聚焦百年大党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艰辛跋涉、执政为民的历史态度。我们既要有矢志不渝、崇高远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想信念,也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自觉。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面对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所处的百年大变局与战略机遇期,以及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艰巨任务,“赶考”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伟大发展奇迹的精神支撑,更是深刻体现出伟大民族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它既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当年“延安窑洞之问”的持续回应,也展现了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伟大自我革命的意志与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进京赶考 赶考”精神 新时代
下载PDF
坚持自信自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20
作者 秦立海 刘子铭 《求知》 2023年第1期26-27,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并将其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更是对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内在精神要求和外...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并将其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更是对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内在精神要求和外在实践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将“自信自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奋斗历史 自立自强 历史和人民 赶考 新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